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论治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成果及启示
1
作者 戴帆 程红亮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48-652,共5页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水湿、瘀血、浊毒”不同的病因,采用辨经论治,分经、分部、分法相结合,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水湿瘀毒 辨经论治 分法治疗 名中医经验
下载PDF
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效果观察
2
作者 刘燕 张颖 +3 位作者 高翠霞 董永书 刘琼琼 徐录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29-834,共6页
目的观察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201例贝尔氏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中医内治组和中医外治组,每组67例。西医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 目的观察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201例贝尔氏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中医内治组和中医外治组,每组67例。西医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内治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治疗,中医外治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三才调平贴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面部表情、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舌前味觉消失、额纹消失、眼裂闭合)和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法(HBGS)、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SFGS)],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外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明显高于中医内治组的85.07%和西医组的70.15%,中医内治组也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医外治组患者的面部表情、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舌前味觉消失、额纹消失、眼裂闭合积分明显低于中医内治组和西医组,中医内治组也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医外治组患者的HBGS评分为(1.91±0.14)分,明显低于中医内治组的(2.34±0.22)分和西医组的(2.68±0.25)分,中医内治组明显低于西医组,SFGS评分为(56.82±4.08)分,明显高于中医内治组的(50.31±3.49)分和西医组的(46.66±4.17)分,中医内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中医外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中医内治组的14.93%和西医组的1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能显著提高疗效,促进症状消退,改善面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三才调平贴 中医证候积分 神经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年龄与针刺频次对恢复期贝尔氏面瘫的影响及回顾性数据再分析
3
作者 茅伟 李成龙 +5 位作者 吴海洋 张国庆 张君宇 张利达 韩为 王颖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13-19,共7页
目的:比较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年龄对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每日组(92例,脱落8例)与隔日组(92例,脱落10例),给予相同基础治疗,针刺取穴阳白、攒竹... 目的:比较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年龄对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每日组(92例,脱落8例)与隔日组(92例,脱落10例),给予相同基础治疗,针刺取穴阳白、攒竹、四白与颧髎等,均治疗4周,其中每日组每日针刺1次,隔日组隔日针刺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Sunnybrook(多伦多)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躯体功能(FDIp)和社会功能(FDIs)],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主要疗效指标Sunnybrook评分为因变量,筛选针刺治疗影响因素。事后将年龄作为两组患者内部分层因素再次分组,即青年型(18<年龄≤35)、中年型(35<年龄≤60)和老年型(60<年龄≤80),对每日组[青年型(31例,脱落2例)、中年型(29例,脱落2例)和老年型(31例,脱落3例)]与隔日组[青年型(32例,脱落4例)、中年型(31例,脱落3例)和老年型(28例,脱落2例)]共6个亚组患者进行上述数据再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H-B评级及FDI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nnybrook及FDIp评分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日组以上指标改善优于隔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日组青年型优于隔日组青年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中老年型较隔日组同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治愈率为58.3%(49/84),高于隔日组的46.3%(3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日组青年型治愈率为79.3%(23/29),高于隔日组青年型的50.0%(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中老年型治愈率与隔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患者年龄、针刺频次与临床疗效间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针刺可有效改善恢复期B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初步发现年龄、针刺频次与临床疗效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青年型患者每日针刺1次较隔日针刺1次疗效显著,中老年型患者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疗效可能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针刺 频次 年龄 恢复期 回顾性
下载PDF
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贝尔氏面瘫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海燕 姜鸿 +2 位作者 冯国栋 杨华 高志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的贝尔氏面瘫病例,比较分析手术时机、减压部位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经乳突面神经次全程减... 目的探讨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的贝尔氏面瘫病例,比较分析手术时机、减压部位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经乳突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有效率为77.3%,恢复至H-BⅠ、Ⅱ级的占总数的54.5%。其中发病3个月内接受减压的病人术后恢复至Ⅰ级、Ⅱ级所占比例62.5%(10/16),2个月内接受减压手术的10例病人中7例恢复至H-BⅠ、Ⅱ级,占总数70%。恢复至H-BⅢ级的3例,占总数30%,无Ⅳ级或更差病例。结论对面神经变性超过90%的发病3个月内的贝尔氏面瘫患者行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预后至Ⅲ级或更差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减压 贝尔氏面瘫 经乳突径路
下载PDF
瞬目反射对贝尔氏面瘫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石晓花 冯雪玲 +2 位作者 甘欢欢 储洪娟 蔡志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在贝尔氏面瘫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于病后1m对45例贝尔氏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ENoG)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成轻、中、重度3组;分别于病后3~5d、1m和3m对3组患者进行BR检测。结果病后3~5d的BR检测...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在贝尔氏面瘫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于病后1m对45例贝尔氏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ENoG)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成轻、中、重度3组;分别于病后3~5d、1m和3m对3组患者进行BR检测。结果病后3~5d的BR检测异常率为100%;病后3~5d、1m和3m的BR检测结果比较,提示R1和R2潜伏期差异在3组之间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BR不仅是早期诊断贝尔氏面瘫的客观和敏感指标,而且能早期客观判断面神经损害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瞬目反射 神经电图
下载PDF
贝尔氏面瘫急性期低频电针介入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创 刘志丹 +4 位作者 李晓燕 陈春兰 谭倩 张玲 沈卫东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8-15,共8页
