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5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研究
1
作者 薛松 张祥 +2 位作者 潘鑫 易晓明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行雄激素剥夺治疗+双药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PFLP方...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行雄激素剥夺治疗+双药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PFLP方法对患者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并探究GSTP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103例前列腺癌化疗患者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9.794,P>0.05)。GSTP1-rs1695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65.05%(67/103),AG基因型占比为23.30%(24/103),GG基因型占比为11.65%(12/103);XRCC1-rs25487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29.13%(30/103),AG基因型占比为50.49%(52/103),GG基因型占比为20.39%(21/103)。GSTP1-rs1695 AA型化疗敏感性为35.82%,低于AG/GG型58.33%(P<0.05)。XRCC1-rs25487 AA型化疗敏感性为40.00%,AG/GG型45.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P1-rs1695、XRCC1-rs25487不同表型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STP1-rs1695 AA型3年总生存率低于AG/GG型;XRCC1-rs25487 AA型低于AG/GG型(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STP1-rs1695 AA型、XRCC1-rs25487 AA型均为前列腺癌患者化疗后3年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GSTP1-rs1695、XRCC1-rs25487基因多态性对前列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均有一定影响,GSTP1-rs1695和XRCC1-rs25487 A等位基因突变均可导致更短的3年生存率,G等位基因突变可带来更好的化疗敏感性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s转移P1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基因多态性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喆妍 孙峥嵘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48-953,共6页
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1,MGST1)是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超家族和花生四烯酸与谷胱甘肽代谢中的膜相关蛋白(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s in eicosanoid and gluta... 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1,MGST1)是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超家族和花生四烯酸与谷胱甘肽代谢中的膜相关蛋白(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s in eicosanoid and glutathione metabolism,MAPEG)超家族的共同成员,它通过催化外源性物质的II相解毒过程,从而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众多研究发现MGST1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型分子靶点。本文就MGST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体s-转移1 恶性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张春杨 杨淑芳 +4 位作者 宫田娇 郭鸿儒 王大雨 孙继红 张海东 《北方蚕业》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对亲本及F_(1)代五龄柞蚕幼虫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用于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幼虫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 对亲本及F_(1)代五龄柞蚕幼虫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用于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幼虫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不同,丝腺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收蚁结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其杂种优势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体和丝腺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单蛾收茧数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对应的杂种优势率也显著正相关。因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可作为预测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一种辅助候选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s转移 经济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李柯 张超贤 +1 位作者 史淑敏 郭晓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CYP)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 目的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CYP)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CYP1A1-MspⅠ和Ⅱ相代谢酶GST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吸烟和2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YP1A1-MspⅠ突变纯合型(m2/m2)和GSTT1基因缺陷型[GSTT1(-)]的频率分布分别为38.33%、69.33%,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21.00%、44.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1-MspⅠ(m2/m2)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34,95%CI为1.76~4.07)。GSTT1(-)者患口腔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2.84,95%CI为1.98~4.54)。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YP1A1-MspⅠ(m2/m2)/GSTT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67%和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1-MspⅠ(m2/m2)/GSTT1(-)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8.27,95%CI为3.63~11.29)。病例组的吸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吸烟率(OR=2.71,95%CI为1.31~4.52,P〈0.01),CYP1A1-MspⅠ(m2/m2)及GSTT1(-)与吸烟有协同作用(OR=25.00,95%CI为11.87~35.64)。结论 CYP1A1-MspⅠ(m2/m2)和GSTT1(-)是口腔癌的易感因素,吸烟与口腔癌的易感性也有关,CYP1A1-MspⅠ(m2/m2)和GSTT1(-)与吸烟在口腔癌的发生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细胞色素P4501A1-MspⅠ 转移T1 多态现象 吸烟
