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诗和史——张中行《负暄琐话》读札
- 1
-
-
作者
丽峰
-
机构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
文摘
笔者一直很喜欢张中行的散文,甚至他的普及教育性作品如《谈作文》之类,也总是读得津津有味,《负暄琐话》更是反复读而不厌的妙品。也难怪,这本存录"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的《琐话》,原是古稀之后仍存于中行先生记忆中的影像精华。老人家虽然谦称其中所记"是名副其实的琐屑",但也直率地表明自己"就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为写的是现实的人和事,而又意在"可传",所以说是"史";
-
关键词
《负暄琐话》
张中行
诗
主观愿望
教育性
散文
-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负暄琐话》中《孙立悌》篇若干史实匡正
- 2
-
-
作者
陈从阳
-
机构
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4-78,83,共6页
-
文摘
《负暄琐话》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一。由于该书所记人物包罗广泛,年代久远,所涉史实难免有误。对《孙以悌》篇中若干史实错讹进行了考证和匡补。
-
关键词
负暄琐话
孙立悌
史实
匡正
-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负暄琐话》
- 3
-
-
-
出处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13年第5期30-31,共2页
-
文摘
黄节字晦闻,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老教授。他早年在南方活动,有不少可传的事迹,如与章太炎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印反清或发扬民族正气的罕见著作,参加南社,用诗歌鼓吹革命,与孙中山先生合作,任广东省教育厅长等。他旧学很精,在北京大学教课,主要讲诗。他自己的诗也写得很好,时时寓有感时伤世之痛。
-
关键词
《负暄琐话》
北京大学
国学保存会
语言文学
章太炎
诗歌
孙中山
广东省
-
分类号
G649.28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临渊不羡鱼”——记张中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孙郁
-
机构
鲁迅博物馆
-
出处
《同舟共进》
2009年第2期67-69,共3页
-
文摘
【清寂而欣然】在《负暄琐话》问世前,没有多少人知道张中行的名字。他的文字很好,静静的,像冬夜悄然落地的雪,安宁里有些清冷。记人记事有古风,像六朝的短章,也夹带明清小品的笔意,很有苍凉的况味。我第一次读到这本小册子,竟如同与民国的旧人相逢。
-
关键词
张中行
《负暄琐话》
明清小品
鱼
记事
记人
苍凉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精英入眼新笔记——余熙的《文艺精英入眼记》读后
- 5
-
-
作者
于可训
-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56-58,共3页
-
文摘
近些时,我正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读一位北大旧人张中行先生记北大旧人旧事的书:《负暄琐话》,甚觉趣味。我有一个固执的念头,觉得单从一堂而皇之的学术文章或文学作品去了解一个人或一个时代,颇为不易。
-
关键词
精英
文艺
笔记
《负暄琐话》
文学作品
学术文章
张中行
北大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悲天悯人 诗哲情怀
- 6
-
-
作者
龙协涛
-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57,共1页
-
文摘
自80年代中期张中行先生出版<负暄琐话>以来,他一直文思泉涌,勤于笔耕,出版了十余部散文著作.他的散文如一杯清淳的绿茶,在人们的品味中留下温馨,留下悠久的余韵.
-
关键词
张中行
人物
散文
《负暄琐话》
图书评介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民国时候的北漂族
- 7
-
-
作者
柳军
-
出处
《教育家》
2013年第8期27-28,共2页
-
文摘
北漂文学青年——沈从文
民国时的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有国内一流的学者,也有相对开放的教学资源,这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张中行在《负暄琐话》中提到,那时北大红楼附近的沙滩银闸胡同,住着许多旁听的外地学子。
-
关键词
民国
《负暄琐话》
文学青年
燕京大学
清华大学
教学资源
沈从文
青年学
-
分类号
G649.2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静静走在喧嚣里
- 8
-
-
作者
刘梦妮
-
出处
《教育家》
2013年第2期6-6,共1页
-
文摘
大二时听朱学勤的讲座,他谈到近代中国的两种不同方向的思潮,一种以杨沫的《青春之歌》为代表,激情冲动;另一种以张中行的《负暄琐话》为代表,克制清冷。我找来《负暄琐话》这本书,
-
关键词
《负暄琐话》
《青春之歌》
近代中国
朱学勤
张中行
杨沫
-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静静走在喧嚣里
- 9
-
-
-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13年第4期55-55,共1页
-
文摘
刘梦妮在1月21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朱学勤曾谈到近代中国两种不同方向的思潮,一种以杨沫的《青春之歌》为代表,激情冲动,另一种以张中行的《负喧琐话》为代表,克制清冷。张中行一生,看人看事,一是不拘泥于道德,看重的是自然人性的美与欲;二是不喜宏大叙事,而着眼于普通人命运的思考。我想,这是他《负暄琐话》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吧。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走出,读到那样丝毫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字,都被深深打动了。各大报纸杂志的转载介绍,竞意外把张中行晚年的寂寞打破了。
-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广州日报》
《青春之歌》
《负暄琐话》
近代中国
张中行
自然人性
宏大叙事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北大“惯例”: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 10
-
-
作者
徐德亮
-
出处
《书摘》
2010年第8期102-102,共1页
-
文摘
又重读了张中行老先生的《负暄琐话》,看到《红楼点滴》的时候,不禁念往追思,颇多今昔之感。
-
关键词
惯例
北大
《负暄琐话》
张中行
-
分类号
F832.63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