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谪仙人”之称谓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松浦友久 尚永亮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26-31,共6页
“谪仙人”这一观念的意象结构非常复杂 ,但其主要属性可以集中在下面三点 :(1 )才能上的超越性、超俗性 ;(2 )社会关系上的客体性、客寓性 ;(3)言论行动上的放纵性、非拘束性。这三者相互关连 ,因而正好具有结构性的品格 ,与诗人李白... “谪仙人”这一观念的意象结构非常复杂 ,但其主要属性可以集中在下面三点 :(1 )才能上的超越性、超俗性 ;(2 )社会关系上的客体性、客寓性 ;(3)言论行动上的放纵性、非拘束性。这三者相互关连 ,因而正好具有结构性的品格 ,与诗人李白的形象构造非常类似。“谪仙”一词专门由李白来代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仙人" "谪仙" 李白 称谓 唐代 诗人 意象结构 社会关系 言论 行为 诗人形象 文学才华
全文增补中
叙述·仪式·功能:谪仙结构与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建中 仇昉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谪仙"结构的叙事功能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凭借自身独到优势,它在小说情节演绎、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者主观情志的表达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结构全篇的固定框架。此外,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谪仙"结构的叙事功能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凭借自身独到优势,它在小说情节演绎、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者主观情志的表达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结构全篇的固定框架。此外,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联姻"后,狭邪小说的类型属性与作家的创作心态也影响到了谪仙结构的自身走势。借助于"谪仙"结构这一特定视角,有助于还原晚清狭邪小说的真实面目,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溢美型狭邪小说的内在特质,对作家心路历程的探索也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仪式 谪仙”结构 狭邪小说
下载PDF
“谪仙”自我:李白的认知错位和精神偏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02-108,共7页
"谪仙"自我,是李白蓄谋深远的一种"政治"策略。李白自身的个性特点,原本就极易产生精神偏执的病症,而其硬要往政治上发展的人生定位,使其生成了越是走不通政治而越是要走的精神偏执。"谪仙自我"的自我设... "谪仙"自我,是李白蓄谋深远的一种"政治"策略。李白自身的个性特点,原本就极易产生精神偏执的病症,而其硬要往政治上发展的人生定位,使其生成了越是走不通政治而越是要走的精神偏执。"谪仙自我"的自我设计和角色错位,则助长了他的精神偏执和人性扭曲。"谪仙"自视,这种宗教情感的支撑,让李白始终感到自己有一种超人的伟力,也进入了仿佛一夜卿相的政治迷幻。因此,诗人天马行空的狂狷,独来独往的漂寓,加之其诗神异浪漫的色彩,则将其"谪仙"身份演绎得恰如其分、真实而生动,也使其诗人的浪漫天真具有悲剧性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谪仙自我 认知错位 精神偏执
下载PDF
谪仙历难题材与古典小说审美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蒲日材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因犯错获罪谪降历难的谪仙故事是古典小说的重要题材,从六朝至明清均有诸多作品。其叙述结构多呈"罪谪(天上)—历炼(人间)—回归(天上)"的圆形方式,人物形象具有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非常"特质,度化手法多为"... 因犯错获罪谪降历难的谪仙故事是古典小说的重要题材,从六朝至明清均有诸多作品。其叙述结构多呈"罪谪(天上)—历炼(人间)—回归(天上)"的圆形方式,人物形象具有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非常"特质,度化手法多为"恶境头"式。这影响了古典小说神秘感、奇幻美、哲学意蕴等审美特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仙 历难 古典小说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的“谪仙”结构及其成因 被引量:3
5
作者 仇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2期66-70,共5页
