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巧元 杨志祥 罗阔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2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探讨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与杀伤细胞(CIK)细胞共培养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健康自愿者外周血中的贴壁细胞... 目的探讨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与杀伤细胞(CIK)细胞共培养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健康自愿者外周血中的贴壁细胞产生成熟树突状细胞(DCs),并用HepG2细胞裂解产物将其致敏。用CD3单抗、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悬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激活的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CIK细胞的表型和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结果与未负载抗原的DC-CIK比较,负载抗原的DC-CIK表面分子表达增高,对HepG2细胞增殖活力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诱导癌细胞凋亡能力更强。结论负载抗原的DC细胞能显著提高CIK细胞的抗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抗原 DC-CIK HEPG2 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膀胱癌细胞的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惠祥 王新生 徐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9-889,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 细胞诱导 负载抗原 特异性 抗原提呈细胞 细胞冻融抗原 树突状细胞 免疫关系 杀伤效应 DCs
原文传递
慢性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体外负载抗原后的抗病毒作用
3
作者 邢利和 马文平 +4 位作者 王友臣 彭建宇 丁秀丽 张效双 邵祥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1-1032,共2页
近来在抗肿瘤免疫研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DC)在抗原的提呈及激活淋巴细胞使其成为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方面有重要作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慢性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扩增,DC在未成熟阶段摄取... 近来在抗肿瘤免疫研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DC)在抗原的提呈及激活淋巴细胞使其成为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方面有重要作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慢性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扩增,DC在未成熟阶段摄取纯的HBsAg后发育为成熟的DC,再与自身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特异性CTL对2.2.15细胞培养液中HBeAg和HBsAg的表达抑制以及产生IFN-γ和IL-12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慢性肝炎患者 体外诱导扩增 负载抗原 抗病毒作用 细胞毒T淋巴细胞 HBsAg 特异性CTL
原文传递
用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 被引量:9
4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2 位作者 张艮甫 陈希炜 贺伟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 研究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BN、Lewis大鼠为肾移植供、受体;受体骨髓源性DC负载供体淋巴细胞抗原并与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共孵育;将上述DC于肾移植前24 h经股静脉... 目的 研究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BN、Lewis大鼠为肾移植供、受体;受体骨髓源性DC负载供体淋巴细胞抗原并与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共孵育;将上述DC于肾移植前24 h经股静脉注入受体(治疗组),未注射DC的受体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术后第20天,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移植肾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54.6±9.5)d vs(8.3±0.8)d,P<0.01]。术后第20天,治疗组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17±0.04)vs(0.74±0.06),P<0.01],而受体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0.72±0.04)vs(0.69±0.07),P>0.05]。结论 负载供体抗原的致耐受性受体DC可以特异性抑制受体对供体抗原的免疫反应、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负载 肾移植 免疫耐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文菁 杨美香 +2 位作者 祁澜 曲迅 孔北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抗原负载方法。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分别用脂质体和Nucleo-fector转染试剂盒体外负载抗原,比较2种负载方法转染效率以及对DC表型的影响。结果Nucleofector转染方法能够显著的提高转染效率,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抗原负载方法。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分别用脂质体和Nucleo-fector转染试剂盒体外负载抗原,比较2种负载方法转染效率以及对DC表型的影响。结果Nucleofector转染方法能够显著的提高转染效率,2种转染方法对DC细胞的表型无显著影响。结论Nucleofector转染是一种有效的DC抗原体外负载方法,为抗原修饰的DC细胞疫苗的改进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负载 脂质体 Nucleofector
下载PDF
