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母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裴宸晨 李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49,56,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贝母提取物(F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模型组、FE 900 mg/kg、300 mg/kg剂量组,每只i.h Iso1.5 mg/kg(0.3 ml/d)造模,持续14 d;高、低给药组... 目的:观察贝母提取物(F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模型组、FE 900 mg/kg、300 mg/kg剂量组,每只i.h Iso1.5 mg/kg(0.3 ml/d)造模,持续14 d;高、低给药组造模同时分别0.9 ml/d,0.4 ml/d灌胃FE,对照组s.c.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0 d。实验结束,测定小鼠心重指数,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HE和Masson染色分析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显著性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显微镜下,心肌组织间隙变大,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坏死细胞增加,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FE组小鼠心重指数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缓解,TGF-β1表达明显下调(P<0.05),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FE治疗对抗Iso诱导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提取物 心肌纤维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小鼠
下载PDF
贝母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H9c2细胞肥大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孟天华 孙晓慧 +1 位作者 李乐 陶厚权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研究贝母提取物(F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CH)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心肌H9c2细胞,MTT法测定心肌H9c2细胞存活率;细胞分4组(n=10):对照组、2μmol/L Iso(模型)组、2μmol/L Iso+FE 400μg/L组、2μmol/... 目的:研究贝母提取物(F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CH)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心肌H9c2细胞,MTT法测定心肌H9c2细胞存活率;细胞分4组(n=10):对照组、2μmol/L Iso(模型)组、2μmol/L Iso+FE 400μg/L组、2μmol/LIso+FE 1000μg/L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测定心肌细胞直径;二辛可酸法检测细胞总蛋白;钙-4试剂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Iso组心肌H9c2细胞直径、总蛋白量及[Ca 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00μg/ml和1000μg/ml FE各组心肌H9c2细胞直径、总蛋白量及细胞[Ca 2+]i均显著低于Iso组(P<0.05或P<0.01)。结论:FE对Iso诱导H9c2 CH有干预作用,可能与抑制钙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提取物 心肌肥大 异丙肾上腺素 细胞内钙
下载PDF
土贝母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的抗肿瘤作用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安超 杨萌 +7 位作者 胡明昕 傅延龄 李泉旺 曹阳 Robert M.Hoffman 齐慧 刘永刚 胡凯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0-393,I0001,共5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研究中药土贝母提取物对转染GFP基因的人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应用原位移植方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乳腺癌MDA-MB-231-GFP模型。通过比...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研究中药土贝母提取物对转染GFP基因的人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应用原位移植方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乳腺癌MDA-MB-231-GFP模型。通过比较阴性对照组(口服0.9%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紫衫醇20mg/kg)、低剂量组(口服土贝母提取物10mg/kg)和高剂量组(口服土贝母提取物50mg/kg)的肿瘤抑制率,评价土贝母提取物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阴性对照组与各治疗组小鼠给药前后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般状况良好。低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间比较,肿瘤大小和体质量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肿瘤较阴性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P<0.01)。结论:经口服投予较高剂量的土贝母提取物,对人乳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提取物 乳腺癌 人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川贝母及其提取物红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晶晶 张贵君 +2 位作者 郑靖 王晶娟 徐蓓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51-54,共4页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川贝母及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观察药材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规律,为药材整体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对川贝母及其提取物进行鉴别分...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川贝母及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观察药材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规律,为药材整体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对川贝母及其提取物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辨别松贝、青贝、炉贝、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二阶红外光谱中,太白贝母602~1713 cm-1峰数明显多于松贝、青贝、炉贝,可将太白贝母区分,说明太白贝母类总生物碱含量高于松贝、青贝、炉贝。总生物碱提取物一维红外光谱中,松贝有1705 cm-1,且松贝总生物碱提取物的二阶导数图谱多出1647 cm-1的吸收峰,说明松贝在不饱和环的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贝母类成分,可以将松贝明显区分。通过二维同步相关红外光谱,各贝母860~1180 cm-1处峰形上有差异,可将青贝、炉贝与其他贝母分开。结论:红外光谱分析法能快速、简便地鉴别川贝母及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中药川贝母的鉴定和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贝母提取物 化学成分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土贝母提取物联合浙贝母总生物碱对人乳腺癌细胞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丹 安超 +2 位作者 胡凯文 杨萌 陆重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8-1513,共6页