在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以“罪谪—历炼—回归”为特征的“谪仙”结构有着较为鲜明的呈示。文章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从文学创作的发生、青楼文学的书写传统以及小说创作主旨三个方面对“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的“联姻”进行思考... 在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以“罪谪—历炼—回归”为特征的“谪仙”结构有着较为鲜明的呈示。文章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从文学创作的发生、青楼文学的书写传统以及小说创作主旨三个方面对“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的“联姻”进行思考,借助于“谪仙”结构这一特定视角,揭示晚清狭邪小说与前代文学之间的承继关系,还原其历史的真实面目,以期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溢美型狭邪小说的内在特质,并对作家的心路历程作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谪仙”结构 狭邪小说 成因
下载PDF
宋代文人“谪仙”称谓及其内涵论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振谦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51,共5页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的确认。"谪仙"因此也成为宋代诗学批评的术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谪仙 道教 李白
下载PDF
日本汉诗对“谪仙”李白的接受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64-68 77,77,共6页
日本汉诗自诞生就受到道教神仙思想的浸润。李白的"谪仙"形象正代表着特异的才能、飞天成仙的愿望、飘逸狂放的个性以及传奇神秘的经历。平安时代,尽管李白及其诗作已传入日本,"谪仙"形象却尚未被解读;五山时代的... 日本汉诗自诞生就受到道教神仙思想的浸润。李白的"谪仙"形象正代表着特异的才能、飞天成仙的愿望、飘逸狂放的个性以及传奇神秘的经历。平安时代,尽管李白及其诗作已传入日本,"谪仙"形象却尚未被解读;五山时代的禅僧论及李白往往"李杜"并举,在诗论与汉诗中都开始受容李白诗作、描摹李白形象;江户时代则是接受李白的高潮期,江户诗人在汲取李白诗作时抽去了李白精神中批判现实的内髓,喜好出世虚无的"谪仙"形象。研究李白东传的轨迹与特点,从日本文人对李白形象与精神的取舍中可以窥见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李白 谪仙”形象
下载PDF
简论《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念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在我国古代李白再塑史上,是一篇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李白传说故事之大成的力作;小说集中展现了李白超常的才华、酷爱自由的个性、蔑视权势小人的傲骨和淋漓酣畅的诗酒精神,同时,小说也在社会政治的层面上展现了...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在我国古代李白再塑史上,是一篇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李白传说故事之大成的力作;小说集中展现了李白超常的才华、酷爱自由的个性、蔑视权势小人的傲骨和淋漓酣畅的诗酒精神,同时,小说也在社会政治的层面上展现了一个关心时政、为民做主具有鉴识的李白,这是一个明人理想中的李白,在李白再塑史上具有新意;从整个李白再塑史来考察,小说基本上对李白形象的再塑起到大体定型的作用,此后的李白形象的塑造,虽每个时代不乏自己的时代印痕,但总的来看,已趋向一致,没有更多突破性的出新;小说对李白的再塑,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均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人们对李白的解读,透露了明代人解读的特定文化背景和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明代古典小说 李白再塑
下载PDF
“仙”的挣扎与解脱——白先勇《谪仙记》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永良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1年第2期86-87,共2页
白先勇的小说《谪仙记》表面看是写主人公李彤自杀这一美的毁灭的悲剧,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表现主人公李彤作为自由自在、任情随性的"仙"被谪入现实之后的困顿、挣扎和解脱,并以此来展示人性和现实的冲突。李彤的悲剧是一个自由... 白先勇的小说《谪仙记》表面看是写主人公李彤自杀这一美的毁灭的悲剧,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表现主人公李彤作为自由自在、任情随性的"仙"被谪入现实之后的困顿、挣扎和解脱,并以此来展示人性和现实的冲突。李彤的悲剧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在现实中寻找自身的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仙 人性 挣扎 解脱
下载PDF
论明清女性剧作家的“谪仙”情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梅 《艺海》 2012年第9期52-54,共3页
