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组合连续刚构桥的负弯构件疲劳实验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燕梅 刘东 +1 位作者 杨未蓬 储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9-72,78,共5页
为掌握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段的疲劳性能,按1/4缩尺比设计制作了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模型实验梁,并考虑实桥正常使用状态和3倍车辆荷载超限状态下对组合梁进行了300余万次的疲劳荷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200万次)疲... 为掌握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段的疲劳性能,按1/4缩尺比设计制作了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模型实验梁,并考虑实桥正常使用状态和3倍车辆荷载超限状态下对组合梁进行了300余万次的疲劳荷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20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下,实验梁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桥道板无开裂,状态良好;在3倍超限(31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下,虽然预制桥道板已经出现开裂,但实验梁整体刚度尚可,PCSS剪力连接件滑移仍处于弹性阶段。实验结果为实桥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 负弯构件 疲劳实验设计
下载PDF
装配式组合连续刚构桥的负弯构件实验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燕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75,共4页
依据科研项目"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设计了一根跨径为7 000mm的钢-混凝土组合实验梁,进行了负弯矩作用下的静力性能试验。验证了其装配式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该实验梁的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依据科研项目"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桥",设计了一根跨径为7 000mm的钢-混凝土组合实验梁,进行了负弯矩作用下的静力性能试验。验证了其装配式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该实验梁的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且方法简单适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是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连续刚构桥 负弯构件 实验设计
下载PDF
用碳纤维布进行钢筋混凝土梁负弯区加固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柏生 祝金标 陈瑶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18-920,926,共4页
在梁顶面粘贴碳纤维布对框架梁进行负弯矩加固时,碳纤维布要受到柱子隔断而没有足够的锚固,针对此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碳纤维布粘贴方式的加固效果,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并论证了规范中对粘贴碳纤维布离两边距离规定的... 在梁顶面粘贴碳纤维布对框架梁进行负弯矩加固时,碳纤维布要受到柱子隔断而没有足够的锚固,针对此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碳纤维布粘贴方式的加固效果,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并论证了规范中对粘贴碳纤维布离两边距离规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钢筋混凝土梁 负弯 加固 试验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端负弯区节点加固抗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基芳 《建筑技术开发》 2020年第23期3-5,共3页
粘钢加固法是指在处理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用胶粘剂粘结钢板并用植螺栓锚固的方法对结构构件进行加固,以达到构件满足现行设计规范安全性、耐久性和实用性的要求。粘钢加固框架节点的优势在于施工速度快、作业量小及对建筑环境空间影响... 粘钢加固法是指在处理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用胶粘剂粘结钢板并用植螺栓锚固的方法对结构构件进行加固,以达到构件满足现行设计规范安全性、耐久性和实用性的要求。粘钢加固框架节点的优势在于施工速度快、作业量小及对建筑环境空间影响较小等。根据结构设计工作经验,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破坏形式进行总结,通过实例对负弯区采用围板型粘钢锚固方式进行研究,论述了框架节点抗震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弯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围板型粘钢
下载PDF
关于解决梁支座第二排负弯距筋位置过低的质量通病问题
5
作者 何建波 黄福善 《江西建设》 2000年第3期37-37,共1页
笔者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多年,尤其是在需按抗震设防的建筑工程中,从检查框架梁的钢筋中发现一个较为普遍而又难以解决的质量通病:框架梁支座第二排负弯距筋位置过低,与第一排负弯距筋的净距离即排距一般在50mm-100mm左右,... 笔者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多年,尤其是在需按抗震设防的建筑工程中,从检查框架梁的钢筋中发现一个较为普遍而又难以解决的质量通病:框架梁支座第二排负弯距筋位置过低,与第一排负弯距筋的净距离即排距一般在50mm-100mm左右,大于设计和施工的规范值。其结果是减少了第二排筋受力的有效高度,这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尤其是减少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支座 负弯距筋 梁箍筋 框架梁 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
下载PDF
现浇板中负弯距筋下移的处理实例
6
作者 刘康 《科技与生活》 2011年第18期148-148,117,共2页
本文对现浇板中负弯距钢筋位置下移后处理方案的选用、计算、制订、实施和加固后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说明了碳纤维加同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 现浇板 负弯距筋下移 碳纤维加固
下载PDF
弯辊系统功能缺陷完善
7
作者 徐鹏 王葛 殷程飞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第5期40-42,46,共4页
