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LSTM网络的时变综合负荷模型参数辨识
1
作者 陈谦 冯源 +1 位作者 陈嘉雯 徐旸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11期67-71,共5页
考虑到实际电网负荷的组成会随着系统运行方式、环境状况等因素发生变化,以及各类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负荷模型中增加了具有各种时变特性的负荷分量,对其进行参数辨识的难度日益加大。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变参数辨识模型,用于... 考虑到实际电网负荷的组成会随着系统运行方式、环境状况等因素发生变化,以及各类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负荷模型中增加了具有各种时变特性的负荷分量,对其进行参数辨识的难度日益加大。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变参数辨识模型,用于综合负荷模型时变参数的辨识。采用两个并行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利用时变参数以及有功、无功功率和正序电压的时序特性,综合考虑它们对时变参数的影响,并在系统测量范围的情况下,辨识综合负荷模型的所有时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时变参数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考虑频率特性的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伟 鞠平 余一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138,共7页
以往主要研究负荷的电压特性,很少研究频率特性。而在小电网或者薄弱电网频率可能有明显变化,所以需要研究电力负荷的频率特性。给出考虑频率特性的五阶电动机负荷模型和新三阶实用电动机负荷模型,提出两种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通过... 以往主要研究负荷的电压特性,很少研究频率特性。而在小电网或者薄弱电网频率可能有明显变化,所以需要研究电力负荷的频率特性。给出考虑频率特性的五阶电动机负荷模型和新三阶实用电动机负荷模型,提出两种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通过蚁群算法辨识其中的重点参数。结合仿真算例,分别对比考虑和不考虑频率变化时的五阶电动机负荷模型、新三阶实用电动机负荷模型,还对比了两种负荷模型。根据新疆电网的实际扰动数据,对考虑频率特性的必要性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考虑频率特性所得参数辨识结果更精确、拟合效果更好,考虑频率特性时五阶电动机负荷模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频率特性 负荷模型 感应电动机 Park负荷模型 实用负荷模型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常用电力负荷模型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媛杰 李霞 李云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99-104,共6页
通过了解国内外关于负荷模型的应用现状,总结了负荷模型的结构特点。讨论了不同负荷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背景。对现有的几种常用的负荷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电力负荷模型 静态负荷模型 动态负荷模型
下载PDF
认知负荷模型下学生译员同声传译错漏译研究——以第十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雨晨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同声传译是口译形式中最讲究及时性的一种,由于译员要以与讲话者几乎同步的速度产出译文,很容易出现精力分配失衡下的错漏译现象。文章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基础,以第十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发现并分析学生译员在听力和分析、短期... 同声传译是口译形式中最讲究及时性的一种,由于译员要以与讲话者几乎同步的速度产出译文,很容易出现精力分配失衡下的错漏译现象。文章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基础,以第十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发现并分析学生译员在听力和分析、短期记忆、话语产出环节出现错漏译现象的原因,提出增加初始阶段听力精力、巧用顺句驱动和简化策略、及时自我监控和自我纠正、重视同传困难诱因的策略,旨在给予学生译员和口译教师同传学习和教学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模型 学生译员 同声传译 错漏译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
5
作者 兰天楷 孙华东 +1 位作者 王琦 赵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365-7378,共14页
中国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大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分布式新能源等值建模方法尚不成熟,难以用于工程实际中的大电网仿真分析。为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大电网分析中的分布式新能源模型现状,探讨了分布式新能... 中国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大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分布式新能源等值建模方法尚不成熟,难以用于工程实际中的大电网仿真分析。为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大电网分析中的分布式新能源模型现状,探讨了分布式新能源等值模型的工程要求;然后以大规模工程应用为目标,提出了“含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的建模思路;最后提出了该模型的结构及参数计算方法,介绍了所提方法在中国S省初步应用的具体案例。应用效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能满足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的大电网建模、仿真分析需求,具备大规模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分布式新能源 等值建模 综合负荷模型 安全稳定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负荷模型预测 被引量:115
6
作者 李龙 魏靖 +3 位作者 黎灿兵 曹一家 宋军英 方八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5-230,共6页
