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姬之谗”与“赵氏孤儿”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卫平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92-98,共7页
“孟姬之谗”与“赵氏孤儿”·田卫平赵氏在入晋立国前,曾有过三次大的危难①。在这三次危难中,涉及面最广、为害最烈的要数“孟姬之谗”②了。它曾一度使赵衰后人陷入灭顶之灾的境地,因而也为后来“赵氏孤儿”的创作提供了广阔... “孟姬之谗”与“赵氏孤儿”·田卫平赵氏在入晋立国前,曾有过三次大的危难①。在这三次危难中,涉及面最广、为害最烈的要数“孟姬之谗”②了。它曾一度使赵衰后人陷入灭顶之灾的境地,因而也为后来“赵氏孤儿”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鉴于后世的一些研究者或将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姬之 "下宫滩" 《史记·赵世家》 孟姬之事件 《赵氏孤儿》 赵婴 晋国
下载PDF
试析《诗经》刺谗诗之周礼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梅显懋 杨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诗经》中有大量的怨刺诗,是缘于周初吸取殷商暴政亡国的教训,确立以礼治国的策略,广开言路以考政之得失。在这类诗中,刺谗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独具一格,迄今尚未见有专题系统地加以论述者。刺谗诗大多为西周末年衰世贵族所作,其主要... 《诗经》中有大量的怨刺诗,是缘于周初吸取殷商暴政亡国的教训,确立以礼治国的策略,广开言路以考政之得失。在这类诗中,刺谗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独具一格,迄今尚未见有专题系统地加以论述者。刺谗诗大多为西周末年衰世贵族所作,其主要内容是为谗佞小人画像,揭示出这类人形象猥琐,狡诈阴险,毫无廉耻,为一己之私利,以花言巧语惑乱视听,离间骨肉之情,朋友之谊,挑拨君臣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陷国家于危难之中。刺谗诗作者可能多数为身受谗言之害者,因此言辞激烈犀利辛辣,似不合诗教"温柔敦厚"之旨,但是,以激烈的言辞斥责假恶丑的东西,目的是让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斥责奸佞小人的奸诈无耻的言行,也正是为使人们形成温柔敦厚的品格,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从采编《诗经》的人来看,刺谗诗完全符合周礼的尚中贵和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礼意蕴
下载PDF
论韩愈的忧谗畏祸心理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在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4-79,共6页
韩愈既有率直敢言的一面,也有因受谗谤、遭贬谪而产生的忧谗畏祸心理,并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其诗文常用托物以讽和比兴寓意的手法、其诗风奥晦和以文为戏等,均可为证。
关键词 韩愈 畏祸 创作 影响
下载PDF
《贞观政要》杜绝谗邪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
4
作者 张银平 徐汉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1期178-179,共2页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杜谗邪"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六个方面:"防微杜渐,深慎觉悟"就是谨慎从事;"雕饰院宇,不可复行"就是艰苦奋斗;"近习之间,尤宜深慎"就是小心谨...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杜谗邪"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六个方面:"防微杜渐,深慎觉悟"就是谨慎从事;"雕饰院宇,不可复行"就是艰苦奋斗;"近习之间,尤宜深慎"就是小心谨慎;"身兼数职,亦复如法"就是用而不疑;"广开言路,尽忠竟虑"就是协调关系;"善既必书,过亦无隐"就是实事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政要 渐杜 谨慎从事 艰苦奋斗
下载PDF
情理兼具:《谗书》的艺术特色
5
作者 赵建军 《阴山学刊》 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
《谗书》是晚唐小品文的代表。因为屡试不第的遭遇,《谗书》表现出鲜明的抒情特质,包括彰显个人价值,批判现实社会,且有对权位的期待。《谗书》还富于理性色彩,它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对经典进行有意的误读,并总结历史规律。《谗书》篇... 《谗书》是晚唐小品文的代表。因为屡试不第的遭遇,《谗书》表现出鲜明的抒情特质,包括彰显个人价值,批判现实社会,且有对权位的期待。《谗书》还富于理性色彩,它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对经典进行有意的误读,并总结历史规律。《谗书》篇幅简短,将经验世界和历史世界相贯通,强化语言的情感表达,这些都有助于实现情、理的交融。总之,《谗书》具有情理兼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 感情 理性
