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南山地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卜付军 邱林 +5 位作者 张玉虎 周传涛 江原猛 张建设 鄢洪星 张宏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4-658,共5页
以豫南山地油茶低产林为研究对象,设置A(夏锄冬垦+高效施肥+疏密修剪+病虫害防治)、B(夏锄冬垦+高效施肥+疏密修剪)、C(夏锄冬垦+高效施肥)、D(病虫害防治)等4种低改技术措施,并以无任何处理为对照(CK),从油茶林生长量、产量等方面研究... 以豫南山地油茶低产林为研究对象,设置A(夏锄冬垦+高效施肥+疏密修剪+病虫害防治)、B(夏锄冬垦+高效施肥+疏密修剪)、C(夏锄冬垦+高效施肥)、D(病虫害防治)等4种低改技术措施,并以无任何处理为对照(CK),从油茶林生长量、产量等方面研究不同低改技术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A、B、C、D等低改措施均对油茶生长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以A技术措施促进作用最显著;A、B、C、D等4种低改技术措施均对油茶果、产油量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A技术措施促进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山地 油茶 低产林 改造
下载PDF
豫南山地乌桕品种选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月凤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3期191-194,共4页
通过对豫南山地11个乌桕品种的长期观测,对11个品种的生长性状和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依据各品种指标值与产籽量呈正相关,用单株产籽量分组聚类分析,筛评选出了大粒葡萄桕和铜锤桕2个最优品种以及葡萄桕、五爪... 通过对豫南山地11个乌桕品种的长期观测,对11个品种的生长性状和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依据各品种指标值与产籽量呈正相关,用单株产籽量分组聚类分析,筛评选出了大粒葡萄桕和铜锤桕2个最优品种以及葡萄桕、五爪桕和葡鸡桕3个次优品种。最优品种和次优品种表现出生长势强,结果枝占比高,果穗整齐度高,稳产、高产、品质好等优良性状。最优品种产籽量是一般品种产籽量的2.28~6.63倍、最差品种产籽量的9.46~22.46倍;次优品种产籽量是一般品种产籽量1.19~4.32倍、最差品种产籽量4.92~14.62倍。且筛选出的这些优良品种为豫南山地乌桕林营造提供了良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山地 乌桕 品种 产籽量 籽出油率 出油量
下载PDF
豫南山地板栗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3
作者 张英姿 张宏伟 周宁宁 《中国园艺文摘》 2015年第8期204-204,220,共2页
针对豫南大别山地板栗病虫害发生频率高、虫口密度大、危害日趋严重,导致板栗品质降低、低产的现状,详细介绍豫南山地板栗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为豫南山地板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豫南山地 板栗 病虫害 生态防治技术
下载PDF
“南源北辙”——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樊莹 吕红医 史岩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63-67,共5页
通过运用实地踏勘、测绘访谈、分析筛选、图表比较等技术路线,系统地介绍了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的类型及特征,分析了影响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的多个因子,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研究价值和传承与更新等问题。
关键词 豫南山地传统民居 木作技术 过渡性 影响因子 更新与传承
原文传递
豫南山地传统砖木民居室内热环境分析及被动式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毕昕 李成翰 +2 位作者 陈伟莹 曹笛 麻永建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30,共8页
以信阳光山县黄涂湾村龚冲王光复宅为实验对象,通过对其夏季和冬季典型日室内热环境的实测、模拟及分析得出豫南山地传统砖木民居室内热环境现状,以此为基础从建筑空间布局、窗墙比、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室内通风等方面提出被动式优化策... 以信阳光山县黄涂湾村龚冲王光复宅为实验对象,通过对其夏季和冬季典型日室内热环境的实测、模拟及分析得出豫南山地传统砖木民居室内热环境现状,以此为基础从建筑空间布局、窗墙比、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室内通风等方面提出被动式优化策略,并模拟验证优化设计策略效果,对豫南传统砖木民居改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山地 民居建筑 热环境 模拟分析 被动式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