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质量年轻星体的^(13)CO(1→0)谱线发射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锦 张燕平 孙金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2-519,共8页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 13.7m毫米波望远镜对 133个大质量年轻星体或其候选体进行了 13CO( 1→ 0 ) ( J=1→ 0 )的谱线观测 .在 115个源中观测到了 13CO( 1→ 0 )的发射 ,其中 94个天体是第一次探测到 13CO( 1→ 0 )谱线 .根据多样性...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 13.7m毫米波望远镜对 133个大质量年轻星体或其候选体进行了 13CO( 1→ 0 ) ( J=1→ 0 )的谱线观测 .在 115个源中观测到了 13CO( 1→ 0 )的发射 ,其中 94个天体是第一次探测到 13CO( 1→ 0 )谱线 .根据多样性的 13CO( 1→ 0 )谱线轮廓 ,分析了大质量年轻星成协分子云核的运动和结构 .用 L TE方法导出了每个被测源的 13CO( 1→ 0 )光学厚度和 H2 分子柱密度 .计算了 8个与大质量年轻星候选体成协分子云核的 mvir/m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质量星形成 分子云 谱线发射 年轻星体
下载PDF
行星状星云中CO(1-0)谱线发射的新观测
2
作者 张海燕 孙锦 平劲松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 .7 m 射电望远镜,对5 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谱线观测结果.其中行星状星云M1 - 8 和M3 - 3 已探测到CO(2 - 1) 的发射,给出了它们的CO(1 - 0) 观测结果;对曾进行过CO 观测,但未探测到CO 发射的行星状星...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 .7 m 射电望远镜,对5 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谱线观测结果.其中行星状星云M1 - 8 和M3 - 3 已探测到CO(2 - 1) 的发射,给出了它们的CO(1 - 0) 观测结果;对曾进行过CO 观测,但未探测到CO 发射的行星状星云M1 - 12 、M2 - 43 和NGC6537 ,第一次证认了它们的CO(1 - 0) 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谱线发射 行星状星云 恒星演化 晚期阶段
下载PDF
应用原子特征发射谱线法测量煤粉火焰温度 被引量:8
3
作者 程智海 蔡小舒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8-922,共5页
利用光纤光谱仪对煤粉火焰温度在线测量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考虑原子在辐射场中受到的影响,以原子特征发射谱线相对强度模型来计算煤粉火焰温度,该模型与Plank定律有着相似的表达形式,因而可以基于Plank定律的一些研究方法来对该方法... 利用光纤光谱仪对煤粉火焰温度在线测量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考虑原子在辐射场中受到的影响,以原子特征发射谱线相对强度模型来计算煤粉火焰温度,该模型与Plank定律有着相似的表达形式,因而可以基于Plank定律的一些研究方法来对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子特征发射谱线法火焰温度测量和热电偶火焰温度测量是两种不同原理的测量方法,只有当系统满足热平衡条件时,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才相同;否则,两种方法测得的火焰温度不能直接进行数值上的比较。煤粉火焰温度测量也不能使用等离子体火焰温度测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煤粉火焰 原子特征发射线 火焰温度测量 光纤光
下载PDF
原子发射光谱双谱线法测量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燃气温度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栋 王俊德 +1 位作者 赵宝昌 许厚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7-310,共4页
发展了一种利用原子发射双谱线法 ,测试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燃气温度的方法 ,设计了相应的测试系统。该方法利用石英光学纤维 ,将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高温高压燃气的光谱辐射信号传入测量系统 ;选用了两条波长间隔小的谱线 ,大大减少了... 发展了一种利用原子发射双谱线法 ,测试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燃气温度的方法 ,设计了相应的测试系统。该方法利用石英光学纤维 ,将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高温高压燃气的光谱辐射信号传入测量系统 ;选用了两条波长间隔小的谱线 ,大大减少了光谱辐射率、光谱透射率等对光谱测量的影响 ;设计使用了耐压测量探头 ,保证在高压、强腐蚀实验条件下 ,系统的密封性和光的透过率。对装填有SQ 2推进剂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气流温度进行了在线检测。测量时间分辨率可高达 0 5 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发射线 测量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气 燃烧室 温度
下载PDF
天体等离子体中铝发射谱线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治虎 苏弘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7-378,共2页
结合天体等离子体中铝发射谱和某些能级寿命的测量 。
关键词 天体等离子体 发射线 能级寿命 束箔光 天体物理学
下载PDF
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的观测 被引量:1
6
