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的短期负荷分层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赛 张勇 刘欣 《陕西电力》 2011年第10期7-10,共4页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短期负荷预测的预测方法大多是从总负荷入手进行分析建模,未能充分关注负荷变化的各个组成成分。本文提出1种短期负荷分层预测法。首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法自适应地将总负荷...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短期负荷预测的预测方法大多是从总负荷入手进行分析建模,未能充分关注负荷变化的各个组成成分。本文提出1种短期负荷分层预测法。首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法自适应地将总负荷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内在模式;然后,对高频、低频和趋势分量分别采用正常日点对点倍比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GM(1,1)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将3个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作为最终的预测值。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负荷分层 经验模态分解法
下载PDF
负荷分层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比磁共振T2加权像评估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应用
2
作者 王超凡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37-44,共8页
评估特异性分层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LS2D-STE)、心脏磁共振T2加权像(CMR-T2)两种检查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阻塞(MVO)的单独检测价值,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脉微... 评估特异性分层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LS2D-STE)、心脏磁共振T2加权像(CMR-T2)两种检查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阻塞(MVO)的单独检测价值,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脉微循环功能方面的特点,以指导患者的治疗策略。从而得出较为简便、更加实用的检测冠脉微循环功能的方法。方法 纳入行直接PCI患者32例,所有纳入患者于术后5天左右行心脏磁共振(CMR)、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各节段心内膜层(Endo)、中层(Mid)及心外膜层(Epi)各层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CS)以及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RS)。比较LGE+、MVO+和LGE+、MVO-两组各参数指标,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评估MVO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AUC),筛选出最佳的检测方法。结果 32例STEMI患者中,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出现MVO占56%。节段分析发现,LGE+、MVO+节段共94个,LGE+、MVO-节段共136个,CMR-T2评估MVO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49%、92.65%、92.17%。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得的Endo-LS及Endo-CS评估MVO的准确性较高。结论 LS2D-STE评估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Endo-LS的检测价值最高;CMR-T2单独检测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价值优于LS2D-S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分层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脏磁共振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电力系统分层紧急负荷控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军 涂光瑜 +3 位作者 罗毅 陈德树 熊慕文 李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6-31,共6页
首先介绍了目前电力系统故障后紧急控制的常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紧急负荷控制手段所存在的计算方法复杂及计算周期过长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提出分层紧急负荷控制的方法。在区域电网中合理选取可控负荷/机组节点,依据与... 首先介绍了目前电力系统故障后紧急控制的常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紧急负荷控制手段所存在的计算方法复杂及计算周期过长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提出分层紧急负荷控制的方法。在区域电网中合理选取可控负荷/机组节点,依据与故障节点的电气距离生成分层负荷控制对策表并对负荷进行分层控制;同时依据功率平衡保护原理,在区域电网内出现交换功率突变或大规模的功率不平衡时,采用紧急负荷/机组控制手段对系统负荷及机组进行分层快速控制,以防止电网连锁恶性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安全 可控节点 紧急控制 负荷分层 功率平衡保护
下载PDF
分层切负荷的暂态能量函数(TEF)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余志文 郭志忠 +1 位作者 王志伟 郑健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2,18,共5页
远方电源端切机受端切负荷,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通常的稳定控制措施。本文从能量函数角度研究了这两类措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分层切负荷措施的合理性。指出分层切负荷情况下的系统暂态过程是变结构问题。对不同操作场景... 远方电源端切机受端切负荷,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通常的稳定控制措施。本文从能量函数角度研究了这两类措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分层切负荷措施的合理性。指出分层切负荷情况下的系统暂态过程是变结构问题。对不同操作场景下能量值和势能参考点的归一化作了有效地处理,提出了切负荷灵敏度的概念,并给出了简洁实用的表达形式。分析结果证明这些处理对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分层负荷 暂态能量函数 控制策略表
下载PDF
实验比较两种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5
作者 黄晨 聂云卿 +4 位作者 杨通 马静思 王昕 王非 苗宇峰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期53-58,共6页
