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线型海洋重力仪负漂移原因分析及处理
1
作者 王劲松 叶宇星 +2 位作者 徐行 赵强 廖开训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2期326-330,共5页
分析了直线型KSS31M(SN035)海洋重力仪短期负漂移现象的原因、采取的处理措施和经验总结,认为在减震措施不足的情况下,重力仪长期经受震动,而频繁的搬动会使重力仪弹性系统中的金属弹簧产生较大的弹性疲劳,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 分析了直线型KSS31M(SN035)海洋重力仪短期负漂移现象的原因、采取的处理措施和经验总结,认为在减震措施不足的情况下,重力仪长期经受震动,而频繁的搬动会使重力仪弹性系统中的金属弹簧产生较大的弹性疲劳,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除,由此可能导致月漂移超标;陀螺稳定平台轴因承受震动磨损较严重,轴承间隙变大,导致安装在平台之上的重力传感器经过抛物线测试之后不能完全垂直指向地心,重力在水平方向存在一个微小的分量,最终导致重力读数偏小,即短期负漂移;重力基点环境的变化等对漂移也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在搬动重力仪后将仪器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恒温后再开机,密切监测一段时间,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力测量 海洋重力仪 零点漂移 负漂移
下载PDF
稳压器隔离阀自然开度不足及保护阀零点负漂移现象分析和处理
2
作者 黄宇辉 王飞 白宇轩 《科技与创新》 2019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稳压器安全阀组件是核电厂一回路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回路严重超压事故工况下,为一回路提供超压保护和卸压的服务;对某核电厂在执行热态功能试验期间,隔离阀出现自然开度不足以及保护阀零点负漂移现象进行根本原因排查和原理分析,... 稳压器安全阀组件是核电厂一回路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回路严重超压事故工况下,为一回路提供超压保护和卸压的服务;对某核电厂在执行热态功能试验期间,隔离阀出现自然开度不足以及保护阀零点负漂移现象进行根本原因排查和原理分析,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调整方案,为同类型的稳压器安全阀组件相关试验和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压器安全阀组件 自然开度不足 保护阀 零点负漂移
下载PDF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负热灵敏度漂移补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莉丽 戎华 刘仁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05年第3期74-75,共2页
分析恒压源供电和恒流源供电两种情况下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提出用负阻抗变换器补偿负热灵敏度漂移的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补偿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热灵敏度漂移 补偿 阻抗变换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蓬莱坝剖面寒武系第二统-第三统界线处碳同位素负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小林 胡文瑄 +1 位作者 李庆 朱井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3,共8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蓬莱坝剖面是研究寒武系地层的典型剖面,而迄今未有第二统-第三统界线处碳同位素演化研究。本研究对该剖面第二统吾松格尔组-第三统沙依里克组过渡区碳酸盐岩进行系统取样,分析了18件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蓬莱坝剖面是研究寒武系地层的典型剖面,而迄今未有第二统-第三统界线处碳同位素演化研究。本研究对该剖面第二统吾松格尔组-第三统沙依里克组过渡区碳酸盐岩进行系统取样,分析了18件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δ13C(V-PDB)和δ18O(V-PDB)值分别分布于-4.2‰~0.8‰之间和-7.4‰~-3.8‰之间,二者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并且δ13C值在第二统与第三统界线处呈现明显的负漂移,可达-4.2‰。因此,δ13C值负漂移未受成岩作用影响,真实反映了原始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与北美、西伯利亚、华南以及华北地区的ROECE地质事件对比,具有全球意义。鉴于ROECE(Redlichiid-Olenellid Extinction Carbonisotope Excursion)事件约发生在509Ma,所以本研究为区域地层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绝对年龄数据,弥补了传统年代学研究方面的不足。此外,这是ROECE事件在塔里木盆地的首次报道,对寒武系地层划分以及全球对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第二统—第三统 碳同位素 负漂移 蓬莱坝剖面 柯坪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朝鲜平南盆地埃迪卡拉系-下寒武统地层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金明哲 杨正赫 +5 位作者 彭澎 翟明国 朴贤旭 冯连君 李忠日 朱成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80-3186,共7页
