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贝丘遗址考古发现探析广西新石器时代医药卫生的发展
1
作者 覃文波 朱智德 +2 位作者 罗宏筝 宁小清 陆一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广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主要有洞穴贝丘遗址、河旁台地贝丘遗址和海滨贝丘遗址三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分布于邕江、郁江、柳江、浔江、桂江、红水河、右江、左江等河岸及其冲积后所形成的平原[1],目前已经发现并挖掘的贝丘遗址有40余处。... 广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主要有洞穴贝丘遗址、河旁台地贝丘遗址和海滨贝丘遗址三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分布于邕江、郁江、柳江、浔江、桂江、红水河、右江、左江等河岸及其冲积后所形成的平原[1],目前已经发现并挖掘的贝丘遗址有40余处。贝丘遗址的主要特征是地层中出现大量的贝壳堆积,遗址中发现人类居址、墓葬、工具以及动植物等遗存,这些丰富的遗存为我们研究当时人类生存活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医药卫生状况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广西 贝丘遗址 医药卫生 考古
下载PDF
顶蛳山贝丘遗址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2
作者 傅中平 黄春源 +1 位作者 冯文嵩 陈玉弦 《南方自然资源》 2023年第2期34-36,共3页
广西是我国内河淡水性贝丘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内河淡水性贝丘遗址的代表。贝丘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遗址所处的具体地貌特征基本相同,一般地处河流的拐弯处或大小河流交汇的三角嘴上,均处在河岸第一级阶地,前... 广西是我国内河淡水性贝丘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内河淡水性贝丘遗址的代表。贝丘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遗址所处的具体地貌特征基本相同,一般地处河流的拐弯处或大小河流交汇的三角嘴上,均处在河岸第一级阶地,前紧临江,后靠低矮的小山岭,遗址周围有较开阔的低地。顶蛳山贝丘遗址的研究,对认识广西地区史前文化的特征和内涵,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史前文化 一级阶地 地貌特征 基本框架 内河
下载PDF
从贝丘遗址看福建沿海先民的居住环境与资源开发 被引量:15
3
作者 蔡保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6-111,共6页
福建沿海贝丘遗址可分为河岸型、河口型和海湾型,原始人类更喜欢栖息于河口和海湾处;6000~2000多年前一直以贝类为主要食物资源,先民对水体资源的开发是逐渐增强的;迫使先民放弃水生食物资源不是自然环境引起,而是外来稻作文化的... 福建沿海贝丘遗址可分为河岸型、河口型和海湾型,原始人类更喜欢栖息于河口和海湾处;6000~2000多年前一直以贝类为主要食物资源,先民对水体资源的开发是逐渐增强的;迫使先民放弃水生食物资源不是自然环境引起,而是外来稻作文化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居住环境 食物资源
下载PDF
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动物群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5-722,共8页
针对广西邕江流域6处河岸型贝丘遗址(豹子头遗址、灰窑田遗址、顶蛳山遗址、牛栏石遗址、凌屋遗址和螺蛳山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这些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0000年左右至6000年左右,出土动物种属及动物群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研... 针对广西邕江流域6处河岸型贝丘遗址(豹子头遗址、灰窑田遗址、顶蛳山遗址、牛栏石遗址、凌屋遗址和螺蛳山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这些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0000年左右至6000年左右,出土动物种属及动物群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的结果展现了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生物多样性以及贝类文化由形成到发展再到消亡的整个过程。邕江流域贝丘遗址共出土包括软体动物(腹足纲和瓣鳃纲)、节肢动物(甲壳纲)以及脊椎动物(鱼纠、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在内的7纲84种动物,动物种属、数量以及个体大小在各贝丘遗址及不同文化阶段存在显著的共性和差异性,其差异性可能主要是与遗址所处具体位置的做环境、动物的生态习性以及人类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邕江流域 动物考古学
下载PDF
江苏西溪贝丘遗址的高光谱遥感考古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庆久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1期22-25,I0002,共5页
针对江苏西溪贝丘遗址,通过样品采集对干净贝壳、自然状况下贝壳、土壤样品和地表裸地进行了光谱测量和分析。研究发现贝壳具有明显的光谱特征吸收峰,中心波长为2288nm处,吸收峰带宽在2098~2335nm范围内,与背景土壤粘土2180nm处的... 针对江苏西溪贝丘遗址,通过样品采集对干净贝壳、自然状况下贝壳、土壤样品和地表裸地进行了光谱测量和分析。研究发现贝壳具有明显的光谱特征吸收峰,中心波长为2288nm处,吸收峰带宽在2098~2335nm范围内,与背景土壤粘土2180nm处的特征吸收峰和大多数碳酸岩类地表矿物质2350nm附近的吸收峰具有很好的可区分性。结合贝壳2288nm处特征吸收峰,利用该贝丘遗址发掘前的空间分辨率为6.6m的128波段OMIS航空高光谱遥感飞行数据成功地对该贝丘遗址信息进行有效地提取和圈定。本研究为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贝丘遗址考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光谱反射率 贝丘遗址 考古 OMIS
下载PDF
从贝丘遗址看绳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袁靖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3-386,共4页
介绍了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日本学者在绳纹时代的考古研究中开辟的一个新领域,即通过分析贝丘遗址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去认识绳纹时代的环境变化及绳纹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笔者关于绳纹时代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模式。
关键词 绳纹海进 海贝 贝丘遗址 绳纹人 环境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佛山市禅城区河宕贝丘遗址规划研究——兼议规划研究中城市空间再生理念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思风 刘管平 +1 位作者 高彬 邹楠 《规划师》 2007年第11期54-56,共3页