负荷模型是影响电网稳定分析的重要因素,是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的重要依据之一。若能对次日的最大、最小负荷时刻的负荷模型进行预测,可为调度机构制定运行方式时校核系统稳定性提供重要依据。以静态ZIP负荷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影... 负荷模型是影响电网稳定分析的重要因素,是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的重要依据之一。若能对次日的最大、最小负荷时刻的负荷模型进行预测,可为调度机构制定运行方式时校核系统稳定性提供重要依据。以静态ZIP负荷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影响负荷模型的因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最大、最小负荷时刻的负荷模型参数进行预测。分析了负荷模型参数与负荷预测结果之间的灵敏度,以掌握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并由此寻找减小误差的方法。以最小负荷的有功模型预测为例,进行了实际预测。算例结果表明,负荷模型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率,本文所提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灵敏度分析 ZIP负荷模型 负荷模型预测
下载PDF
综合负荷模型对大区互联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邱丽萍 赵兵 +6 位作者 张文朝 汤涌 王琦 高洵 邵广惠 熊卫红 史可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87,共6页
针对实际电网在极限条件下存在的暂态功角稳定、动态稳定和电压稳定问题,研究了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与现有负荷模型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负荷模型对暂态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没有明确规律性。从负荷的频率特性和电压... 针对实际电网在极限条件下存在的暂态功角稳定、动态稳定和电压稳定问题,研究了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与现有负荷模型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负荷模型对暂态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没有明确规律性。从负荷的频率特性和电压特性方面指出了负荷模型对大区域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影响的特点;与现有模型相比,SLM模型具有使故障后母线电压恢复趋缓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暂态稳定 动态稳定 电压稳定 综合负荷模型
下载PDF
考虑频率特性的负荷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孝 鞠平 +6 位作者 陈谦 张伟 于永军 祁晓笑 姚秀萍 孙宜谦 常喜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8,共6页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具体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模型仿真的动态响应都和实测响应接近,并且考虑频率的仿真精度比不考虑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频率 综合负荷模型 线性动态模型 新疆电网
下载PDF
动静态负荷模型在电网暂态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红斌 李黎 贺仁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3,共5页
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负荷动特性综合方法。结合广东电网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动态负荷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和BPA静特性负荷模型分别应用于茂湛系统送出截面功率极限计算和广州水贝变电站事故仿真两个实际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实测... 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负荷动特性综合方法。结合广东电网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动态负荷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和BPA静特性负荷模型分别应用于茂湛系统送出截面功率极限计算和广州水贝变电站事故仿真两个实际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实测的动特性负荷模型计算所得的短路电流值比采用静态负荷模型更接近实际录波电流值;在计算截面稳定极限时,动态和静态模型得到的机电暂态结果比较吻合,且基于实测的动特性负荷模型计算出的功率极限稍大,极限切除时间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负荷模型 动态负荷模型 负荷动特性综合 动态仿真 暂态稳定极限
下载PDF
广东电网基于PMU的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颖 贺仁睦 徐衍会 《南方电网技术》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建立基于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相量测量装置)数据的广东电网的实测负荷模型和辨识算法,指出PMU数据处理后用于负荷建模,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PMU数据采集地点要装在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功率受端的纯负荷站点,负荷站出线没... 建立基于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相量测量装置)数据的广东电网的实测负荷模型和辨识算法,指出PMU数据处理后用于负荷建模,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PMU数据采集地点要装在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功率受端的纯负荷站点,负荷站出线没有小电源接入;二是PMU数据采集密度达到100Hz/s以上。以广东电网220kV清远变电站为例,通过与系统实际响应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参数辨识 负荷模型结构 辨识算法
下载PDF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综合区域负荷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靖 杨慧敏 +2 位作者 李悝 文劲宇 程时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7-21,共5页