目的:综合运用神经功能量表、电生理检测、影像学技术的方法,研究电针急性期介入对贝尔氏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贝尔氏面瘫患者根据急性期是否给予电针,随机分为电针组(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直... 目的:综合运用神经功能量表、电生理检测、影像学技术的方法,研究电针急性期介入对贝尔氏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贝尔氏面瘫患者根据急性期是否给予电针,随机分为电针组(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直至患者痊愈。每次治疗时均用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发病3天内完成面神经MRI检测,观察健、患侧信号强度;1周内完成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发病后1月,或不满1月但面瘫病即将痊愈时予以复查面神经MRI、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患者发病至开始恢复的时长(即House-Brackman量表评分开始下降的时长)、病愈所需时长、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分动态变化、MRI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中延迟时间、波幅、波幅比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发病至开始恢复的时长、病愈所需时长、治疗过程中的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分动态变化、治疗后MRI检测阳性率、治疗前后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中延迟时间、波幅、波幅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贝尔氏面瘫急性期在面部穴位给予低频电针治疗对面神经无明显损害,不影响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急性期 贝尔氏面瘫 磁共振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贝尔氏面瘫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平治 马亚琳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治疗 周围性神经麻痹 病因 病变部位
下载PDF
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75例时效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毅斌 程红亮 吴劲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针灸治疗75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其病程长短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针灸介入贝尔氏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机,为针灸更有效治疗贝尔氏面瘫提供客观化的依据。方法:75例患者随就诊时发病... 目的:针灸治疗75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其病程长短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针灸介入贝尔氏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机,为针灸更有效治疗贝尔氏面瘫提供客观化的依据。方法:75例患者随就诊时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1~7d)27例、静止期组(8~20d)23例与恢复期组(21~90d)25例,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每日1次。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3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积分比较,3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发展期组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P<0.01);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3组临床疗效比较,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0.05),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但发展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最为明显,在临床应用中把握此段治疗时机,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时效 针灸 分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凤珍 王彦龙 《山西中医》 2017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西医常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为周围性面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及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牵正散加味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95%C...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西医常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为周围性面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及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牵正散加味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95%CI=88.95%~99.49%),对照组为89.58%(95%CI=76.97%~96.4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0.738 9,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随访复发例数无显著性意义(χ~2_(矫正)=1.461 5,P>0.05)。结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自拟牵正散加味治疗贝尔氏面瘫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的证据不足,其收益为OR=0.18(95%CI=0.02~1.56),NNT=12(95%CI=5.58~10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牵正散加味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30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宇恒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5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贝尔氏面瘫患者30例,按发病和就诊时间分组,其中发展期(1~7天)患者10例,设为A组;静止期(8~20天)患者10例,设为B组;恢复期(21~90天)患者10例,设为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针灸... 目的:探讨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贝尔氏面瘫患者30例,按发病和就诊时间分组,其中发展期(1~7天)患者10例,设为A组;静止期(8~20天)患者10例,设为B组;恢复期(21~90天)患者10例,设为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针灸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A组与B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效果良好,把握时机,分期及时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针灸 分期治疗 周围性神经麻痹
下载PDF
三才散联合He-Ne激光治疗贝尔氏面瘫65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周梅 王晓红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3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三才散 HE-NE激光 治疗 贝尔氏面瘫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贝尔氏面瘫
12
作者 沈雄 何婉珑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9年第4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瑞清 马云华 +1 位作者 杨永福 王艳萍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0-40,42,共2页
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 30例 ,并与传统药物治疗 30例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 2 4例 ,好转 5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6 7% ,治疗时间为 (2 1 5± 2 5 )d ,好转时间 (12 2±2 2 5 )d。对照组痊愈... 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 30例 ,并与传统药物治疗 30例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 2 4例 ,好转 5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6 7% ,治疗时间为 (2 1 5± 2 5 )d ,好转时间 (12 2±2 2 5 )d。对照组痊愈 15例 ,好转 9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80 0 % ,平均治疗时间为 (2 8 4± 3 4)d ,好转时间为 (19 3± 2 3)d ,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 5和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糖皮质激素 冲击疗法 针灸治疗
下载PDF
经络导平治疗贝尔氏面瘫63例
14
作者 袁逸铭 《甘肃中医》 1997年第5期38-39,共2页