城市要发展就必然有"再生"的问题,城市空间再生是在承接原有城市肌理、城市文脉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佛山市禅城区河宕贝丘遗址规划从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城市空间形体设计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寻... 城市要发展就必然有"再生"的问题,城市空间再生是在承接原有城市肌理、城市文脉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佛山市禅城区河宕贝丘遗址规划从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城市空间形体设计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寻求城市空间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宕贝丘遗址 城市空间 再生理念 规划研究
下载PDF
论福建贝丘遗址先民的社会经济 被引量:5
8
作者 钟礼强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8-12,34,共6页
关键词 贝丘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始手工业 原始农业 陶器 昙石山遗址 福建沿海 省博物馆 铜锈环棱螺 史前文化
下载PDF
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保护调查与研究——以小珠山遗址、郭家村遗址、王家村遗址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明玉 董成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广泛,但整体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探讨了大连地区贝丘遗址的保护状况、模式和价值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与监管、遗址学术价值与文保级别、普通民众关注与参与等是影响一个地区遗址保护的重要因素,... 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广泛,但整体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探讨了大连地区贝丘遗址的保护状况、模式和价值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与监管、遗址学术价值与文保级别、普通民众关注与参与等是影响一个地区遗址保护的重要因素,大连地区贝丘遗址的保护状况,反映了目前国内古文化遗址保护普遍面临的窘境,其中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深刻的教训则应引以为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新石器时代 贝丘遗址 保护调查
下载PDF
广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饮食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广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人类的饮食文化发端于新石器时代。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贝丘型遗址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考古学和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探讨广西贝丘遗址中的饮食结构和烹食方法,特别是早期陶烹在饮食中的重要意义,表明史前生活... 人类的饮食文化发端于新石器时代。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贝丘型遗址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考古学和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探讨广西贝丘遗址中的饮食结构和烹食方法,特别是早期陶烹在饮食中的重要意义,表明史前生活在广西的古人类已经创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广西贝丘遗址 饮食结构 烹食方法 陶烹
下载PDF
也谈福建贝丘遗址消亡的原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平 《农业考古》 2004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福建 贝丘遗址 消亡 先秦时期 自然环境 考古 生活居址
下载PDF
广西郁江贝丘遗址群与稀遇洪水
12
作者 曾令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2,共5页
水文方法估算稀遇洪水受到资料短缺的限制,用考古方法——贝丘遗址与稀遇洪水相关方法可以为稀遇洪水的估算提供辅证。郁江河段贝丘遗址群考古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研究表明,贝丘遗址的高程可作为稀遇洪水位的参考上限,对此,还通过地貌方... 水文方法估算稀遇洪水受到资料短缺的限制,用考古方法——贝丘遗址与稀遇洪水相关方法可以为稀遇洪水的估算提供辅证。郁江河段贝丘遗址群考古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研究表明,贝丘遗址的高程可作为稀遇洪水位的参考上限,对此,还通过地貌方法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稀遇洪水 相关性 估算 郁江 广西省
下载PDF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银洲贝丘遗址古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再解读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梓杰 李岩 袁靖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多个先秦时期遗址中采集的贝类骨骼遗存进行鉴定,并结合银洲贝丘遗址的相关考古学背景,对该遗址的第1柱状、第2柱状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围绕银洲贝丘遗址的古环境状况、生业特点及人地关系提出新的见解...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多个先秦时期遗址中采集的贝类骨骼遗存进行鉴定,并结合银洲贝丘遗址的相关考古学背景,对该遗址的第1柱状、第2柱状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围绕银洲贝丘遗址的古环境状况、生业特点及人地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和证据,并就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洲贝丘遗址 动物考古学 古环境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广西贝丘遗址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蒋廷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64,共8页
广西是古代人类文化贝丘遗址的家乡,对它的发掘、整理、研究,今仍处初始阶段。本文考察了贝丘遗址的分布,作了分类,进行了年代序列研究,并提出了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贝丘遗址 磨制石器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遗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 洞穴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年代序列 防城港市 文化层