以某大空间热环境实验基地喷口中送风和柱状下送风分层空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比较了传统的基于热转移和新的基于热平衡两种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喷口中送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基于热转移的传统方法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 以某大空间热环境实验基地喷口中送风和柱状下送风分层空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比较了传统的基于热转移和新的基于热平衡两种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喷口中送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基于热转移的传统方法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9.34%;基于热平衡的新方法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7.83%;柱状下送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基于热平衡的新方法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6.81%。提出的基于热平衡的新方法计算喷口和下送风分层空调负荷是可行的,由于其物理概念清晰、适应面广,通过进一步的工程应用研究后,可应用于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工程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调负荷 计算方法 热转移 热平衡
下载PDF
体育建筑非空调区照明与间歇运行对分层空调负荷影响的分析
6
作者 刘洋 黄晨 +1 位作者 王昕 施天皓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12期1-7,共7页
传统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辐射热转移负荷仅考虑非空调区高温壁面对空调区低温壁面辐射引起的负荷,并未考虑非空调区照明设备与空调区之间的辐射热转移负荷,而将非空调区照明得热形成的负荷全数作为非空调区空气得热。为研究非空调区... 传统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辐射热转移负荷仅考虑非空调区高温壁面对空调区低温壁面辐射引起的负荷,并未考虑非空调区照明设备与空调区之间的辐射热转移负荷,而将非空调区照明得热形成的负荷全数作为非空调区空气得热。为研究非空调区照明设备与空调区之间的辐射热转移后对热转移负荷的影响,以某体育中心比赛大厅为研究对象,在现行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非空调区照明负荷假想成比赛区非空调区上空一均匀面热源,假定照明灯具均带不透明的灯罩,并近似认为不影响室内气流流动。根据面热源辐射散热比例,通过计算该面热源与空调区地板之间的辐射量并附加一定的修正系数(取1.3)得到空调区辐射热转移量。同时,考虑到体育馆经常为间歇性运行工况,为研究间歇性运行工况与连续性运行工况之间的差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假想设定了一些通常存在的间歇性工况并基于间歇运行工况进行了照明辐射散热对负荷的影响。研究非空调区照明向空调区转移的辐射热转移负荷发现:在非空调区,与不考虑照明辐射散热相比,考虑非空调区照明总散热中辐射散热占比为50%时,间歇运行对流和辐射总热转移负荷增加了8.8%;考虑照明总散热中辐射散热占比为0%~100%时,间歇运行对流和辐射总热转移负荷增加了0.0%~19.0%。通过分析体育建筑运行及其空调负荷构成特点,提出了针对体育馆间歇运行特征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由论文设定的间歇运行工况计算得出间歇运行负荷是连续运行的92.3%。同时,还得到间歇运行时重型建筑分层空调负荷是轻型建筑的93.3%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建筑 比赛大厅 非空调区照明 间歇运行 辐射热转移负荷 分层空调负荷 综合冷负荷系数
下载PDF
基于任务分层的地铁驾驶员应急处置作业工作负荷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于铮 杨聚芬 +1 位作者 刘志钢 宋皓晨 《人类工效学》 2022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从任务的不同层次探究地铁驾驶员应急处置作业的工作负荷。方法首先从应急处置作业的结构分析出发,将其分解为行为单元层和多任务层。行为单元层采用主观评价法标定其工作负荷量化的视觉-听觉-认知-执行(VACP)量表;多任务层综合考... 目的从任务的不同层次探究地铁驾驶员应急处置作业的工作负荷。方法首先从应急处置作业的结构分析出发,将其分解为行为单元层和多任务层。行为单元层采用主观评价法标定其工作负荷量化的视觉-听觉-认知-执行(VACP)量表;多任务层综合考虑执行任务的时间消耗、行为单元工作负荷及时间压力等因素,构建了基于时间占用率的工作负荷评价模型;最后以12项应急处置作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标定的行为单元层VACP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α=0.71)和效度(KMO=0.75),并结合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量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地铁驾驶员应急处置作业工作负荷评价方法的准确性(r=0.7938,P<0.05)。结论本文构建的基于时间占用率的多任务层工作负荷评价模型与NASA量表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于评估地铁驾驶员工作负荷,降低运营风险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地铁 驾驶员 交通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处置作业 分层工作负荷评价 VACP量表 事故预防
下载PDF
基于事件检测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世敬 王晓静 +1 位作者 雍静 刘明 《建筑电气》 2017年第7期57-64,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事件检测的住宅用电负荷非侵入式识别方法。改进滑动窗双边累计和事件检测方法中确定事件发生阈值的设定措施,并在程序能够检测事件发生时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事件发生后进入稳态时刻的检测方法。在负荷识别问题中,提出采... 提出一种基于事件检测的住宅用电负荷非侵入式识别方法。改进滑动窗双边累计和事件检测方法中确定事件发生阈值的设定措施,并在程序能够检测事件发生时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事件发生后进入稳态时刻的检测方法。在负荷识别问题中,提出采用C4.5决策树算法和最近邻法结合的分类分层负荷识别算法。经过试验验证,事件检测算法和负荷识别算法均取得良好的负荷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 事件检测 滑动窗双边累计和算法 决策树 最近邻法 分类分层负荷识别 特征提取 负荷识别
下载PDF
分层网损的实时监视与统计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思明 《电力大数据》 2018年第8期38-42,共5页
通过在调度自动化系统(EMS)中实时监视与统计各电压层级负荷总和、电厂出力及厂用电、与相邻地区电网及地方电力公司电力交换、网络损耗等情况,可加强电网负荷管理,掌握电网负荷分布及特性,分析电网运行损耗,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优质... 通过在调度自动化系统(EMS)中实时监视与统计各电压层级负荷总和、电厂出力及厂用电、与相邻地区电网及地方电力公司电力交换、网络损耗等情况,可加强电网负荷管理,掌握电网负荷分布及特性,分析电网运行损耗,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优质、环保运行水平。文章提出了220 k V^500 k V电压等级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网损损耗的工程计算公式以及在系统中的实现手段,并介绍了在EMS系统中对任一时间范围内的网损均值的统计和查询方式。通过分析EMS系统采集数据的特性,探索日常数据维护工作中提高网损统计准确性的措施。处理好数据同步性和采样精度等所造成的偏差问题,有利于电网运行调控中分析网损指标,明确降损原则和调控措施,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能源损耗、改善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分层分区 网损 实时监视 调度自动化
