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9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在豚鼠耳蜗的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纪育斌 王锦玲 +2 位作者 邱建华 刘顺利 陈福权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5-117,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谷氨酸 -天冬氨酸转运体 (glutamate -aspartatetransporters,GLAST)在正常豚鼠耳蜗内的分布 ,为探讨GLAST在防止耳蜗谷氨酸 (Glu)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选取健康红目豚鼠 6只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山... 目的 研究谷氨酸 -天冬氨酸转运体 (glutamate -aspartatetransporters,GLAST)在正常豚鼠耳蜗内的分布 ,为探讨GLAST在防止耳蜗谷氨酸 (Glu)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选取健康红目豚鼠 6只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山羊抗GLAST抗体为标记物 ,观察正常豚鼠耳蜗中GLAST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内、外毛细胞 ,内、外毛细胞周围的支持细胞 ,螺旋神经节细胞 ,血管纹边缘细胞和螺旋缘上皮 ,均有GLAST阳性表达。结论 GLAST在正常豚鼠耳蜗内主要分布于内、外毛细胞 ,内、外毛细胞周围的支持细胞 ,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边缘细胞和螺旋缘上皮 ,其功能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 耳蜗 免疫组化 豚鼠
下载PDF
活血通络利水方含药血清在高浓度谷氨酸环境下对Müller细胞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贾鑫 苏学敏 +3 位作者 张越 袁立飞 杨赞章 张铭连 《河北中医》 2020年第3期425-431,共7页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利水方含药血清在高浓度谷氨酸(GLU)环境下对Müller细胞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银杏叶组、活血通络利水方低...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利水方含药血清在高浓度谷氨酸(GLU)环境下对Müller细胞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银杏叶组、活血通络利水方低剂量组和活血通络利水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银杏叶组予银杏叶片水溶剂5.2 mg/kg灌胃,活血通络利水方低剂量组予活血通络利水方合剂20 g/kg灌胃,活血通络利水方高剂量组予活血通络利水方合剂40 g/kg灌胃,正常组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后离心收集血清备用。培养Müller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GLU(0、0.1、0.5、1、10、20、25、30 mmol/L)干预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Müller细胞存活率。Müller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银杏叶组、活血通络利水方低剂量组和活血通络利水方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孔加入正常血清0.5 mL、培养基2 mL,银杏叶组每孔加入银杏叶含药血清0.5 mL、培养基2 mL,活血通络利水方低、高剂量组每孔分别加入活血通络利水方20、40 g/kg含药血清0.5 mL、培养基2 mL。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加入GLU 25 mmol/L。相同条件下培养24 h后提取总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中GLAST、GS蛋白表达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GLU含量。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GLU干预24 h后,与0 mmol/L浓度GLU比较,10 mmol/L及以下低浓度GLU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20、25、30 mmol/L浓度GLU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其中25 mmol/L浓度GLU细胞存活率下降至约0.67。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LAST、GS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和活血通络利水方低、高剂量组GLAST、GS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活血通络利水方高剂量组的上调高于银杏叶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和活血通络利水方低、高剂量组的胞外GLU含量均降低(P<0.05);与银杏叶组比较,活血通络利水方低、高剂量组Müller细胞胞外GLU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5 mmol/L GLU浓度环境下,活血通络利水方能够上调Müller细胞GLAST、GS蛋白表达和活性,促进细胞摄取胞外GLU,以维持GLU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 通络 利水 谷氨酸 MÜLLER细胞 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 谷氨酰胺合成酶
下载PDF
局部应用腺苷A2a受体拮抗剂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L-谷氨酸-L-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勇 闵颖君 +2 位作者 郎莉莉 钟一声 张润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5-618,共4页