作者 俞志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1-278,共18页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强度分布图、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速度位置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云 分子发射线 银河星云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下载PDF
行星状星云的CO(1-0)谱线观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锦 孙艳春 +1 位作者 吕静 孙金江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10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CO(1-0)谱线观测结果.其中4个行星状星云:NGC6445,M159,M49和M251,已有过CO(21)的观测,本文第一次给出了它...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10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CO(1-0)谱线观测结果.其中4个行星状星云:NGC6445,M159,M49和M251,已有过CO(21)的观测,本文第一次给出了它们的CO(10)的测量结果;对2个别人曾经观测过但未测到CO的行星状星云:Sh271和M418,本文第一次证认了它们的CO发射;对4个别人从未进行过CO搜寻的行星状星云:VV18,M252,He2459和K331,本文第一次进行了观测,并得到了它们的CO(10)谱.由CO的发射谱征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谱线发射 行星状星云 恒星演化 晚期阶段 星云
下载PDF
强IRAS远红外源的CO谱线观测
8
作者 孙锦 孙艳春 海华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27个强IRAS远红外源(流量F100μm500Jy)进行了CO(1-0)的谱线观测.观测表明,27个强IRAS源全部与分子云成协,并与大质量星的形成或早期演化有关.其中...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27个强IRAS远红外源(流量F100μm500Jy)进行了CO(1-0)的谱线观测.观测表明,27个强IRAS源全部与分子云成协,并与大质量星的形成或早期演化有关.其中13个源是第一次给出CO(1-0)的谱线测量结果.本文对这一类源CO发射的性质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谱线发射 远红外源 大质量星 形成 演化
下载PDF
氢原子谱线与高质量金刚石薄膜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勇 董丽芳 王志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1-803,共3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 H_2 混合气体为源气体的电子助进热丝化学气相沉积(EACVD)中的氢原子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模拟中考虑了电子与H_2 的弹性碰撞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包括H_α,H_β,H_γ谱线的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 H_2 混合气体为源气体的电子助进热丝化学气相沉积(EACVD)中的氢原子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模拟中考虑了电子与H_2 的弹性碰撞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包括H_α,H_β,H_γ谱线的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等非弹性碰撞过程;与CH_4 的碰撞考虑了弹性动量传输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分解激发(包括H_α,H_β,H_γ谱线的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等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产生的H ,CH_3的数目与氢原子谱线相对强度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利用氢原子谱线来获得最佳成膜实验条件的方法。对于有效控制工艺条件,生长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氢原子发射线 最佳实验条件
下载PDF
电子辅助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中氢原子谱线与最佳成膜条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丽芳 尚勇 王志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0-552,530,共4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H2混合气体为源气体的EACVD中的氢原子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产生的H、CH3的数目与氢原子谱线相对强度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利用氢原子谱线来获得最佳成膜实验条件的方法。本工作对于有效控...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H2混合气体为源气体的EACVD中的氢原子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产生的H、CH3的数目与氢原子谱线相对强度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利用氢原子谱线来获得最佳成膜实验条件的方法。本工作对于有效控制工艺条件,生长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氢原子发射线 最佳成膜条件
下载PDF