下载PDF
读罗隐《谗书》札记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显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谗书》是罗隐以儒家理想的社会形态来衡量现实 ,痛斥现实背离儒家之道太远的一部杂文小品集。《谗书》五卷似为罗隐重序时的刊本 ,这一刊本时间 ,应在 876年之后。
关键词 罗隐 书》 成书背景 内容 儒家思想 社会形态
下载PDF
《谗书》——匡政济世、发愤抒情之作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器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0-33,共4页
《谗书》是一部匡政济世、发愤抒情之作。罗隐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写作《谗书》是为了自荐,而非自谗。罗隐洞悉时事,认为只要君明臣贤,挽救时局是有希望的;身处乱世,位居下位的士人也要保持操守。《谗书》的发愤抒情往往掩盖了作者匡政济... 《谗书》是一部匡政济世、发愤抒情之作。罗隐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写作《谗书》是为了自荐,而非自谗。罗隐洞悉时事,认为只要君明臣贤,挽救时局是有希望的;身处乱世,位居下位的士人也要保持操守。《谗书》的发愤抒情往往掩盖了作者匡政济世的目的,作品中浓烈的情感是由若干因素凝聚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罗隐 匡政济世 发愤抒情
下载PDF
罗隐《谗书》艺术论
8
作者 翁敏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唐末罗隐的杂文小品专集《谗书》不仅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还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分别从作品主题、手法、表达方式等层面对其讽刺艺术进行了分析和透视。
关键词 罗隐 书》 杂文 小品文 讽刺艺术 主题
下载PDF
上古文学典籍中谗谏者形象探究
9
作者 郭会鸟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1期37-38,共2页
谗谏,就是向帝王进献谗言,可以看做是进谏方式中的一种。先秦历史典籍中出现的三类谗谏者:宠妃、宠臣、反间计者,他们玩弄阴谋诡计,蒙蔽帝王,不择手段谗害忠良,虽然大多最终得到了可耻的下场,但他们的谗言却能够屡屡得逞,其中的原因值... 谗谏,就是向帝王进献谗言,可以看做是进谏方式中的一种。先秦历史典籍中出现的三类谗谏者:宠妃、宠臣、反间计者,他们玩弄阴谋诡计,蒙蔽帝王,不择手段谗害忠良,虽然大多最终得到了可耻的下场,但他们的谗言却能够屡屡得逞,其中的原因值得研究者去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文学 谏者
下载PDF
“抗争和愤激之谈”——关于罗隐的《谗书》
10
作者 潘慧惠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79-85,共7页
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唐代浙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二十七岁就在贡籍,此后十二年中,六次赴京试不第,愤而改名为隐。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做过钱塘县令等官。 罗隐虽未登金榜,终屈莲幕,但他的才思丽藻,却为当世... 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唐代浙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二十七岁就在贡籍,此后十二年中,六次赴京试不第,愤而改名为隐。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做过钱塘县令等官。 罗隐虽未登金榜,终屈莲幕,但他的才思丽藻,却为当世所重。唐代末年,有重要成就的作家不多,诗文并称的则更少,可是罗隐却在诗歌和散文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的诗歌在咏古讽今,通俗流畅方面,颇受白居易新乐府的影响。他的散文犀利泼辣,独具一格。特别是自编的杂文集《逸书》更时见卓识,运用历史传说和寓言故事讽刺现实、弹劾时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 书》 唐末 统治者 木偶 犀利泼辣 藩镇 土偶 尧舜 唐懿宗
下载PDF
从“辟谗”的角度看儒家的德治与修身
11
作者 陈婕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7-32,共6页
"谗"是一个动态词,涉及进谗、听谗、识谗、辟谗多个层面,儒家经典中不乏对其负面影响的阐述。"明君拒谗""得君行道""知言忠信"是儒家辟谗的主要进路,从政治及道德两个面向阐发其辟谗的思想,能... "谗"是一个动态词,涉及进谗、听谗、识谗、辟谗多个层面,儒家经典中不乏对其负面影响的阐述。"明君拒谗""得君行道""知言忠信"是儒家辟谗的主要进路,从政治及道德两个面向阐发其辟谗的思想,能为儒家的德治与修身提供别样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修身 视角
下载PDF
唾液排卵检谗器在美获准销售
12
《中国工商》 2002年第4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美国 唾液排卵检 怀孕 排卵期
下载PDF