目的:建立双色荧光蛋白转染的4种人乳腺癌细胞株模型,观察土贝母提取物联合浙贝母总生物碱对4种人乳腺癌细胞的协同作用特点。方法:建立双色荧光蛋白转染的4种人乳腺癌细胞株模型MDA-MB-231 DUAL,BT-549 DUAL,MCF-7 DUAL及NCI/ADR-RES D... 目的:建立双色荧光蛋白转染的4种人乳腺癌细胞株模型,观察土贝母提取物联合浙贝母总生物碱对4种人乳腺癌细胞的协同作用特点。方法:建立双色荧光蛋白转染的4种人乳腺癌细胞株模型MDA-MB-231 DUAL,BT-549 DUAL,MCF-7 DUAL及NCI/ADR-RES DUAL。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实时成像,观察不同浓度土贝母提取物及浙贝母总生物碱作用下,细胞株的形态变化及凋亡特点。结果:土贝母提取物对4种乳腺癌细胞都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除MDA-MB-231 DUAL,其余3种乳腺癌细胞在相同土贝母提取物作用浓度下,加入浙贝母总生物碱可以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而单独作用的浙贝母总生物碱对4种乳腺癌细胞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土贝母提取物与浙贝母总生物碱联合应用,可更好地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提高疗效;作用有效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增加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提取物 贝母总生 人乳腺癌细胞 双色荧光蛋白转染 凋亡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鲜土贝母二氯甲烷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肿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鲍伟倩 王婧筱 +5 位作者 安超 胡凯文 杨萌 Robert M.Hoffman 齐慧 曹阳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3期18-21,34,共5页
目的:研究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物(DEFT)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中移植瘤生长和肺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外科原位移植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成3组,阴性对照组(0.9%Na Cl)、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物(DEFT)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中移植瘤生长和肺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外科原位移植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成3组,阴性对照组(0.9%Na Cl)、低剂量组(DEFT 50 mg/kg)和高剂量组(DEFT 75 mg/kg),每组5只,灌胃给药,1次/d,连续58 d。每周2次荧光成像系统釆集肿瘤图像,系统自带软件计算肿瘤面积;给药结束时,称取肿瘤质量,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肺转移情况。结果:给药前后3组裸鼠体质量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14天,3组肿瘤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土贝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肺转移的发生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土贝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的肿瘤质量低于阴性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鲜土贝母二氯甲烷提取物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GFP裸鼠模型中肿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提取物 中药提取 乳腺癌 人乳腺癌MDA-MB-231-GFP祼鼠模型 肺转移
下载PDF
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7
作者 刘玮 张倩 +3 位作者 孙婷 覃盼盼 刘涛 王跃华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4-126,139,共4页
目的:研究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鉴别,通过测定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对提取物所含杂质的量进行控制,采用热浸法对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定性鉴... 目的:研究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鉴别,通过测定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对提取物所含杂质的量进行控制,采用热浸法对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水溶性浸出物不少于72.69%,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75.95%,总灰分的检查限度为不超过11.89%.建立了贝母组培物提取物中西贝母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回归方程为Y=7.7591X+0.0437(R^2=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41%,回收率RSD=1.3067%.结论: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 贝母组培提取 西贝母 质量标准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浓度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丽华 刘丽丽 +3 位作者 刘红宁 朱卫丰 衣文娇 赵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1-894,共4页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灌胃及静注给予浙贝母提取物后血浆中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含量的HPLC-MS/MS分析方法,并计算2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以乙腈-10mmol·L-1甲酸铵水溶液(35∶65)为流动相,...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灌胃及静注给予浙贝母提取物后血浆中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含量的HPLC-MS/MS分析方法,并计算2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以乙腈-10mmol·L-1甲酸铵水溶液(35∶65)为流动相,Luna C18色谱柱(150mm×2mmID,3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432.4→414.4(贝母素甲)、m/z430.4→412.4(贝母素乙)和m/z237.1→194.2(内标,卡马西平)。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均在0.8~800n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4.1%~105.3%和85.8%~98.6%。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果显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贝母提取物 药代动力学 LC-MS/MS 血浆