下载PDF
Block-Gebhart模型分区数对预测大空间热环境参数及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路凯文 黄晨 +4 位作者 李瑞彬 刘洋 王昕 王海东 王非 《暖通空调》 2021年第3期101-107,共7页
Block-Gebhart(B-G)模型应用的关键之一是确定竖向空间划分的区域数。推导了任意分区数B-G模型的能量平衡方程的系数表达式。以某大空间下送风分层空调缩尺模型实验室为对象,建立了2、4、7分区的B-G模型来预测室内热环境参数和分层空调... Block-Gebhart(B-G)模型应用的关键之一是确定竖向空间划分的区域数。推导了任意分区数B-G模型的能量平衡方程的系数表达式。以某大空间下送风分层空调缩尺模型实验室为对象,建立了2、4、7分区的B-G模型来预测室内热环境参数和分层空调负荷,并采用7个工况的实验数据予以验证。结果表明:4分区模型对室内热环境参数和冷负荷的预测准确性比2分区、7分区模型更好;就本文研究对象而言,选择4分区模型作为B-G模型比较合理;能较好反映建筑结构、气流组织等特点是确定区域划分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Gebhart模型 分区数 大空间建筑 热环境参数 分层空调负荷
下载PDF
非侵入式负荷动态识别方法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11
作者 刘春蕾 庞鹏飞 +3 位作者 石纹赫 孔令号 黄洵 戚军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07-314,共8页
随着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负荷类型日趋多样化,基于单层特征的静态识别方法需要构造更加全面、复杂的特征,难以兼顾负荷识别的准确度及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特征组的动态识别方法,综合考虑不同负荷特征提取的采样频... 随着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负荷类型日趋多样化,基于单层特征的静态识别方法需要构造更加全面、复杂的特征,难以兼顾负荷识别的准确度及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特征组的动态识别方法,综合考虑不同负荷特征提取的采样频率、监测窗口宽度、计算复杂度和负荷特征存储量等构建分层特征组,针对负荷群中不同的负荷类型提取不同的特征组作为分类特征以降低特征的综合提取代价,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多分类算法实现按需识别负荷类型。BLUED数据库的仿真对比分析和实际某工厂的工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多层特征组的动态识别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负荷的综合识别速度,也能提升相似负荷的识别准确度,在负荷相似及投切频繁的场景下能够兼顾负荷识别准确度和速度,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负荷特征分层 动态识别 支持向量机多分类算法
下载PDF
一种集中协调-实时分布控制的低频低压减载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章昊 田宏强 +5 位作者 丁超 麦立 彭伟 王京景 胡则剑 陈永华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4,53,共9页
低频低压减载是一种能有效防止电网电压崩溃的紧急措施。提出一种预先集中协调,实时分布控制的低频低压减载方案。基于独立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构建分布式低频低压减载方案架构;采用负荷分层分区控制决定负荷切除量,实现站间、站内负荷的... 低频低压减载是一种能有效防止电网电压崩溃的紧急措施。提出一种预先集中协调,实时分布控制的低频低压减载方案。基于独立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构建分布式低频低压减载方案架构;采用负荷分层分区控制决定负荷切除量,实现站间、站内负荷的协调控制。通过仿真将低频低压减载方案与传统减载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切负荷精度,实现精准的负荷控制,降低稳控措施代价影响,加强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先集中协调 负荷分层分区控制 低频低压减载
下载PDF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网暂态稳定控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4
13
作者 余志文 白雪峰 +1 位作者 郭志忠 田洪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60,65,共5页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在远距离联络线发生故障时 ,往往需要在送端切机、受端切负荷以维持系统稳定。考虑到这类系统的特点 ,按照负荷节点与联络线接入点的电气距离建立“缓冲层”,同时考虑负荷供电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由近及远分层切负...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在远距离联络线发生故障时 ,往往需要在送端切机、受端切负荷以维持系统稳定。考虑到这类系统的特点 ,按照负荷节点与联络线接入点的电气距离建立“缓冲层”,同时考虑负荷供电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由近及远分层切负荷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简化控制策略表 ,又易于装置的配置 ,对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基于分层的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网 暂态稳定控制 电力系统 分层负荷 策略表 多目标控制系统
下载PDF
体育建筑分层空调负荷特点分析
14
作者 刘洋 黄晨 +1 位作者 王昕 施天皓 《空调暖通技术》 2016年第2期21-27,共7页
本文以某体育中心比赛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分析该计算方法在比赛馆空调负荷计算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根据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分析体育建筑空调负荷构成特点,针对其构成及运行特点,提出了... 本文以某体育中心比赛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分析该计算方法在比赛馆空调负荷计算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根据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分析体育建筑空调负荷构成特点,针对其构成及运行特点,提出了针对体育馆间歇运行特征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并对该体育建筑典型间歇运行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建筑 比赛馆 分层空调负荷计算 间歇运行 负荷系数
原文传递
数值模拟在外延阶梯型中庭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15
作者 虞世放 张旭 王凌飞 《供热制冷》 2005年第7期50-52,54,共4页
本文采用CFD软件对外延阶梯型中庭室内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不仅预测和验证了热环境的舒适性,而且根据模拟结果得出该建筑的空调负荷。为该类中庭的建筑形式设计、室内舒适性和节能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CFD模拟 中庭 分层空调负荷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Blade slotting on a High-Load Low-Pressure Turbine Profile at various Reynolds Numbers:Part Ⅰ——Slotting Scheme's Verification 被引量:3
