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5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让复仇故事在后代的接受及其争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 潘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1,99,共4页
替代式复仇是豫让行刺赵襄子故事的核心构成,属"接触巫术"。豫让不等同于一般的刺客,而因古代"士不遇"文化形态及其多种机制,使其逐渐在接受过程中,成为刺客形象的一个典范,母题意义变得突出,成为一种带有非凡美学... 替代式复仇是豫让行刺赵襄子故事的核心构成,属"接触巫术"。豫让不等同于一般的刺客,而因古代"士不遇"文化形态及其多种机制,使其逐渐在接受过程中,成为刺客形象的一个典范,母题意义变得突出,成为一种带有非凡美学意义的"情境单位",从而"为主复仇"这一"意识母题"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是非观念也汇入其中,与侠义刺客的人物性格、楷模意义结合起来。尽管宋代后豫让屡受非议,但其复仇故事提示了后世叙事文学、包括相当一部分史传复仇载录的方式,以及作者对故事描述所可能引起重视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义复仇 巫术思维 复仇母题 接受关学 豫让
下载PDF
从“豫让”形象和司马迁的悲剧人生看《史记》的悲剧美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慧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4-156,共3页
《史记》以其悲剧篇目之多,悲剧人物之众,悲剧类型之复杂,形成了全书浓郁的悲剧氛围。在《刺客列传》中,通篇以报知遇之恩为叙事的主线,成功地刻画了一大批知死勿让,杀身成仁的刺客形象。其中豫让这一人物形象,身上的悲剧色彩又最为浓... 《史记》以其悲剧篇目之多,悲剧人物之众,悲剧类型之复杂,形成了全书浓郁的悲剧氛围。在《刺客列传》中,通篇以报知遇之恩为叙事的主线,成功地刻画了一大批知死勿让,杀身成仁的刺客形象。其中豫让这一人物形象,身上的悲剧色彩又最为浓重。作品是灵魂的回声,一部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就是作家人格的物化形式,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风格特色。作者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经历,对《史记》悲剧美的形成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悲剧美是《史记》中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是《史记》文学性的精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豫让 司马迁 悲剧美
下载PDF
豫让形象分析——兼论《史记》悲剧色彩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模楷 《安康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46-48,共3页
刺客豫让的形象历来被人忽略。本文认为,豫让的行为是战国士林精神的萌现,豫让的形象体现了《史记》的悲剧色彩。豫让是史公倾心描绘的悲剧人物形象。
关键词 《史记》 悲剧色彩 豫让 士林精神 战国时期
下载PDF
清代越南使臣咏豫让诗注评
4
作者 李帅 杨宁宁 《邢台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5-40,共6页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收录了元明清时期越南来华使臣的汉文著作,其中咏豫让诗十二首,均为清朝年间越南使者所作。越南使臣经过河北邢台豫让桥,有感而发,赞美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的气节,感叹历史已经远去,但豫让的忠义精神...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收录了元明清时期越南来华使臣的汉文著作,其中咏豫让诗十二首,均为清朝年间越南使者所作。越南使臣经过河北邢台豫让桥,有感而发,赞美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的气节,感叹历史已经远去,但豫让的忠义精神仍存。从异国眼光看豫让,是豫让研究资料的一大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让 豫让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
下载PDF
论豫让在《淮南子》、《史记》、《战国策》中的形象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杭 程水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8-63,共6页
《淮南子》、《史记》、《战国策》三部著述中都有豫让为智伯报仇一事的描述,却各有旨趣。在对三者描述文字的细微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后,笔者发现作者或编者所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遭遇对三部著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才使得豫让这个刺客形象... 《淮南子》、《史记》、《战国策》三部著述中都有豫让为智伯报仇一事的描述,却各有旨趣。在对三者描述文字的细微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后,笔者发现作者或编者所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遭遇对三部著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才使得豫让这个刺客形象蕴藏着迥异的情愫。从中又揭示出史学著述或诸子著作如文学一般,也蕴藏着编著者的运思构想与其思想情感的复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让 《淮南子》 《史记》 《战国策》