原文传递
中药土贝母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实时成像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明昕 安超 +6 位作者 李泉旺 Robert M.Hoffman 赵明 杨萌 傅延龄 倪胜楼 胡凯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采用先进的荧光实时显像技术对中药土贝母植物块茎提取物抗乳腺癌作用进行评价。方法: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被设计成为细胞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表达而细胞核组蛋白H2B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表达的双色荧光细胞,并分别在2D平... 目的:采用先进的荧光实时显像技术对中药土贝母植物块茎提取物抗乳腺癌作用进行评价。方法: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被设计成为细胞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表达而细胞核组蛋白H2B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表达的双色荧光细胞,并分别在2D平面塑料平皿及3D立体明胶海绵块两种不同的培养环境中培养,经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物(DEFT)干预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核碎片形成的情况;DNA电泳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物作用24h后荧光显微镜下即观察到MDA-MB-231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在药物干预48h后检测到凋亡的DNA碎片梯带,72h后更加明显;3D明胶海绵培养的MDA-MB-231细胞经实验药物作用后其形态学改变的效果不如2D环境下明显。结论:土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成分具有抗乳腺癌治疗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鲜品二氯甲烷提取 双色荧光蛋白 双色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实时荧光显微成像 明胶海绵3D培养 DNA电泳 凋亡
原文传递
Synergetic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s of Fuzi(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and Tubeimu(Rhizoma Bolbostemmatis) on MDA-MB-231 and SKBR3 cells 被引量:8
10
作者 Chen Dan Cao Rui +4 位作者 He Jinghua Guo Yuan Wang Liping Ji Wei Wu Xiongzh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OBJECTIVE: To test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Tubeimu (Rhizoma Bolbosternmatis) and Fuzi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on MDA-MB-231 and SKBR3 breast cancer cells.METHODS: A combined... OBJECTIVE: To test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Tubeimu (Rhizoma Bolbosternmatis) and Fuzi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on MDA-MB-231 and SKBR3 breast cancer cells.METHODS: A combined index was created for the effects of Tubeimu (Rhizoma Bolbostemmatis) and Fuzi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extracts. Cell proliferation was performed by trypan blue exclusion and 3-(4,5-dimethylthiazol-2-yl)-5-(3- carboxy- 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 (MTS) assays.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ssess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apoptosis. Cell mig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wound-healing and transwell assays. Confocal microscopy was used to detect E-cadherin and actin filaments. RESULTS: The aqueous extract from Tubeimu (Rhizoma Bolbostemmatis)and Fuzi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exerted synergetic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MDA-MB-231 cells and G1 phase arrest. When exposed to extracts at concentrations of 62.5 :62.5 and 62.5:31.3 μg/mL, the combination index was 0.83 and 0.74, respectively. Interestingly, 62.5: 31.3 μg/mL of combined drugs enhanc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ubeimu (Rhizoma Bolbostemmatis) on the migration of SKBR3 cells and reduced the stimulative effect of Fuzi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P 〈 0.01), in which cells showed a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reorganization of actin filaments (P 〈 0.001). 62.5:62.5 μg/mL extract also synergistically induced apoptosis of MDA-MB-231 cells (P 〈 0.05 and P 〈 0.001). Acting as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in the extract, tubeimoside I and acetylbenzoylaconine at 10:10μg/ mL and 5:2.5 μg/mL also produc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cells (P 〈 0.01). CONCLUSION: Tubeimu (Rhizoma Bolbostemmatis) and Fuzi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extracts had synergic effects on MDA-MB-231 and SKBR3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Drugs Chinese Herbal Breast neoplasms MDA-MB-231 SKBR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