目的观察腺苷A2a受体拮抗剂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amin synthetase,GS)和L-谷氨酸-L-天冬氨酸转运体(L-glutamate-L-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高眼压下的视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Sprague ... 目的观察腺苷A2a受体拮抗剂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amin synthetase,GS)和L-谷氨酸-L-天冬氨酸转运体(L-glutamate-L-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高眼压下的视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共66只,均通过巩膜上静脉结扎法制作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选取右眼作为造模眼,左眼作为对照眼,其中12只于造模后1周、2周和3周测量眼压,观察比较双眼眼压变化情况。余54只随机分为3组,眼局部分别应用SCH442416滴眼液、ZM241385滴眼液和载体滴眼液滴术眼,分别为SCH442416滴眼液组、ZM241385滴眼液和载体滴眼液组,连续滴用3周后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GS和GLAST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1周、2周和3周造模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滴用SCH442416滴眼液或ZM241385滴眼液3周后,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GS和GLAST mRNA表达与载体滴眼液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CH442416滴眼液组和ZM241385滴眼液组大鼠视网膜中GS和GLAST mRNA的表达,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同时,SCH442416滴眼液组或ZM241385滴眼液组大鼠视网膜中GS和GLAST蛋白表达与载体滴眼液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CH442416滴眼液组和ZM241385滴眼液组大鼠视网膜中GS和GLAST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巩膜上静脉结扎能建立大鼠高眼压模型,方法稳定可靠。腺苷A2a受体拮抗剂SCH442416和ZM241385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GS和GLAST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两种不同的拮抗剂作用似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高眼压 谷氨酰胺合成酶 L-谷氨酸-L-转运体
下载PDF
急性眼高压大鼠视网膜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 被引量:8
4
作者 熊鲲 黄菊芳 +3 位作者 潘爱华 童建斌 陈旦 罗学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0,31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眼高压后大鼠视网膜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变化,探讨急性青光眼视网膜节细胞(RGCs)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大鼠,根据不同存活时间分组。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眼高压后大鼠视网膜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变化,探讨急性青光眼视网膜节细胞(RGCs)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大鼠,根据不同存活时间分组。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60min。实验动物分别存活1、3、7、14d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GLAST和GS的表达变化。结果:GLAST和GS在存活1d和3d时表达上调然后下调,GS还存在重新分布。结论:GLAST和GS的表达与存活时间密切相关,两者表达的相似变化是急性青光眼RGCs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 转运体 谷氨酸 眼高压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GLAST 闪光视网膜电图 急性青光眼 视网膜节细胞 表达变化 存活时间 可能机制 成年大鼠 眼压升高 实验动物 表达上调 RGCS GS 损伤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5
作者 杨启梅 李维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6例,女32例;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32~76(47.92±4.65)岁;体重指数20.37~27.94(24.57±3.24)kg/m^(2)。另外,选取同期38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4~63(48.23±4.81)岁;体重指数19.86~22.51(20.87±2.39)kg/m^(2)。采用纯音测听检查评估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重度组16例[纯音平均听阈(PTA)>60 dBHL]、中度组39例(PTA>40~60 dBHL)、轻度组23例(PTA 20~40 dBHL)。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10 d为1个疗程,10 d后评估患者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将治疗后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临床症状、耳聋部位、听力损失程度、基础疾病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参照组[(17.27±3.14)ng/L比(6.63±1.67)ng/L、(157.82±13.47)ng/L比(81.67±10.63)ng/L](均P<0.05)。重度、中度组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中度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81、0.841,均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年龄、听力损伤程度、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力损失程度(OR:0.009,95%CI:0.000~0.209)、年龄(OR:1.165,95%CI:1.049~1.293)、血清Caspase-3(OR:1.546,95%CI:1.183~2.022)、sFIt-1(OR:1.058,95%CI:1.015~1.104)水平均是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单独预测。其中联合预测灵敏度66.67%,特异度87.72%,AUC为0.819(0.712~0.925);Caspase-3灵敏度52.38%,特异度82.46%,AUC为0.721(0.593~0.849);sFIt-1灵敏度52.38%,特异度84.21%,AUC为0.703(0.573~0.832)。结论血清Caspase-3、sFlt-1水平升高可反映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半胱蛋白酶3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预后 关系
下载PDF