下载PDF
古代的形象与当代的焦灼——浅析历史话剧《刺客》之豫让
6
作者 陈洪起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5期57-57,共1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历史话剧《刺客》中的"豫让"这一角色,对其身上所蕴含的古代形象和当代焦灼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能对人物形象和话剧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古代形象 当代焦灼 《刺客》 豫让
下载PDF
豫让和兰斯洛特的形象比较与文化背景阐释
7
作者 徐瑞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1期48-51,共4页
豫让和兰斯洛特是生活在两个不同国度的英雄,他们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属于同一社会阶层,有着相似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观,却又都在不同的因素下背负仇恨走向了人生的毁灭,而这背后有着异国复仇文化所显示出的民族特性、人生价... 豫让和兰斯洛特是生活在两个不同国度的英雄,他们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属于同一社会阶层,有着相似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观,却又都在不同的因素下背负仇恨走向了人生的毁灭,而这背后有着异国复仇文化所显示出的民族特性、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让 兰斯洛特 复仇文学 形象比较 文化成因
下载PDF
千古“国士”辩:历代文人对豫让的负面言说
8
作者 唐佳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1-116,共6页
豫让是《史记·刺客列传》所在的五名刺客之一,其事迹流传后世,在不同时代得到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其中以负面的言说居多。汉末至唐、宋元、明清等时期文人对豫让行迹的负面言说,因历史、社会背景、人物际遇等因素而呈现不同的面貌,... 豫让是《史记·刺客列传》所在的五名刺客之一,其事迹流传后世,在不同时代得到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其中以负面的言说居多。汉末至唐、宋元、明清等时期文人对豫让行迹的负面言说,因历史、社会背景、人物际遇等因素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分别侧重于实用主义的批判、大义观念下的评判和忠君思想主导下的道德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客 豫让 国士
下载PDF
先秦两汉“豫让刺赵襄子”故事流变研究
9
作者 陆湛 陈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6-50,共5页
“豫让刺赵襄子”发生在春秋末期,该事件因“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内涵而广为流传。《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战国策》《新书》《淮南子》《说苑》等典籍均有记述,但由于创作环境和文本性质的不同,事件的叙事立场、人物形象及... “豫让刺赵襄子”发生在春秋末期,该事件因“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内涵而广为流传。《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战国策》《新书》《淮南子》《说苑》等典籍均有记述,但由于创作环境和文本性质的不同,事件的叙事立场、人物形象及情节详略均有差异。“豫让刺赵襄子”事件历经先秦两汉,逐渐从历史事件演变成完整的故事,具备了早期小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让 叙事 流变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10
作者 李雪君 孙计平 +6 位作者 孙焕 平文丽 崔红 郭敬 俎焕新 李旭辉 侯咏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为提高烤烟品种中烟100对根部病害的抗性和烟叶品质,以中烟100为供体,经EMS诱变、腺毛密度类型检测、黑胫病病圃鉴定等手段培育出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于2023年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群体整齐一致,田... 为提高烤烟品种中烟100对根部病害的抗性和烟叶品质,以中烟100为供体,经EMS诱变、腺毛密度类型检测、黑胫病病圃鉴定等手段培育出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于2023年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群体整齐一致,田间生长势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1号小种)和镰刀菌根腐病,中抗赤星病,中感黑胫病(0号小种)、根结线虫病和PVY,感青枯病、TMV和CMV。综合抗病力与对照品种NC89相当,根茎类病害抗性优于中烟100。产量、产值较高,主要经济性状和感官评吸质量优于对照品种NC89和中烟100。烤后原烟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甜感突出,符合目前卷烟原料的质量需要;烟叶成熟集中,适宜粮烟融合和机械化采收。豫浓香201适合在我国黄淮烟区有灌溉条件的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浓香201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酿酒葡萄新品种豫酿紫玉的选育