下载PDF
山新杨谷胱甘肽S-转移酶编码基因PdbGSTU功能分析
5
作者 黄颖 王晓东 遇文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8,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山新杨谷胱甘肽S-转移酶编码基因PdbGSTU的抗病功能,为林木抗性育种提供基因资源与抗性种质。【方法】克隆PdbGSTU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植物...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山新杨谷胱甘肽S-转移酶编码基因PdbGSTU的抗病功能,为林木抗性育种提供基因资源与抗性种质。【方法】克隆PdbGSTU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植物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山新杨的过/抑制表达PdbGSTU基因植株,通过观察比较接种细链格孢菌后各植株叶片的表型和病斑面积,验证该基因的抗病功能;同时测定接种病原菌前后,野生型和转基因山新杨植株内过氧化氢含量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结果】(1)山新杨PdbGSTU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753 bp,编码氨基酸250个,对应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9.01 kDa,为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dbGSTU蛋白与银中杨的蛋白KAJ6918316亲缘关系最近;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PdbGSTU基因启动子序列含多种响应植物激素和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2)RT-qPCR结果显示,PdbGSTU基因在山新杨顶芽表达量最高,在其根部表达量最低,且该基因受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1-氨基环丙基-1-羧酸3种植物激素诱导,均上调表达。(3)接种细链格孢菌后,野生型和抑制表达PdbGSTU基因植株的叶片上,病斑面积分别为6.42和16.46 mm2,而过表达PdbGSTU基因的植株叶片上,少部分接种点出现明显病斑,其余接种部分仅出现褪色。【结论】PdbGSTU正向参与山新杨对细链格孢菌侵染的抵御过程,可通过清除活性氧提高杨树对病原菌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山新杨 s-转移 细链格孢菌 抗病功能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和4-HNE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旭 王蓉 +5 位作者 肖锋 张圣熙 龚敏 王秀玲 张耘 黄锦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四羟基壬烯(4-HNE)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42例BPH组织中GSTP1和4-HNE的表达,分析GSTP1和4-HNE的表达与Gleason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GS...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四羟基壬烯(4-HNE)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42例BPH组织中GSTP1和4-HNE的表达,分析GSTP1和4-HNE的表达与Gleason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GSTP1在BPH组织中为高表达(92.9%),4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表达率在高、中、低分化癌中分别为58.3%、20.0%、16.7%,呈下降趋势,两组GSTP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NE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仅为5.0%。4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4-HNE高表达,在高、中、低分化癌中分别为91.6%、100.0%、100.0%,呈明显上升趋势,两组4-HNE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和4-HNE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2.73,P<0.01)。结论:GSTP1表达缺失和4-HNE的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s转移 四羟基壬烯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人细胞色素P450 1A1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融合蛋白及其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7
作者 林筱洁 罗建红 +2 位作者 宋英 朱丽君 余应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439,共6页
采用融合蛋白技术原核表达 CYP1 A1 (第 2 4 1- 381个氨基酸 )与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 ,用于制备 CYP1 A1多克隆抗体 .根据正反重组质粒 p GEX/ 1 A1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不同的原理 ,直接表达筛选得到正向重组质粒p... 采用融合蛋白技术原核表达 CYP1 A1 (第 2 4 1- 381个氨基酸 )与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 ,用于制备 CYP1 A1多克隆抗体 .根据正反重组质粒 p GEX/ 1 A1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不同的原理 ,直接表达筛选得到正向重组质粒p GEX/ 1 A1 .通过优化表达条件 ,提高了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包涵体蛋白经制备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分离 ,获含纯化融合蛋白 GST- 1 A1的 PAGE凝胶 .直接用含 GST- 1 A1的凝胶悬液免疫 BALB/ c小鼠 ,自腹水中获取 CYP1 A1多克隆抗体 (1 A1 p Ab) . 1 A1 p Ab用切胶纯化的融合蛋白GST- 2 B6交叉吸收 ,蛋白 A- Sepharose亲和层析柱来纯化 .用切胶纯化的融合蛋白 GST- 1 A1及 GST-2 B6的免疫印迹反应初步鉴定 1 A1 p Ab的特异性 .纯化的 1 A1 p Ab对融合蛋白 GST- 1 A1反应特异性较强 ,但仍对 GST- 2 B6有弱交叉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抗体 融合蛋白 s-转移
下载PDF
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E4基因的组织表达和序列特征及重组蛋白的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谭祥 聂红毅 +5 位作者 刘春 胡晓明 陈全梅 刘茹凤 赵萍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4-633,共10页