16
作者 Qiang Du Junqiang Zhu +1 位作者 Min Zhou Wei L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3-20,共8页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and reattachment is often an unavoidable feature of low pressure (LP) turbine,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high altitude low Reynolds number experienced by the modern LP t...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and reattachment is often an unavoidable feature of low pressure (LP) turbine,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high altitude low Reynolds number experienced by the modern LP turbine stage in aero-engine.Although an excellent turbine airfoil design can avoid flow separation on certain extent,but within flight envelope,LP turbine's characteristic Reynolds number may varied greatly,so it will be still under the risk of the presence of separation bubble.In this two parts paper a new concept of slotted-blade was raised to testify the gain of the blade slotting.A high aerodynamic loading LP turbine blade IET-LPTA was under investigated with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Computation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blade slotting could be a way of choice to suppress separation bubble and reduce profile lo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Reynolds number,although its position and geometry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and reattachment High aerodynamic loading LP turbine blade Slotted-blade
原文传递
Numerical Method on Load Sharing Problem of Thick Laminate Joints
17
作者 刘龙权 陈昆昆 +2 位作者 张俊琪 刘无瑕 汪海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4年第1期95-101,共7页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predicting the load sharing of multi^bolt thick laminate joints is necessary to quicke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s over various design variables, and a two-dimensional ...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predicting the load sharing of multi^bolt thick laminate joints is necessary to quicke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s over various design variables, and a two-dimensional (2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s introduced to meet such a demand. The deformation contributions of the joint zone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separately, including the shearing deformation of the fasteners shank,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fasteners shank, and the bearing deformation of the fasteners and joint plates. These deformations are all transferr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mponents of the fastener's flexibility. In the 2D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flexibilities of the beam elements and bush elements are used to simulat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fastener's flexibility. The parameters of the beam elements which include the bending moment of inertia and intersection area,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bush elements which include the stiffnes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re all obtained through equalizing the fasteners flexibilities. In addition, the secondary bending effect introduced by the single-lap joints i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o verify the flexibilities of the fastener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proposed FEM is testified to be more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2D FEMs and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FEM in solving load sharing problem of multi-bolt single-lap thick laminate joints. With the increase of joint plates' thicknes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end to be more obvious. The proposed 2D FEM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designing bolted joints in large-scale composi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 sharing thick laminate fastener flexibility finite element single-la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