中朝古陆(华北古陆)平南盆地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广泛发育新元古界-古生界地层。根据化石记录,一般认为燕滩群(自下而上包括飞狼洞组和棱里组)主体属于埃迪卡拉系,黄州(超)群坪山组和中和组主体属于下寒武统。然而,该套地层记录的新元古界... 中朝古陆(华北古陆)平南盆地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广泛发育新元古界-古生界地层。根据化石记录,一般认为燕滩群(自下而上包括飞狼洞组和棱里组)主体属于埃迪卡拉系,黄州(超)群坪山组和中和组主体属于下寒武统。然而,该套地层记录的新元古界-古生界界线处在什么位置,燕滩群是否记录冰期事件(如,Gaskiers冰期),尚有争议。本文对这些地层开展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飞浪洞组δ13C值从底部+2‰开始,在+2‰和+6‰之间变化,最上部为+2‰;棱里组从下到上从0降至-7‰;坪山组在-3.1‰~0‰之间变化;中和组基本上在-1.2‰^+1.9‰范围变化。这些数据表明,原先认为有冰碛岩的飞浪洞组可能没有记录Gaskiers冰期;棱里组δ13C值与Gaskiers或Marinoan等冰期不可对比,而可能对应于埃迪卡拉系最末期的负漂移。通过将平南盆地燕滩群-黄州群地层碳同位素值变化趋势与国际地层对比,明确地层时代属于埃迪卡拉系末期-下寒武统;由于不存在明确的的不整合,燕滩群-黄州群地层可以作为这一时期连续剖面。我们认为黄州群坪山组底部含磷、含金属硫化物黑色板岩可以作为界线标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中朝古陆(华北古陆) 埃迪卡拉系 下寒武统 碳同位素 负漂移
下载PDF
朝鲜半岛平南盆地地质演化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澎 胡波 +3 位作者 张志越 张艳斌 郭敬辉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9-142,I0017-I0056,共54页
平南盆地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处于华北克拉通(中朝克拉通)东缘;其演化历史长达10亿年,其地质记录为揭示东亚现今构造格局的形成提供重要制约。盆地发育中元古界-中生界,从下至上包括黄海群(1.3~1.1Ga)、祥原超群(1.0~0.9Ga,自下而上包括... 平南盆地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处于华北克拉通(中朝克拉通)东缘;其演化历史长达10亿年,其地质记录为揭示东亚现今构造格局的形成提供重要制约。盆地发育中元古界-中生界,从下至上包括黄海群(1.3~1.1Ga)、祥原超群(1.0~0.9Ga,自下而上包括直岘群、祠堂隅群、默川群和灭岳山群等)、燕滩群(狗岘系,0.72~0.54Ga)、黄州系/超群(0.52~0.46Ga,包括下部黄州群和上部法洞群)和平安超群(0.33~0.24Ga)等5个构造层序;各单元之间均为平行不整合;沉积跨度超过10亿年,沉积物厚度累计达到15000m。另外,平南盆地南部发育临津群(0.42~0.35Ga),该地层与中元古界上部-奥陶系很可能呈构造接触关系。平南盆地沉积中心自中元古代晚期从南部逐渐向北部转移,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均位于中部,二叠纪盆地沉积中心位于北部。平南盆地沉积碎屑锆石年龄则显示物源发生多期变化:中元古代以盆地北侧基底~1.8Ga峰期岩浆-变质作用岩石为主;中元古代晚期以同沉积就位的岩浆岩为主;新元古代以1.6~1.5Ga和1.2~1.1Ga峰期的岩浆岩为主;寒武纪以~2.5Ga和~1.8Ga峰值的变质基底岩石为主。以上变化反映了古地理格局的显著变化。推测新元古代早期及之前,华北克拉通曾与某个发育1.6~1.5Ga和1.2~1.1Ga岩浆作用的克拉通或者岩浆弧相邻(近邻或远邻);地层记录了迄今所知新元古代最早的碳同位素负漂移(默川负漂移,~0.92Ga),地层可能还记录了最晚的负漂移(燕滩负漂移,可能对应全球Gaskiers负漂移,~0.55Ga),它们可能是对新元古代全球长期多次岩浆-裂解-冰期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平南盆地 构造层序 沉积物源 碳同位素负漂移 盆地演化
下载PDF
湘西寒武系鼓山阶底界附近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左景勋 彭善池 +3 位作者 朱学剑 方怀宾 祁玉平 陈泳霖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3-462,共10页