昆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主要行使对异生或内源有毒物质进行代谢解毒的功能。选择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E4的编码基因Bmgste4为靶标,研究其组织表达谱、序列结构特征及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酶活性。RT-PCR检测不同组织表达特征... 昆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主要行使对异生或内源有毒物质进行代谢解毒的功能。选择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E4的编码基因Bmgste4为靶标,研究其组织表达谱、序列结构特征及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酶活性。RT-PCR检测不同组织表达特征的结果显示,Bmgste4基因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头部、触角、下颚须、表皮、脂肪体、丝腺以及雄性个体的马氏管和雌性个体的卵巢中均有表达,而在血细胞、中肠以及雄性个体的精巢和雌性个体的马氏管中不表达。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mGSTE4具有完整和保守的GST二级结构特征,N端氨基酸残基保守,特别是谷胱甘肽结合位点。构建插入Bmgste4基因开放阅读框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p28-Bmgste4,并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重组蛋白对通用底物1-氯-2,4-二硝基苯的酶活参数:Km=0.58 mmol/L,Vmax=24.55μmol/(mg.min)。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体内解毒和抗药性机制以及开发鳞翅目害虫新型生物防治药剂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s-转移E4 基因表达谱 多序列比对 原核表达 活性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3A4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A1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彬霞 游绍莉 +2 位作者 李保森 貌盼勇 辛绍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BudCE4.1-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使CYP3A4和GSTA1可在真核细胞C3A中表达,并且增加其表达量。方法从含有GSTA1和CYP3A4的开放阅读框(ORF)克隆中扩增GSTA1和CYP3A4基因;将片段GSTA1以及载...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BudCE4.1-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使CYP3A4和GSTA1可在真核细胞C3A中表达,并且增加其表达量。方法从含有GSTA1和CYP3A4的开放阅读框(ORF)克隆中扩增GSTA1和CYP3A4基因;将片段GSTA1以及载体pBuDCE4.1双酶切后连接并转化,质粒命名为pBuDCE4.1-GSTA1;将片段CYP3A4以及质粒pBuDCE4.1-GSTA1双酶切后连接并转化,所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BudCE4.1-CYP3A4-GSTA1;测序验证重组克隆中目的基因片段的序列信息;构建稳定细胞系,测定CYP3A4活性及GSTA1的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及测序验证双表达重组质粒pBudCE4.1-CYP3A4-GSTA1构建成功,CYP3A4及GSTA1在转染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增多。结论构建成的双表达重组质粒pBudCE4.1-CYP3A4-GSTA1符合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系统 转移 质粒 同工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烈君 陈明 覃桂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生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MI(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生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MI(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8例ALL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的CYPIA1MSP1多态、GSTM1和GSTT1等基因的多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ALL组的CYP1A1基因MSP1多态纯合子突变型(C型)的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携带C型的个体患ALL的危险度比杂合子突变型(B型)与野生型(A型)个体的高(OR=1.97,95%CI:1.06~3.64)。ALL组中单一的GETM1或GSTT1缺失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携带CYPIA1C型和GSTM1、GSTT1缺失型的联合基因型个体患ALL的风险增加(OR=2.20,95%CI:1.15~4.22)。结论CYP1A1基因MSP1多态C型与ALL的易感性可能有关;单一的GSTM1或GSTT1缺失型与ALL易感性可能无关。同时携带CYPIA1C型和GSTM1、GSTT1缺失基因型可能是ALL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基因 细胞色素P450 CYPIAI 转移
下载PDF
苦皮藤素Ⅴ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细胞色素P450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敏 寇娟 +1 位作者 刘惠霞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解毒酶系在苦皮藤素V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苦皮藤素V对6龄5日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中肠及脂肪体细胞色素P450(包括P450、NADPH-P450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诱导作用。【结果... 【目的】研究解毒酶系在苦皮藤素V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苦皮藤素V对6龄5日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中肠及脂肪体细胞色素P450(包括P450、NADPH-P450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诱导作用。【结果】粘虫幼虫的细胞色素P450与CO完全结合后,逐渐失活变为细胞色素P420;经苦皮藤素V处理后,粘虫幼虫的中肠P450含量较未经苦皮藤素V处理的对照增加了2.4倍,NADPH-P450还原酶活性、GST活性均低于对照,而脂肪体P450含量、NADPH-P450还原酶活性、GST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32,1.30和1.13倍。【结论】苦皮藤素V对粘虫中肠P450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细胞色素P450 s-转移 苦皮藤素Ⅴ
下载PDF