下载PDF
广西西津贝丘遗址及其有肩石器 被引量:8
15
作者 彭书琳 蒋廷瑜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Z1期164-172,共9页
西津贝丘遗址位于广西横县东约1.5公里的西津水电站东侧,地名西竹坑.西竹坑小溪自南而北流入郁江,遗址正处在小溪与郁江汇合的三角嘴上.其西北被小溪与郁江合抱,东南和西南紧靠土岭.遗址地面高出郁江正常水而约20米.靠郁江的一边已于195... 西津贝丘遗址位于广西横县东约1.5公里的西津水电站东侧,地名西竹坑.西竹坑小溪自南而北流入郁江,遗址正处在小溪与郁江汇合的三角嘴上.其西北被小溪与郁江合抱,东南和西南紧靠土岭.遗址地面高出郁江正常水而约20米.靠郁江的一边已于1958年修建西津船闸运河时挖掉,1964年发现该遗址时,仅存靠西竹坑小溪的一边还保存,东西长60米,南北宽15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 贝丘遗址 弧顶 刃部 广西 郁江 圆刃 梯形 陶片 西樵山
下载PDF
邕宁顶蛳山贝丘遗址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珍 《中国文化遗产》 2008年第5期119-122,共4页
顶蛳山贝丘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内河流域淡水性贝丘遗址。在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房屋建筑遗迹,数量众多的墓葬,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以及人类食用后遗弃的水陆生动物遗骸。遗址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大致可分为居住区、墓葬区... 顶蛳山贝丘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内河流域淡水性贝丘遗址。在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房屋建筑遗迹,数量众多的墓葬,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以及人类食用后遗弃的水陆生动物遗骸。遗址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大致可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垃圾区三部分,该遗址发现的肢解葬葬式,为过去考古所未见,相似的葬俗在世界其他地区尚未见到。保存较好、数量众多的人类遗骸的发现,提供了目前广西最完整的史前人骨资料,是探讨广西地区史前时代的人类种属、体质特征以及与东南亚地区史前人种关系的珍贵资料。顶蛳山文化的命名,结束了广西史前没有考古学文化的历史。其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文化发展序列清楚,已成为研究广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出土遗物 文化遗址 文化内涵 自然村 南宁市 史前
下载PDF
福建霞浦县屏风山贝丘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雪春 黄运明 +5 位作者 靳建辉 雷谢青 张文崟 赵福凤 林叶辉 张六英 《福建文博》 2017年第1期2-8,共7页
2016年,福建博物院和霞浦县博物馆对霞浦县沙江镇屏风山贝丘遗址进行了小规模的考古发掘。通过碳十四测年,可知该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750~前1455年。
关键词 屏风山遗址 黄瓜山文化 贝丘遗址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考古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岩 赵善德 《南方文物》 1995年第1期38-45,共8页
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考古研究的实践与思考李岩,赵善德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遗存以贝丘遗址最具特点,七十年代以来,广东考古工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一地区贝丘遗址进行了诸多的发掘研究,就其遗存的性质、编年、经济类型及与周邻... 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考古研究的实践与思考李岩,赵善德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遗存以贝丘遗址最具特点,七十年代以来,广东考古工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一地区贝丘遗址进行了诸多的发掘研究,就其遗存的性质、编年、经济类型及与周邻地区遗存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樵山 贝丘遗址 霏细岩 珠江三角洲地区 石器制造场 考古研究 文化遗存 省博物馆 海平面 新石器
下载PDF
我国贝丘遗址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荦 《福建文博》 2018年第1期22-28,共7页
我国贝丘遗址的发掘始于1897年台湾圆山贝冢的发掘,此后与贝丘遗址相关的田野考古工作以1950年、1980年代中期、1990年中后期为节点,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贝丘遗址研究则以1990代中期为界分为初始和蓬勃发展两个阶段。国内贝丘遗址的... 我国贝丘遗址的发掘始于1897年台湾圆山贝冢的发掘,此后与贝丘遗址相关的田野考古工作以1950年、1980年代中期、1990年中后期为节点,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贝丘遗址研究则以1990代中期为界分为初始和蓬勃发展两个阶段。国内贝丘遗址的研究受科技考古的推动,研究课题逐渐多元化、综合化,其中环境和生业研究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遗址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广东广州金兰寺贝丘遗址 被引量:2
20
《大众考古》 2021年第8期14-17,共4页
金兰寺遗址位于广州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县江河西岸,为珠三角平原北缘一处重要的史前贝丘遗址。1958-1961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中山大学历史系、暨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对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彩陶文化遗存,以及三... 金兰寺遗址位于广州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县江河西岸,为珠三角平原北缘一处重要的史前贝丘遗址。1958-1961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中山大学历史系、暨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对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彩陶文化遗存,以及三时期四叠压文化层,为广东史前时期考古学的编年序列提供了地层证据。金兰寺遗址是广州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贝丘遗址,为配合广汕高铁石滩段项目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11月2021年5月对工程用地红线内的遗存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工作队 贝丘遗址 广东省博物馆 历史系 暨南大学 彩陶文化 项目工程建设 广东广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