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丘陵区域油用牡丹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许文营 王煜 +1 位作者 李月霞 智利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本文对豫西丘陵区域油用牡丹栽培状况进行了探析,指出了本地区油用牡丹栽培中存在种苗质量无保证、栽培模式不规范、籽实价格波动较大、人工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选育和引进油用牡丹优良品种、建立种子园繁殖高质... 本文对豫西丘陵区域油用牡丹栽培状况进行了探析,指出了本地区油用牡丹栽培中存在种苗质量无保证、栽培模式不规范、籽实价格波动较大、人工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选育和引进油用牡丹优良品种、建立种子园繁殖高质量种苗、推广高效规范栽培模式和持续拓展油用牡丹产业链等,以期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栽培现状 发展对策 豫西丘陵区
下载PDF
豆-麦复种模式对豫西丘陵区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乔鑫鑫 李乾云 +4 位作者 王艳芳 尹飞 焦念元 付国占 刘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53,共9页
为了探究豆-麦复种模式对豫西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C、N含量的影响,在2014—2019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玉米-小麦复种模式(CK)、花生-小麦复种模式(PW)和大豆-小麦复种模式(SW)3个处理。于2019年10月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 为了探究豆-麦复种模式对豫西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C、N含量的影响,在2014—2019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玉米-小麦复种模式(CK)、花生-小麦复种模式(PW)和大豆-小麦复种模式(SW)3个处理。于2019年10月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分析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25~2 mm粒级(占40.6%~64.9%),与CK相比,PW和SW处理可显著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层>2 mm、0.25~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比重。在0~2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0.25 mm水稳性团聚体(WR0.25),与CK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1.0%、15.3%,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分别显著降低20.7%、34.2%,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别显著增加7.7%、20.4%,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显著增加25.5%和42.4%,分形维数(D)分别显著降低10.2%、14.5%。PW和SW处理使0~20 cm土层>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18.1%、51.2%和24.5%、81.6%,0.25~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20.1%、29.9%和21.2%、24.6%,3种复种模式下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SW处理在0~20 cm土层的>2 mm、0.25~2 mm、<0.053 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C和N的贡献率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高出143.1%、14.6%、39.2%和105.6%、13.9%、53.2%。综上所述,大豆-小麦复种模式长期种植能显著提升土壤C、N含量,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对改善农田0~20 cm耕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小麦复种模式 大豆-小麦复种模式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豫西丘陵区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豫西黄土丘陵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3
作者 衣强 李越梅 +4 位作者 闫俊飞 顾治家 张红峰 李泮营 黄淑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4,85,共9页
[目的]分析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产流产沙规律,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嵩县胡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点2011—2020年12个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揭示了不... [目的]分析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产流产沙规律,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嵩县胡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点2011—2020年12个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产流产沙规律,采用相关分析研究了降雨特征、坡度、土地利用与产流产沙的关系。[结果](1)与裸地小区相比,草地小区的减流减沙效益最大。草地的多年平均减流效益变化为78.6%~85.9%,减沙效益最高可达100%。林地的减流效益为32.9%~51.3%,减沙效益为55.3%~78.9%。(2)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次数、大小与坡度关系密切,10°与15°的产流产沙差别不大,25°的坡度上产流产沙明显增加。此外,随着坡度的增加,林草地的水土保持效益也在降低。(3)径流小区径流深与最大30 min雨强(I_(30))、土壤流失量与降雨侵蚀力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在豫西黄土丘陵区缺少径流泥沙定位观测的区域,一定的坡度和植被状况下,可用降雨过程资料来估测坡面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径流小区 土地利用 豫西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杜军 赵胜朝 +1 位作者 邱士可 郭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9-284,291,共7页
以豫西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面积空间变化、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分析了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按照5 km×5 km格网将研究区划分为106... 以豫西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面积空间变化、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分析了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按照5 km×5 km格网将研究区划分为1069个生态风险评价单元,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景观脆弱指数及扰动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利用半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开展豫西黄土丘陵区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评价。