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1型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怡 于泳浩 +1 位作者 石钊 王国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基础上建立关节炎大鼠慢性吗啡耐受模型,观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型(GLAST)在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表达变化,探讨GLAST在吗啡耐受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 目的: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基础上建立关节炎大鼠慢性吗啡耐受模型,观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型(GLAST)在关节炎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表达变化,探讨GLAST在吗啡耐受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行鞘内置管。其中4组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A组)、吗啡10μg.kg-1(B组)、吗啡20μg.kg-1(C组)、吗啡10μg.kg-1+纳洛酮10μg.kg-1(D组),另外两组非致炎大鼠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E组)、吗啡20μg.kg-1(F组)。各组给药均为1日2次,连续7 d。动态检测大鼠50%缩爪阈值,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GLAST表达。结果:B、C两组关节炎大鼠在鞘内给予吗啡第7天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其脊髓背角GLAST表达下调。结论:脊髓GLAST可能参与炎性痛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吗啡耐受 谷氨酸转运体I型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
下载PDF
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抗体对豚鼠听性脑干反应及毛细胞形态的影响
7
作者 纪育斌 王锦玲 +1 位作者 邱建华 刘顺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抗体对豚鼠耳蜗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蜗毛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耳蜗鼓阶内灌注GLAST抗体,对照组灌注人工... 目的研究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抗体对豚鼠耳蜗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蜗毛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耳蜗鼓阶内灌注GLAST抗体,对照组灌注人工外淋巴液,观察两组术后3、6、9天ABR反应阈、耳蜗基底膜铺片和透射电镜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组术后第3天ABR波形消失,术后第9天无恢复;对照组术后第3天8只动物ABR波形消失,术后第6天和第9天全部动物引出ABR波形,平均阈值分别为62.50±5.25、47.50±6.18dBSP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LAST抗体灌注后时间延长,实验组内、外毛细胞及纤毛出现不同程度缺失,透射电镜显示内、外毛细胞及神经末梢胞浆、线粒体空化,细胞核染色质边集等凋亡早期征象。对照组的损伤较轻,与ABR阈值改变相一致。结论耳蜗内GLAST抗体灌注后出现耳蜗毛细胞、神经末梢的损伤及ABR波形消失,提示GLAST抗体阻断耳蜗Corti器中的GLAST,导致谷氨酸的神经毒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转运体 耳蜗 豚鼠
下载PDF
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调控Caco-2细胞钙离子吸收的研究
8
作者 刘佳琛 李奕 +1 位作者 程永强 唐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7-105,共9页
为了探究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对钙离子吸收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电化学、Caco-2细胞模型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对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天冬氨... 为了探究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对钙离子吸收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电化学、Caco-2细胞模型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对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通过焓和熵驱动的放热反应与钙离子形成复合物,而其形成的二肽则是通过熵驱动的吸热反应与钙离子结合。此外,二肽比单独的氨基酸表现出更强的钙离子结合能力。量子化学计算表明,氨基酸/二肽中的羧基为钙离子的主要结合位点,在碱性条件下,会导致钙离子结合位点转移,氨基也可以参与钙离子结合。Caco-2细胞吸收实验表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二肽均可促进钙的吸收,其中甘氨酸-谷氨酸二肽(Gly-Glu)的促进效果最好,促钙吸收率为1.33±0.115。此外,促钙吸收能力与钙离子结合能力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与其电子亲和力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结果解释了天冬氨酸、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与钙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开发钙补充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CACO-2 细胞模型 钙吸收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基于海马组织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血管性痴呆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范耀宗 李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2159-2162,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DSS)通过海马组织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对血管性痴呆(VD)影响的研究。方法:VD大鼠的造模采用的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法,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SS低剂量组、DSS高剂量组、阳...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DSS)通过海马组织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对血管性痴呆(VD)影响的研究。