经络导平治疗贝尔氏面瘫63例袁逸铭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730050)面瘫的治疗方法很多,到目前为止仍无统一的意见。我科近3年单纯用经络导平治疗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3例中男性30例,女性3... 经络导平治疗贝尔氏面瘫63例袁逸铭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730050)面瘫的治疗方法很多,到目前为止仍无统一的意见。我科近3年单纯用经络导平治疗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3例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导平治疗 贝尔氏面瘫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不同时期贝尔氏面瘫临床研究
15
作者 胡剑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6期123-124,共2页
目的:研究针灸介入治疗不同时期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相同例数的不同时期贝尔氏面瘫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比较各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临床疗效、痊愈时间以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急性期患者... 目的:研究针灸介入治疗不同时期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相同例数的不同时期贝尔氏面瘫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比较各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临床疗效、痊愈时间以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急性期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最佳,治疗效果最好,痊愈时间最短,后遗症发生率最低,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对各期贝尔氏面瘫均有疗效,且对急性期效果最好,对始发期及恢复期的效果不佳,后遗症最多。始发期的针灸治疗宜以浅刺、轻刺、透刺为主,不宜使用电针,不宜强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针灸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脾胃学说指导针灸辨治急性期青年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乃杰 李磊 李文慧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9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观察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急性青年急性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贝尔氏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局部取穴和循经远取穴治疗,观察组以"脾胃学说"为指导,局部取穴及分期选穴,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情... 目的观察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急性青年急性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贝尔氏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局部取穴和循经远取穴治疗,观察组以"脾胃学说"为指导,局部取穴及分期选穴,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18.00%,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愈率58.00%,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各个等级,残废躯体功能指数评分、残废社会功能指数评分各时期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急性青年急性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针灸分期 急性贝尔氏面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贝尔氏面瘫 被引量:7
17
作者 薛玉斌 夏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手术指征、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乳突-上鼓室入路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的贝尔氏面瘫37例临床资料。以病程为分组标准,其中... 目的探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手术指征、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乳突-上鼓室入路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的贝尔氏面瘫37例临床资料。以病程为分组标准,其中病程2个月内患者21例;病程2~3个月患者9例;病程3个月以上患者7例。对病程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不同病程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χ~2检验。分析手术时机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病程在2个月以内的患者,术后7例(33. 3%)恢复至HB I或II级,10例(47. 6%)恢复至HB III级,4例(19. 1%)为HB IV级以上;病程2~3个月的患者,术后1例(11. 1%)恢复至HB I或II级,3例(33. 3%)恢复至HB III级,5例(55. 6%)为HB IV级以上;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术后1例(14. 3%)恢复至HB III级,6例(85. 7%)为HB IV级以上。对患者病程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手术有效率为70. 0%,明显高于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14.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7)。结论面神经功能变性超过90%的贝尔氏面瘫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应在3个月内尽快选择手术治疗。面神经减压术能够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神经减压术 经乳突-上鼓室入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艾灸配合TDP照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蕊 王丽娟 程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TDP照射并结合护理在贝尔氏面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运用口服及静脉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艾灸及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并进行护理干预,7d为...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TDP照射并结合护理在贝尔氏面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运用口服及静脉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艾灸及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并进行护理干预,7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TDP照射并进行护理在治疗贝尔氏面瘫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TDP 贝尔氏面瘫 护理
下载PDF
针灸分期疗法结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21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莉 张安仁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第3期40-41,共2页
贝尔氏面瘫是因茎乳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以口眼向健侧歪斜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口僻"。我... 贝尔氏面瘫是因茎乳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以口眼向健侧歪斜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口僻"。我科采用针灸分期疗法结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21例,并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针灸 康复运动
下载PDF
牵正散穴位贴敷结合浅刺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应一吴 素凤 +1 位作者 孙晶 方剑乔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牵正散穴位贴敷结合浅刺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贝尔氏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针灸浅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牵正散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观察牵正散穴位贴敷结合浅刺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贝尔氏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针灸浅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牵正散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H-B)、改良Portmann(RPA)、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测定(Vs、Vd、RI)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改良RPA、Vs、Vd评分均提高,RI评分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穴位贴敷结合浅刺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较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浅刺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急性期 浅刺 牵正散 穴位贴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