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高校智库生物科学话语权象征互动性建构研究
1
作者 李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研究目的]试图厘清生物科学话语权建构与高校智库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为提升我国高校智库生物科学话语权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方法]以象征互动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国典型高校智库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健康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简称C... [研究目的]试图厘清生物科学话语权建构与高校智库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为提升我国高校智库生物科学话语权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方法]以象征互动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国典型高校智库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健康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简称CHB)为例,梳理和归纳该智库生物科学话语生成、传播和修正过程中各主体间互动实践的特征。[研究结论]CHB的互动式话语实践是对生物科学话语权结构化建构的一种补充,CHB通过智库不同主体开展学术的引领性互动、科学的社会化互动和个体的符号性互动,有效地拓展话语空间,建构话语价值,凸显智库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高校智库 生物科学 话语权 科学话语权 象征互动
下载PDF
论威利对象征互动主文理论的贡献
2
作者 文一茗(译) 《符号与传媒》 2012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从乔治·米德的理想主义到布鲁姆提出社会学互动主义,在这一哲学语境的变化过程中,实用主义先驱们(皮尔斯、杜威)对象征互动主义理论的历史作了一次综述。威利认为自我的不同部分所构成的互动同时构成反思性自我之成功与失败。... 从乔治·米德的理想主义到布鲁姆提出社会学互动主义,在这一哲学语境的变化过程中,实用主义先驱们(皮尔斯、杜威)对象征互动主义理论的历史作了一次综述。威利认为自我的不同部分所构成的互动同时构成反思性自我之成功与失败。因此,威利为主体能动性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对内心对话的关注来研究上述经验性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互动 自我 符号 解释项 实用主义 主体能动性 内心对话
下载PDF
象征互动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希璞 《今传媒》 2015年第1期172-173,共2页
象征性互动理论是传播学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然而关象征互动理论的基本内涵学界似乎还没有定论。本文从象征互动理论的缘起、发展和现状等几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研究梳理、分析论证,以期对进一步认识和发展象征互动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象征互动 理论 理论综述
下载PDF
象征性互动理论视角下英语原声NBA短视频国内传播研究
4
作者 谢艳军 《新闻世界》 2024年第7期17-19,共3页
国内体育直播网站和短视频社交平台提供英语原声NBA短视频点播或直播,观看英语原声NBA短视频是篮球球迷情感表达、社会交往和自我身份建构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象征性互动理论分析英语原声NBA短视频国内传播现状,阐释英语原声NBA短视频... 国内体育直播网站和短视频社交平台提供英语原声NBA短视频点播或直播,观看英语原声NBA短视频是篮球球迷情感表达、社会交往和自我身份建构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象征性互动理论分析英语原声NBA短视频国内传播现状,阐释英语原声NBA短视频国内传播所蕴含的积极文化取向和象征性文化隐喻意义,旨在为构建积极健康的NBA短视频文化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原声 NBA 短视频 象征互动理论
下载PDF
教师情绪劳动:一个象征互动论的解读 被引量:39
5
作者 尹弘飚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3,共7页
在象征互动论看来,我们可以从自我、人际互动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理解教师情绪劳动与其专业实践之间的关联:首先,将自我视为情绪的栖息之所,把情绪劳动看作教师运用情绪进行的自我表演;其次,在教师的人际互动及其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寻找影... 在象征互动论看来,我们可以从自我、人际互动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理解教师情绪劳动与其专业实践之间的关联:首先,将自我视为情绪的栖息之所,把情绪劳动看作教师运用情绪进行的自我表演;其次,在教师的人际互动及其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寻找影响教师情绪劳动的社会因素;然后,在教师专业的情绪法则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中把握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绪 情绪劳动 象征互动
原文传递
