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对称谓语语义泛化与成因考察——以“大兄弟”为例
1
作者 杨普 夏迪娅·伊布拉音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245-251,共7页
称谓语,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随着社会变迁,称谓语有了使用范围扩大或词义转移的现象。本文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以“大兄弟”这一称谓语为例进行剖析。本文共分三部分对称谓语“大兄弟”进行深入考察。首先对“大兄弟”进行... 称谓语,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随着社会变迁,称谓语有了使用范围扩大或词义转移的现象。本文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以“大兄弟”这一称谓语为例进行剖析。本文共分三部分对称谓语“大兄弟”进行深入考察。首先对“大兄弟”进行语义解释,目前受隐喻机制的影响,其语义中的贬义色彩日渐显豁,其次分析“大兄弟”语义泛化的表现;最后从语言内部变化和外部演变入手探讨“大兄弟”称谓词的泛化动因。Appellation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social phenomenon. With the social change, appellations have the phenomenon of expanding the scope of use or transferring the mean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this paper takes the appellation “Da Xiongdi”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investigate the symmetric predicate “Da Xiongdi”. Firstly, the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Da Xiongdi” is carried out. At presen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etaphor mechanism, the derogatory meanings in its semantics are increasingly clear. Secondly, the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of “Da Xiongdi” is analyzed. Finally, from the internal change and external evolution of langu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ization motivation of “Da Xiongdi” appellation words. Appellation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social phenomenon. With the social change, appellations have the phenomenon of expanding the scope of use or transferring the mean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this paper takes the appellation “Da Xiongdi”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investigate the symmetric predicate “Da Xiongdi”. Firstly, the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Da Xiongdi” is carried out. At presen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etaphor mechanism, the derogatory meanings in its semantics are increasingly clear. Secondly, the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of “Da Xiongdi” is analyzed. Finally, from the internal change and external evolution of langu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ization motivation of “Da Xiongdi” appellation wo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大兄弟” 谓语
下载PDF
对“老师”称谓语泛化的语用解读
2
作者 周慧芸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5-7,共3页
近年来,“老师”一词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使用,“老师”称谓泛化的现象愈加显著。该文以称谓词“老师”为研究对象,对“老师”称谓泛化现象进行研究。从古代汉语出发,梳理“老师”本身词义的发展,究其语义发展脉络,并结合现代汉语中“... 近年来,“老师”一词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使用,“老师”称谓泛化的现象愈加显著。该文以称谓词“老师”为研究对象,对“老师”称谓泛化现象进行研究。从古代汉语出发,梳理“老师”本身词义的发展,究其语义发展脉络,并结合现代汉语中“师”相关职业探究,得出历史和现实依据。又从语境、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几方面分析,将语用与“老师”相结合,为其泛化提供语用层面的理论依据。该文旨在探讨其泛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谓语 语用 言语行为理论
下载PDF
社交称谓语的礼貌功能
3
作者 李晶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5年第5期74-76,共3页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普遍现象。社交称谓语具有礼貌功能。通过分析拟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称谓语、敬语和谦语、人称代词称谓语四种社交称谓语的礼貌功能,可以使人们对称谓语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际中达到礼貌目的。
关键词 礼貌原则 拟亲属称谓 谓语 谦语 谦敬语 人称代词
下载PDF
重庆话中“老师”称谓泛化的现象及其原因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慧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2-56,共5页
抽样调查发现,在重庆四个主城区中大约有七成重庆人经常使用称谓语“老师”,被称作“老师”的人在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称谓语“老师”已经走向泛化,究其原因,主要与称谓语的缺失、“老师”语义的... 抽样调查发现,在重庆四个主城区中大约有七成重庆人经常使用称谓语“老师”,被称作“老师”的人在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称谓语“老师”已经走向泛化,究其原因,主要与称谓语的缺失、“老师”语义的模糊性、“老师”语用的礼貌性及重庆人的儒家文化积淀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方言 老师 社会调查 谓语
下载PDF
浅析汉语称谓语的演变
5
作者 齐会杰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称谓系统的变化也是如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称谓语的使用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对现代汉语称谓语进行考察,以便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使用称谓语。
关键词 亲属称谓语 社会称谓语 谓语
下载PDF
淘宝体中“亲”字的语言学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史李梅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68-69,共2页
淘宝体原自网店客服,他们称客户为"亲",以"亲"字的频繁使用为关键词。文章为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淘宝体"亲"字进行研究,提出了淘宝体中"亲"字背后的语言学现象,即语义广义化、称谓泛化、社会语... 淘宝体原自网店客服,他们称客户为"亲",以"亲"字的频繁使用为关键词。文章为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淘宝体"亲"字进行研究,提出了淘宝体中"亲"字背后的语言学现象,即语义广义化、称谓泛化、社会语用功能。认为恰当的运用称呼语"亲"会拉近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不分语境的滥用和推而广之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广义 谓语