EACVD中的H_α谱线与最佳生长条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丽芳 王志军 尚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45-1547,共3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CH4/H2混合气体为源气体的EACVD中的氢原子发射过程。考虑了电子与H2的弹性碰撞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相应于Hα,Hβ,Hγ谱线的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等非弹性碰撞过程;与CH4的碰撞考虑了弹性动量传输及...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CH4/H2混合气体为源气体的EACVD中的氢原子发射过程。考虑了电子与H2的弹性碰撞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相应于Hα,Hβ,Hγ谱线的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等非弹性碰撞过程;与CH4的碰撞考虑了弹性动量传输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等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产生的H,CH3的数目与Hδ谱线强度的关系,给出了一种通过Hα谱线来推断生长金刚石薄膜的最佳实验条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氢原子发射线 最佳实验条件
下载PDF
EACVD中用氢原子谱线测定电子平均能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丽芳 张玉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2-733,共2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 ,对EACVD中氢原子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由氢原子谱线测定电子平均能量的方法 ,结果对EACVD生长金刚石薄膜过程中实时监测电子平均能量 ,进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工艺条件 。
关键词 EACVD 测定 电子平均能量 化学气相沉积 氢原子发射线 金刚石薄膜 生长过程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激光诱导Al表面等离子体温度的发射谱诊断
13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3 位作者 梁昌慧 周贤明 曾利霞 梅策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1,共8页
探测了脉冲能量0.3 J波长1064 nm的纳秒激光聚焦Al表面诱导的等离子体200-900 nm范围的发射谱.分析了线状谱的基本规律,根据谱线的强度,考虑到光谱仪与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的探测效率,通过线性拟合给出了等离子体... 探测了脉冲能量0.3 J波长1064 nm的纳秒激光聚焦Al表面诱导的等离子体200-900 nm范围的发射谱.分析了线状谱的基本规律,根据谱线的强度,考虑到光谱仪与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的探测效率,通过线性拟合给出了等离子体中AlⅠ、AlⅡ、NⅠ、OⅠ粒子的激发温度.根据谱线的半高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进而计算了等离子中AlⅠ的电离温度.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状态快速演化过程中,不同粒子的电离、激发与退激存在较大差异,AlⅡ、AlⅠ相对于NⅠ、OⅠ有较高的激发温度,并且等离子体中AlⅠ的电离温度高于所有粒子的激发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线发射 激发温度 电离温度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装置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雷 马维光 +7 位作者 闫晓娟 李志新 胡志裕 张永智 王乐 董磊 尹王保 贾锁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55-2360,共6页
为了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实验装置中的多个关键参数达到最优化设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煤质分析,实验中对这些参数与煤粉等离子体中待测元素发射谱线信噪比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根据信噪比大小来进行最优化参数的选择。实验结... 为了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实验装置中的多个关键参数达到最优化设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煤质分析,实验中对这些参数与煤粉等离子体中待测元素发射谱线信噪比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根据信噪比大小来进行最优化参数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LIBS实验装置,其最优化参数设置是将激光脉冲能量设为120 mJ.Pulse-1,光谱仪的曝光延迟时间设为200 ns,激光聚焦点位于样品表面以下3~5mm,样品池转速设为2.7 r.min-1,并在激光出射光路中放置中心频率为1 064 nm的窄带滤波片和中心孔径为1.5 mm的光阑。优化后的LIBS实验装置对煤粉中C元素测量的标准偏差(SD)由6.7%降至1.6%,对其他微量元素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由28%降至10%,测量精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 发射线信噪比 参数优化 煤粉 等离子体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晓霞 张雷 +1 位作者 尹王保 贾锁堂 《测试技术学报》 2009年第3期275-278,共4页
