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水县豆秆潜蝇的发生与为害调查
1
作者 蓝继新 柳有广 覃金绪 《广西植保》 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
豆秆潜蝇是融水县一种严重为害豌豆幼苗期的害虫。过去只有零星发生为害的情况,因为农民种豆大多属于自家食用而种的,面积少且零星分散,不成规模,为害轻,而且人们对虫情也不了解。近几年来,随着种植计划的改变和调整,人们生活的... 豆秆潜蝇是融水县一种严重为害豌豆幼苗期的害虫。过去只有零星发生为害的情况,因为农民种豆大多属于自家食用而种的,面积少且零星分散,不成规模,为害轻,而且人们对虫情也不了解。近几年来,随着种植计划的改变和调整,人们生活的需求,使豌豆容易畅销,价格看好。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秆潜蝇 幼苗 虫害调查
下载PDF
药剂防治豆秆潜蝇效果试验
2
作者 陈伟燕 《广西植保》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3%米乐尔颗粒剂1.2kg/666.7m2防治豌豆豆秆潜蝇。方法是拌成毒土堆放于豌豆苗基部,施药后淋透水。药后10d、20d、30d的防效分别为89.09%、95.01%和97.08%,显著优于3%益舒宝颗粒剂和3%... 3%米乐尔颗粒剂1.2kg/666.7m2防治豌豆豆秆潜蝇。方法是拌成毒土堆放于豌豆苗基部,施药后淋透水。药后10d、20d、30d的防效分别为89.09%、95.01%和97.08%,显著优于3%益舒宝颗粒剂和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米乐尔不只药效高而且持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秆潜蝇 农药防治 药效试验
下载PDF
大豆品种(系)对豆秆黑潜蝇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经伦 张玉亭 李素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17-421,共5页
1985~1989年用1181个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对豆秆黑潜蝇的抗性筛选研究,并选出高抗材料7个。并对其成虫趋性,抗生性,耐害性等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抗性 品种
下载PDF
大豆抗豆秆黑潜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崔章林 盖钧镒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9-81,共3页
综述豆秆黑潜蝇危害生物学、大豆对豆秆黑潜蝇抗性的鉴定、抗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和抗性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危害生物学 抗虫性
下载PDF
晋南夏大豆豆秆黑潜蝇防治技术研究简报 被引量:6
5
作者 肖俊红 刘博 +3 位作者 杨海峰 段学艳 樊云茜 卫玲 《大豆科技》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害虫,主要危害豆科作物茎秆。文中就山西南部危害复播夏大豆的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治豆秆黑潜蝇的喷药时间为7月10日开始,喷药次数为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4次,防...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害虫,主要危害豆科作物茎秆。文中就山西南部危害复播夏大豆的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治豆秆黑潜蝇的喷药时间为7月10日开始,喷药次数为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4次,防治效果比较好;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豆秆黑潜蝇效果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夏大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卫玲 樊云茜 +2 位作者 肖俊红 段学艳 周安定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叙述了豆秆黑潜蝇危害大豆后的外部特征,以及虫害的特征特性,以便豆农准确、及时进行防治,并介绍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指标和防治方法,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
关键词 识别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晋南夏播大豆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卫玲 樊云茜 +2 位作者 段学艳 杨海峰 周安定 《大豆科技》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山西南部危害夏播大豆的豆秆黑潜蝇基本上有三个世代,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方法是从7月初开始喷药,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四次,防效比较好。
关键词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大豆田豆秆黑潜蝇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学锋 《昆虫知识》 CSCD 1997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害虫 防治指标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靳广宇 张淑英 +1 位作者 周延辉 刘志刚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防治
下载PDF
大豆对豆秆黑潜蝇抗选性及抗生性的研究
10
作者 颜辉煌 盖钧镒 +1 位作者 浦奉华 马育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共6页
