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朝象文化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1
作者 管家庆 朱文朴 《艺术科技》 2024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深入挖掘唐朝象文化和分析现代象形艺术品,探讨唐朝象文化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研究象文化与陶瓷的融合,为日用陶瓷领域的审美与实用性功能设计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对现代日用陶瓷与古代象文化进行研究... 目的:深入挖掘唐朝象文化和分析现代象形艺术品,探讨唐朝象文化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研究象文化与陶瓷的融合,为日用陶瓷领域的审美与实用性功能设计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对现代日用陶瓷与古代象文化进行研究,探索唐朝象文化的象征意义,发现现代日用陶瓷同质化现象,概述仿生原理,分析唐文化在现代陶瓷中的应用,探析仿生设计方法,然后分析大象艺术品的仿生设计方法,分析将唐朝象文化运用到日用陶瓷的可行性,揭示仿生设计在当代艺术品中的运用原则。结果: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运用唐朝象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人性化设计需求,还能赋予产品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强调设计应在满足实用性的同时注重体现审美品位和人性化特征,通过借鉴历史文化,探索出一种新的设计范式。结论:唐朝象文化的引入赋予了现代设计历史底蕴,丰富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研究象文化与陶瓷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艺术品位,拓展设计师的设计思路。这为将大象形态成功运用到日用陶瓷设计中奠定了实证基础,也为日用陶瓷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陶瓷 唐朝 象文化 仿生设计
下载PDF
简论女性期刊的图象文化及意识形态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红 李宗泉 《图书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95,共2页
女性期刊是以极其丰富的图片 ,建立一种以图象传达思想意识的文化媒体。本文从分析女性期刊图像的构架入手 。
关键词 女性期刊 封面设计 象文化 意识形态 插图编辑 封面摄影 女性文化
下载PDF
热带丛林的古代文明——论云南傣族的象文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岩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4,共6页
云南傣族的象文化产生有3个原因:傣族地区盛产大象,傣族先民崇拜大象,象是傣族先民的战争利器和农耕助手。象文化表现在傣族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织锦、陶器、建筑、地名之中。它不断与傣族的宗教信仰发生互动,适应和兴盛于各个历... 云南傣族的象文化产生有3个原因:傣族地区盛产大象,傣族先民崇拜大象,象是傣族先民的战争利器和农耕助手。象文化表现在傣族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织锦、陶器、建筑、地名之中。它不断与傣族的宗教信仰发生互动,适应和兴盛于各个历史阶段,并被当代文明所吸收、利用,溶汇于当代文明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象文化 宗教信仰 现代文明
下载PDF
当代水墨艺术创作与视象文化
4
作者 郝孝飞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8-19,共2页
当代水墨艺术创作在视象文化范围内的地位不容忽视,并在日益发展的文化层面上的视觉艺术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性的魅力。本文力图在艺术创作的水墨范围内与视觉文化现象的冲突,在融合的情境当中探讨其中的奥妙及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 水墨艺术 象文化 艺术创作 绘画艺术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气象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5
作者 杨飞飞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93-94,共2页
气象文化传播是国家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气象科技当中蕴含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要素,我们应该挖掘、整理,借助新媒体环境进而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进行传播,为传播气象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担当社... 气象文化传播是国家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气象科技当中蕴含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要素,我们应该挖掘、整理,借助新媒体环境进而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进行传播,为传播气象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担当社会责任提供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传播 象文化 新媒体时代 事业 文化软实力 互联网技术 主流价值观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古诗意象文化审美特征探析
6
作者 陈彩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9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审美特征 象文化 民族审美心理 艺术 诗意 审美效应 艺术范畴 中国诗歌
下载PDF
中泰动物崇拜之龙文化与象文化比较研究
7
作者 覃玉荣 王秀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期152-157,161,共7页
中国与泰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文化习俗与信仰方面有相通性但也有差异,如在动物崇拜中,中国崇拜龙,泰国崇拜大象,两国文化中均存在大量有关龙和大象的动人故事、传说与谚语。以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为基... 中国与泰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文化习俗与信仰方面有相通性但也有差异,如在动物崇拜中,中国崇拜龙,泰国崇拜大象,两国文化中均存在大量有关龙和大象的动人故事、传说与谚语。以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为基础,从集体主义、男性气概、权势距离、长期定位、不确定性规避等方面,剖析与比较中国龙和泰国大象文化价值异同,对中泰两国文化的相互认知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龙文化 泰国象文化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