明清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创作中,怀带着浓重的"谪仙"情结。本文以明清女性戏剧作品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以及这种文化影响下的女性心理两方面分析明清女性作家的"谪仙"情结的成因与影响。
关键词 明清女性剧作家 谪仙”叙事 “客居”心态
下载PDF
谪仙叙事溯源及发展——以《西游记》《镜花缘》为中心
11
作者 熊恺妮 洪宇宸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3-57,共5页
谪仙降世源自道教叙事。道教叙事中的谪仙具有因罪受谪后又重返天界的特征,在人间有时限性或身负职责。古典小说承袭这些特征并扩充,尤其在章回小说中,单一的谪仙变成谪仙群。这实际上与叙事意图的转变、叙事时空的拓展和叙事中心的偏... 谪仙降世源自道教叙事。道教叙事中的谪仙具有因罪受谪后又重返天界的特征,在人间有时限性或身负职责。古典小说承袭这些特征并扩充,尤其在章回小说中,单一的谪仙变成谪仙群。这实际上与叙事意图的转变、叙事时空的拓展和叙事中心的偏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仙 谪仙叙事 《西游记》 《镜花缘》
下载PDF
李白“谪仙”角色扮演的角色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宇慧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8,共6页
"谪仙"成为李白的社会角色既是当时所形成的"谪仙"形象与李白客观条件相契合的结果,更是李白主动投入其中并积极扮演的结果。"谪仙"角色为建功立业的仕途雄心提供了合理化、使命化,长安三年和其后的二十... "谪仙"成为李白的社会角色既是当时所形成的"谪仙"形象与李白客观条件相契合的结果,更是李白主动投入其中并积极扮演的结果。"谪仙"角色为建功立业的仕途雄心提供了合理化、使命化,长安三年和其后的二十余年李白在扮演"谪仙"角色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实现仕途雄心的机会,成为影响他命运的主要因素,也使得李白这一个体在当时和后世成为一个极具文化意义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谪仙 角色理论 角色扮演
下载PDF
论唐代诗人的边缘心态与“谪仙”称谓之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雪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1,共8页
“谪仙”原是道教对于被谪人间的神仙的称谓,但是这一道教称谓在唐代士林中也被普遍借用。这一现象的出现表面上是唐代士人道教信仰的反映,实则缘于唐代士人对于“谪仙”边缘品格的共鸣,使得处在主流和社会中心之外的大多数士子们在失... “谪仙”原是道教对于被谪人间的神仙的称谓,但是这一道教称谓在唐代士林中也被普遍借用。这一现象的出现表面上是唐代士人道教信仰的反映,实则缘于唐代士人对于“谪仙”边缘品格的共鸣,使得处在主流和社会中心之外的大多数士子们在失态失意时,还能得到心理安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仙 唐代士人 边缘品格
下载PDF
把酒问月:“谪仙”与“坡仙”气质及咏月情怀之异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培 刘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35-37,共3页
在对李白及苏轼的称谓上,其同时代及其后人皆多以"仙"相称,李白常被称为"谪仙人",苏轼则常被称为"坡仙",从称谓即可看出二人个性气质的不同。在文学创作中,二人皆钟爱"月"这一意象,但李白多写... 在对李白及苏轼的称谓上,其同时代及其后人皆多以"仙"相称,李白常被称为"谪仙人",苏轼则常被称为"坡仙",从称谓即可看出二人个性气质的不同。在文学创作中,二人皆钟爱"月"这一意象,但李白多写具体之月,感情充沛;苏轼多写月色,情感收敛。同样是"把酒问月",却表现出李白重情而苏轼重理的不同追求。李白、苏轼的不同特点本质上体现出的正是唐、宋文学的不同风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仙 坡仙 把酒问月
下载PDF
论白玉蟾“谪仙”主题诗词的创作体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靖宜 詹石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117-124,共8页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生于琼州(今海南省),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海南历史名人。白玉蟾在道教中被尊为"南宗第五祖",也是南宗的实际创立者。与其他道人相比,白玉蟾留下了大量反映士人情怀的文学作品。于此当中,相当数量的诗词作...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生于琼州(今海南省),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海南历史名人。白玉蟾在道教中被尊为"南宗第五祖",也是南宗的实际创立者。与其他道人相比,白玉蟾留下了大量反映士人情怀的文学作品。于此当中,相当数量的诗词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谪仙"意识,这与白玉蟾的修道体验是无法分割的。唐宋之际,道教内丹理论蓬勃发展,逐渐与道教传统的斋醮科仪融合,形成了"内外兼修"的炼养程序。自北宋张伯端开始的道教南宗历经五代传承至白玉蟾后已经确立了"内炼金丹"与"外用雷法"的理论体系,并最终影响了白玉蟾的创作体验。本文分析除了文化理念的影响外,对道教南宗"内炼"与"雷法"的理论践行是如何使白玉蟾的诗词作品浸染"谪仙"特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谪仙主题 文学体验