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鼓山阶(Drumian)底界附近碳酸盐岩的δ^(13)C值分布于0.5‰~–3.0‰之间,δ^(18)O值分布于–4.0‰~–12.0‰之间,少数碳酸盐岩样品的δ^(18)O值低于–10.0‰,指示岩石经历成岩期后蚀变作用影响,但δ^(13)C、δ^(18)O... 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鼓山阶(Drumian)底界附近碳酸盐岩的δ^(13)C值分布于0.5‰~–3.0‰之间,δ^(18)O值分布于–4.0‰~–12.0‰之间,少数碳酸盐岩样品的δ^(18)O值低于–10.0‰,指示岩石经历成岩期后蚀变作用影响,但δ^(13)C、δ^(18)O之间的非协变关系指示碳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鼓山阶底界附近δ^(13)C表现为负漂移演化趋势,负漂移幅度为4.0‰,最低值出现在鼓山阶底界之上9 m处,与美国犹他州Drum Mountains剖面鼓山阶负漂移(DICE)出现的位置基本一致,负漂移幅度可与美国内华达州Desert Range剖面、Panaca Hills剖面、犹他州House Range剖面、Drum Mountains剖面对比,表明DICE负漂移具有洲际可对比性,可作为寒武系鼓山阶划分与对比的工具。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第二统顶部清虚洞组、第三统底部敖溪组白云岩为海平面下降期形成的进积序列,寒武系第三统花桥组下部黑色泥灰岩、钙质泥岩夹富含黄铁矿结核的硅质条带为深水斜坡相沉积,超覆于白云岩之上。因此,寒武系鼓山阶底部附近的DICE负漂移发生在寒武纪第三世鼓山期海侵时期,与美国Drum Mountains剖面鼓山阶DICE负漂移所处的沉积环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DICE负漂移 鼓山阶 寒武系 湘西王村
下载PDF
扬子地台新元古代碳酸盐盖帽碳、氧同位素研究
8
作者 聂文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02-202,共1页
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冰期发生在新元古代末期(约635Ma),其结束的标志是沉积了一层薄薄的、横向连续展布的、δ^13C呈明显负异常的碳酸盐盖帽。地质学家提出了多种成因模型来解释碳酸盐盖帽δ^13C负漂移,最著名的有:生物产率下降说... 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冰期发生在新元古代末期(约635Ma),其结束的标志是沉积了一层薄薄的、横向连续展布的、δ^13C呈明显负异常的碳酸盐盖帽。地质学家提出了多种成因模型来解释碳酸盐盖帽δ^13C负漂移,最著名的有:生物产率下降说,滞留海水翻转说和甲烷渗漏分解说。对黔南、浙西新元古代碳酸盐盖帽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3C负异常是甲烷渗漏和海水翻腾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如下:①贵州瓮安和朵丁剖面的岩石结构与现代和古代甲烷渗漏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相似;②碳酸盐盖帽上覆的浅水相磷块岩沉积为海水倒转说提供了佐证,因为浅水区磷质来源于水体倒转时携带的深海磷。始于Marinoan冰期结束时海水倒转导致碳酸盐盖帽的形成,并促使磷块岩在浅水区域的沉积成矿。水体倒转的另一效应是将深海负^13C的碳酸盐带到浅水区域,碳酸盐盖帽和上覆磷块岩的负δ^13C值证实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盖帽 负漂移 Δ^13C 甲烷分解 海水倒转 新元古代末期 碳酸盐沉积 同位素研究 扬子地台 δ^13C值
下载PDF
豫北林州地区鼓山阶底部碳同位素组成及演化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泳霖 王玺 +3 位作者 王艳慧 姚帅 白国典 方怀宾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40,149,共10页
碳同位素地层学是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豫北驴驮沟剖面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碳同位素分析发现,驴驮沟剖面寒武系鼓山阶(Drumian)底界附近的碳酸盐岩的δ^(13) C值分布于3.1‰~-1.7‰之间,δ^(18) O值分布于-3.9‰~-9.4‰... 碳同位素地层学是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豫北驴驮沟剖面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碳同位素分析发现,驴驮沟剖面寒武系鼓山阶(Drumian)底界附近的碳酸盐岩的δ^(13) C值分布于3.1‰~-1.7‰之间,δ^(18) O值分布于-3.9‰~-9.4‰之间。δ^(13) C、δ^(18) O之前的非协变关系指示碳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鼓山阶底界附近δ^(13) C表现为负漂移演化趋势,漂移幅度为3.0‰,最低值为-1.7‰,出现在三叶虫Proasaphiscus首现位置15 m之下。出现负漂移的位置和负漂移的幅度与华南湘西王村剖面、美国犹他州Drum Mountains等剖面的鼓山阶底部的负漂Drum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DICE)一致,表明DICE负漂移具有洲际对比意义,可作为寒武系鼓山阶划分和对比的工具。负漂移峰值处岩性为位于青灰色页岩之间的薄层灰岩夹层,超覆于鲕粒灰岩之上,因此,寒武系鼓山阶底部附近的DICE负漂移对应于苗岭世早期的海侵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DICE负漂移 鼓山阶 寒武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