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温度累积效应下基于LS-SVMR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1
作者 缪智伟 方睿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2-51,共10页
基于广东省某地区2018—2022年每日最大负荷数据及同期该地区日气象要素资料,发现最高气温对最大负荷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影响温度类型效益的因素主要是预测日最大气温以及持续高温的天数;文章建立了气温累积效应的日最高气温修正公式,... 基于广东省某地区2018—2022年每日最大负荷数据及同期该地区日气象要素资料,发现最高气温对最大负荷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影响温度类型效益的因素主要是预测日最大气温以及持续高温的天数;文章建立了气温累积效应的日最高气温修正公式,并利用实例验证了最高气温累积效应对最大电力负荷的影响.面对96个时点负荷数据复杂时序性和非线性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R)网络电负荷最大值的预测模型,该方法考虑了对负荷有影响的节假日与工作日、天气、温度等相关因素,将修正后的日最高气温及最大电力负荷作为输入层,应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最大电力负荷进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本文的模型预测精度比传统BP、RBF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能更好地为电力调度及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遗传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负荷温度累积效应
下载PDF
拉萨乡村民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研究
2
作者 王禹晗 张晓静 +2 位作者 张广凯 陈光 谢静超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7期29-36,共8页
拉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富集区,冬季寒冷漫长、太阳辐射强烈且朝向差异大,当地乡村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差、能耗水平高。为提升该类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并兼顾节能环保,基于拉萨乡村民居现状建立典型建筑模型,选取各朝向围护结构的... 拉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富集区,冬季寒冷漫长、太阳辐射强烈且朝向差异大,当地乡村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差、能耗水平高。为提升该类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并兼顾节能环保,基于拉萨乡村民居现状建立典型建筑模型,选取各朝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共10项热工参数作为研究因素,采用不舒适度日数UCDD12和采暖期逐时累积热负荷作为热环境和节能效果的评价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并通过TRNSYS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各热工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显著性程度和主次排序。结果表明,对UCDD12存在显著影响的热工参数有6项,由高到低排序为屋顶、北向、东/西向、南向传热系数及南向、东/西向热惰性指标;对累积热负荷存在显著影响的热工参数有7项,依次为屋顶、东/西向、北向、南向传热系数及南向、内墙、东/西向热惰性指标。进一步综合两项评价指标,使用TOPSIS法确定了各项热工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为改善拉萨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提升节能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乡村民居 围护结构 热工参数 UCDD12 累积负荷
下载PDF
道路颗粒理化性质对苯系物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安 洪念 +2 位作者 欧冠廷 钟杰 杨波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1-666,共6页
为研究城市道路路面常见苯系物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和二甲苯(xylene)(简称BTEX)的累积和道路颗粒理化性质对BTEX累积影响,选择中国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典型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路段类型(... 为研究城市道路路面常见苯系物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和二甲苯(xylene)(简称BTEX)的累积和道路颗粒理化性质对BTEX累积影响,选择中国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典型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路段类型(普通路段和十字路口)共17条典型道路,利用真空干湿交替采集法对路面累积颗粒样品进行采样,对采集到样品的BTEX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分析路面颗粒的理化性质如粒径分布、矿物质质量分数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探索颗粒理化性质对苯系物累积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BTEX粒径<150μm颗粒上的累积负荷均比粒径>150μm颗粒的高;各粒径的颗粒中石英是最主要的矿物质;细颗粒中COD负荷远高于粗颗粒;块铝磷石可能是BTEX在道路上累积的重要载体.该研究可为保障雨水回用安全和保护城市水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道路颗粒 苯系物 累积负荷 理化性质 雨水回用
