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豳公盨与益启传说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凯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4,共5页
豳公盨铭文的再读,对弄清迄今争讼不绝的启益关系的悬案的来源有很大帮助。现存的战国以后文献的分析与豳公盨铭文的佐证指向“启干益位”说;“益干启位”说有可能是源于西周中期以后,人们对豳公盨“益奸懿德”一句的误读;“益启揖让”... 豳公盨铭文的再读,对弄清迄今争讼不绝的启益关系的悬案的来源有很大帮助。现存的战国以后文献的分析与豳公盨铭文的佐证指向“启干益位”说;“益干启位”说有可能是源于西周中期以后,人们对豳公盨“益奸懿德”一句的误读;“益启揖让”是孟子对上古时代禅让故事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豳公 启益关系 西周
下载PDF
豳公盨的一点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妮 《才智》 2008年第13期212-213,共2页
2002年保利艺术博物馆购得一件青铜盨,经专家验证为西周中晚期的器物,命名为豳公盨,此铭文与《尚书》的某些篇章风格相似,铭文记载提到大禹之事,从而印证了古史派对大禹一些看法的正确性,其中一点即为大禹乃天命所派来治水,大禹是"... 2002年保利艺术博物馆购得一件青铜盨,经专家验证为西周中晚期的器物,命名为豳公盨,此铭文与《尚书》的某些篇章风格相似,铭文记载提到大禹之事,从而印证了古史派对大禹一些看法的正确性,其中一点即为大禹乃天命所派来治水,大禹是"主名山川"的天神。本文旨在根据古史派的一些观点来勾勒大禹在周人心目中的身份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豳公 大禹 主名山川 社神
原文传递
豳公盨铭文“■”字诸说平议
3
作者 刘杨 《汉字文化》 2021年第9期75-78,共4页
豳公盨铭“厥■唯德”的■有释沬(頮)、贵、美、昧、务、亹、沐的说法,哪个说法能够很好地解释铭文原意是需要我们论证的。根据一件商代晚期觯铭中的■和一件商代晚期觚铭中的■,我们认为■所从■就是■,而■、■被学者分析为从■,木声... 豳公盨铭“厥■唯德”的■有释沬(頮)、贵、美、昧、务、亹、沐的说法,哪个说法能够很好地解释铭文原意是需要我们论证的。根据一件商代晚期觯铭中的■和一件商代晚期觚铭中的■,我们认为■所从■就是■,而■、■被学者分析为从■,木声,读为“沐”。■作为■在表义初文■上加注的声符,■便是表“沐浴”义的“沐”字的象形初文。文章认为豳公盨铭■就是■,都突出一人垂首洗发之形,“厥■唯德”就是“厥沐唯德”,也就是传世文献中的“浴德”。显然,周凤五释“沐”的观点是最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豳公 浴德
原文传递
燹公盨铭文再考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英杰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63-77,共15页
"△"公盨铭例特异,前所未见,文辞古奥,艰涩难读。文章在诸家考释的基础上,对△公盨的句读、语词、句子之缺省成分以及铭文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指出,"敷土、隓山、濬川"是大禹治水的三种方法,对此句的理解,必... "△"公盨铭例特异,前所未见,文辞古奥,艰涩难读。文章在诸家考释的基础上,对△公盨的句读、语词、句子之缺省成分以及铭文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指出,"敷土、隓山、濬川"是大禹治水的三种方法,对此句的理解,必须充分注意大禹的神性。"■(擣)方"指禹平定下土之后,对四方不服势力的征讨。"降民、监德"是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康亡不楙"读为"康娱丕懋",义即安乐勤勉。"孝友■明"指四种德行,即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忧恤贫病,明察是非;"■"释■,相当于《周礼·大司徒》"六行"之一的"恤"。"好祀"义即"宜祀"。"复"训安,"克"训肩任。通过对与△字相关字形的全面梳理,释△字为"豳"。盨铭与《尚书》"诰"体相同,可名之曰"豳诰",通篇都是豳公的告诫之辞,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其铸造目的当如中山王方壶所云"明■之于壶而时观焉",亦如史■簋所说"其于之朝夕鉴"。文章对以大禹开篇的原因及"德"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豳公 语词考释 铭文性质 大禹治水
下载PDF
《豳风·七月》“采蘩”考辩
5
作者 夏德靠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豳风·七月》一诗有许多地方尚待进一步研究,“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 归。”即为其一。故从文化学角度,依据《礼记·月令》、《大戴礼记·夏小正》、《左传》等典籍的相关记载, 以为“公子”当解... 《豳风·七月》一诗有许多地方尚待进一步研究,“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 归。”即为其一。故从文化学角度,依据《礼记·月令》、《大戴礼记·夏小正》、《左传》等典籍的相关记载, 以为“公子”当解为“豳公”;“女”即为后妃夫人一类人物,“采蘩”与高禖之祭有密切关系,遂为“春日 迟迟”四句提供新的理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七月》 豳公 后妃 采蘩 高禖
下载PDF
由历史记忆的传承再说涉禹三器所述大禹史事的可靠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宁镇疆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45-50,共6页
学者受"冰山"一角思维的影响,习惯以传世文献、古器物中出现之史事年代为所述史事年代上限,完全忽略了古人历史记忆之传承性,由此导致将大禹之类久有流传之史事年代后置很晚。本文由对叔夷钟、秦公簋、豳公所涉大禹史事的辨... 学者受"冰山"一角思维的影响,习惯以传世文献、古器物中出现之史事年代为所述史事年代上限,完全忽略了古人历史记忆之传承性,由此导致将大禹之类久有流传之史事年代后置很晚。本文由对叔夷钟、秦公簋、豳公所涉大禹史事的辨析入手,试图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先秦古人依托追念先祖及氏姓所出的历史记忆是非常强固的,此与后世动辄以出身相炫的攀附名人完全不同。此种历史记忆的强固性直观表现为史料记载的传承和延续性,这足以打通史料年代与史事本身年代之间的时序鸿沟。因此,我们认为涉禹三器所述大禹史事都是非常可靠的。先秦古人基于追念先祖及氏姓从出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记忆的传承性,也给古史研究领域如何突破以晚期文献证早期史事的方法论瓶颈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大禹 叔夷钟 豳公
下载PDF
续论隓字构形与隓声字的音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守奎 刘波 《古文字研究》 2012年第1期654-660,共7页
"■"字早见于西周铜器铭文,但由于与《说文》"隓"字结构有所不同,长时间内未能释出。随着包山楚简、豳公盨的陆续问世,不仅出土文献中"隓"字及从隓声、隓省声的文字已经得到确认,而且对《说文》等字书中... "■"字早见于西周铜器铭文,但由于与《说文》"隓"字结构有所不同,长时间内未能释出。随着包山楚简、豳公盨的陆续问世,不仅出土文献中"隓"字及从隓声、隓省声的文字已经得到确认,而且对《说文》等字书中的"隓"字的构形及隓声字也有了更多的了解①。笔者曾经讨论过包山简中的"隓"及从隓声的字②,本文续论"隓"字的构形、演变与隓声字之间的音、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山简 包山楚简 豳公 出土文献 西周铜器铭文 《说文》 构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