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形象战略的理论框架与中国方案——基于象征政治学的探索 |
王海洲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2
|
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象征政治 |
李明明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3
|
西尔斯“象征政治”述评 |
季乃礼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4
|
个人与国家:从拟血缘关系到追星式爱国——“祖国母亲”与“阿中哥哥”的象征政治学分析 |
蔡梦仟
|
《西部学刊》
|
2021 |
1
|
|
5
|
象征政治学为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新认识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忠孝变奏曲:清末戏曲表演与国家认同塑造——京剧《四郎探母》的象征政治学分析 |
程昊
|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冲突—调适—象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肖像政治的三维考察 |
许冲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
2023 |
0 |
|
8
|
国家形象塑造的象征政治学阐释 |
王海洲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9
|
政治象征理论的钩沉与反思——兼论象征政治学理路的铺设 |
王海洲
|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0
|
外空、冷战与象征政治——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对美国外空政策变革的影响(1957-1961) |
石海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1
|
政治象征:作为意义和价值阐释的功能分析 |
马敏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12
|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象征策略及政治功能 |
马敏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3
|
俄狄浦斯神话的社会与政治隐喻——象征主义视角下的神话意义阐释 |
马敏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4
|
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建构 |
陈蕴茜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15
|
政治象征/符号的文化功能浅析 |
马敏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16
|
中国早期社会共同体之政治形式与象征系谱纲要 |
萧延中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7
|
美国政治象征研究述评 |
郑一卉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8
|
政治象征:概念、结构和特征的分析 |
马敏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4 |
10
|
|
19
|
辫子:政治象征与认同 |
谈火生
|
《鄂州大学学报》
|
2008 |
9
|
|
20
|
政治象征符号的工具价值分析 |
马敏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