结果表明:豫西黄土丘陵区以林地、耕地为主,占研究总面积的83%以上,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强度也在不断增加,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明显;2000—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高生态风险区的基质景观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风险值的空间集聚形态主要以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为主,呈现低—低集聚区域增加、高—高集聚区域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风险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豫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陡坡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沛松 王健胜 +3 位作者 楚纯洁 蒋有绪 郭泉水 文祯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8-212,229,共6页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理化指标除速效磷含量外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近自然状态的柏树林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C/N、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电导率均最高,全钾含量也较高,仅次于人工草地,pH值接近于7;人工草地、人工女贞林地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含量和土壤电导率较低,与其他用地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陡坡地植被郁闭度和盖度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较大,林地速效钾含量高于草地。因此,在豫西低山丘陵区35°以上陡坡地不宜作为人工草地和人工景观林地,建议将柏树作为生态恢复的优先选择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低山丘陵区 陡坡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县中 贺德先 吴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91,共7页
为给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豫西南盆地的典型浅山丘陵区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小麦肥料效应和耕地地力等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建立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区域肥料配方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 为给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豫西南盆地的典型浅山丘陵区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小麦肥料效应和耕地地力等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建立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区域肥料配方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表明,该区麦田土壤全氮含量极低、低、中、高指标分别为1.34g·kg^-1,有效磷含量分别为24mg·kg^-1,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9mg·kg^-1,不同肥力水平下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225、0-120、0-135kg·hm^-2;根据丘陵旱作区、山前平原区和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供应特点及小麦需肥规律,3个种植生态区一次性施肥方案的肥料配方(N-P2O5-K2O)分别为45%(27-8-10)、40%(25-6-9)、35%(22-5-8);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方案的通用基肥配方为40%(15-10-15),3个种植生态区基肥施用量分别为450-600、420-540、360-480kg·hm^-2,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结合雨水或灌水分别再追施尿素200-260、180-240、150-2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西南浅山丘陵区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下载PDF
宋元时期豫西山地丘陵区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楚纯洁 赵景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7,共11页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取了北宋和元代豫西山地丘陵区的洪涝灾害信息,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宋元时期豫西山地丘陵区洪涝灾害频发,北宋平均3.29a发生1次,元代2.74a发生1次,...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取了北宋和元代豫西山地丘陵区的洪涝灾害信息,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宋元时期豫西山地丘陵区洪涝灾害频发,北宋平均3.29a发生1次,元代2.74a发生1次,均以轻中度灾害为主,分别占全部灾害的76.5%和63.2%;受灾类型均以雨灾型为主,其次为河溢型和河决型,北宋3种类型的频次比分别为56.9%,29.4%和13.7%,元代则分别为60.5%,26.3%和13.2%,当地降水是这一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驱动力。(2)北宋前60a洪涝灾害频发,之后趋于减少,元代则前期少中后期多,季节变化上两个时期均集中于夏秋季节。(3)宋元时期洪涝灾害均主要集中于伊洛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及黄河干流沿线,但北宋空间不均衡性突出,由西南向东北增多,元代空间差异性则显著减小。(4)极端降水、持续性降水及地理环境因素是造成宋元时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5)宋元时期洪涝灾害具有共同的3.2a,7~8a和25—27a的周期,且与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汛期降水等因素存在不同尺度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 降水 宋元时期 豫西山地丘陵区
下载PDF
豫西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对策探讨
8
作者 刘增进 李宝萍 杜明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3-24,35,共3页
结合豫西黄土丘陵区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论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可行性。针对本区立地条件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对策,探讨了本区退耕还林还草配置模式、乔木树种的配置方案和... 结合豫西黄土丘陵区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论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可行性。针对本区立地条件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对策,探讨了本区退耕还林还草配置模式、乔木树种的配置方案和牧草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还草 水土保持 牧草种植模式
下载PDF
豫西黄土丘陵区果、草、牧生态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清义 王占彬 +1 位作者 赵芙蓉 梁臣 《家畜生态》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豫西黄土丘陵区果园面积达 1 6万 hm2 ,土壤有机质缺乏 ,果品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 ;大中型畜牧场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和空气 ;水土严重流失。针对这些问题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 ,因地制宜设计了三种果、草... 豫西黄土丘陵区果园面积达 1 6万 hm2 ,土壤有机质缺乏 ,果品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 ;大中型畜牧场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和空气 ;水土严重流失。针对这些问题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 ,因地制宜设计了三种果、草、牧结合生态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黄土丘陵区 生态系统 果草牧结合生态模式 生态畜牧业