中职学生持续投入何以可能:多维互动的模型与机制阐释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丽君 邓启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79-89,共11页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投入程度较低的现象,这严重阻碍着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职学生克服原有惯习并主动投入学习的改变,成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这一改变的关键是学生能否调整行为...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投入程度较低的现象,这严重阻碍着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职学生克服原有惯习并主动投入学习的改变,成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这一改变的关键是学生能否调整行为并持续投入。而行为的调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和生境互动共同作用下,学生不断修改解读意义的结果。行动和意义的持续调整、修改源于动态的作用机制,即实践—理性—自我的螺旋上升和个体群体的实践互构机制,中职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有效多维互动实践中逐渐提升理性和自我,提升的理性和自我又会促进更深层次的互动实践,从而实现从不学、被动学,转变成主动学,实现持续学习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生境互动 自我互动 象征互动
下载PDF
家校互动中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及其选择动因——基于个案的叙事研究
7
作者 康米 蔡辰梅 黄青青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8-60,共13页
家校互动是一种具有情绪负载的,建立在情绪理解与交流基础上的实践活动。基于象征互动论,采用叙事研究法,发现家校互动过程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现实表征主要包括“真情流露”与“情绪宣泄”的自然表达策略、“主动适应”与“被动压制... 家校互动是一种具有情绪负载的,建立在情绪理解与交流基础上的实践活动。基于象征互动论,采用叙事研究法,发现家校互动过程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现实表征主要包括“真情流露”与“情绪宣泄”的自然表达策略、“主动适应”与“被动压制”的表层表演策略、“改变认知”与“自我心理暗示”的深层表演策略。教师情绪劳动策略选择主要受教师“个体特征”与“个人传记”、教师与家长之间“情绪距离”和学校“前台”的“支持氛围”及“情绪规则”的影响。因此,家校互动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优化路径:一是要从教师个体层面出发,提升教师自我情绪整饰能力,唤起教师内心正向情意特质;二是要在家校关系层面强调“情”的作用,积极构建基于情绪理解的家校关系;三是要从学校组织层面完善教师情感支持体系,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互动 教师情绪 情绪劳动 叙事研究 象征互动
下载PDF
文化误读之觞——象征性社会互动视角下的西林教案 被引量:1
8
作者 雷航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8期102-103,共2页
从1856年到1911年,仅在广西地区就发生了近50起教案。国内对教案的研究至今仍停留在事实收集、资料汇编、历史回溯的层面,大都集中于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大多带有"反洋教"的讨伐意识。从象征性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考察历史事件... 从1856年到1911年,仅在广西地区就发生了近50起教案。国内对教案的研究至今仍停留在事实收集、资料汇编、历史回溯的层面,大都集中于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大多带有"反洋教"的讨伐意识。从象征性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考察历史事件,有助于从新的视角理解社会发展的历程,也能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或组织间的交流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教案 文化误读 象征性社会互动 传播障碍
下载PDF
基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铜官窑瓷文化传播途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铂淳 曾宇琪 周晨晨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6-49,共4页
铜官窑瓷文化作为湖南区域特色文化之一,其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湖湘人民,积淀着湖湘文化最深沉的精神内涵。基于象征性互动理论,着重探究了铜官窑瓷文化三条主要传播途径一、正视文化差异,转型对外传播理念;二、重视民间传播力量... 铜官窑瓷文化作为湖南区域特色文化之一,其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湖湘人民,积淀着湖湘文化最深沉的精神内涵。基于象征性互动理论,着重探究了铜官窑瓷文化三条主要传播途径一、正视文化差异,转型对外传播理念;二、重视民间传播力量,革新对外传播策略;三、以湖湘文化为抓手,深耕对外传播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文化 文化传播 象征互动理论
下载PDF
象征性交互作用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雨 张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9-73,共5页
从犯罪行为发生对于犯罪人的价值这一视角出发,深入解读农村留守儿童入室抢劫杀人一案,阐明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这样的闹剧证明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反击个人现实层面中面临的社会地位低下、情感需求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得到... 从犯罪行为发生对于犯罪人的价值这一视角出发,深入解读农村留守儿童入室抢劫杀人一案,阐明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这样的闹剧证明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反击个人现实层面中面临的社会地位低下、情感需求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得到满足的持久无能的生存困境与心理困境,是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并在社区矫正的层面提出通过完善司法体系同时建立村落矫正模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犯罪的价值 象征互动 象征性交互作用理论
