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干气密封边界膜滑移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梦静 彭旭东 白少先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为了研究随机粗糙表面上的滑移流效应,针对符合高斯分布的粗糙度表面,考虑其影响对一阶滑移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随机粗糙表面的有效滑移长度模型;建立流体润滑方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计算,研究粗糙峰间距、粗糙度均方根对滑... 为了研究随机粗糙表面上的滑移流效应,针对符合高斯分布的粗糙度表面,考虑其影响对一阶滑移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随机粗糙表面的有效滑移长度模型;建立流体润滑方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计算,研究粗糙峰间距、粗糙度均方根对滑移流以及螺旋槽干气密封的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较小、粗糙峰间距较小或者粗糙度均方根较大的情况下,密封端面更容易发生负滑移现象;在微尺度条件下,负滑移有助于提高密封的端面开启力和运行稳定性;滑移流对气膜刚度的影响最大,气膜承载力次之,泄漏率最小且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负滑移 粗糙峰间距 粗糙度均方根
下载PDF
页岩油藏表观液体渗透率的分形表征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元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3,共8页
表观液体渗透率是研究页岩油藏有效渗流能力的重要参数,明确负滑移长度对表观液体渗透率的影响对认识页岩油藏渗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孔介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页岩油藏表观液体渗透率模型。新建立的页岩油藏表观液体渗透率模型... 表观液体渗透率是研究页岩油藏有效渗流能力的重要参数,明确负滑移长度对表观液体渗透率的影响对认识页岩油藏渗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孔介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页岩油藏表观液体渗透率模型。新建立的页岩油藏表观液体渗透率模型可综合反映储层孔隙结构、孔隙度、迂曲度和孔隙半径及负滑移长度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负滑移长度越大,流体在微纳米管中的平均渗流速度越小;孔隙半径越大,负滑移长度对渗流速度的影响越小。表观液体渗透率与达西渗透率之比随负滑移长度的增加而减小;表观液体渗透率随孔隙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随迂曲度的增大而减小。表观液体渗透率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滑移效应引起的渗透率损失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藏 表观液体渗透率 分形理论 多孔介质 负滑移长度
下载PDF
煤层气井单相水流拟稳态排采模型与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庆忠 王宁 +5 位作者 张学英 姚华 杨延辉 邹学学 王晶 孙晓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6-1124,共9页
为实现煤层气井的定量化排采管控,有效提高单井产气量,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试验区高阶煤为研究对象,依据裂缝储层饱和水单相渗流机理,分析了压裂返排后各级裂隙对排水效果的影响,结合压裂与排采数据,探讨了压裂改造范围内的压力传播特... 为实现煤层气井的定量化排采管控,有效提高单井产气量,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试验区高阶煤为研究对象,依据裂缝储层饱和水单相渗流机理,分析了压裂返排后各级裂隙对排水效果的影响,结合压裂与排采数据,探讨了压裂改造范围内的压力传播特征,将排水区域划分为单相流弹性排水区与两相流弹性排水区,通过建立垂直裂缝线性流拟稳态模型,确定了与试验区地质条件相符的排采控制原则。研究表明:在饱和水单相流阶段,压裂裂缝是水相主要渗流通道,为水相强流动区,100μm级(渗透率1×10-15~1.2×10-15 m 2)外生及微型裂隙对煤层应力、压力传播及气体解吸最为敏感,为水相弱流动区,排采过程中应同时考虑低压力梯度造成的非线性渗流效应与应力敏感作用;排采模型显示:在垂直裂缝拟稳态渗流阶段,储层压力分布呈抛物线型,近井区域产水量高于边界区域,表现为更易发生解吸,单相水流期的渗流阻力主要由煤岩渗透率、排采时间、煤岩压缩系数、裂缝尺寸、压裂改造半径、驱替压力梯度、孔隙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保证解吸气的连续、高效产出,马必东试验区按照“快-慢-缓”的排采原则,存在合理的排采界限(0.05~0.10 MPa/d);针对高阶碎裂煤,在定流压降幅条件下,产水曲线形态可划分为稳定型、上升型与下降型,同时反映了不同煤储层的供水特性,高产能井解吸前通常出现气驱水尖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 饱和水单相流 边界负滑移 线性流 拟稳态 排采控制
下载PDF
Study for reasonable valu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ain cable and saddle 被引量:2
4
作者 Deng Ting Luo Xihe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2年第3期72-76,共5页
The valu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main cable and saddle, relates to not only the anti-slippage stability of three-tower suspension bridge, but also the reasonable stiffness of the middle tower and the magn... The valu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main cable and saddle, relates to not only the anti-slippage stability of three-tower suspension bridge, but also the reasonable stiffness of the middle tower and the magnitude of rigidity of the whole bridge. First, the paper does some comparative studies abou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oad test resul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the paper draws the appropriate anti-slippage safety factor for the most unfavorable loa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oad standards, and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0.2 between main cable and sadd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tower suspension bridge middle tower main cable SADDLE anti-slippage safety factor load standar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