11
作者 王鹏 贺亮亮 +5 位作者 曹阳 刘三军 杨向科 左金淼 章鹏 李永洲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3-1018,共6页
豫酿紫玉葡萄是以梅鹿辄(Vitis vinifera‘Merlot’♀)和LN-33(Vitis vinifera‘LN-33’♂)为亲本经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中早熟酿酒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偶有副穗,果粒紧凑,平均单穗质量252.70 g;果粒中等,大小均衡,平均单粒质量1.53... 豫酿紫玉葡萄是以梅鹿辄(Vitis vinifera‘Merlot’♀)和LN-33(Vitis vinifera‘LN-33’♂)为亲本经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中早熟酿酒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偶有副穗,果粒紧凑,平均单穗质量252.70 g;果粒中等,大小均衡,平均单粒质量1.53 g;果粒近圆形,紫黑色,着色均匀,果粉中等厚,果皮中等厚,有肉囊,汁多,每果种子1~2粒;果汁无色,压榨葡萄汁呈宝石红色。成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21.6%,可溶性糖含量为17.46%,总酸含量为0.78%,维生素C含量为9.63 mg·100 g-1,单宁含量为4680 mg·kg-1;果实酸甜适口,果肉具有李子果香味。在郑州地区栽培,浆果于7月上旬开始着色,7月下旬始熟,8月上旬充分成熟,果实发育期为82 d;萌芽率高,生长健壮。酿酒样品酒精度、干浸出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H值、二氧化硫残留量均在酿造干型红葡萄酒的国标范围内;酿造的干型红葡萄酒风味正,颜色佳。该品种耐寒性强,耐干旱,抗病害,丰产性好。适合在河南葡萄生态适生区和与其相似的其他葡萄生态适宜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新品种 酿紫玉
下载PDF
利用同异联系势分析法综合评价豫谷36、豫谷37和豫谷42
12
作者 闫宏山 解慧芳 +3 位作者 邢璐 张扬 李龙 刘俊芳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同异联系势分析方法,对2020~2021年国家华北夏谷区组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了分析,并对豫谷36、豫谷37和豫谷42进行分析评价,以期对谷子育种和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 谷子 同异联系势分析 谷36 谷37 谷42
下载PDF
共生与共享:晋陕豫民间体育文化创新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向云平 张小林 肖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2,共8页
在国家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和传统文化“双创”要求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阐释晋陕豫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与黄河流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旨在延续黄河历史文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认为,晋陕豫三省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具有表征黄河文... 在国家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和传统文化“双创”要求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阐释晋陕豫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与黄河流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旨在延续黄河历史文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认为,晋陕豫三省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具有表征黄河文明的区域性特质、融汇风土人情的大众性特质、彰显文化生机的流变性特质;以地缘环境、文化相近、经济基础、政策扶持为二者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守正创新彰显文化价值、数字化科技赋能发展、产业化多渠道融合发展、情景化人文关怀发展等路径,以晋陕豫民间体育文化创新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陕 民间体育 黄河流域 文化创新
下载PDF
豫中地区蓝绿空间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河南省许昌市为例
14
作者 熊瑶 陈亚娟 杨云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06,共10页