下载PDF
“淘宝体”的语用学解释——以“亲”和“哦”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史李梅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电子商务的普及和进一步深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以商品种类繁多和价格公开合理而深受社会消费群体的喜爱。所谓"淘宝体",源自网店客服,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商家称客户为"亲",以&qu... 电子商务的普及和进一步深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以商品种类繁多和价格公开合理而深受社会消费群体的喜爱。所谓"淘宝体",源自网店客服,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商家称客户为"亲",以"亲、哦"等为关键词,迅速成为调侃流行语。"淘宝体"中的语用学现象包括话语标记语、称谓泛化和社会语用现象。认为恰当的运用称呼语"亲"和"哦"会拉近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网络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完成,而不分语境的滥用和推而广之,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语 谓语
下载PDF
定语从句汉译技巧
8
作者 郭文颖 王振和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很常见,有的结构比较简单,有的结构相当复杂;有的与先行词关系密切(限制性),有的与先行词关系不甚密切(非限制性);有的定语从句还具有原因、结果、让步、目的、条件、假设等意义。英语的定语从句种类较多,翻译时有较... 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很常见,有的结构比较简单,有的结构相当复杂;有的与先行词关系密切(限制性),有的与先行词关系不甚密切(非限制性);有的定语从句还具有原因、结果、让步、目的、条件、假设等意义。英语的定语从句种类较多,翻译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其结构和含义采用不同的译法。本文试图用各种方法通过实例对定语从句的汉译技巧做一探讨,并将这些翻译技巧赋予理论概念,即定语从句定语化,定语从句谓语化,定语从句状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语从句 英语 翻译 汉语 谓语化 状语
下载PDF
“X是”类结构式成词研究
9
作者 罗美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28期201-202,212,共3页
现代汉语中,有些以词语模“X是”形式表现的词汇格式,包括“极是”和“很是”等结构式。这些结构式成词后获得了在句中充当谓语的句法功能。“X是”所在结构式的高频使用以及评价性语言成分的省略,为其单独成句获得谓语的句法功能提供... 现代汉语中,有些以词语模“X是”形式表现的词汇格式,包括“极是”和“很是”等结构式。这些结构式成词后获得了在句中充当谓语的句法功能。“X是”所在结构式的高频使用以及评价性语言成分的省略,为其单独成句获得谓语的句法功能提供了条件。相似的句法环境、心理实现过程以及可推导的上下文语境是这些结构式具有相似的成词过程以及句法功能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 是” 词汇谓语
下载PDF
小议中文英译小技巧
10
作者 谢诗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1年第10期121-121,共1页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手段,也应该是一门艺术。翻译好比画家作画,先抓住客观人物的形状和神态,然后用画笔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同样地,译者也总是先掌握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风格。然后运用...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手段,也应该是一门艺术。翻译好比画家作画,先抓住客观人物的形状和神态,然后用画笔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同样地,译者也总是先掌握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风格。然后运用翻译技巧,在另一种语言中把它们表现出来。我们要善于总结翻译实践中出现的翻译技巧,并在翻译作品时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翻译能力,翻译出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的优秀作品。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作者发现了一些中文英译的小技巧:名词代词化,动词介词化,超意译法,谓语最小化,句子结构重组法等,并对其归类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技巧 名词代词 动词介词 超意译法 谓语最小
下载PDF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Forms of Address
11
作者 HU Lan-ying LV Shao-qua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10期777-782,共6页
According to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f speech events, the choice of linguistic forms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ality of the contex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ocutors in a speech event. In this respect, addre... According to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f speech events, the choice of linguistic forms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ality of the contex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ocutors in a speech event. In this respect, address forms are socially driven phenomena which make the fundamental point in sociolinguistics clearly. The attempt of this study will be made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es, especially people in America and China. Mainly, the paper is pertinent to ask some questions: (1) whether there are any different pronouns of address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2) the discrepancy of forms of address used in America and China and how interlocutors used them respectively and (3) are there any semantic systems presented in both two cultures based upon interlocutors' social position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ch events the form of address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下载PDF
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40
12
作者 邓思颖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8-319,共12页
本文首先提出汉语被动句"双重地位说"在分析上的一些问题。在"动词说"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作格化"理论。所谓"作格化",其实就是把不能指派受格的轻动词BECOME引入推导过程中。此外,短... 本文首先提出汉语被动句"双重地位说"在分析上的一些问题。在"动词说"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作格化"理论。所谓"作格化",其实就是把不能指派受格的轻动词BECOME引入推导过程中。此外,短被动句内受事论元的移位是为了满足轻动词的要求;而长被动句内移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谓语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处置句 作格 谓语化 轻动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