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的张力:元代节妇传现象探析
1
作者 张静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元代的传记创作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不仅传统形式的传记有许多新变,而且有新体创制。节妇传的大量出现就是显著体现。较于前代,元代的节妇传数量大增,且特征鲜明,具有趋向精细的结构、移风易俗的功能、亦文亦史的属性及思想观念的承载... 元代的传记创作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不仅传统形式的传记有许多新变,而且有新体创制。节妇传的大量出现就是显著体现。较于前代,元代的节妇传数量大增,且特征鲜明,具有趋向精细的结构、移风易俗的功能、亦文亦史的属性及思想观念的承载工具等特征。元代文人大量撰作节妇传既是对前代节妇传传统的继承,更是时代需求的体现。在对节妇坚贞品性的书写和赞颂中,寄寓着对士人节操品格与忠君观念的呼唤和鼓励。在某种意义上,元代节妇传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传记的工具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妇传 观念 文体 女性传记
下载PDF
将乐县林氏贞节坊历史价值探析
2
作者 罗薏 《福建文博》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将乐县古镛镇林氏贞节坊是清朝廷为旌表杨时第二十代裔孙杨绳祖之妻林氏而建的,是闽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融旌表式牌楼门与家祠、祖屋为一体的古代建筑;是杨氏宗亲祭祀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的地方;土地革命时期,红军驻扎此地并成立了西门区... 将乐县古镛镇林氏贞节坊是清朝廷为旌表杨时第二十代裔孙杨绳祖之妻林氏而建的,是闽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融旌表式牌楼门与家祠、祖屋为一体的古代建筑;是杨氏宗亲祭祀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的地方;土地革命时期,红军驻扎此地并成立了西门区苏维埃政府;同时该处也是全国安全卫士和革命烈士廖国华为捍卫国家文物而壮烈牺牲的地方;还是将乐县一处重要的涉台文保单位。本文对该建筑的概况、历史、保护利用和历史价值等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氏贞 牌坊建筑 杨时 红色遗址
下载PDF
传统贞节观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锋 林燕飞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5期138-140,共3页
从成本收益的视域来分析贞节可以获得一种新的理解。贞节制度成本的承担者是妓女、贞妇烈女。贞节制度的收益者有贞节妇女及其家庭男子和统治者。
关键词 制度 成本 收益
下载PDF
程朱故里的女性“碑”歌——徽州贞节牌坊的艺术特质及其男权底色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纯 陈晨 王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47,共2页
明代以后,伴随程朱理学奠基下的贞节观念,日趋普及乃至宗教化,加之旌表制度对贞节事迹的利益回报,由此骤增的徽州贞节牌坊,实以恢弘与纤秀并举的群体风貌,以血泪控诉帝国后期的男权专制及家国同构的宗法势力。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徽州建筑艺术 牌坊 程朱故里 艺术特质 审美文化特征
下载PDF
明末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与情爱 被引量:6
5
作者 纪德君 洪哲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3-99,共7页
以明末拟话本小说为例,分析了少女私奔、妇女失节、女子守贞持节三种现象所蕴涵的贞节与情爱的矛盾冲突及作品的价值取向,指出作品对情爱的肯定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这与明末激进的时代思潮的濡染息息相关,它形象地昭示了情重于节的... 以明末拟话本小说为例,分析了少女私奔、妇女失节、女子守贞持节三种现象所蕴涵的贞节与情爱的矛盾冲突及作品的价值取向,指出作品对情爱的肯定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这与明末激进的时代思潮的濡染息息相关,它形象地昭示了情重于节的观念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拟话本小说 情爱 明朝末年 价值取向 理想化 社会思潮
下载PDF
明清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烈女形象及其类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停停 李淑兰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几乎随处可见贞节烈女形象,对如此庞大的形象群进行分类就需要一定的分类标准。以身份作为分类标准,贞节烈女形象可以分为贞女形象、节妇形象和烈女形象;以守贞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则可将其分为传统贞节观下的贞节烈... 在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几乎随处可见贞节烈女形象,对如此庞大的形象群进行分类就需要一定的分类标准。以身份作为分类标准,贞节烈女形象可以分为贞女形象、节妇形象和烈女形象;以守贞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则可将其分为传统贞节观下的贞节烈女形象和变通贞节观下的贞节烈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话本 小说 女性形象 类型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贞节:并非仅对女性的规范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玉峰 王贞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29-33,共5页
贞节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种婚姻道德和法律规范 ,并非仅对女性要求 ,它对男性也有限制 ,如在法律上和实际生活中对男女私通行为的惩罚所采取的“男女兼惩”、“男女同罪”原则 ,以及就男性对女性的性冒犯行为予以严惩的做法 ,都是上... 贞节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种婚姻道德和法律规范 ,并非仅对女性要求 ,它对男性也有限制 ,如在法律上和实际生活中对男女私通行为的惩罚所采取的“男女兼惩”、“男女同罪”原则 ,以及就男性对女性的性冒犯行为予以严惩的做法 ,都是上述观点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女性 男性 男女同罪 婚姻
下载PDF
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进武 张光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中国文学 性别叙事 社会规训 身份焦虑