伴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蓝绿空间持续受到侵蚀,探究蓝绿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南省许昌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学信息... 伴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蓝绿空间持续受到侵蚀,探究蓝绿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南省许昌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学信息图谱等方法,探究了许昌市20年内蓝绿空间演化特征及其规律,并构建斑块级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LUS模型),解析各驱动因素对蓝绿空间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城市化背景下,各类用地转换频繁,蓝绿空间整体连通性降低、破碎度增大。2)研究区耕地面积缩减显著,达1041.6708 km^(2)。草地、林地、水域面积进一步变大,其中水域增加面积最大,为656.5630 km^(2),林地最小,仅增加87.9462 km^(2)。3)耕地减少区域主要集中于襄城县西南和东南,建安区北部和东部等区域,耕地面积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水域扩张区域分布于长葛市中部、建安区中部和魏都区东部,主要由林地和耕地转入;草地面积呈“摊大饼”式均匀扩张;林地增量主要由耕地和草地转入。4)蓝绿空间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农业生产总值等是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气温、坡度等对水域空间的保护与建设有一定正向作用;坡度、高程等自然因素与GDP等社会因素对草地的扩张有一定正向作用;林地主要受高程、降水、坡度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豫中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蓝绿空间发展战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中地区 河南许昌 空间演化 景观格局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中部叶的烘烤特性及烘烤工艺
15
作者 李雪君 李建华 +8 位作者 郭敬 孙焕 孟智勇 孙计平 李芳芳 李旭辉 俎焕新 侯咏 耿胜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710-2716,共7页
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是中烟100的突变体,为探索豫浓香201中部叶适宜的烘烤工艺,从烘烤特性入手,以中烟100为对照,设置暗箱试验和电烤箱试验,研究了豫浓香201中部烟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淀粉酶... 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是中烟100的突变体,为探索豫浓香201中部叶适宜的烘烤工艺,从烘烤特性入手,以中烟100为对照,设置暗箱试验和电烤箱试验,研究了豫浓香201中部烟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并根据其烘烤特性调整烘烤工艺。豫浓香201完全变黄时间为48 h,暗箱处理168 h后变褐程度仍不到30%,变黄、变褐特性较好;失水均衡性为1.10,失水均衡性较好;叶绿素降解速率在72 h为1.30%·h^(-1),降解量为93.68%,降解特性较好;多酚氧化酶活性平均值为0.29 U,耐烤性较好;豫浓香201淀粉酶活性高于中烟100。豫浓香210烤后烟叶基本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优于中烟100。综合认为豫浓香201中部烟易烤性较好,耐烤性较好。与中烟100相比较,变黄时间减少6 h左右,定色时间减少4 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201 变黄 失水 多酚氧化酶 烘烤工艺
下载PDF
重谈汉初豫章郡地望及沿革
16
作者 马孟龙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7-21,160,共16页
传统观点以为,汉初豫章郡属淮南国,在今赣南。仔细梳理西汉文献所记汉初史事,豫章郡应属吴国,在今皖南。豫章郡因治于故鄣县,又名“故鄣郡”。魏晋时期,讹“故鄣郡”为“鄣郡”。汉初豫章郡先后属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史记... 传统观点以为,汉初豫章郡属淮南国,在今赣南。仔细梳理西汉文献所记汉初史事,豫章郡应属吴国,在今皖南。豫章郡因治于故鄣县,又名“故鄣郡”。魏晋时期,讹“故鄣郡”为“鄣郡”。汉初豫章郡先后属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史记》所记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领有豫章郡乃“虚封”。景帝三年,汉廷将豫章郡一分为二,北部并入江都国;南部与庐江郡合并,改称“庐江豫章郡”。传世汉代封泥“庐江豫守”,即“庐江豫章郡守”,而非以往认为的庐江国豫章郡守。景、武之际,江淮之间另立庐江郡,汉廷更庐江豫章郡为豫章郡。元封二年,武帝从豫章郡中分置丹阳郡,豫章郡从此仅辖赣江流域,遂有《汉书·地理志》之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郡 上淦 吴国铜山 故鄣郡 庐江
下载PDF
豫商六种精神
17
作者 孙参运 《企业管理》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河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发祥地,也是商业文化主要形成地。河南籍商人灿若群星,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具有显著地位,如华商始祖王亥、商圣范蠡、儒商子贡、商祖白圭等人,为中国优秀商业文化的形成贡献了智慧。2006年8月,首届豫商大会举... 河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发祥地,也是商业文化主要形成地。河南籍商人灿若群星,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具有显著地位,如华商始祖王亥、商圣范蠡、儒商子贡、商祖白圭等人,为中国优秀商业文化的形成贡献了智慧。2006年8月,首届豫商大会举行后,“豫商”商帮叫响。