探讨半枝莲醇提物对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晓翔 陈必成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醇提物对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2月将4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10只)和试验组(30只)。试验组每天按照1 g/kg、5 g/kg、10 g/kg的用药量给所有小鼠进行灌胃,持续给... 目的探讨半枝莲醇提物对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2月将4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10只)和试验组(30只)。试验组每天按照1 g/kg、5 g/kg、10 g/kg的用药量给所有小鼠进行灌胃,持续给药5 d。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第6天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收集肝脏组织供后续研究,检测肝脏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低剂量组细胞色素P450含量和活性不存在差异(P>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细胞色素P450含量和活性出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活性出现下降趋势。结论半枝莲醇提物对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长而不断增大,即半枝莲醇提物浓度越高,对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抑制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醇提物 细胞色素P450 s-转移 药物代谢作用
下载PDF
吸烟人群细胞色素P4501A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1的基因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敦 印木泉 贺清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3-386,共4页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 ,研究吸烟人群细胞色素 P450 1 A1基因 (CYP1 A1 )和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M1基因 (GST M1 )的多态性特征 .吸烟人群与同性别及同年龄 (年龄 <2周岁 )健康人群一对一配对 .提取血液基因组 DNA. PCR扩增 CYP 1 ...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 ,研究吸烟人群细胞色素 P450 1 A1基因 (CYP1 A1 )和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M1基因 (GST M1 )的多态性特征 .吸烟人群与同性别及同年龄 (年龄 <2周岁 )健康人群一对一配对 .提取血液基因组 DNA. PCR扩增 CYP 1 A1Exon7位点片段和 GST M1部分片段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RELP)分析 P450 1 A1片段和GST M1片段多态性特点 .结果显示吸烟组人群中CYP 1 A1 Exon 7Val/Val型 (mm型 )人群数增高 ,并有统计学差异 .吸烟组人群中 :GST M1缺失人群数略有升高 ;CYP1 A1 wm型人群数略有升高 ;CYP 1 A1 wm型 +mm型人群数略有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细胞色素P450 转移 多态性基因
下载PDF
山新杨谷胱甘肽S-转移酶PdbGST基因的克隆与胁迫表达分析
14
作者 平晓帆 遇文婧 黄颖 《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植物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一类多功能酶,能够在其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作用。为研究该基因在杨树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山新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Pdb GST及其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特征分析。结果显示,Pdb GST... 在植物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一类多功能酶,能够在其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作用。为研究该基因在杨树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山新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Pdb GST及其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特征分析。结果显示,Pdb GST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其形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5.57 k Da,为稳定亲水性酸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山新杨Pdb GST蛋白与山新杨中的XP_034926648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对克隆获取的2 000 bp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结构显示该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种响应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Pdb GST基因在山新杨根部表达量最高,其次在山新杨叶部也有较高表达量,相反在山新杨顶芽中表达量最低。此外,对Pdb GST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分析显示,山新杨根部Pdb GST基因受诱导后即出现持续且大量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新杨 s-转移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下载PDF
大鼠食管上皮细胞色素P450 2E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东 邢莹 周琦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二组参于抗肿瘤药物和致癌剂代谢的重要酶系。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诱发的大鼠食管肿瘤动物模型中P4502E1和GSTα,GSTπ和GSTμ在食管上皮细胞... 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二组参于抗肿瘤药物和致癌剂代谢的重要酶系。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诱发的大鼠食管肿瘤动物模型中P4502E1和GSTα,GSTπ和GSTμ在食管上皮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大鼠食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P4502E1和GST,特别是GSTμ的表达。后者与细胞的增生状况有明显的关系。在非上皮性组织中未见到P4502E1和GST的表达。证实了大鼠食管上皮P4502E1和GST表达的存在及其与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食管癌变中的P450和GST酶功能变化作用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食管 食管肿瘤 细胞色素 转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遗传多态性与肿瘤化疗药物代谢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广志 黎乐群 彭涛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7年第4期335-337,共3页