下载PDF
城市道路苯系物累积的时空分布规律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安 洪念 +2 位作者 钟杰 欧冠廷 杨波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0-596,共7页
以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为研究对象,研究道路雨水的安全回收利用问题.选择典型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路段类型(普通路段和十字路口)以及3个加油站路段共计20个采样道路,利用真空干湿交替采集法,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道... 以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为研究对象,研究道路雨水的安全回收利用问题.选择典型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路段类型(普通路段和十字路口)以及3个加油站路段共计20个采样道路,利用真空干湿交替采集法,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道路常见苯系物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及二甲苯(xylenes)(BTEX)累积样品的采样,采集到的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苯系物的检测,对不同季节和路段类型的BTEX累积负荷进行比较,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道路交通和周边功能区特征对BTEX累积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深圳城市道路BTEX来说,甲苯的平均累积负荷最高,随后依次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对二甲苯和苯.从时间分布规律来看,冬季BTEX累积负荷最高,夏季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加油站路段的BTEX年平均累积负荷最高,普通路段与十字路口段的BTEX年平均累积负荷相似;从来源上看,苯、甲苯、乙苯和苯乙烯主要源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二甲苯主要源于道路交通活动.该研究结果可用于预测道路雨水中BTEX污染的"热点"时段和路段,揭示受BTEX污染的雨水径流水质特性,为道路雨水回用安全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道路雨水径流 苯系物 累积负荷 时空分布规律 雨水回用
下载PDF
跑速对男性大学生下肢关节负荷特征的影响
5
作者 明安华 何辉 +3 位作者 杨帆 马瑞雅 冯茹 李淑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4-230,共7页
比较不同跑速下膝关节和踝关节屈伸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关节做功、关节冲量矩以及单位距离关节累积冲量矩等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不同跑速对下肢关节单次触地负荷和累积负荷特征的影响。选择12名青年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使用VICON红外... 比较不同跑速下膝关节和踝关节屈伸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关节做功、关节冲量矩以及单位距离关节累积冲量矩等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不同跑速对下肢关节单次触地负荷和累积负荷特征的影响。选择12名青年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使用VIC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Bertec Fit三维测力跑台同步采集8 km/h、10 km/h、12 km/h和14 km/h共4个速度下跑步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动力学参数,分析膝关节和踝关节屈伸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做功、冲量矩和单位距离关节累积冲量矩等指标。结果表明,支撑期踝关节跖屈峰值力矩、落地缓冲期和离地蹬伸期峰值功率、踝关节做功均随速度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而膝关节伸膝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和做功随着速度的增加均无显著变化(P>0.05);跑步1 km时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累积冲量矩随着速度的增加均显著减小(P<0.05),膝关节和踝关节单步冲量矩随着速度的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跑速增加不会影响男性大学生踝关节和膝关节单次触地冲量矩,但会减小跑步者膝关节和踝关节单位距离累积冲量矩;跑速增加,男性大学生踝关节跖屈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关节做功显著增加。因此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跑速增加并不会增加膝关节受伤风险,而跑速对踝关节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速 膝关节 踝关节 累积负荷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对膝关节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留旖 闫兆奇 +5 位作者 王星月 蔡定坤 王瀚升 郑玲玲 李志利 姚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6-1002,共7页
