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商业组织的作用:近代东北地区商会兴起与豆货贸易发展(1891-1931)
1
作者
李楠
刘晓敏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49-59,共11页
近代东北地区豆货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重要商品,其兴起与发展一直是经济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尽管现有关于近代东北地区豆货贸易发展的讨论较多,但是对近代商业组织兴起与豆货贸易之间关系考察不足。因此,本文通过耙梳近代东北地...
近代东北地区豆货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重要商品,其兴起与发展一直是经济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尽管现有关于近代东北地区豆货贸易发展的讨论较多,但是对近代商业组织兴起与豆货贸易之间关系考察不足。因此,本文通过耙梳近代东北地区豆货贸易与商会设立相关史料,并且运用历史计量方法,就近代商会对东北豆货贸易的影响及影响路径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近代商会不仅通过建立交易场所、推广新技术、调查贸易情况与直接参与交易等方法来推动豆货贸易的发展,而且分别从大豆种植、豆货加工与出口销售三个环节影响着豆货贸易。本文研究不仅为理解近代东北地区豆货贸易迅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也丰富了近代商会史研究的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组织
近代商会
豆货贸易
东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度调整与清代东北豆货贸易格局的变迁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博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25-528,共4页
清政府先后对东北沿海豆货贸易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包括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豆货出口流向的政策性规定等等。而引发清政府对东北沿海贸易政策调整的因素:一是政府的主动调整政策;二是政府被动的调整相关政策。清政府通过主动调整和被动调...
清政府先后对东北沿海豆货贸易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包括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豆货出口流向的政策性规定等等。而引发清政府对东北沿海贸易政策调整的因素:一是政府的主动调整政策;二是政府被动的调整相关政策。清政府通过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沿海贸易的政策,从制度上为东北商品流通贸易格局的变迁奠定了基础。终清一代,这一制度上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东北沿海以豆货为主的土货输出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政策
豆货贸易
营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航运业的近代命运——以上海沙船业的衍变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14,共12页
沙船是中国三大传统船型之一,是明清时期东部沿海商品流通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上海近现代城市化进程发挥过主导性作用。近代,随着北方口岸的开放,特别是1862年取消"豆禁",西方航运业侵入北方豆货运输业务,严重威胁沙船业的生命...
沙船是中国三大传统船型之一,是明清时期东部沿海商品流通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上海近现代城市化进程发挥过主导性作用。近代,随着北方口岸的开放,特别是1862年取消"豆禁",西方航运业侵入北方豆货运输业务,严重威胁沙船业的生命线。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前期,北方最重要贸易地烟台、牛庄步入"轮船时代",宣告沙船业的完全衰落。不过,沙船并未就此绝迹,直到20世纪初仍有一定的市场。在轮船压倒性的优势面前,沙船通过改变货物运输结构顽强生存,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不仅如此,部分沙船商人及其子弟顺应历史潮流,跳出传统行业的框框,转型为资本主义企业家,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沙船
上海沙船业
牛庄
豆货贸易
关庄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业组织的作用:近代东北地区商会兴起与豆货贸易发展(1891-1931)
1
作者
李楠
刘晓敏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49-5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粤港澳贸易往来资料整理与研究(1840-2020)”(23&ZD066)
用友基金会“商的长城”公益项目“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商会史料整理与研究”(2022-Y05)。
文摘
近代东北地区豆货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重要商品,其兴起与发展一直是经济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尽管现有关于近代东北地区豆货贸易发展的讨论较多,但是对近代商业组织兴起与豆货贸易之间关系考察不足。因此,本文通过耙梳近代东北地区豆货贸易与商会设立相关史料,并且运用历史计量方法,就近代商会对东北豆货贸易的影响及影响路径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近代商会不仅通过建立交易场所、推广新技术、调查贸易情况与直接参与交易等方法来推动豆货贸易的发展,而且分别从大豆种植、豆货加工与出口销售三个环节影响着豆货贸易。本文研究不仅为理解近代东北地区豆货贸易迅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也丰富了近代商会史研究的相关讨论。
关键词
商业组织
近代商会
豆货贸易
东北地区
Keywords
commercial organization
modern chambers of commerce
soybean trade
Northeast China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调整与清代东北豆货贸易格局的变迁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博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25-528,共4页
文摘
清政府先后对东北沿海豆货贸易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包括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豆货出口流向的政策性规定等等。而引发清政府对东北沿海贸易政策调整的因素:一是政府的主动调整政策;二是政府被动的调整相关政策。清政府通过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沿海贸易的政策,从制度上为东北商品流通贸易格局的变迁奠定了基础。终清一代,这一制度上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东北沿海以豆货为主的土货输出贸易。
关键词
贸易
政策
豆货贸易
营口
Keywords
trade policy
beans goods trade
Yingkou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航运业的近代命运——以上海沙船业的衍变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锦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14,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上海沙船商人家族衍变史研究”(17YJC77001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沙船是中国三大传统船型之一,是明清时期东部沿海商品流通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上海近现代城市化进程发挥过主导性作用。近代,随着北方口岸的开放,特别是1862年取消"豆禁",西方航运业侵入北方豆货运输业务,严重威胁沙船业的生命线。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前期,北方最重要贸易地烟台、牛庄步入"轮船时代",宣告沙船业的完全衰落。不过,沙船并未就此绝迹,直到20世纪初仍有一定的市场。在轮船压倒性的优势面前,沙船通过改变货物运输结构顽强生存,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不仅如此,部分沙船商人及其子弟顺应历史潮流,跳出传统行业的框框,转型为资本主义企业家,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近代
沙船
上海沙船业
牛庄
豆货贸易
关庄布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F55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商业组织的作用:近代东北地区商会兴起与豆货贸易发展(1891-1931)
李楠
刘晓敏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制度调整与清代东北豆货贸易格局的变迁
张博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传统航运业的近代命运——以上海沙船业的衍变为考察对象
刘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