下载PDF
论谢晋电影《最后的贵族》对《谪仙记》的改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69-70,共2页
《谪仙记》是白先勇“留学生”系列小说之一,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深刻的人生阐释。谢晋所导演的《最后的贵族》对《谪仙记》进行了哪些改编,是否更好地解读了作品的思想意义,本文将从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忠实性和创造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谪仙记》是白先勇“留学生”系列小说之一,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深刻的人生阐释。谢晋所导演的《最后的贵族》对《谪仙记》进行了哪些改编,是否更好地解读了作品的思想意义,本文将从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忠实性和创造性两方面加以分析。忠实性,体现了改编者对原著作者劳动智慧的敬仰和对作品精神品质的尊重;而创造性则是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赋予原著新的生命力,是对原著内涵的倾力阐释甚至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 《最后的贵族》 白先勇 谪仙记》 改编
下载PDF
论朱敦儒《樵歌》中的谪仙意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如意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93-95,共3页
朱敦儒的<樵歌>流露出强烈的谪仙意识.主要体现在仙化自我、人生遭际的谪仙视角,和仙化所咏之物这三方面.其实在这种谪仙意识的背后,寄寓着朱敦儒对超尘拔俗、自由放旷理想人格的渴望;对不同于俗世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失... 朱敦儒的<樵歌>流露出强烈的谪仙意识.主要体现在仙化自我、人生遭际的谪仙视角,和仙化所咏之物这三方面.其实在这种谪仙意识的背后,寄寓着朱敦儒对超尘拔俗、自由放旷理想人格的渴望;对不同于俗世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失意后得到暂时心灵抚慰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敦儒 仙化 谪仙意识
下载PDF
“谪仙”意象与佛道精神——李商隐女冠诗探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小芬 李锐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8-57,共10页
李商隐"谪仙"意象是寄寓的、他称的,强调的是"谪"。这一迥乎以往的不以张扬面貌自称自是,而是以俯就的姿态向内回溯心灵、向外诉求神意的在世有罪的担负,以及俯身承托的在世的同情,绝不可能是一维精神的产物。道教... 李商隐"谪仙"意象是寄寓的、他称的,强调的是"谪"。这一迥乎以往的不以张扬面貌自称自是,而是以俯就的姿态向内回溯心灵、向外诉求神意的在世有罪的担负,以及俯身承托的在世的同情,绝不可能是一维精神的产物。道教在他这里是思考世界的出发点与全部审美的本源,佛教思维的植入才使他的性灵之目洞明而极具穿透力。这是形成他诗歌独特风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女冠诗 谪仙 道教 禅宗启蒙 天台宗
下载PDF
《谪仙记》的误读——评影片《最后的贵族》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文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23,共1页
白先勇《谪仙记》中的李形并没有因为无爱而沉沦、堕落,她的死也并不单因为怀旧。而《最后的贵族》刚以一种谢晋式的伦理化情结将一个个性内心的悲剧性冲突误解得毫无味道了。在《最后的贵族》中,似乎李彤的失落以及她最后的对人生绝望... 白先勇《谪仙记》中的李形并没有因为无爱而沉沦、堕落,她的死也并不单因为怀旧。而《最后的贵族》刚以一种谢晋式的伦理化情结将一个个性内心的悲剧性冲突误解得毫无味道了。在《最后的贵族》中,似乎李彤的失落以及她最后的对人生绝望,就是由于她没有成为一个新娘,一个主妇,一个男人的稳定的配偶以及她没有一个家,一个常规的而且是温暖的家。出于这样的忌念,《最后的贵族》对原作作了许多强硬的增删和改写。首先,把原作中李彤是在黄慧芬结婚时才认识陈寅改为开场就认识并已爱上了这个白马王子(原作中的李彤似乎没有爱过谁),这就为李彤以后的堕落作了铺垫或伏笔:因为这样的爱并没有成为事实,李彤便开始堕落,跟有妇之夫私通,跟外国人鬼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谪仙 白先勇 晋式 李彤 殉道者 田园牧歌 知识女性 性冲突 慧芬 陈寅
下载PDF
“辅弼”与“谪仙”──李白的自我意识及其文化传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翠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9,共7页
本文认为李白的自我意识中实际存在着两种角色,一是辅弼,一是谪仙;并结合李白一生的经历,探讨了这两种角色的关系以及渗透其中的文化传统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李白 谪仙 先秦时代 《为宋中丞自荐表》 思维方式 文化传统 唐玄宗 李白诗歌 盛唐文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