目的探究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踝关节肌力缺失对患侧和健侧膝关节肌群的影响。方法建立健康受试者和CAI患者逆向动力学模型,通过改变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力模拟不同程度踝关节肌力缺失,分析步态周期中膝关节... 目的探究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踝关节肌力缺失对患侧和健侧膝关节肌群的影响。方法建立健康受试者和CAI患者逆向动力学模型,通过改变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力模拟不同程度踝关节肌力缺失,分析步态周期中膝关节峰值肌力和累积肌力的改变规律。结果CAI患者跖屈肌肌力缺失会同时影响患侧和健侧的股四头肌与腘绳肌,背屈肌肌力缺失主要影响患者患侧和健侧的腘绳肌。CAI患者患侧和健侧膝关节肌群肌肉累积负荷增大,不同踝关节肌力缺失模型都呈现出患侧股四头肌累积负荷大于健侧,健侧腘绳肌累积负荷大于患侧的规律。结论CAI不仅会影响患者患侧膝关节肌群的肌力,也会影响患者健侧膝关节肌群的肌力。增强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保护双侧膝关节肌肉可能对CAI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步态 肌肉力量 肌肉累积负荷 逆向动力学
下载PDF
配电网大面积停电快速复电转供策略研究
7
作者 范瑞斌 许光 +1 位作者 徐骏 胡晓川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期135-137,140,共4页
目前,智能配电网10kV馈线FA关键技术已在城市配电网中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稳定、安全的电能,有效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恢复供电能力,提升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处置能力,研究大面积停电快速恢复供电策... 目前,智能配电网10kV馈线FA关键技术已在城市配电网中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稳定、安全的电能,有效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恢复供电能力,提升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处置能力,研究大面积停电快速恢复供电策略算法,本文采用分阶段快速生成最优恢复供电方案,其中,复电转供算法已完成在许继TOSCAN-D3000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验证和工程现场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停电 批量网络分解策略 多源累积负荷转供策略 链球转供策略
下载PDF
广州校园区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国如 陈子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35,共7页
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012年6-8月4场次实测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TSS、COD、TN、TP、TCu、Zn、总硬度、NO2--N、NH3-N、SO2-4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初期雨水径流冲刷现象.根据其中3场次降雨的... 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012年6-8月4场次实测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TSS、COD、TN、TP、TCu、Zn、总硬度、NO2--N、NH3-N、SO2-4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初期雨水径流冲刷现象.根据其中3场次降雨的总体结果分析发现:初期20%径流携带的TSS负荷量为其总量的7.0%~39.4%,COD为20.4%~56.0%,TN为13.8%~35.2%,TP为16.0%~35.2%;初期30%径流携带的TSS负荷量为其总量的18.6%~56.1%,COD 为37.8%~72.6%,TN 为22.8%~43.2%,TP 为24.3%~53.1%.对主要污染物TSS、COD、TN、TP的初期冲刷强度与降雨时间、降雨量、平均雨强、最大雨强、最大雨强出现时间、雨前干燥天气期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因素显著相关外,总体上表现为相关但不显著或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 初期冲刷效应 累积负荷分布曲线 初期冲刷强度指数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下埋管换热器优化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文超 董华 +1 位作者 范波 李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8-742,共5页
基于经典的Kelvin线热源模型和Kavanaugh圆柱源理论模型,运用负荷叠加、负荷阶跃、负荷累积的思想,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仿真优化模型。与实验和理论已验证过的圆柱源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表明,地下埋管神... 基于经典的Kelvin线热源模型和Kavanaugh圆柱源理论模型,运用负荷叠加、负荷阶跃、负荷累积的思想,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仿真优化模型。与实验和理论已验证过的圆柱源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表明,地下埋管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地下埋管解析解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泛化能力,该模型应用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长期运行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化及设计提供更有效率的模拟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建立 地下埋管换热器 仿真优化模型 HEAT EXCHANGER 土壤源热泵系统 理论模型 模拟计算方法 负荷累积 线热源模型 系统的优化 解析解模型 圆柱 模型应用 计算时间 计算精度 泛化能力 有效率 分析表 运行 验证
下载PDF
