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初读《贞松堂集古遗文》时间考
1
作者 李红薇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3期71-73,共3页
本文以郭沫若与容庚的往来书信为切入点,钩沉相关史料,考证出郭沫若第一次读到《贞松堂集古遗文》的大致时间。
关键词 郭沫若 贞松堂集古遗文 容庚
下载PDF
敦煌学草创时期刊布的敦煌文献资料价值试论——以《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为例
2
作者 周思敏 张涌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9,共15页
在敦煌学发展初期,以罗振玉为代表的一批学人曾经辑录、影印、摹写、出版了大量的敦煌文献资料,但这些资料在今日的敦煌学术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挖掘,《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便是其中的典型。罗振玉曾将自己收藏的敦煌残卷辑... 在敦煌学发展初期,以罗振玉为代表的一批学人曾经辑录、影印、摹写、出版了大量的敦煌文献资料,但这些资料在今日的敦煌学术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挖掘,《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便是其中的典型。罗振玉曾将自己收藏的敦煌残卷辑入《丛残》,这些残卷在罗氏逝世后分批散出,其中的一大部分后来陆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地。《丛残》中影印的写卷旧图不仅可以校正上述馆藏地最新公开的图版、叙录中存在的疏失,而且为辨明写卷原貌、窥探残卷流散情况提供了珍贵的样本与独特的视角。同时,《丛残》等早期图版资料囿于客观的技术局限与主观的陈旧观念,存在边缘失真、摹写、保留单面等问题,提醒我们应综合利用同一写卷在不同时期的新旧图版,加强对早期文献资料的参考借鉴与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学草创时期 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 罗振玉 敦煌写卷 残卷流散
原文传递
唐人行书经义残卷 选自罗振玉《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
3
《书法》 2002年第8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贞松堂 丛残 西陲 残卷 罗振玉
原文传递
从甲骨文、二字论及商周麇氏地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彭邦炯 《南方文物》 1994年第2期91-95,共5页
从甲骨文、二字论及商周麇氏地望彭邦炯一、释与(与麝)罗振玉曾对甲骨文的、二字有所考释。他说:"卜辞以有角无角以别鹿母子,故卜辞中之似鹿无角,缘是亦得知为字矣。"(见《增订殷墟书考释》中29页)后来不少学者都把字释作(... 从甲骨文、二字论及商周麇氏地望彭邦炯一、释与(与麝)罗振玉曾对甲骨文的、二字有所考释。他说:"卜辞以有角无角以别鹿母子,故卜辞中之似鹿无角,缘是亦得知为字矣。"(见《增订殷墟书考释》中29页)后来不少学者都把字释作(如孙海波《甲骨文编》第十卷,4)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合集 商周 孙海波 二字 罗振玉 甲骨文字 小屯南地甲骨 三代吉金文存 贞松堂集古遗文 百濮
下载PDF
汉代刁斗小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恒贤 《南方文物》 1980年第4期66-68,共3页
1978年,我在省商业局废铜仓库挑选到一件铜器(图一)。该器侈口、深腹、腹下部内收成尖底;腹上有弦纹一周,弦纹处有一柄,柄中空,剖面呈长方形;口径21厘米,内深9.9厘米,柄长6.5厘米。以量杯测定,此器可容水2000毫升。
关键词 刁斗 弦纹 此器 废铜 贞松堂集古遗文 彝器 汉时期 秦、汉 吉金 孟康
下载PDF
北京大学藏秦权与单位权意义探论
6
作者 熊长云 《古代文明辑刊》 2018年第1期298-305,共8页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枚秦权。此权为青铜质,半球形,上有鼻钮,周身刻有秦始皇诏书40字。权身通高3. 56厘米、底径4. 75厘米,权底略凹,仔细观察有工具加工痕迹。此外,底部又有漆书编号1951.78.8和J94,另有标签,注明今藏...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枚秦权。此权为青铜质,半球形,上有鼻钮,周身刻有秦始皇诏书40字。权身通高3. 56厘米、底径4. 75厘米,权底略凹,仔细观察有工具加工痕迹。此外,底部又有漆书编号1951.78.8和J94,另有标签,注明今藏号为96.0505。此权在1951年已入藏北大考古系,后调归赛克勒博物馆,并著录于《燕园聚珍》一书中(图一)。~①巫鸿先生在《秦权研究》中曾简要著录此权,注为'北京大学藏',列入《附表Ⅱ》第22号,标注重量273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藏 秦始皇陵园 贞松堂集古遗文 《效律》 北京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