1780mm热轧线弯棍系统的设计存在使用功能缺陷,通过在生产中的改进,消除了缺陷,正弯与负弯系统实现了无缝衔接连续切换,小弯鶴力下的板形控制不再困难。
关键词 负弯 板形
下载PDF
冷轧机弯辊伺服系统控制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敬磊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第18期270-270,共1页
液压弯辊伺服控制系统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电液伺服控制技术,轧机正负辊通过伺服阀实现控制,能够有效的满足轧制带材板型精度的要求。本文以具体的工程为实例,在阐述了冷轧机液压弯辊伺服控制系统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相... 液压弯辊伺服控制系统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电液伺服控制技术,轧机正负辊通过伺服阀实现控制,能够有效的满足轧制带材板型精度的要求。本文以具体的工程为实例,在阐述了冷轧机液压弯辊伺服控制系统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相应的控制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控制 辊系统 负弯
下载PDF
对开式中厚板矫直机弯辊装置力学分析
9
作者 苗燕 刘囡南 仲鹏 《河南冶金》 2016年第5期21-25,共5页
介绍了对开式中厚板矫直机弯辊装置的结构特性,确定了各部件之间的力作用关系和运动关系,建立了弯辊装置整体力学模型和偏心轴与左右压力框架在负弯和正弯时单体力学模型,并对弯辊装置在工作辊负弯和正弯时进行了力学分析,根据工作辊的... 介绍了对开式中厚板矫直机弯辊装置的结构特性,确定了各部件之间的力作用关系和运动关系,建立了弯辊装置整体力学模型和偏心轴与左右压力框架在负弯和正弯时单体力学模型,并对弯辊装置在工作辊负弯和正弯时进行了力学分析,根据工作辊的极限转角和极限弯矩,求解出负弯和正弯时弯辊装置的弯辊矩和弯辊液压缸需要输出的最大作用力,为弯辊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刚度校核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其尺寸优化提供参数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直机 辊装置 负弯 辊矩
下载PDF
前端可弯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罗艳军 张军 王凤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分析前端可弯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上尿路结石(小于3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实验组,组间均为60例,患者均同意输尿管软镜镜钬激光治疗方法干预,实验... 分析前端可弯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上尿路结石(小于3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实验组,组间均为60例,患者均同意输尿管软镜镜钬激光治疗方法干预,实验组在术中准备前端可弯负压输尿管导引鞘替代常规软镜鞘,观察不同鞘管下的手术指标及炎性因子、结石清除率及治疗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EU、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和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对比中,实验组清除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中,通过前端可弯曲负压鞘减少手术的总体时间、出血量,全面清除结石,安全性交较高,减轻炎性因子水平,该疗法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可压鞘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疗效
下载PDF
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和 郎淑云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我国自推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表示法后,许多钢筋绑扎问题没有详图.各地作法也可能不够统一.本文提出处理意见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肋形楼盖 配筋 主筋排距 纵向受力主筛 负弯 直勾长度
下载PDF
tNPUAS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2.5~3.0 cm非鹿角状肾结石术后发生SIR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海洋 时新宇 +5 位作者 许长宝 李武学 杨军凯 张天贺 黄志恒 赵兴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25-330,共6页
目的:探究前段可弯负压吸引鞘(tip-flexible negative pressure ureteral access sheath,tNPUAS)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2.5~3.0 cm非鹿角状肾结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 目的:探究前段可弯负压吸引鞘(tip-flexible negative pressure ureteral access sheath,tNPUAS)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2.5~3.0 cm非鹿角状肾结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tNPUAS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2.5~3.0 cm非鹿角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tNPUAS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2.5~3.0 cm非鹿角状肾结石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纳入的205例患者中,19例(9.27%)术后发生SIR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LR>2.50(OR=2.953,95%CI:1.006~8.669,P=0.049)、AGR<1.84(OR=0.055,95%CI:0.004~0.860,P=0.039)、结石平均CT值<956.5 HU(OR=0.995,95%CI:0.992~0.998,P<0.001)和手术时间>95.7 min(OR=1.036,95%CI:1.012~1.060,P=0.003)是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较高、AGR较低、结石平均CT值较小和手术时间较长是tNPUAS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2.5~3.0 cm非鹿角状肾结石术后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LR、ARG及结石平均CT值在预测术后SIRS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应严格控制手术时长以降低术后SIR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可压吸引鞘 一次性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