针对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Laser-inducedBreakdown Spectroscopy)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进行了研究.利用Nd:YAG激光器在脉冲重复频率为5 Hz,脉冲宽度为8 ns,单脉冲能量为80 mJ的实... 针对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Laser-inducedBreakdown Spectroscopy)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进行了研究.利用Nd:YAG激光器在脉冲重复频率为5 Hz,脉冲宽度为8 ns,单脉冲能量为80 mJ的实验条件下,使用美国ACTON公司的AM-566单色仪和美国Stanford Research Systems公司的SR250 Boxcar对9个自采样土壤样品光谱进行了测量分析;对实验装置的标定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并以镉元素为例给出了浓度反演曲线,其相对误差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 等离子体 特征发射线 土壤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现代光谱对燃烧与爆炸过程瞬态温度的实时诊断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学铁 王俊德 +1 位作者 李燕 刘大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7-410,共4页
燃烧温度是表征燃烧和爆炸行为和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将有效地指导新型炸药,火工品,爆破器材和新型武器的设计与制造。本文综述了现代光谱对火焰与爆炸过程瞬态温度的实时诊断技术,如原子发射-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双谱线法、原子发... 燃烧温度是表征燃烧和爆炸行为和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将有效地指导新型炸药,火工品,爆破器材和新型武器的设计与制造。本文综述了现代光谱对火焰与爆炸过程瞬态温度的实时诊断技术,如原子发射-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双谱线法、原子发射多谱线光谱法、分子转振光谱法、激光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法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的应用和新近发展。其中原子发射-吸收光谱法的最大时间分辨率可达25μs,双谱线法的时间分辨率可高达0.1μs,完全适应于猛烈的爆炸和燃烧火焰的瞬态实时温度诊断的需要。其他的方法也将对研究火焰与爆炸过程的规律和燃烧瞬态特征的表征提供了新的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爆炸 瞬态温度 实时诊断技术 线翻转法 原子发射线 线测温法 分子转振光测温法
下载PDF
圆柱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光谱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柳 时家明 +1 位作者 袁忠才 张玮 《光散射学报》 200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在350~1150 nm范围内对开放空间Ar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进行测量,表明Ar发射谱线主要集中在680 nm^950 nm,且都为Ar原子谱线。采用发射光谱相对强度对比法,选取相距较近且有相同下能级的727.29 nm(2P2-1S4),738.40 nm(2P3-1... 在350~1150 nm范围内对开放空间Ar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进行测量,表明Ar发射谱线主要集中在680 nm^950 nm,且都为Ar原子谱线。采用发射光谱相对强度对比法,选取相距较近且有相同下能级的727.29 nm(2P2-1S4),738.40 nm(2P3-1S4)和751.47 nm(2P5-1S4)三条光谱测量电子温度。通过对在Ar气和空气中放电谱线的对比和分析,得出发射光谱相对强度与电源功率的关系。最终得出若要便于工业应用和光谱测量,需要选择特定的气体流量和电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诊断 发射线
下载PDF
用双光栅单色仪观察钠原子光谱 被引量:1
18
作者 柯惟中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8-42,共5页
提出了用双光栅单色仪做钠原子光谱实验的方法.该方法辩识谱线容易.精确度高.不仅可以直接观察钠光谱双重线的分裂情况和强度比;还可以观察到锐线系和主线系光谱的清晰边缘和漫线系光谱的弥漫状况.
关键词 发射线 单色器 光栅 原子光
下载PDF
上层大气中铁质流星尾迹的紫外光谱模拟
19
作者 张大威 齐立红 +1 位作者 陈淑妍 陈波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174-1175,共2页
基于 Sparrow理论 ,计算了海拔 90— 95 km高空的不同初始地心坐标速度的典型铁质流星的有效温度 ,获得初速 72 km/ s的该类流星尾迹主要成分的粒子数密度 ,以 Cloudy程序模拟了该流星尾迹的 2 0 0—4 0 0 nm波段紫外辐射 。
关键词 流星尾迹 紫外辐射 发射线
下载PDF
脉冲调制磁化容性耦合放电中Ar^+光谱特性研究
20
作者 王华强 张鹏云 李玉洁 《真空》 CAS 2012年第2期86-91,共6页
本文在平行平板脉冲调制容性耦合射频放电装置中,采用光学发射谱线诊断的方法,研究了低气压(30 Pa^65 Pa)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氩气(Ar)放电时产生等离子体过程中电子激发温度以及Ar离子的光谱线相对强度随气压、射频功率、调制频率、占... 本文在平行平板脉冲调制容性耦合射频放电装置中,采用光学发射谱线诊断的方法,研究了低气压(30 Pa^65 Pa)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氩气(Ar)放电时产生等离子体过程中电子激发温度以及Ar离子的光谱线相对强度随气压、射频功率、调制频率、占空比和磁场强度大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发射线诊断 脉冲调制 磁场强度 线相对强度 电子激发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