下载PDF
从《元史·列女传》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 被引量:7
9
作者 位雪燕 徐适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笔者分类考察了《元史.列女传》[1]所载的贞节妇女生活状况,结合当时社会对妇女守节的实际认同程度,探讨了元代婚俗、政策、法律及理学传播等几方面对元代妇女贞节观的影响;认为终元之世,元代社会(包括妇女本身)的贞节观是比较淡薄的,... 笔者分类考察了《元史.列女传》[1]所载的贞节妇女生活状况,结合当时社会对妇女守节的实际认同程度,探讨了元代婚俗、政策、法律及理学传播等几方面对元代妇女贞节观的影响;认为终元之世,元代社会(包括妇女本身)的贞节观是比较淡薄的,只是到元代中期以后才略有所加强,体现出元代妇女贞节观的渐变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女传 元代 妇女
下载PDF
明清小说中的妓女与爱情贞节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奉戬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6,共8页
身为妓女失去了肉体的贞节,但她们受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向往贞节,于是就决心将自己的爱情只给一个男人,宁死不易,以此来弥补她们在贞节问题上的心理缺憾。她们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爱情贞节的枷锁,这对妇女的伤害比理学套给妇女的贞节枷锁... 身为妓女失去了肉体的贞节,但她们受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向往贞节,于是就决心将自己的爱情只给一个男人,宁死不易,以此来弥补她们在贞节问题上的心理缺憾。她们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爱情贞节的枷锁,这对妇女的伤害比理学套给妇女的贞节枷锁实则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明清小说 妓女 社会风尚 妇女 缺憾
下载PDF
宋代理学贞节观及其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舒红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47-52,共6页
理学贞节观是理学家提倡礼教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宋代女性和宋代社会风俗的影响程度因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只有准确把握这种差异才能将宋代女性文学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 宋朝 理学 礼教思想 女性 社会风俗
下载PDF
宋代妇女地位与二程贞节观的产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贵荣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68-71,共4页
一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社会也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氏族时代。妇女地位的沦落,是随着经济地位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逐渐形成的。处于奴隶制的夏、商时期的妇女,有权参加祭祀、占卜等政治活动,经济上亦拥有自... 一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社会也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氏族时代。妇女地位的沦落,是随着经济地位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逐渐形成的。处于奴隶制的夏、商时期的妇女,有权参加祭祀、占卜等政治活动,经济上亦拥有自己的土地奴隶等。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士大夫阶层 春秋战国时代 母系氏族 经济地位 婚姻关系 政治活动 奴隶制 北宋 二程
下载PDF
“抗属”的贞节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向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2,48,共6页
贞操这个古老的话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得以继承、改造与创新。概而言之,可归纳为:由重点针对妇女的贞操,转化为普遍针对根据地男男女女的革命贞节,其中包括节制、贞洁和节气等义举。根据地革命贞节话语的形成并... 贞操这个古老的话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得以继承、改造与创新。概而言之,可归纳为:由重点针对妇女的贞操,转化为普遍针对根据地男男女女的革命贞节,其中包括节制、贞洁和节气等义举。根据地革命贞节话语的形成并非缘于根据地政府本身,而是性别、战争、知识与权力等诸多因素与各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属 军属 贞操观 行为
下载PDF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二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97,共8页
两汉时期妇女贞节礼教趋于定型,具体表现在礼学和女教著述的涌现、宣扬贞节的理论严密而系统、政府对贞节干预的常规化、以及女性恪守贞节行为的增多。在礼教的推动下,两汉女性贞节观念随之经历了一个由淡薄到强化的过程,至东汉后期贞... 两汉时期妇女贞节礼教趋于定型,具体表现在礼学和女教著述的涌现、宣扬贞节的理论严密而系统、政府对贞节干预的常规化、以及女性恪守贞节行为的增多。在礼教的推动下,两汉女性贞节观念随之经历了一个由淡薄到强化的过程,至东汉后期贞节观念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认可。汉代的贞节礼教无论在贞节理论、宣扬贞节的方式以及女性恪守贞节的行为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教 妇女贞 定型 东汉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贞节”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承贵 卫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84-194,共11页
"贞节"观念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一个发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本义到歧义、再到反思检讨,而在内容性质上则表现为从酷理到真情的曲折行进,这个过程也展示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开展方向。
关键词 传统伦理思想 “贞”观 演变 启发
下载PDF
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玉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0,共6页