方法:VD大鼠的造模采用的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法,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SS低剂量组、DSS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Morris水迷宫来进行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受损情况通过HE染色来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NMDAR、Caspase-3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DSS低、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NMDAR、Caspase-3明显升高(P<0.01)。DSS低剂量组、DSS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与模型组比较,DSS高剂量组NMDAR、Caspase-3明显降低(P<0.01)。结论:DSS能明显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海马组织谷氨酸、NMDAR对VD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血管性痴呆 海马组织谷氨酸 N-甲基-D-受体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2B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宇红 谭小雯 +5 位作者 柴上 杨蕙 曾嵘 孟盼 张秀丽 韩远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 receptor,NR)2A及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 receptor,NR)2A及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每组16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8 d。采用Open-field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变化,ELISA检测海马谷氨酸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NR2A、NR2B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NR2A、NR2B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1),海马谷氨酸含量明显下降(P<0.01),NR2A、NR2B表达降低(P<0.05)。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抑郁行为,其药效作用可能与调控大鼠海马谷氨酸含量及NR2A、NR2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解郁方 糖尿病 抑郁症 谷氨酸 N-甲基-D-受体2A N-甲基-D-受体2B 大鼠
下载PDF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谷平 朱亚尔 +1 位作者 谢小江 吴奇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7-341,356,共6页
制备了 L-天冬氨酸 - L-谷氨酸共聚物 (摩尔比为 8:2 ) ,将 3-氨基丙醇接入材料母体 ,制得聚 - (3-羟丙基 ) - L-天冬氨酸 -谷氨酸材料 (PHPAG)。对材料用核磁共振、X- ray衍射、DSC差热分析及元素分析等作了表征 ,以葡聚糖标准品为相... 制备了 L-天冬氨酸 - L-谷氨酸共聚物 (摩尔比为 8:2 ) ,将 3-氨基丙醇接入材料母体 ,制得聚 - (3-羟丙基 ) - L-天冬氨酸 -谷氨酸材料 (PHPAG)。对材料用核磁共振、X- ray衍射、DSC差热分析及元素分析等作了表征 ,以葡聚糖标准品为相对分子量 ,用凝胶色谱法测定材料的分子量。材料注入小鼠体内后进行了急性毒性、血液参数、微核等生物相容性检测 ,结果表明材料为无毒材料。用不同水解酶对材料作了体外酶解实验 ,实验显示酶对共聚材料有一定程度的酶解。对材料在不同 p H值、光照、湿度等条件下进行了稳定性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谷氨酸共聚物 -(3-羟丙基)-L--L谷氨酸共聚物 表征 生物相容性 酶解 医用高分子材料 材料
下载PDF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汐敏 戚晓红 +4 位作者 段磊 朱利群 冯振卿 陈强 吴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制备新型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poly aspartic acid-co-glutamic acid-metronidazole,PAG-MTI)纳米粒子。方法:应用化学法合成PAG-MTI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化学结构、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观形貌和粒... 目的:制备新型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poly aspartic acid-co-glutamic acid-metronidazole,PAG-MTI)纳米粒子。方法:应用化学法合成PAG-MTI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化学结构、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观形貌和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对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了系列表征。结果:合成的PAG-MTI纳米粒为球形,粒径198.9nm,载药量1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PAG-MTI的释药速率明显延缓,释放1h与24h,累积释放百分比分别为12.19%和47.51%。结论:化学合成法制备的新型PAG-MTI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有望通过进一步优化改进以用于临床滴虫性生殖道炎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甲硝唑 阴道毛滴虫 谷氨酸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中脑内D-天冬氨酸和D-谷氨酸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昕 卢洁 +1 位作者 刘承伟 赵书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1-1154,共4页
