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北及邻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13
1
作者 莘海亮 方盛明 +1 位作者 樊计昌 李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4-189,295,共6页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由垂直向记录Pg和Sg振幅比值,结合部分清晰的P波初动记录资料,计算得到了1985~2008年在豫北及邻区发生的145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及采用格点尝试法,分析了震...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由垂直向记录Pg和Sg振幅比值,结合部分清晰的P波初动记录资料,计算得到了1985~2008年在豫北及邻区发生的145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及采用格点尝试法,分析了震源机制解参数并求取了区域平均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震源机制解以走滑型为主,应力轴比较接近水平,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挤压为主要特征;震源机制解除走滑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正断型和逆断型。整体显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种类较多,分布散乱,表明小地震发生具有随机性,华北构造应力场整体的控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地震 震源机制解 聚类分析 应力场 豫北及邻区
下载PDF
豫北及邻区地震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莘海亮 方盛明 李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8,共6页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豫北及邻区1985—2008年的787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了497次地震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中呈条带状丛集分布,部分地区地震向构造带趋近;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上地壳和中地壳内,平均深度13.3 km,10~20 km...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豫北及邻区1985—2008年的787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了497次地震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中呈条带状丛集分布,部分地区地震向构造带趋近;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上地壳和中地壳内,平均深度13.3 km,10~20 km为多震层深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及邻区 双差定位法 重定位 多震层 震源深度
下载PDF
利用重震资料研究豫北及邻区地壳结构特征与地震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姜磊 徐志萍 +3 位作者 方盛明 杨利普 李怡青 徐顺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豫北及邻区重力场进行了波场分离,得到多阶重力小波细节及区域重力场信息。随后利用Parker法密度界面反演对该区Moho界面进行了反演分析。通过对不同阶次小波细节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该区内已有3条地震测深... 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豫北及邻区重力场进行了波场分离,得到多阶重力小波细节及区域重力场信息。随后利用Parker法密度界面反演对该区Moho界面进行了反演分析。通过对不同阶次小波细节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该区内已有3条地震测深剖面资料,对该区地壳深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壳内结构以隆坳相伴的密度非均匀分布为主,其密度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性。其中,中上地壳重力场特征与地表地形地貌特征具有对应关系,中下地壳以大尺度的高、低重力异常为主,几个主要的凹陷盆地表现出低速低密的特征。同时Moho面埋深起伏变化较大,形成了区域地壳厚度的分块构造格局。其中,研究区内Moho面起伏比较大的区域位于盆地向太行山过渡地带,为Moho面陡变带。盆地区Moho面整体以上隆为主,但存在局部起伏变化,地壳厚度最小约31km,最大约37km;由于重力均衡作用,西北部太行山区地壳厚度较大,约41km,但地壳平均密度较低。研究区的地震多发生在局部存在Moho面上凸区附近密度变化的过渡带周缘,孕震机制可能与上地幔物质上涌底侵、中下地壳存在低速低密结构以及深大断裂的贯通有一定关系。同时深大断裂也对区域地震分布起到了控制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尺度分解 布格重力异常 壳幔结构 豫北及邻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