盆栽人工接虫试验表明:单株着卵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品种 N3562叶片水溶物及醇溶物中,可能存在抗拒豆秆蝇成虫产卵的化学物质.田间自然虫源试验中,品种间豆秆蝇蛹重差异显著,说明大豆对豆秆黑潜蝇存在抗生性作用;茎秆虫量、叶柄虫量、... 盆栽人工接虫试验表明:单株着卵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品种 N3562叶片水溶物及醇溶物中,可能存在抗拒豆秆蝇成虫产卵的化学物质.田间自然虫源试验中,品种间豆秆蝇蛹重差异显著,说明大豆对豆秆黑潜蝇存在抗生性作用;茎秆虫量、叶柄虫量、全株虫量以及虫量在茎秆与叶柄内的分布比例,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全株虫量、叶柄虫量、尤其是茎秆虫量,品种间差异随剥查推迟而愈加明显;茎秆虫量反映何种抗性机制,有待进一步查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选性 抗生性
下载PDF
大豆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11
作者 孙艾萍 姚志龙 +4 位作者 宋贤利 朱秀红 王玉国 姚亮亮 高源 《陕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12-12,33,共2页
关键词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在菜用大豆上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12
作者 夏国绵 楼曼庆 +1 位作者 李金先 王国荣 《大豆通报》 2002年第6期11-12,共2页
通过对近年来菜用大豆上豆秆黑潜蝇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 ,阐述了豆秆黑潜蝇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发生规律、不同为害程度和为害时期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 菜用大 为害 防治技术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13
作者 郭秀英 贾利元 《农技服务》 2012年第11期1231-1231,1234,共2页
总结了豆秆黑潜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幼虫龄期划分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 丁锦华 夏基康 《昆虫知识》 CSCD 1992年第2期85-86,共2页
通过测定豆秆黑潜蝇幼虫口钩的长、宽度的方法,推断该虫幼期有三龄。1~3龄幼虫的口钩长度分别为3.4±0.18nm、7.1±0.18和11.8±0.11nm;口钩宽度分别为2.12±0.13nm、4.3±0.14和7.8±0.10nm,此方法可作为划... 通过测定豆秆黑潜蝇幼虫口钩的长、宽度的方法,推断该虫幼期有三龄。1~3龄幼虫的口钩长度分别为3.4±0.18nm、7.1±0.18和11.8±0.11nm;口钩宽度分别为2.12±0.13nm、4.3±0.14和7.8±0.10nm,此方法可作为划分虫龄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 龄期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
15
作者 魏德永 《南阳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害虫 虫害 防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16
作者 年海 《大豆科技》 2008年第6期7-8,共2页
关键词 为害特点 防治方法 科研生产 微量元素 大英县 遂宁市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防治
17
作者 冯国明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0年第6期49-49,共1页
豆秆黑蝇是双翅目潜蝇科害虫,主要危害豆科作物,高发生年份可使大豆减产30%~50%。 防治措施:1.在大豆种子调运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种子检疫,防止豆秆黑潜蝇虫卵带出疫区。 2.在大豆繁种过程中建立种子田,搞好除杂除劣和病虫害... 豆秆黑蝇是双翅目潜蝇科害虫,主要危害豆科作物,高发生年份可使大豆减产30%~50%。 防治措施:1.在大豆种子调运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种子检疫,防止豆秆黑潜蝇虫卵带出疫区。 2.在大豆繁种过程中建立种子田,搞好除杂除劣和病虫害防治,提高种子质量,减少种子带虫卵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种子 虫卵数量 科作物 发生年份 种子检疫 种子质量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18
作者 谢幸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1期147-147,151,共2页
介绍了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原因,针对大豆豆秆黑潜蝇的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发生规律 发生原因 综合防治措施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豆秆黑潜蝇对不同播期大豆的危害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瑞明 林付根 +4 位作者 徐建亚 陈永明 武进龙 孙爱萍 韦春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播期 危害
下载PDF
大豆抗豆秆黑潜蝇的鉴定方法及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涛 盖钧镒 +1 位作者 夏基康 马育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16,共6页
1985~198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大豆盆栽人工接虫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田间自然虫源进行品种抗豆秆蝇性鉴定与盆栽笼罩人工接虫鉴定结果相对一致,田间鉴定是有效的,主茎分枝虫量是较稳定而优于全株虫量的抗性指标;豆秆蝇成虫... 1985~198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大豆盆栽人工接虫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田间自然虫源进行品种抗豆秆蝇性鉴定与盆栽笼罩人工接虫鉴定结果相对一致,田间鉴定是有效的,主茎分枝虫量是较稳定而优于全株虫量的抗性指标;豆秆蝇成虫产卵对大豆品种具有选择性,而且在同一植株上趋向在中、上部叶片上产卵;卵量与幼虫量间并无显著相关,因而抗蝇性可能主要不决定于产卵选择性,或许与抗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