建立了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D-天冬氨酸、D-谷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邻苯二甲醛(OPA)-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氨基酸对映体,醋酸钠-甲醇-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在Shim-packVP-ODS柱上,采用梯度淋洗技术,2种氨基酸对映体在40min内... 建立了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D-天冬氨酸、D-谷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邻苯二甲醛(OPA)-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氨基酸对映体,醋酸钠-甲醇-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在Shim-packVP-ODS柱上,采用梯度淋洗技术,2种氨基酸对映体在40min内完全分离。以荧光检测,D-天冬氨酸(D-Asp)、D-谷氨酸(D-Glu)的浓度在1.0×10-8~1.0×10-6mol/L时,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信噪比为3(S/N=3)时,D-Asp和D-Glu的检出限分别为2.0×10-9mol/L和1.0×10-9mol/L。将方法运用于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中D-Asp和D-Glu含量的测定,对照组与模型组中脑D-As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D-Glu含量呈现显著性差异。推测在脑组织里,内源性的D-Asp的合成及转运不受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TPT)的毒害仍保持原有的动态平衡;而D-Glu可能具备与L型对映体相似的兴奋毒性,参与帕金森疾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帕金森病 小鼠 D- D-谷氨酸
下载PDF
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谷氨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成勇 黄泉智 +3 位作者 张岗 胡亚卓 王发渭 陈利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2-43,46,共3页
目的观察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及参龙健脑胶囊... 目的观察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及参龙健脑胶囊低、高剂量组,参龙健脑胶囊低、高剂量组和脑复康组分别按照0.40、1.20、0.45 g/kg剂量给药,每日灌胃1次,连续28 d。采用比色法观察Glu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MDAR亚单位NR1在海马区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参龙健脑胶囊组大鼠脑组织中Glu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海马区NR1表达减少(P<0.01)。结论参龙健脑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后脑组织中Glu的释放、减少NR1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龙健脑胶囊 脑缺血 谷氨酸 N-甲基-D-受体 大鼠
下载PDF
运动与记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谷氨酸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永才 吴耿安 黄亨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7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探讨各种运动对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影响以及所导致的学习记忆功能变化。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11期间和Elsevier1993-01/2004-11期间相... 目的:分析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探讨各种运动对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影响以及所导致的学习记忆功能变化。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11期间和Elsevier1993-01/2004-11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exercise,memory,NMDAreceptor,glutamicaci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网1997-1/2004-11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运动,记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谷氨酸”。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记忆相关文章;②有关运动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谷氨酸影响的文章。排除标准:文献中的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1篇文章,排除重复研究的文章32篇,纳入19篇符合参考标准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维度说明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谷氨酸与记忆的关系及运动在其中的作用。资料综合: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谷氨酸对大脑记忆中的长时程增强效应有深刻影响,二者的变化影响着学习和记忆,大强度运动或高原训练使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数量减少,谷氨酸含量升高,抑制学习记忆;而中小强度有氧运动能稳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谷氨酸神经递质的含量,延缓记忆衰退。结论:各种运动对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影响都会对学习记忆产生作用,耐力训练和合理的运动疗法可增强记忆和学习功能,而低氧训练和大负荷运动损伤记忆,运动训练如何避免记忆损伤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记忆 谷氨酸 受体 N-甲基-D- 长时程增强
下载PDF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的阻垢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玲 吴明松 +2 位作者 黄君礼 韩洪军 程志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0-1253,共4页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PAG)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为保障其安全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对PAG的阻垢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以CaCO3和CaSO4为研究对象,对有无阻垢剂(PAG)条件下的CaCO3和CaSO4晶体进行XRD和SEM测试,并计算CaCO3晶体表面的分维数...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PAG)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为保障其安全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对PAG的阻垢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以CaCO3和CaSO4为研究对象,对有无阻垢剂(PAG)条件下的CaCO3和CaSO4晶体进行XRD和SEM测试,并计算CaCO3晶体表面的分维数.结果表明:PAG改变了CaCO3晶体的晶格结构,破坏了CaSO4晶体的微晶构造.PAG抑制CaCO3和CaSO4结垢的主要作用机理分别表现为晶格畸变作用和吸附及随后的分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共聚物(PAG) CACO3 CASO4 阻垢机理
