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汁记
1
作者 蓝雯轩(插画) 《中华手工》 2023年第1期22-23,共2页
从前,有一个书生叫莫稽,生活在贫寒的家庭。冬天刚来临的时候,莫稽背上行囊从家里启程。他要去京城参加来年春天的考试。家里没钱给他买马,他只能靠自己的双腿走着去。母亲唯一能为他做的,是给他缝制一件厚厚的棉袄。寒风呼呼地吹着,莫... 从前,有一个书生叫莫稽,生活在贫寒的家庭。冬天刚来临的时候,莫稽背上行囊从家里启程。他要去京城参加来年春天的考试。家里没钱给他买马,他只能靠自己的双腿走着去。母亲唯一能为他做的,是给他缝制一件厚厚的棉袄。寒风呼呼地吹着,莫稽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母亲的视线中。这天,天上下起了大雪,莫稽走在路上,很快变成了一个“雪人”。母亲准备的干粮已经吃完了。莫稽饥肠辘辘,在漫天大雪中,他的视线渐渐模糊了。突然,他好像看见前面有一座小屋,接着就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汁记 走在路上 视线 小屋
下载PDF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叶广芩《豆汁记》的叙事艺术
2
作者 高心怡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44-47,共4页
叶广芩的中篇小说《豆汁记》戏仿京剧《金玉奴》,将小说主人公莫姜的命运与戏曲中的人物、唱词相对照,展现其戏剧性的一生,同时蕴含了作者“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生命体验。通过情节编排的反高潮,突出人物淡然的性格品质,以及作者对平... 叶广芩的中篇小说《豆汁记》戏仿京剧《金玉奴》,将小说主人公莫姜的命运与戏曲中的人物、唱词相对照,展现其戏剧性的一生,同时蕴含了作者“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生命体验。通过情节编排的反高潮,突出人物淡然的性格品质,以及作者对平淡叙事的审美追求。以回忆的语调追溯老北京的生活情景,追忆逝去的文化传统,表现出对旗人的悲剧命运的人文关怀,令小说更显滋味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广芩 豆汁记 戏仿 叙事风格
下载PDF
一碗豆汁——《豆汁记》书评
3
作者 梁枝文 《中国西部》 2014年第35期116-119,共4页
人这一辈子总得为了点什么而痴迷的话,我的痴迷就是曾经动荡年代里的人和事。那些荡气回肠的,哀怨凄美的,或者索性就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茶米油盐。叶广岑的《豆汁记》写的就是柴米油盐,读此书如吃豆汤饭,豆汤简单朴素,却比某些珍馐更... 人这一辈子总得为了点什么而痴迷的话,我的痴迷就是曾经动荡年代里的人和事。那些荡气回肠的,哀怨凄美的,或者索性就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茶米油盐。叶广岑的《豆汁记》写的就是柴米油盐,读此书如吃豆汤饭,豆汤简单朴素,却比某些珍馐更具备养人功效,且滋味深、回味长,一如女主人公莫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女主人公 豆汁记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读叶广芩的《豆汁记》
4
作者 洛风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第9期96-96,共1页
赫尔曼·塞黑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李宗盛也说,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同样的,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融入你的气质里。正如我现在读的这本《豆汁记》:'人生在天地... 赫尔曼·塞黑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李宗盛也说,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同样的,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融入你的气质里。正如我现在读的这本《豆汁记》:'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穷人自有穷人本,有道是我人贫志不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广芩 豆汁记
原文传递
是配角 也是主角——略谈京剧《金玉奴》中金松的表演
5
作者 刘斌昆 罗义俊 《上海戏剧》 1981年第2期22-25,56,共5页
《金玉奴》这个戏,过去叫《鸿鸾禧》,又叫《棒打薄情郎》。一九五○年,曹慕髡改编为《豆汁记》,一九五九年,荀慧生先生又加以改编,定名为《金玉奴》。这个戏,我还在唱娃娃生时,就看过。打倒清朝皇帝的第二年,我十岁,在上海丹桂第一台,... 《金玉奴》这个戏,过去叫《鸿鸾禧》,又叫《棒打薄情郎》。一九五○年,曹慕髡改编为《豆汁记》,一九五九年,荀慧生先生又加以改编,定名为《金玉奴》。这个戏,我还在唱娃娃生时,就看过。打倒清朝皇帝的第二年,我十岁,在上海丹桂第一台,看周五宝的金松,演金玉奴的是冯子和。周五宝是我的三姨夫,他是从他父亲周来泉那儿传下来的。周来泉号称“活金松”。后来,我到徽班专学丑角戏时,二杆、金松、都学。从徽班出来,一到南京下关花园饭店戏院,就演出此戏,我演二杆,演金松的是郭庆丰。继在镇江搭班,还是演二杆,演金松的是小玉楼。一九二八年,在老天蟾舞台和王芸芳(演金玉奴)、彭春珊(演莫稽)同台演出,始演金松。此后,凡搭班演出此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打薄情郎 冯子和 荀慧生 同台演出 徽班 天蟾舞台 丹桂第一台 豆汁记 来泉 二黄慢板
下载PDF
戏说“文坛吃货”
6
作者 王刚 《烹调知识》 2016年第7期8-8,共1页
如果你翻遍一个女孩子所有的相册,却没有发现一张全身照,那么不用怀疑,她一定是个胖子。有一回,半夜里饿醒,怎么也睡不着,随手捞过一本书,看到书中描写的美食,竟然真真切切地馋哭,没出息。虽说"君子远庖厨",可老子不也说过"治大国若... 如果你翻遍一个女孩子所有的相册,却没有发现一张全身照,那么不用怀疑,她一定是个胖子。有一回,半夜里饿醒,怎么也睡不着,随手捞过一本书,看到书中描写的美食,竟然真真切切地馋哭,没出息。虽说"君子远庖厨",可老子不也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吗?好吧,换个话题,不会做还不会吃吗?每次有好吃的,你的第一时间会想起和谁分享?文坛吃货是不是个贬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一个女孩子 大仲马 第一时间 唐鲁孙 豆汁记 叶广芩 《骆驼祥子》 陆文夫 一本