贞节观念自先秦萌发,伴随着西汉中期“独尊儒术”的推行,经董仲舒、刘向、班固、班昭等人的发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朝廷和官府对贞节的褒奖以及世家大族的推动下,贞节观念由社会上层逐渐向社会中下阶层传播;到了东汉时期,女性寡居守... 贞节观念自先秦萌发,伴随着西汉中期“独尊儒术”的推行,经董仲舒、刘向、班固、班昭等人的发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朝廷和官府对贞节的褒奖以及世家大族的推动下,贞节观念由社会上层逐渐向社会中下阶层传播;到了东汉时期,女性寡居守节、遇暴殉节已成为社会所推崇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观念 世俗化
下载PDF
妇女节烈旌表制度的建立与沿革及其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传满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6-72,共7页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曾经占据过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地位。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中,女性逐步由主导变为男性的附庸,与女性地位衍变相对应的是贞节观念的产生并逐步强化。妇女贞节旌表制度发展至宋元时期日趋完善。明清时期,旌表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曾经占据过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地位。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中,女性逐步由主导变为男性的附庸,与女性地位衍变相对应的是贞节观念的产生并逐步强化。妇女贞节旌表制度发展至宋元时期日趋完善。明清时期,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明清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表彰,级别愈高,其程序和过程就愈复杂。明清时期,中央旌表的门槛不断降低,旌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明统治者在主观上利用贞节旌表来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稳定的意识不断强化,但客观上旌表的功能在不断弱化。地方政府表彰程序较为简单,是中央朝廷旌表的有力补充。节烈旌表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要对传统的贞节观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成为男女共同恪守的伦理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旌表制度 沿革 影响
下载PDF
也谈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 被引量:6
18
作者 房占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82-88,共7页
千百年来,妇女的"贞节观念"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贞节观念的理解及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两汉时期的贞节观念不仅仅针对女性,更多时候强调的是男性的忠贞。而且这一时期社会对妇女坚持"贞节"... 千百年来,妇女的"贞节观念"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贞节观念的理解及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两汉时期的贞节观念不仅仅针对女性,更多时候强调的是男性的忠贞。而且这一时期社会对妇女坚持"贞节"的要求和约束比后世宽松得多。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倾向就比较明显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世俗化 忠贞
下载PDF
金代女真人的贞节观 被引量:7
19
作者 贾淑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5-17,共3页
贞节观念作为束缚中国女性的封建思想观念,在中原地区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并约束了中国女性几千年。而这一观念对一个12世纪才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女真族来说原本是非常陌生的。但在女真占领中原以后。特别是随... 贞节观念作为束缚中国女性的封建思想观念,在中原地区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并约束了中国女性几千年。而这一观念对一个12世纪才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女真族来说原本是非常陌生的。但在女真占领中原以后。特别是随着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接触的日益频繁,尤其是受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原汉族地区依靠贞操节烈对女性的行为进行约束的观念也渐渐的渗透到女真人的生活中去,并逐渐发挥其约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女真 妇女 婚俗
下载PDF
妇女节烈旌表制度的衍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传满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0-73,共4页
妇女贞节旌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于记载,其后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贞节旌表制度不断发展,宋元时期妇女贞节旌表制度日趋完善。明清时期,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 妇女贞节旌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于记载,其后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贞节旌表制度不断发展,宋元时期妇女贞节旌表制度日趋完善。明清时期,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表彰,级别愈高,其程序和过程就愈复杂。明清时期,中央旌表的门槛不断降低,旌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明统治者在主观上利用贞节旌表来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稳定的意识不断强化,但客观上旌表的功能却在不断弱化。明清除了中央朝廷的旌表之外,地方政府也提供次一级的表彰方式,其程序较为简单,是中央朝廷旌表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旌表制度 建立 施行 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