下载PDF
象征性刑事立法:概念、范围及其应对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金林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象征性刑事立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批判性标签。不过,就象征性刑事立法的存在范围,我国学界存在明显的分歧。由此引发了对这一立法批评模式的反批评,甚至有观点转而承认象征性刑事立法的正当性。从象征性刑事立法的起源与流变中,可分别... 象征性刑事立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批判性标签。不过,就象征性刑事立法的存在范围,我国学界存在明显的分歧。由此引发了对这一立法批评模式的反批评,甚至有观点转而承认象征性刑事立法的正当性。从象征性刑事立法的起源与流变中,可分别获取其积极面与消极面,即作为价值建构的“象征”以及法益保护机能的缺失。象征性刑事立法应被界定为完全没有法益保护机能仅以价值认同为存在根据的罪刑规范。目前的学说要么过于侧重其表象,要么过于狭隘地理解了法益保护机能的实现方式,导致象征性刑事立法批判的误用。肯定象征性刑事立法的观点,低估了其负面效果,高估了其对民众情绪的意义。欠缺适格的法益、法益侵害归因错误和违背刑法保护法益的作用机理,都可能导致象征性刑事立法。对象征性刑事立法,可通过立法进行纠正,也可以通过司法限缩等方式予以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性刑事立法 象征互动理论 刑法修正 法益保护 立法批判
下载PDF
自我传播与自我传播的前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力丹 《东南传播》 2015年第8期30-33,共4页
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或者"人内传播",是一切外在传播的基础。人需要通过自我传播构成对自己的看法,形成某种认识,赋予社会感知和行为的连贯性。人在社会互动中关于活动、感受与经验的印象累积即记忆,人的大脑... 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或者"人内传播",是一切外在传播的基础。人需要通过自我传播构成对自己的看法,形成某种认识,赋予社会感知和行为的连贯性。人在社会互动中关于活动、感受与经验的印象累积即记忆,人的大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都离不开记忆。因而记忆是自我传播的前提。如果丧失记忆,"主我"变成了一片空白,与"客我"失去了正常对话的功能,自我传播也就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传播 镜中我 象征互动 主我客我 记忆 失忆
下载PDF
英国19世纪小说慈善话语的动态框架图式研析
13
作者 龙瑞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4,共4页
社会慈善域的急剧转变使19世纪英国文化代言人——小说家的慈善认知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导致这一时期小说慈善话语呈现动态框架图式。在作家微观预期心理层,作家根据自我个性体验构建起独特的文本世界,并通过所呈现的话语框架框限读者的... 社会慈善域的急剧转变使19世纪英国文化代言人——小说家的慈善认知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导致这一时期小说慈善话语呈现动态框架图式。在作家微观预期心理层,作家根据自我个性体验构建起独特的文本世界,并通过所呈现的话语框架框限读者的主观认知世界活动,影响其对"慈善"的观想与信息处理,进而将作家价值观书写进读者的价值体系中;在宏观象征互动视角层,作家通过诸种叙事策略对慈善话语的态度书写不仅彰明了他们对其时社会慈善价值观念的反思,也从反向对现状进行了合法化书写,并在不觉间言说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作家价值观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话语 框架图式 象征互动视角 微观预期心理
下载PDF
“凡客体”流行之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铁山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8-100,共3页
作为服装品牌的凡客诚品在2010年推出了一系列由韩寒等年轻人代言的平面广告。一时间,其广告的人物形象与文案创意被众多网友疯狂模仿,并从网络媒体开始,刮起了一阵以调侃和恶搞为主要方式的广告创意"山寨"风。本文旨在用传... 作为服装品牌的凡客诚品在2010年推出了一系列由韩寒等年轻人代言的平面广告。一时间,其广告的人物形象与文案创意被众多网友疯狂模仿,并从网络媒体开始,刮起了一阵以调侃和恶搞为主要方式的广告创意"山寨"风。本文旨在用传播学理论对"凡客体"近乎病毒式的传播方式进行解读和梳理,以期分析其从普通的广告创意发展成一种社会热点现象的根本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客体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 人际传播 创新与扩散
下载PDF
承认的社会构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作彧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0-211,共32页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是当代最受重视的社会理论之一。然而,在霍耐特援用米德的理论将承认概念加以社会理论化的工作中,没有进一步探讨社会互动,使得他的承认理论存在内在缺陷。对此,本文尝试进一步从社会互动的生成分析出发,探讨承认的社...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是当代最受重视的社会理论之一。然而,在霍耐特援用米德的理论将承认概念加以社会理论化的工作中,没有进一步探讨社会互动,使得他的承认理论存在内在缺陷。对此,本文尝试进一步从社会互动的生成分析出发,探讨承认的社会构成。通过对承认的社会构成机制的分析,可以将承认明确定义为一种社会互动,其中,由于行动者因与其他行动者有相同、或被接受的观念与实践方式,故有可能被其他行动者同意该行动者的存在价值,使之能获得所需的社会行动的支持。一方面,霍耐特的理论内在缺陷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另一方面,经修补之后,也可望让承认理论为社会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 霍耐特 社会互动 一般化的象征互动媒介