下载PDF
喝了这碗灰绿酸馊的豆汁儿
7
作者 崔岱远 《北方人》 2016年第1期26-26,共1页
人的肠胃是有地域性的。同一种吃食,本地人视若至宝,而外地人却很难买账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比如绍兴的臭苋菜秆。在绍兴,很多人家都会把长老了的苋菜择去叶子切成两寸来长,放进用腌荠菜汁沤成的臭卤里沤熟,所以也叫霉菜梗。霉菜梗腌好后... 人的肠胃是有地域性的。同一种吃食,本地人视若至宝,而外地人却很难买账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比如绍兴的臭苋菜秆。在绍兴,很多人家都会把长老了的苋菜择去叶子切成两寸来长,放进用腌荠菜汁沤成的臭卤里沤熟,所以也叫霉菜梗。霉菜梗腌好后外壳是硬的,芯里霉变成一管臭烘烘的胶质,跟果冻似的,通常拿来清蒸豆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豆腐 特色小吃 提神醒脑 张国荣 李经理 绿豆粉丝 第二年 豆汁记 下午茶 著名艺人
原文传递
论叶广芩小说中理想人格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晓霞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6-190,共5页
通观叶广芩小说作品,有种平静、淡薄中的厚重与力量,相较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作品,她显得孤独而别具特质,是文坛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早在九十年代就有评论家将叶广芩的文学创作称为一种"精神家园的寻找"(1),一种"安置灵魂的写作"。
关键词 叶广芩 小说叙事 文学创作 小说作品 孤独者 九十年代 精神家园 精神信仰 人格理想 豆汁记
原文传递
论叶广芩小说中的饮食文化书写
9
作者 李兆虹 《理论界》 2019年第7期74-80,共7页
叶广芩的家族小说描画了满族皇胄在民国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典雅精致的生活,其中对饮食文化的书写别具一格。她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满族皇室家族的日常饮食细节和习俗,这些描述与刻画是满族食品精巧化、艺术化的写照,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叶广芩的家族小说描画了满族皇胄在民国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典雅精致的生活,其中对饮食文化的书写别具一格。她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满族皇室家族的日常饮食细节和习俗,这些描述与刻画是满族食品精巧化、艺术化的写照,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体现。叶广芩也书写市民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北京民俗文化的魅力和蕴藉。她以人物的命运起伏以及人物的性格勾连起食品之美、饮食之趣,以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现民俗文化,以饮食书写人生和人性,写世事无常中人的处世之道和生存哲学。这是叶广芩超越其他民俗小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广芩 饮食文化 豆汁记 《采桑子》
原文传递
论叶广芩家族小说中的互文性戏曲叙事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亚儒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8期12-19,共8页
当代满族作家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从《采桑子》到《状元媒》《大登殿》《三岔口》《逍遥津》《三击掌》《拾玉镯》《豆汁记》《小放牛》《盗御马》《玉堂春》《凤还巢》……无论在题目上还是内容上,这些故事均离不开一个字:“戏”。
关键词 叶广芩 家族小说 豆汁记 互文性 小说史 满族作家 采桑子 戏拟 状元媒 大登殿
原文传递
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公示 被引量:2
11
《江南》 2010年第5期201-208,共8页
中篇小说奖第一次投票▲▲4票《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年第3期)作者:乔叶陈建功:《最慢的是活着》朴素、深情、从容。在委婉有致的讲述中,"我"记忆中的奶奶从遥远的乡村生活深处走来,携带着中国人相通的伦理准则和情感... 中篇小说奖第一次投票▲▲4票《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年第3期)作者:乔叶陈建功:《最慢的是活着》朴素、深情、从容。在委婉有致的讲述中,"我"记忆中的奶奶从遥远的乡村生活深处走来,携带着中国人相通的伦理准则和情感密码,给人以深深的感动。乔叶于习以常见的日常生活细微处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蕾莎 流氓犯 王安忆 叶广芩 曹文轩 王德威 迟子建 李敬泽 韩少功 豆汁记
原文传递
新戏曲书店——建国初期国家经营的第一个戏曲出版机构
12
作者 刘英华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5-66,共2页
新戏曲书店,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创建并经营的一个专门刊印戏曲作品的出版机构——国家经营的第一个戏曲出版单位,可以说它开了国营戏曲出版事业之先河。建国初期,戏曲改进局之所以成立这样一个出版机构,是与当时蓬... 新戏曲书店,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创建并经营的一个专门刊印戏曲作品的出版机构——国家经营的第一个戏曲出版单位,可以说它开了国营戏曲出版事业之先河。建国初期,戏曲改进局之所以成立这样一个出版机构,是与当时蓬勃发展的“三改”(改人、改制、改戏)工作密切相关的。所谓“三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作品 田汉 豆汁记 三间 三打祝家庄 魏晨旭 江汉渔歌 思想觉悟 政治学习 白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