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豇豆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杀菌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绍丽 吴仁锋 杨德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79-5481,5484,共4页
对引起湖北武汉地区豇豆根腐病的病菌(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Schl.)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杀菌剂毒力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5℃;适宜pH 6~9;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病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最适碳源是... 对引起湖北武汉地区豇豆根腐病的病菌(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Schl.)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杀菌剂毒力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5℃;适宜pH 6~9;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病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硝酸钠;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5℃(10min)。室内杀菌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超微可湿性粉剂对病菌菌丝抑制效果最好,其后依次为50%硫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0%福星乳油,这3种杀菌剂均可用于防治豇豆根腐病;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EC50也较低,也可作为防治豇豆根腐病的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SCHL )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四川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河庆 席亚东 +2 位作者 韩帅 吴婕 李洪浩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1期148-152,共5页
为评价四川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水平,科学使用咪鲜胺可持续防治豇豆根腐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3株四川省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毒力曲线,建立敏感基线,评价其潜在的抗性风险。参试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 为评价四川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水平,科学使用咪鲜胺可持续防治豇豆根腐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3株四川省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毒力曲线,建立敏感基线,评价其潜在的抗性风险。参试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EC50值(0.0063±0.0028)mg/L,这个值可用来监测豇豆根腐病原菌种群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变化。参试菌株中,61.9%为敏感菌株,38.1%为低抗药性菌株,没有出现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在四川豇豆生产上咪鲜胺仍可作为防治豇豆根腐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根腐 咪鲜胺 敏感基线
下载PDF
响应面法诱变选育生防链霉菌H3高产菌株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堆淑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39,共6页
为了获得生防放线菌高产菌株,以生防链霉菌H3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紫外线、微波、Na NO_2浓度诱变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各因素,筛选一株突变株链霉菌对豇豆腐皮镰孢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较高。结果表明,出发菌株链霉菌H3对豇豆腐... 为了获得生防放线菌高产菌株,以生防链霉菌H3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紫外线、微波、Na NO_2浓度诱变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各因素,筛选一株突变株链霉菌对豇豆腐皮镰孢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较高。结果表明,出发菌株链霉菌H3对豇豆腐皮镰孢根腐病菌抑制率为34.5%。单因素试验筛选确定最佳诱变的紫外光照时间为20 s,微波加热时间为10 s,Na NO_2浓度为0.2 mol/L。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各因素,并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是紫外光照时间为18.27 s,微波加热时间为9.26 s,Na NO_2浓度为0.20 mol/L。在此条件下获得了一株突变株链霉菌H3-18对豇豆腐皮镰孢根腐病菌抑制率为79.75%,比出发菌株链霉菌H3对豇豆腐皮镰孢根腐病菌的抑制率提高了56.74%,比实测值(78.85%)提高了1.57%,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将突变株生防链霉菌H3-18,连续5次传代遗传性能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链霉菌H3 豇豆皮镰孢病菌 响应面法 复合诱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