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的精确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分析的结果。采用电力系统同步数据对电力系统负荷区域进行建模、网络化简和负荷模型辨识,提出了基于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系统的综合区域负荷模型的概念,分析了该... 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的精确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分析的结果。采用电力系统同步数据对电力系统负荷区域进行建模、网络化简和负荷模型辨识,提出了基于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系统的综合区域负荷模型的概念,分析了该模型的参数可辨识性。确定了综合区域负荷的网络模型,为区域负荷的建模提供了依据。以一个简单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该负荷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负荷模型 参数辨识 参数可辨识性 综合区域负荷模型
下载PDF
暂态稳定分析中负荷模型主导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竞宏 李康 朱守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共6页
从负荷参数对系统最大功角的影响、负荷参数对暂态过程中注入系统电流的影响(即对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影响)、负荷参数初始值对灵敏度的影响3方面,详细比较了各负荷参数在暂态稳定分析计算中的灵敏度,最终确定对负荷特性起主导作用的负荷参... 从负荷参数对系统最大功角的影响、负荷参数对暂态过程中注入系统电流的影响(即对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影响)、负荷参数初始值对灵敏度的影响3方面,详细比较了各负荷参数在暂态稳定分析计算中的灵敏度,最终确定对负荷特性起主导作用的负荷参数:保守地考虑,主导参数应选择恒定阻抗负荷所占有功比例、惯性时间常数、初始滑差、转子电阻;激进地考虑,主导参数可只选择恒定阻抗负荷所占有功比例和初始滑差。该结论可为负荷模型的降维在线快速辨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主导参数 参数灵敏度 综合负荷模型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电力系统综合负荷模型的自动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健 王飞 赵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3-48,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负荷类型多种多样,系统综合负荷模型的组合方案不可能一一列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负荷模型库,以代表负荷模型投入情况的0-1逻辑变量为决策变量的最优负荷模型自动选择的方法:根据实际电力系统的负荷结构组合出各... 针对电力系统中负荷类型多种多样,系统综合负荷模型的组合方案不可能一一列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负荷模型库,以代表负荷模型投入情况的0-1逻辑变量为决策变量的最优负荷模型自动选择的方法:根据实际电力系统的负荷结构组合出各种动态等值模型,并且在众多模型组合方案中自动选择出最优的模型组合,并将传统启发式算法引入优化求解过程。通过对实际电网动态等值模型的自动选择,得到所选模型组合能够较好的描述负荷行为,表明电力系统综合负荷模型自动选择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负荷模型 负荷模型组合 自动选择 启发式算法
下载PDF
船舶典型电力负荷模型仿真验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琚兴宝 王伟 胡锴 《船电技术》 2020年第S01期6-10,共5页
电力负荷是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船舶发电机组以及配电网络的仿真模型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在电力负荷仿真模型方面,还有待补充完善。建立船舶电力负荷模型的难点在于船舶电力负荷数量多、特性差异大,很难建立一个通... 电力负荷是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船舶发电机组以及配电网络的仿真模型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在电力负荷仿真模型方面,还有待补充完善。建立船舶电力负荷模型的难点在于船舶电力负荷数量多、特性差异大,很难建立一个通用的模型反映所有电力负荷的特性。需要根据电力负荷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归类和简化,通过建立典型电力负荷模型,初步反映船舶电力负荷的特性。本文对船舶电力负荷的分类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负荷的状态分为电动机负荷和静止负荷,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恒阻抗负载,恒电流负载,以及恒功率负载和电动机负载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船舶电力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为进一步开展船舶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系统 静态负荷模型 电动机负荷模型 仿真验证
下载PDF
南方电网负荷模型在故障拟合上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勇 金小明 +3 位作者 邱丽萍 门锟 吴丽华 黄东启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3期63-66,共4页
电网负荷模型的选择影响着其仿真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乐观的负荷模型可能对电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近期南方电网发生的三次扰动事件,选择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中常用的静态、电动机加恒阻抗、综合负荷模型进行故障拟合,分别从短路电流、... 电网负荷模型的选择影响着其仿真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乐观的负荷模型可能对电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近期南方电网发生的三次扰动事件,选择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中常用的静态、电动机加恒阻抗、综合负荷模型进行故障拟合,分别从短路电流、有功功率振荡及电压波动等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各负荷模型在现阶段南方电网仿真计算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电网 故障拟合 负荷模型 综合负荷模型(SLM)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 被引量:76
16