下载PDF
文化传播的载体:从结绳记事到抽象文化的物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秋生 杨永军 《新东方》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传播载体 “物化” 文化传播 象文化 结绳记事 文化载体 人类思维 记录文化 信息记录 传播信息
下载PDF
侗族幻象和意象文化心理探源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开顺 石佳能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5,共5页
侗族幻象和意象文化心理探源廖开顺,石佳能人类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幻象文化心理阶段、意象文化心理阶段、类象文化心理阶段和道象文化心理阶段。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可割断与分离性,这种种阶段的后一阶段都包括着前一种文化心... 侗族幻象和意象文化心理探源廖开顺,石佳能人类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幻象文化心理阶段、意象文化心理阶段、类象文化心理阶段和道象文化心理阶段。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可割断与分离性,这种种阶段的后一阶段都包括着前一种文化心理阶段的作用,并且,某个民族也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 侗族文化 原型 女性文化 神话传说 原型意 价值取向 前喻文化 象文化
下载PDF
侗族神话与侗族幻象和意象文化心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开顺 石佳能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65,24,共6页
人类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幻象文化心理阶段、意象文化心理阶段、类象文化心理阶段和道象文化心理阶段。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可割断与分离性,这种种阶段的后一阶段都包括着前一种文化心理阶段的作用,并且,某个民族也不可能只是某一... 人类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幻象文化心理阶段、意象文化心理阶段、类象文化心理阶段和道象文化心理阶段。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可割断与分离性,这种种阶段的后一阶段都包括着前一种文化心理阶段的作用,并且,某个民族也不可能只是某一种单纯的文化心理。就侗族文化心理的结构来看,主要是幻象文化心理和意象文化心理。侗族神话传说对这两种文化心理的形成,有渊源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 侗族文化 原型 神话传说 象文化 女性文化 价值取向 前喻文化 民族精神
下载PDF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博 《西部蒙古论坛》 2018年第3期65-72,共8页
大象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动物,而蒙古民族是发轫于温带草原的游牧民族,二者本无过多交集。但元王朝建立后,蒙古统治者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大象以及由其衍生出的"象文化"。蒙古统治者不但没有排斥这一陌生遥远的外来文... 大象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动物,而蒙古民族是发轫于温带草原的游牧民族,二者本无过多交集。但元王朝建立后,蒙古统治者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大象以及由其衍生出的"象文化"。蒙古统治者不但没有排斥这一陌生遥远的外来文化,反而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接纳和继承了这一文化,并在结合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在一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文化,从而促进了蒙元时期文化的繁荣。这不仅体现了蒙元时期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流,更体现了蒙元政权兼容并包、开放多元的文化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象文化 元朝 蒙古族 历史动物地理
下载PDF
论南泰人中的象文化
12
作者 李超 《学术探索》 2000年第5期83-86,共4页
本文通过对西南泰人中象文化的论述,阐述了大象在西南泰人的历史及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读者看到西南泰这个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民族群在征服和使用大象这个陆地上最大动物时的一幅幅有趣画面。
关键词 象文化 中南半岛 西南泰人 崇拜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视阈下的泰国象文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红宇 《普洱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8-50,共3页
泰国象文化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泰国文化的图腾,是泰国人民的精神象征。为此,从生态伦理学角度先解析泰国象文化内涵,再探究传统泰国象文化的生态伦理的优秀思想,然后指出当前泰国象文化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总结出构建人象和谐的... 泰国象文化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泰国文化的图腾,是泰国人民的精神象征。为此,从生态伦理学角度先解析泰国象文化内涵,再探究传统泰国象文化的生态伦理的优秀思想,然后指出当前泰国象文化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总结出构建人象和谐的生态伦理观,才是解决泰国大象危机的必然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文化 象文化 生态理论学
下载PDF
上古图象文化考证
14
作者 鲍寿康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6-77,共2页
洛书、河图、太极图合数易图文化始制在上古伏羲氏时代,以图象义理成为古代易学传统文化。今对图象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成的传统易学文化作以综合论证,对恢复中华渊源文明史的认识,至关重要。
关键词 洛书 河图 太极图 象文化
下载PDF
让作文穿上意象文化的彩衣
15
作者 宋德翼 《写作》 2014年第11期86-88,共3页