基于无渗流模型下地埋管分区运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权犇 姬洵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使用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模拟地源热泵系统地下管群在运行240个月期间的地下温度场分布。为了解决夏季冬季热冷负荷不平衡时管地埋管土壤热冷负荷累积的问题,提出了冬夏季初期只运行中心区域的分区运行方法。以... 本文使用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模拟地源热泵系统地下管群在运行240个月期间的地下温度场分布。为了解决夏季冬季热冷负荷不平衡时管地埋管土壤热冷负荷累积的问题,提出了冬夏季初期只运行中心区域的分区运行方法。以冷负荷大于热负荷的工况为例分析,研究表明使用分区运行方式对减轻地下负荷累积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负荷累积 不平衡率 分区运行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姜利红 谭力彰 +4 位作者 田昌 刘强 张玉平 杨兰 谢桂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8,45,共7页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氮肥(WN)、单施化肥(HF)、猪粪替代20%氮肥(ZF)、沼渣沼液替代20%氮肥(ZYF)、堆肥替代20%氮肥(DF)、早稻绿肥、晚稻稻草代替20%氮肥(LDF)6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双季稻径流氮磷含量和累积流失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氮肥(WN)、单施化肥(HF)、猪粪替代20%氮肥(ZF)、沼渣沼液替代20%氮肥(ZYF)、堆肥替代20%氮肥(DF)、早稻绿肥、晚稻稻草代替20%氮肥(LDF)6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双季稻径流氮磷含量和累积流失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基肥和追肥后,径流水中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全磷和水溶性磷含量逐渐下降。HF处理双季稻季径流水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5.91,3.65,0.82mg/L。相比HF处理,有机物料替代20%氮肥处理能够降低径流水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平均含量,其中以DF处理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18,0.71,0.14mg/L;除DF处理外,有机物料替代20%氮肥能够增加径流水中全磷和水溶性磷的平均含量。相比HF处理,有机物料替代20%氮肥能够减少氮素径流流失负荷,以DF处理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累积流失负荷最小,分别为10.25,6.17,1.71kg/hm2;DF处理磷素流失负荷与单施化肥处理持平。综上,DF处理能够降低径流水中氮磷流失负荷,对于保护环境和控制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施肥 双季稻 有机无机肥配施 氮磷含量 累积流失负荷
下载PDF
固定流量过程高浓度废水回用水网络设计
12
作者 赵晓明 李士雨 李金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160,200,共5页
现有的水系统直观优化设计研究以新鲜水用量最小为目标,优先回用低浓度水源,考虑废水处理能力较少。文章基于多杂质固定流量问题,提出完全回用特殊高浓度水源的新方法——累积杂质负荷相减法(cumulative contaminant load reduction alg... 现有的水系统直观优化设计研究以新鲜水用量最小为目标,优先回用低浓度水源,考虑废水处理能力较少。文章基于多杂质固定流量问题,提出完全回用特殊高浓度水源的新方法——累积杂质负荷相减法(cumulative contaminant load reduction algorithm,CCLRA)。设计时,首先确定特殊高浓度水源及可回用该水源的需水流,然后从需水累积杂质负荷中除去该部分水源所含杂质负荷,最后按照关键杂质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回用其他水源。通过实例比较不同设计思路所得水网络,证明新方法设计过程简单,可兼顾高浓度水源回用和新鲜水用量最小目标,适用于含有其他工艺过程可消耗高浓度水源的水网络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设计 节水 高浓度 固定流量过程 累积杂质负荷相减法
下载PDF
瑞典4000年来(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大气铅污染史 被引量:5
13
作者 Ingemar Renberg Maja-Lena Brnnvall +2 位作者 Richard Bindler Ove Emteryd 李刚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0年第3期150-156,182,共7页
本文讨论瑞典大气铅污染史、以往大气铅沉积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北方森林土壤中铅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本文以瑞典的湖泊沉积物、泥炭和土壤剖面中^(206)Pb/^(207)Pb同位素比和铅含量分析为基础。最早的大气铅污染现象始于3500~4000年前。... 本文讨论瑞典大气铅污染史、以往大气铅沉积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北方森林土壤中铅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本文以瑞典的湖泊沉积物、泥炭和土壤剖面中^(206)Pb/^(207)Pb同位素比和铅含量分析为基础。最早的大气铅污染现象始于3500~4000年前。大约在公元元年希腊-罗马时期污染出现了一次小规模却十分明显的高峰。在大约公元1000年,一次较大的不可逆转的污染增长出现了;在大约公元1200年和1530年湖泊纹泥沉积物表现了污染高峰,这与欧洲的冶金高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伴随着工业革命大气铅污染有所增长,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多,其增长也根本不是从所谓的"背景值"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铅污染增长显著,大约在1970年达到顶峰,按照目前的趋势,污染程度将很快倒退到中世纪的水平。工业化以前的污染分布和当代的污染分布很相似,都是很明显的由南向北渐变,这是由于从欧洲大陆和英国群岛北上的大气作用的结果。在瑞典铅污染的累积负荷为2~3g/m^2,其中至少有50%是在公元1800年以前沉降的。在北部森林土壤中,大部分造成污染的铅都聚集在B层。现在粗腐殖质层中的铅含量比污染前的原始森林土壤中的含量高10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 大气 铅污染 铅沉积率 环境累积负荷