化疗是目前大多数肿瘤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手术前或术后化疗可以延长肿瘤患者复发和生存时间。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影响其酶的活性,导致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和疗效存在个体差异。现就药物代谢酶CYPs和GSTs多态性及其酶活性... 化疗是目前大多数肿瘤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手术前或术后化疗可以延长肿瘤患者复发和生存时间。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影响其酶的活性,导致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和疗效存在个体差异。现就药物代谢酶CYPs和GSTs多态性及其酶活性与化疗药物代谢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s-转移 基因多态性 代谢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二甲基氨基偶氮苯诱发大鼠肝细胞癌中的变化
17
作者 李丽 王乃平 +1 位作者 宁宗 韦锦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大鼠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以二甲基氨基偶氮苯诱发大鼠形成肝细胞癌,测定不同阶段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结果在诱癌过程中,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含量呈下降...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大鼠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以二甲基氨基偶氮苯诱发大鼠形成肝细胞癌,测定不同阶段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结果在诱癌过程中,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含量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在诱癌早期升高,并且此酶活性在血清中升高早于肝脏,到癌变阶段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色素P450 s-转移 二甲基氨基偶氮苯 大鼠
下载PDF
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表达
18
作者 耿建华 刘兴国 管泽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7-88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舌癌癌变过程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的表达特点。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动物(n=30)的饮水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01%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溶液7mg/(kg·d)。对照组(n=12...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舌癌癌变过程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的表达特点。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动物(n=30)的饮水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01%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溶液7mg/(kg·d)。对照组(n=12)则仅给予饮用水。实验第2周、4周、8周、12周、16周和26周末,处死大鼠,其中实验组各5只,对照组各2只。处死动物后,从会厌部至口底前缘整体分离舌体,观察其大体形态,常规组织处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舌黏膜组织内GST-P。结果:对照组大鼠未出现任何舌黏膜病变,舌体标本均呈GST-P阴性。实验第8周末,实验组大鼠舌黏膜开始出现上皮异常增殖,实验第16周末即有1只大鼠发生舌癌,26周实验组大鼠均出现舌癌。2周时实验组大鼠舌黏膜内开始出现GST-P阳性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GST-P阳性灶数目和大小逐渐增加。结论:GST-P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GST-P阳性反应早于大鼠舌黏膜的形态学改变,可作为反映癌前细胞代谢特点的良好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型s-转移 舌癌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大鼠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A4-4基因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对改善硝酸甘油耐药性的作用
19
作者 王连生 杨永珍 +2 位作者 李杰 杨志健 黄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一类具有拮抗氧化应激损伤的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于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硝酸甘油耐药性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A4-4基因转染人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否能够...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一类具有拮抗氧化应激损伤的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于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硝酸甘油耐药性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A4-4基因转染人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否能够改善硝酸甘油耐药性。方法建立稳定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A4-4转染的人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进行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MTT细胞毒理学以及一氧化氮检测。结果与野生型和空载体转染的人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组相比,过表达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A4-4的人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硝酸甘油作用24h后明显抵抗硝酸甘油造成的细胞损伤(P<0.05);经硝酸甘油耐药性方案诱导后,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A4-4转染的人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组产生的一氧化氮含量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经谷胱甘肽-S转移酶A4-4基因转染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可抵抗硝酸甘油作用所致的损伤,并可能具有改善硝酸甘油耐药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s转移 硝酸 耐药性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PAH-DNA与肺癌的易患性
20
作者 章龙珍 王绪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s-转移 PAH-DNA 肺癌 易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