若要塑造豫商和豫商文化,需要深入挖掘河南古代商人留下的优秀文化,守正创新,传承和发扬豫商文化的六种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拓进取 爱国奉献 聚散有度 修身养德 良商仁术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运兴 李紫阳 +2 位作者 杨美玉 翟飞飞 李海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有效评估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以豫中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学理论,借助GIS平台绘制地理信息图,结合熵权法、AHP-熵权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并利用加权栅格数据叠加分析,获取村落敏感性区划图表。结... 为有效评估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以豫中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学理论,借助GIS平台绘制地理信息图,结合熵权法、AHP-熵权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并利用加权栅格数据叠加分析,获取村落敏感性区划图表。结果表明:豫中地区传统村落洪涝灾害环境以中度敏感为主,三分之二的传统村落处于中低敏感水平,结构上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空间分布上,中低敏感水平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高海拔远河区域;熵权法和AHP-熵权法评估共同高敏感性传统村落有7个,即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大营村、翟集村,郏县纸坊村、小张庄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村和许昌市禹州市扒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敏感性评估 传统村落 中地区
下载PDF
中熟半矮生鲜食黄肉桃新品种豫黄1号的选育
19
作者 王小贝 连晓东 +7 位作者 张海朋 程钧 王伟 侯楠 张郎郎 郑先波 冯建灿 谭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42,共4页
豫黄1号是以水蜜桃类型的鲜食黄肉桃品种黄水蜜为母本,以半矮生油桃新品种中油桃14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的半矮生黄肉鲜食桃新品种。该品种果面干净,茸毛稀少,离核,易剥皮。平均单果质量226.7 g,最大单果质量289 g。果肉黄色,软溶质,风... 豫黄1号是以水蜜桃类型的鲜食黄肉桃品种黄水蜜为母本,以半矮生油桃新品种中油桃14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的半矮生黄肉鲜食桃新品种。该品种果面干净,茸毛稀少,离核,易剥皮。平均单果质量226.7 g,最大单果质量289 g。果肉黄色,软溶质,风味酸甜,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1%。萌芽力和成枝力中等,树势中庸,为半矮生类型。大花型,5瓣,花粉多,育性强。在郑州地区果实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5 d左右,适宜河南桃产区及类似生态条件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黄1号 半矮生 黄肉
下载PDF
渗透汽化结合GC-MS分析豫烟浸膏的风味组分
20
作者 窦思颖 张华 +3 位作者 沈海峰 朱怀远 姚忠 廖惠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7-847,共11页
为探明渗透汽化分离提取豫烟浸膏挥发性组分的效果,采用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LE/GC‒MS)和感官特征定量描述法,分别对分离所得样品溶液进行非靶向分析和香韵特征评价,利用化学计量学探究样品组分差异,筛选关键差异组... 为探明渗透汽化分离提取豫烟浸膏挥发性组分的效果,采用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LE/GC‒MS)和感官特征定量描述法,分别对分离所得样品溶液进行非靶向分析和香韵特征评价,利用化学计量学探究样品组分差异,筛选关键差异组分并分析其与感官香韵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相比于原液,优化条件下渗透汽化分离得到的样品溶液在果香、清香、甜香风格方面显著提高,膏香有所减弱,其中截留液的香韵属性得分整体得到提升,渗透液和清洗液稍有减弱;(2)不同样品溶液共检出101个化合物,包括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酸类、酚类、烃类和主要由生物碱构成的其他类等13类物质,烃类、酮类及其他类在挥发性组分中占比较大,其中膜组件对烃类、醇类等组分的选择性较大,不同溶剂体系对醇类、酮类、酯类和酚类的浓度变化影响较大;(3)主成分分析显示样品原液和截留液组分较一致,且与透过液和清洗液有效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28个差异化合物(VIP>1、P<0.05)。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特征挥发性组分与烤烟烟香、木香、清香、甜香和焦香香韵指标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采用渗透汽化分离提取豫烟浸膏提供指导依据,进而为天然植物香原料精细化分离加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烟浸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组分 感官特征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