下载PDF
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聚乙烯亚胺共聚物作为非病毒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丹 何彬彬 +6 位作者 赵丹军 姜启英 王中仁 周峻 余海 王青青 汤谷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选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材料作为骨架偶联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以构建低毒、高效的新型非病毒性基因载体。方法: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PHPAG)为基本骨架,偶联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kDa)形成聚-羟丙基-天冬氨酸... 目的:选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材料作为骨架偶联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以构建低毒、高效的新型非病毒性基因载体。方法: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PHPAG)为基本骨架,偶联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kDa)形成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聚乙烯亚胺(PHPAG-PEI1.8kDa)的载体材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粒径测定、凝胶体积排除色谱法(GPC)等化学物理方法,凝胶电泳阻滞实验、MTT细胞毒性实验、细胞转染等生物学实验,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合成载体材料PHPAG-PEI1.8kDa。通过1H-NMR证实材料PHPAG-PEI1.8kDa在5或6个氨基酸上能偶合1个PEI1.8kDa。GPC结果表明PHPAG、PHPAG-PEI1.8kDa2种材料的分子量约为1.2×104。粒径检测结果显示,PHPAG-PEI/pDNA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00nm左右。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表明,PHPAG-PEI/pDNA复合物在N/P为3.5∶1时可以完全阻滞DNA。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COS-7和A2932种不同的细胞中,载体材料显示出较低的毒性,与对照组PEI1.8kDa相近。在B16细胞、Hela细胞上的转染实验表明,PHPAG-PEI/pCAG-Luc3的复合物在N/P为25∶1时的转染效率最高,高于对照组PEI25kDa。结论:PHPAG-PEI聚合物载体材料是一种有潜在用途的非病毒基因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遗传载体 转染 质粒 谷氨酸 聚合物
下载PDF
单细胞中D-天冬氨酸和D-谷氨酸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书林 沈江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13-1617,共5页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个神经细胞中D-天冬氨酸和D-谷氨酸的方法.以萘二甲醛(NDA)为衍生试剂,β-环糊精(β-CD)和脱氧胆酸钠(SDC)为拆分体系,对16对氨基酸对映体的NDA衍生物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蛋白氨基酸和一...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个神经细胞中D-天冬氨酸和D-谷氨酸的方法.以萘二甲醛(NDA)为衍生试剂,β-环糊精(β-CD)和脱氧胆酸钠(SDC)为拆分体系,对16对氨基酸对映体的NDA衍生物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蛋白氨基酸和一些胺对检测D-天冬氨酸和D-谷氨酸的影响,并确立了最佳分离条件,从而建立了单细胞中D-天冬氨酸和D-谷氨酸的检测方法,并对海兔的单个神经细胞中D-天冬氨酸和D-谷氨酸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D-谷氨酸 手性分离 单细胞分析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生物降解性聚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研究简报) 被引量:4
19
作者 汤谷平 陈启琪 +1 位作者 孙华瑜 胡秀荣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谷氨酸 共聚物 合成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三肽对低密度脂蛋白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喜讯 姚红卫 +3 位作者 孙璐 许映霞 万昌秀 乐以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研究丝氨酰 -天冬氨酰 -谷氨酸 (SDE)负电性三肽仿生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吸附。方法以聚丙烯酰胺微球为载体 ,SDE三肽为配体 ,通过两种方法将配体固定到载体上制成吸附剂。1 )戊二醛法 :通过用戊二醛及氰基硼氢钠活化氨乙... 目的研究丝氨酰 -天冬氨酰 -谷氨酸 (SDE)负电性三肽仿生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吸附。方法以聚丙烯酰胺微球为载体 ,SDE三肽为配体 ,通过两种方法将配体固定到载体上制成吸附剂。1 )戊二醛法 :通过用戊二醛及氰基硼氢钠活化氨乙基化的聚丙烯酰胺微球载体进而偶联上SDE配体。2 ) 1 -乙基 - 3- ( 3-二甲基氨丙基 ) -碳二亚胺 (EDC)法 :先以EDC为偶联剂将己二胺引入聚丙烯酰胺微球载体的碱水解衍生物中 ,再用EDC将SDE配体偶联到载体上。最后用体外静态吸附法来检测吸附剂的吸附效果。结果用两种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对LDL都有一定的亲和吸附能力 ,在吸附体系中有高浓度的Ca2 +存在时 ,效果更好 ;用戊二醛固定化配体制成的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较用EDC偶联配体制成的吸附剂好。结论SDE三肽对LDL有一定的亲和吸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三肽 低密度脂蛋白 吸附性能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