下载PDF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nickel and chromium pollution in soils around Baghejar Chromite Mine of Sabzevar Ophiolite Belt,Northeastern Iran 被引量:1
14
作者 Eisa SOLGI Javad PARMAH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380-2387,共8页
The key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stimate the Ni and Cr contents of soil around the Baghjar Chromite Mine(BCM)of Sabzevar Ophiolite Belt,Northeastern Iran,and assess the degree of soil pollution using the p... The key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stimate the Ni and Cr contents of soil around the Baghjar Chromite Mine(BCM)of Sabzevar Ophiolite Belt,Northeastern Iran,and assess the degree of soil pollution using the pollution indices.Soil samples(0-20 cm depth) were collected at various distances from the BCM.In the present research,heavy metals(Cr and Ni) in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 detect their concentrations and contour maps were produced to explain the metal spatial distribution.Also,the degree of metal pollution was quantif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ils in the studied area are contaminated by Cr and Ni.The corresponding concentrations for Cr and Ni are(156.19±24.45) and(321.7±133.27) mg/kg,respectively,which exceed the corresponding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s in soils.The different indices demonstrate that soils around chromite mine are significantly contaminated with Cr and Ni,suggesting several times higher levels of toxic metals than normal ranges.The abov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distance from the mine and mining pollutants can be transported to long distances from their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lite belt chromite mine spatial pattern geoaccumulation index pollution load index
下载PDF
封厦处理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供暖需求影响
15
作者 王典鹏 刘猛 +1 位作者 徐文璐 何昱洁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2年第7期27-30,51,共5页
本研究结合寒冷地区农宅间歇供暖这一应用条件,运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探究封厦处理对供暖需求的影响,并以围护结构热工改造作参照,评估其节能效果。研究发现:封厦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设备负载率,有助于缓解间歇供暖工况造成的负载率低下,... 本研究结合寒冷地区农宅间歇供暖这一应用条件,运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探究封厦处理对供暖需求的影响,并以围护结构热工改造作参照,评估其节能效果。研究发现:封厦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设备负载率,有助于缓解间歇供暖工况造成的负载率低下,阳光间0.6~1.5 m进深区间内,随进深增加,负荷节能率线性降低,极差2%~5%,但进深不会显著影响设备负载率。间歇供暖工况下封厦处理节能率与外墙+门窗改造效果基本持平,节能率在30%左右,但只能达到围护结构全改造约二分之一的节能率,可以将封厦处理作为围护结构全改造的补充措施提高设备负载率,进而提高设备季节运行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厦处理(附加阳光间)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最大负荷 累积负荷 部分负荷分布时间
下载PDF
基于北京降雨和径流特征的生物滞留设施削减径流污染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岩 宫永伟 +2 位作者 李俊奇 王思思 张质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1,124,共7页