下载PDF
豫西黄土丘陵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畛河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焕玲 马志林 《中国水利》 2017年第12期16-17,共2页
一、畛河小流域概况 1.基本概况 畛河发源于黄土高原东部、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渑池县仁村乡水鱼山下。流经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至洛阳市新安县汇入伊洛河,河道全长24km,属黄河三级支流,流域面积42.19km^2.原有水土流失面积33.23k... 一、畛河小流域概况 1.基本概况 畛河发源于黄土高原东部、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渑池县仁村乡水鱼山下。流经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至洛阳市新安县汇入伊洛河,河道全长24km,属黄河三级支流,流域面积42.19km^2.原有水土流失面积33.23km^2,涉及柳庄、杨河、红花窝3个行政村。总人口3080人;流域内有耕地5000亩(1亩=1/15hm^2,下同)、荒山荒坡12000亩、林地8000亩,植被主要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流域地貌属北方土石山区,呈西北东南走向,北高南低,海拔高程375,852.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小流域 建设模式 经验与做法 豫西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豫西南丘陵区春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1
作者 张宏滨 《区域治理》 2020年第20期177-177,共1页
本文从豫西南丘陵区春玉米栽培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与播种、播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收后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
关键词 豫西丘陵区 春玉米 栽培 技术规程
下载PDF
豫西山地不同类型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12
作者 刘沛松 寇利轩 +4 位作者 胡军 程立平 佟伟霜 刘志鹏 王鑫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2,152,共8页
为探究豫西低山丘陵退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C、N含量分布特征,在长期未被扰动的自然荒草坡地上设置9种不同植被类型试验小区,分别为紫花苜蓿(M)、速生杨(Y)、侧柏(B)、栓皮栎(L)、刺槐(H)、速生杨×紫花苜蓿(YM)、侧柏×... 为探究豫西低山丘陵退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C、N含量分布特征,在长期未被扰动的自然荒草坡地上设置9种不同植被类型试验小区,分别为紫花苜蓿(M)、速生杨(Y)、侧柏(B)、栓皮栎(L)、刺槐(H)、速生杨×紫花苜蓿(YM)、侧柏×紫花苜蓿(BM)、栓皮栎×紫花苜蓿(LM)、刺槐×紫花苜蓿(HM),以自然荒草地(CK)为对照。在植被恢复的第9年,测定不同植被模式小区下及区内不同坡度间的土壤TC、TN含量。结果表明,相较于CK,林草复合模式BM、LM、HM,及纯林模式L和H植被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TC、TN含量。在Y、B、L各个植被模式各坡面不同坡位间的TC、TN含量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而YM、BM、LM和HM模式各自坡位间基本都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林草复合模式可以减小坡面C、N含量的分布差异。因此,林草复合植被模式具有明显的增碳固氮作用。环境因子土壤pH和凋落物养分碳氮是影响土壤C、N含量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土壤pH与土壤TC、TN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凋落物N与土壤TC、TN呈显著正相关,而凋落物C/N与土壤TC、TN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低山丘陵区 人工植被 林草模式 土壤碳氮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豫西浅山区不同世代刺槐林土壤养分与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雅慧 彭祚登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4,共11页
【目的】探究林木对立地质量的影响是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刺槐人工林多代更替经营过程中土壤结构与养分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刺槐人工林多代经营目标下土壤地力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豫西浅山丘陵... 【目的】探究林木对立地质量的影响是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刺槐人工林多代更替经营过程中土壤结构与养分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刺槐人工林多代经营目标下土壤地力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豫西浅山丘陵区相同龄级的一代、二代、三代刺槐林及对照无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养分与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刺槐一代林到二代林土壤养分显著增加(P <0.05)。在表土层(0~5 cm)中,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94.0%、91.0%、169.4%,在10~20 cm层分别增加了82.77%、61.14%、343.35%,在40~60 cm层分别增加了53.25%、21.60%、556.20%,一代林地全氮含量在各土层由浅到深分别为0.63、0.39、0.29、0.28 g/kg。刺槐二代林和三代林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地相比,刺槐一代林地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 <0.05),但对照地的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一代林地(P <0.05)。土壤表层养分含量高于深层,且随世代的增加养分含量在上层土壤的增量大于深层土壤。从化学计量学角度分析,各土层中一代林地的C/P、N/P都表现出高于二、三代林地。相比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世代增加过程中C/N值较为稳定,深土层的C/P与N/P较稳定。从一代林到三代林,表土层和10~20 cm层的C/P的增幅大于N/P的增幅。(2)从土壤密度、孔隙度、团聚体反映的土壤结构性看,非毛管孔隙度在10~20 cm处,二代林地、三代林地相比于一代林地分别增加了11.4%,21.4%,在40~60 cm层也随世代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层越深各代际林地间土壤密度变化幅度越大,除表土层外,土壤密度在其他各土层随世代总体呈下降趋势。各样地土壤表层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及稳定性表现为对照地>二、三代林地>一代林地。从整体上看,土壤结构表层优于深层,二、三代林地优于一代林地。(3)基于土壤养分与结构性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林木对深层土壤的作用明显,二、三代林地土壤状况显著优于一代林,二代林地的表层土壤性质优于三代,深层土壤三代优于二代。【结论】在豫西浅山区,刺槐林经营世代更替对土壤养分和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一代林到二代林经营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增加,表层养分增量大于深层,土壤结构得到改善,经营到三代林维持相对稳定。在世代增加过程中碳素比氮素积累的速度快,且碳氮的供应能力小于磷,代际更替过程中存在着养分失衡加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豫西丘陵区 土壤养分 土壤结构 不同世代人工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