不同方式肺癌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阳俊 胡克 羊文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总RNA转染、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肺癌细胞融合DC 3种方式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DC,分别采用肺癌细胞总RNA转染(RNA转染组)、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总RNA转染、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肺癌细胞融合DC 3种方式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DC,分别采用肺癌细胞总RNA转染(RNA转染组)、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冻融抗原组)、肺癌细胞融合DC(融合组)3种方式,以非负载抗原的DC(非负载抗原组)及外周血T细胞(T细胞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RNA转染组、冻融抗原组、融合组的CD3+、CD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负载抗原组、T细胞组(P<0.05);RNA转染组CD3+、CD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冻融抗原组(P<0.05);非负载抗原组的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T细胞组(P<0.05);RNA转染组、冻融抗原组、融合组的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非负载抗原组、T细胞组(P<0.05)。RNA转染组、冻融抗原组、融合组的A549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非负载抗原组、T细胞组(P<0.05),且A549细胞的杀伤率RNA转染组高于融合组抗冻融抗原组,融合组高于冻融抗原组(P<0.05)。结论肺癌细胞总RNA转染、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肺癌细胞融合DC 3种方式对肺癌细胞均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但是肺癌细胞总RNA转染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抗原负载 树突细胞 转染 肺肿瘤
下载PDF
化疗联合负载自体抗原致敏的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岩 阮林海 杨海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采用化疗联合负载自体抗原致敏的生物免疫疗法(DC-CIK)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研究对象,通过了解患者经济情况,由其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就适合方案化疗(对照组22例)与加用DC-CIK联合治疗(观察组1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采用化疗联合负载自体抗原致敏的生物免疫疗法(DC-CIK)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研究对象,通过了解患者经济情况,由其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就适合方案化疗(对照组22例)与加用DC-CIK联合治疗(观察组18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采用化疗联合负载自抗原致敏的DC-CIK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命期,具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负载自体抗原致敏 生物免疫疗法 多发性骨髓瘤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负载卵巢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抗卵巢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淑莉 张树荣 崔满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负载 卵巢癌抗原 实验研究 卵巢癌细胞系 特异性杀伤作用 免疫治疗 卵巢上皮性癌
下载PDF
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与肿瘤免疫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45-349,共5页
免疫识别与免疫逃避是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及防治中的关键矛盾,它决定着免疫反应的有无和强弱。在重建免疫识别的方法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lells,DC)负载肿瘤相关抗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 DC的来... 免疫识别与免疫逃避是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及防治中的关键矛盾,它决定着免疫反应的有无和强弱。在重建免疫识别的方法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lells,DC)负载肿瘤相关抗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 DC的来源及分类 Steinman和Cohn1973年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来一种新型细胞,根据其最初从淋巴器官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抗原负载 树突状细胞 疫苗
下载PDF
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原位接种结肠肿瘤的免疫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健 李国威 +3 位作者 隋延仿 宋宏萍 司少艳 葛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5-639,共5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及对原位接种结肠肿瘤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肿瘤细胞CT-26经热休克处理后制备冻融抗原,体外负载树突状细胞,免疫同源小鼠(热休克组).以IFN-γELISPOT实验、LDH释放... 目的:研究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及对原位接种结肠肿瘤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肿瘤细胞CT-26经热休克处理后制备冻融抗原,体外负载树突状细胞,免疫同源小鼠(热休克组).以IFN-γELISPOT实验、LDH释放实验检测小鼠体内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以原位接种结肠肿瘤的体积以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来评价该树突状细胞瘤苗对结肠原位接种CT-26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与非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效果(非热休克组)作一比较. 