意象是古代骚客文人创造诗章的重要灵感来源。唐诗评家司马图曾言“言象既出,造化己奇。”余光中也认为意象是组成诗歌艺术基本条件之一。胡应麟也表示古诗之妙.妙在意象。由此看出,诗歌是古文人表达情感的载体,而作文也是学生我手... 意象是古代骚客文人创造诗章的重要灵感来源。唐诗评家司马图曾言“言象既出,造化己奇。”余光中也认为意象是组成诗歌艺术基本条件之一。胡应麟也表示古诗之妙.妙在意象。由此看出,诗歌是古文人表达情感的载体,而作文也是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平台,两者有着本质的相似性。所以,发现意象之美,积累意象素材,融合意象于作文,不仅是广大学生写出如诗歌般优美真挚感人文章的必备写作技能.也有助于学生走进文学殿堂,提升文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 象文化 诗歌艺术 文学素养 大学生 写作技能 余光中
下载PDF
从象文化谈猪八戒形象的教育寄寓
16
作者 谭泽媛 《品位·经典》 2020年第11期5-6,31,共3页
象文化是人类对天、地、人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直接认识和直观的能动反映,突出特点是"观物取象""比类取象","象"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西游记》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丰... 象文化是人类对天、地、人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直接认识和直观的能动反映,突出特点是"观物取象""比类取象","象"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西游记》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丰富的社会理想和身心修正的自我追求,具有劝世的普遍意义。猪八戒的人物形象不仅暗喻了个体欲望的膨胀,也寓意了强烈的世情凡俗,更表达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文化 猪八戒形 教育寄寓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象里的生命价值意蕴及现代启示——以古代蹴鞠为例
17
作者 谭冬平 陈向利 《体育师友》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法,探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象及蹴鞠文化事象的生命价值意蕴。主要结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间游戏、游艺、艺乐等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礼祀明德、修身养性、乐而时节等生命价值意蕴。蹴...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法,探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象及蹴鞠文化事象的生命价值意蕴。主要结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间游戏、游艺、艺乐等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礼祀明德、修身养性、乐而时节等生命价值意蕴。蹴鞠文化是我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集中反映了以身体与心性、情致、德性和谐、舒畅为乐的生命价值本原。蹴鞠的现代启示在于社会个体应怀着“体验”、“善导”、“精进”生命本原的初衷,在新时代下应提升对体育运动生命精神的体悟与反省,促进生命意义的获得与生命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生命价值 蹴鞠
下载PDF
想象文化春节
18
作者 韩德强 《国企》 2013年第3期98-99,共2页
回家过春节,本属自然而然。但想到回家无非是换一个地方吃喝,换一群人打牌,看看儿时的伙伴过得怎样了,许多人就不想回家了。省下钱,留在城市,留在工厂,图个省钱,图个舒适清静,又有何不可?看着香烟缭绕,纸钱送入冥府,本可沟通阴阳,慰藉... 回家过春节,本属自然而然。但想到回家无非是换一个地方吃喝,换一群人打牌,看看儿时的伙伴过得怎样了,许多人就不想回家了。省下钱,留在城市,留在工厂,图个省钱,图个舒适清静,又有何不可?看着香烟缭绕,纸钱送入冥府,本可沟通阴阳,慰藉故去的亲人。但想到坟已平,骨已烧,人死无非化成了分子原子,没有什么地狱天堂,烧纸钱似乎就成了愚昧迷信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象文化 回家 纸钱
原文传递
《亚鲁王》史诗民俗事象及文化意蕴
19
作者 吴正彪 《创意设计源》 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部以"亚鲁王"这个人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多文本、篇幅长短不一的民间韵律体口头历史叙事长诗。这部史诗的内容浩瀚,民俗形态丰富多样,其中从史诗唱诵的民俗语境里透视出来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学术...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部以"亚鲁王"这个人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多文本、篇幅长短不一的民间韵律体口头历史叙事长诗。这部史诗的内容浩瀚,民俗形态丰富多样,其中从史诗唱诵的民俗语境里透视出来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史诗的宇宙观、《鸡经》与鸡骨卦、苗族忌食动物心脏习俗在史诗中的呈现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还就文物民俗学与史诗文化的关系做了一些简要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史诗 民俗事象文化意蕴
下载PDF
论《故事新编》的象数文化结构及其在鲁迅创作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文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74-77,共4页
1932年,鲁迅编选了《自选集》。在《自选集》序言中,鲁迅回顾自己的所有创作,自认为只有5种:即《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这一回顾确实包括了他的主要创作成就。5种著作中,《呐喊》(1923年、1930年)、... 1932年,鲁迅编选了《自选集》。在《自选集》序言中,鲁迅回顾自己的所有创作,自认为只有5种:即《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这一回顾确实包括了他的主要创作成就。5种著作中,《呐喊》(1923年、1930年)、《彷徨》(1920年)、《野草)(1927年)、《朝花夕拾》(1928年)完成于鲁迅居住北京以及厦门、广州时期,其时尚属中年;《故事新编》(1936年)完成于鲁迅居住上海时期,其时已属晚年了。5种著作的前4种各两两相对,后一种收束之,似有总结一生所学之象。理解鲁迅晚年的整体文化思想,《故事新编》有重要的意义。在鲁迅编选《自选集》的1932年当时,《故事新编》实际仅完成3篇,即《补天》(原名《不周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鲁迅创作 文化 《补天》 两两相对 《呐喊》 30年 小说 《朝花夕拾》 《奔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