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2例手足口病(HFM 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 n I值,并同时选择4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HFM 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 n 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2例手足口病(HFM 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 n I值,并同时选择4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HFM 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 n 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多数预后较好,但易发生合并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谱和cT n I指标在诊断HFM D心肌损害时具有很高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均持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房颤动发作情况、BNP及AngⅡ水平、心肌酶谱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BNP、Ang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采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房颤发作时间、次数,降低BNP、Ang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心肌酶谱指标复常,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2例手足口病(HFM 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 n I值,并同时选择4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HFM 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和cT n 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多数预后较好,但易发生合并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谱和cT n I指标在诊断HFM D心肌损害时具有很高价值。
文摘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均持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房颤动发作情况、BNP及AngⅡ水平、心肌酶谱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BNP、Ang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采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房颤发作时间、次数,降低BNP、Ang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心肌酶谱指标复常,且具有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