罗隐和他的《谗书》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魁英 《文学遗产》 1981年第1期91-101,共11页
罗隐在晚唐不只诗名卓著,文名亦高。他的《甲乙集》中的一些诗歌,具有雄丽、峭拔的特色,很受人们的赞赏。《谗书》中的小品文更是隽永、泼辣,别备一格。作者以冷嘲热讽的犀利笔锋,“忿势嫉邪,舒泄胸中不平之蕴”②,表现出了高度... 罗隐在晚唐不只诗名卓著,文名亦高。他的《甲乙集》中的一些诗歌,具有雄丽、峭拔的特色,很受人们的赞赏。《谗书》中的小品文更是隽永、泼辣,别备一格。作者以冷嘲热讽的犀利笔锋,“忿势嫉邪,舒泄胸中不平之蕴”②,表现出了高度的现实性和战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 罗隐 战斗精神 小品文 现实性 诗歌 晚唐
原文传递
《谗书》——一部抗争和愤激之作
14
作者 雍文华 《文学遗产》 1982年第A14期280-295,共16页
《谗书》是唐末诗人罗隐的一部讽刺小品文集.罗稳生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死于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
关键词 书》 愤激 抗争 讽刺小品 唐末诗人 唐文宗 罗隐
原文传递
从谗鼎说到青铜器作伪
15
作者 梁江 《文物天地》 2003年第8期60-61,共2页
由于青铜器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自春秋以下,仿制、伪造的事就几乎没有中断过。《韩非子说林下》曾说到“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的典故,这就是青铜器伪作史的肇端。而这鲁国伪造谗鼎以应付齐国的事.叉见于《吕氏春秋》,而且... 由于青铜器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自春秋以下,仿制、伪造的事就几乎没有中断过。《韩非子说林下》曾说到“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的典故,这就是青铜器伪作史的肇端。而这鲁国伪造谗鼎以应付齐国的事.叉见于《吕氏春秋》,而且记述更为翔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考古工作 岑鼎 伪造方法
原文传递
韩愈二事考
16
作者 刘国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3-70,共8页
关于韩愈初次到韶的时间,有洪说、樊说、顾说三种。其中顾说是正确的。但由于他的说法有一个毛病和一个漏洞,这就大大影响了他的说法的可信度。 至于韩愈所以要求分司柬都的原因,由于韩愈自己说是为了要照顾韩俞的子女,因而人们就深信... 关于韩愈初次到韶的时间,有洪说、樊说、顾说三种。其中顾说是正确的。但由于他的说法有一个毛病和一个漏洞,这就大大影响了他的说法的可信度。 至于韩愈所以要求分司柬都的原因,由于韩愈自己说是为了要照顾韩俞的子女,因而人们就深信不疑。其实韩愈所说只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为了避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州 被贬 兄罹 诸党元载 岁行未复 年方及纪 柬都 傲慢 争官
下载PDF
小人作祟是刘基失败的重要原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英春 《丽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刘基从政治舞台上败下阵来,以悲剧走完了人生历程,究其原因当然很多,但逃不出"以谗死"的共识,也就是说他被利用、榨取、糟践,直至毁灭,是被一群鬼魅小人围啄的结果。
关键词 刘基 死因 小人
下载PDF
黄正甫本《三国志传》插图的明末本色
18
作者 张玉梅 张祝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天启年间刊行的黄正甫本《三国志传》,几乎是福建地区上图下文版式的强弩之末,插图者通过对宦官角色的多次展现,并对"安民"主题反复提及,传达了当时民众普遍的社会心理,表达了末世飘摇中插图者与读者的共同心声。
关键词 黄正甫本 插图 安民
下载PDF
李白天宝六年三入越经过、缘由考辨
19
作者 卢燕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3-68,88,共7页
李白天宝六年曾入越,已为研究界所公认。本文试对其证据加以充实整理,并分析李白当年入越的原因。
关键词 天宝六年 入越 东鲁 秋日
下载PDF
论欧阳修瞻前意识的成因及意义
20
作者 王瑞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欧阳修的奏议书启中多见针贬时弊、预识忧患、力阵改革举措、筹谋致治之本之论,处处闪耀着瞻前意识的绚丽火花。究其成因,一是缘于他历史知识渊博,具有进步的历史观,能以史为戒,鉴古知今;二是缘于他社会经验丰富,对时代背景、社... 欧阳修的奏议书启中多见针贬时弊、预识忧患、力阵改革举措、筹谋致治之本之论,处处闪耀着瞻前意识的绚丽火花。究其成因,一是缘于他历史知识渊博,具有进步的历史观,能以史为戒,鉴古知今;二是缘于他社会经验丰富,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形势走向洞若观火,了然于心;三是缘于他学养有素,忠于职守。欧公的瞻前意识蕴蓄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无论是对时人或后人都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瞻前意识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杜绝奸 知人善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