下载PDF
房地产广告创新中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徐鑫 徐红 《明日风尚》 2016年第22期105-106,共2页
房地产的创新广告已经不像我们传统的广告那样卖房就是给你介绍房子的性能,更是让人们被这种创新的理念所吸引,被创新的理念影响。把广告中的景象带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这就是房地产创新广告中使用的象征性互动理论。将房子赋予另一种... 房地产的创新广告已经不像我们传统的广告那样卖房就是给你介绍房子的性能,更是让人们被这种创新的理念所吸引,被创新的理念影响。把广告中的景象带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这就是房地产创新广告中使用的象征性互动理论。将房子赋予另一种含义。增强消费者购买房屋的欲望。象征性互动理论在社会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们通过互动的传播行为获取新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概念进行研究,分析其理论来源与主要特征,再写出传统房地产广告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关系,并对房地产广告创新中象征性互动理论应用举出相关例子,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广告 创新 象征互动理论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从品牌识别到个性升华——单一短片式微电影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解读
17
作者 曹玉月 《传媒观察》 2018年第5期45-51,共7页
本文研究单一短片式微电影的初级形态和拓展形态,将两种艺术形态与不同的品牌传播目标(品牌识别、品牌个性)结合起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单一短片式微电影中的象征符、象征性互动进行理论解读,最后分别对一般的单一短片式微电... 本文研究单一短片式微电影的初级形态和拓展形态,将两种艺术形态与不同的品牌传播目标(品牌识别、品牌个性)结合起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单一短片式微电影中的象征符、象征性互动进行理论解读,最后分别对一般的单一短片式微电影和纪录片式微电影中象征符号应用方式及传播价值进行相关分析。本文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品牌目标对单一短片式微电影进行艺术形态的创新和拓展,依据品牌内涵进行目标群的界定及品牌定位,由此创建有新意的、符合目标群体消费心理的象征符并在单一短片式微电影中予以呈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短片式微电影 品牌识别 品牌个性 象征性社会互动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有关电影算法的思考——电影技术与艺术的象征性互动及互动传播的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倪玲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6-71,共6页
对于人工智能的出现,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可以将其理解为"人工"与"智能"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工"是说人力范围所能及的创造与制造;另一方面,"智能"是说其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如意识形态、主我与客... 对于人工智能的出现,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可以将其理解为"人工"与"智能"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工"是说人力范围所能及的创造与制造;另一方面,"智能"是说其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如意识形态、主我与客我、传播意义、思维结构、触感及反应方式等。大数据挑战了传统电影既定秩序的同时,也带来电影在美学上的新变化和大数据下对电影感知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影算法 象征互动 传播意义
原文传递
浅析养成类选秀网综“粉丝变现”的创新策略——以《创造101》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小平 《今传媒》 2018年第7期146-147,共2页
"互联网+"的热潮推动了网络视频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网综由此应运而生,腾讯出品的《创造101》作为一档时兴的"女团竞演生存类"网综,突破了传统选秀节目的话语结构和叙事范式,其火爆程度创造了崭新一轮的"粉丝... "互联网+"的热潮推动了网络视频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网综由此应运而生,腾讯出品的《创造101》作为一档时兴的"女团竞演生存类"网综,突破了传统选秀节目的话语结构和叙事范式,其火爆程度创造了崭新一轮的"粉丝变现",成为网综后起之秀。因此,本文根据传播相关理论,探究该综艺在流量变现方面的创新策略和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变现 本土化 培养分析 社群文化 象征互动理论
下载PDF
如何看待信息社会中语言的变异
20
作者 任娟 《新闻传播》 2013年第11期208-208,共1页
高度信息化社会中过度频繁地出现新的词汇,面对这些新的象征符带来的乐趣,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这种现象给社会文化以及大众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社会语言词汇过度创造开发的表现、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危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语言 象征性社会互动 过度开发 传播障碍 文化 中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