作者 汤涌 张红斌 +1 位作者 侯俊贤 张东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分析程序中常用的负荷模型,分析了上述负荷模型的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程序中的实现过程,指出了上述负荷模型的不足。根据变电站负荷的实际构成,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综合负荷模型。该模型物理结构合理,可... 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分析程序中常用的负荷模型,分析了上述负荷模型的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程序中的实现过程,指出了上述负荷模型的不足。根据变电站负荷的实际构成,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综合负荷模型。该模型物理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可方便地模拟负荷元件和包括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系统和接入低压电网的发电机的供电系统。2004年和2005年东北电网的4次三相短路试验验证了该综合负荷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负荷模型 电力系统 仿真 配电网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络综合负荷模型的参数确定 被引量:30
17
作者 陈谦 孙建波 +6 位作者 蔡敏 汤涌 李大虎 李淼 邵正炎 茆超 鞠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5-50,共6页
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loadmodel,SLM)考虑了配电网络的影响,可较完整地模拟负荷与配电系统,更符合实际电力系统负荷的情况。针对该模型,该文提出采用统计综合法与总体测辨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该模型的参数。重点研究通过统计综合法... 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loadmodel,SLM)考虑了配电网络的影响,可较完整地模拟负荷与配电系统,更符合实际电力系统负荷的情况。针对该模型,该文提出采用统计综合法与总体测辨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该模型的参数。重点研究通过统计综合法获得配电网等值参数后,利用总体测辨法确定综合负荷的参数。提出只辨识重要参数的辨识策略,而将其他参数直接用其典型值代替。某电网实测参数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所得配电网电抗与电动机定子电抗之和平稳,电动机定子电抗和负载率较平稳,电动机比例和惯性时间常数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配电网络 参数确定
下载PDF
简化前馈网络用于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艾芊 陈陈 +2 位作者 沈善德 顾丹珍 周玉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7,共7页
负荷的精确建模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重要性已被电力工作者所认识到。文中在对自适应的三层前馈网络(ABP)进行修改、简化后,得到简化(或线性)前馈网络(LBP)。并结合现场试验和仿真数据,对用线性前馈网络和辅助变量法对负荷建模的精度进行... 负荷的精确建模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重要性已被电力工作者所认识到。文中在对自适应的三层前馈网络(ABP)进行修改、简化后,得到简化(或线性)前馈网络(LBP)。并结合现场试验和仿真数据,对用线性前馈网络和辅助变量法对负荷建模的精度进行了比较。把线性前馈网络作为一种算法,对负荷动态模型即差分方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同时,应用 LBP 对负荷静态模型即幂函数和多项式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还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负荷动静模型同时辨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前馈网络 负荷建模 电力系统分析 参数辨识 静态模型 仿真 简化 算法 自适应
下载PDF
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薛金凤 夏军 +1 位作者 梁涛 张秀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7,共4页
为研究妫水河流域的颗粒态氮磷非点源污染来源,以控制非点源污染,在官厅水库周围进行了野外人工降雨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氮磷输移率与产沙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颗粒态氮、磷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 9594和0 9772。建立了新的颗粒态氮磷负... 为研究妫水河流域的颗粒态氮磷非点源污染来源,以控制非点源污染,在官厅水库周围进行了野外人工降雨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氮磷输移率与产沙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颗粒态氮、磷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 9594和0 9772。建立了新的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其中富集系数等于泥沙中总氮总磷百分含量与土壤中百分含量之比。根据妫水河流域的土壤图、土地利用图及数字高程模型,应用新的模型研究了妫水河流域颗粒态氮磷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颗粒态氮磷主要来自地表植被覆盖差的丘陵和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负荷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官厅水库 妫水河
下载PDF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33
20
作者 刘楠 唐晓骏 +4 位作者 马世英 吴丽华 胡玉生 姚淑玲 田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4-149,共6页
从标准制定、实用计算等多方面分析了国内短路电流计算对负荷的处理现状;基于实际电网算例,指出负荷模型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典型负荷站建模,分别探讨了沿用暂稳计算负荷模型与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的合理性。建议在进... 从标准制定、实用计算等多方面分析了国内短路电流计算对负荷的处理现状;基于实际电网算例,指出负荷模型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典型负荷站建模,分别探讨了沿用暂稳计算负荷模型与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的合理性。建议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推广使用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