基于北京地区降雨及径流特征,探究3种常用配置(田园土+砂、田园土+砂+腐殖质、田园土+砂+蛭石+珍珠岩)作为生物滞留设施基质,对氮、化学需氧量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相比于以“田园土+砂”为基质的生物滞留设施,将10.0%... 基于北京地区降雨及径流特征,探究3种常用配置(田园土+砂、田园土+砂+腐殖质、田园土+砂+蛭石+珍珠岩)作为生物滞留设施基质,对氮、化学需氧量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相比于以“田园土+砂”为基质的生物滞留设施,将10.0%(体积比)的田园土换为等体积的腐殖质、蛭石和珍珠岩可使水量滞留率分别提高6.3%和5.6%;对于氮素及COD,以“田园土+砂”为基质的生物滞留装置的浓度削减效果略好于添加腐殖质、珍珠岩和蛭石的装置,但削减效果的稳定性差;基质中添加腐殖质、珍珠岩和蛭石的生物滞留设施明显提高了对径流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其效果优劣顺序为“田园土+砂+腐殖质”>“田园土+砂+珍珠岩+蛭石”>“田园土+砂”,各装置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均呈现锌>镉>铜>铅的规律;基于北京地区小降雨事件频率高、占比大的特征,添加腐殖质、珍珠岩和蛭石的生物滞留设施相比于“田园土+砂”组合具有更高的污染物累积负荷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氮素 重金属 累积负荷去除率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非点源污染评估及关键源区识别:以北运河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华林 张守红 +3 位作者 于佩丹 宋卓远 谢晨新 张建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94-6204,共11页
非点源污染对水生态环境威胁极大,定量解析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准确识别关键源区是实现其高效精准治理的基础.输出系数模型广泛应用于非点源污染的模拟,但该模型忽略污染物迁移过程中的损失量,需要进一步改进.以北运河上游流域为例... 非点源污染对水生态环境威胁极大,定量解析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准确识别关键源区是实现其高效精准治理的基础.输出系数模型广泛应用于非点源污染的模拟,但该模型忽略污染物迁移过程中的损失量,需要进一步改进.以北运河上游流域为例,通过对非点源污染物迁移物理过程的模拟,量化产流、产沙和下渗过程中污染物的损失率改进输出系数模型,并分析Johnes、常用和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模拟精度,探究3个输出系数模型对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关键源区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模拟误差(-6.79%)明显低于Johnes模型(50.44%)和常用模型(-84.01%),显著提高了非点源污染模拟精度.(2)不同输出系数模型得到的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关键源区存在较大差异,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模拟结果更符合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流域非点源污染呈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空间特征,城镇用地和耕地是主要污染源.(3)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确定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主要分布在昌平、沙河、史各庄、温泉乡北部和马连洼街道西部等区域,占流域总面积6.71%.研究可为缺资料地区的非点源污染评估和治理提供更有效的工具支撑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上游 非点源污染(NSP) 关键源区(CSAs) 输出系数模型(ECM) 累积污染负荷曲线
原文传递
Fatigue damage rule of LY12CZ aluminium alloy under sequential biaxial loading 被引量:2
18
作者 WANG YingYu ZHANG DaChuan YAO WeiXi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98-103,共6页
A series of biaxial two-level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 tests are conducted on smooth tubular specimens of LY12CZ alumin- ium alloy. The loading paths of 90° out-of-phase, 45° out-of-phase and 45° in-p... A series of biaxial two-level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 tests are conducted on smooth tubular specimens of LY12CZ alumin- ium alloy. The loading paths of 90° out-of-phase, 45° out-of-phase and 45° in-phase are utilized. The fatigue damage cumulative rules under two-level step loading of three loading paths are analyzed. By introducing a parameter a which is a function of the phase lag angle between the axial and the torsional loading, a new multiaxial nonlinear fatigue damage cumulative model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odel is evaluated by the experimental aluminium alloy, and multi-level loading of 45 steel. Fatigue lives data for two-level loading, multi-level loading of LY12CZ predicted are within a factor of 2 scatter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xial fatigue fatigue damage rule nonproportional loading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