结果:热休克处理肿瘤细胞可提高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66.3% vs 59.1%)、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39.4% vs 36.7%);热休克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肿瘤特异性CTL数量高于非热休克组(P=0.001),相同效靶比下前者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活性强于后者:热体克组与非热休克组小鼠原位接种结肠肿瘤14 d后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单纯DC免疫组(P=0,000),但HSCT-26DC免疫组与CT-26 DC免疫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480).单纯DC免疫组50% (3/6)可见腹膜转移,CT-26 DC免疫组以及HSCT- 26DC免疫组均未见腹腔转移;热休克组小鼠荷瘤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非热休克组(P=0.0384). 结论:热休克处理肿瘤细胞可以提高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热休克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原位接种结肠肿瘤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瘤苗 肿瘤细胞 原位接种 抗原负载 结肠肿瘤 免疫预防作用 体内抗肿瘤作用 免疫保护作用 MHC-Ⅱ类分子 肿瘤特异性CTL 热休克处理 ELISPOT 细胞免疫反应 肿瘤小鼠 生存时间 IFN-γ 共刺激分子 脾淋巴细胞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抗肿瘤效应的形态学观察
11
作者 李成镇 宋承鑫 +2 位作者 贾立敏 贺业春 谢遵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为了给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试验分离和培养树突状细胞(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并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A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DC和ADC,测量注射前后各组小鼠的瘤体积,比较其抑... 为了给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试验分离和培养树突状细胞(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并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A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DC和ADC,测量注射前后各组小鼠的瘤体积,比较其抑瘤作用;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DC和ADC诱导特异性CTL抗肿瘤效应的形态学表现。结果表明:试验组DC和ADC诱导机体抗肿瘤效应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光镜下DC和ADC主要分布在皮下组织、癌组织周围,特别是癌巢周边;透射电镜下与ADC接触的淋巴细胞形态不规则,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大量肿瘤细胞凋亡、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树突状细胞 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 形态学
下载PDF
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自身膀胱癌作用研究
12
作者 李寿春 周忠兴 +4 位作者 邹建纲 吴小鹏 刘伟民 苏彤 钱可卿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研究膀胱癌肿瘤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自身膀胱癌作用研究。方法:将膀胱癌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冻融负载,再与膀胱癌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 目的:研究膀胱癌肿瘤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自身膀胱癌作用研究。方法:将膀胱癌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冻融负载,再与膀胱癌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膀胱癌细胞杀伤活性,与未负载肿瘤抗原的CIK组进行比较。结果:DC经抗原负载后介导的CIK对自身膀胱癌细胞杀伤性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用肿瘤抗原负载可进一步提高DC介导的CIK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免疫学 树突细胞/免疫学 @抗原负载 免疫 细胞 杀伤细胞
下载PDF
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赵鑫 刘玉侠 +4 位作者 常颖 王启文 卢卫平 王宝 段北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0期1599-1600,共2页
近年来,生物治疗由于它抗肿瘤的独特特点,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一种,近年来研究的比较多,尤其在递呈抗原抗肿瘤方面。本实验通过抗原负载的DC对食道癌细胞体外... 近年来,生物治疗由于它抗肿瘤的独特特点,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一种,近年来研究的比较多,尤其在递呈抗原抗肿瘤方面。本实验通过抗原负载的DC对食道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杀伤作用 食管鳞癌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原负载 实验研究 肿瘤生物治疗 恶性肿瘤 抗肿瘤
下载PDF
建立一种survivin抗原肽诱导T淋巴细胞优势取用TCR Vβ基因的方法
14
作者 林燕梅 沈晗 +3 位作者 邵红伟 吴凤麟 黄树林 肖兰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抗原肽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T淋巴细胞活化情况及TCRVβ表达谱变化。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经rhIL-4、rhGM-CSF诱导DCs,将成熟DCs分为阴性组(不负载肽)、未洗脱负载组(负载survivin肽)、洗脱负载组(... 目的:探讨survivin抗原肽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T淋巴细胞活化情况及TCRVβ表达谱变化。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经rhIL-4、rhGM-CSF诱导DCs,将成熟DCs分为阴性组(不负载肽)、未洗脱负载组(负载survivin肽)、洗脱负载组(经酸液洗脱并多聚甲醛固定后负载survivin肽),分别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和7天以Elisa法检测诱导后T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并于第7天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TCRVβ表达谱。结果:随着时间延长两实验组IFN-γ的分泌比阴性组显著增高,且洗脱负载组增加更为显著。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洗脱负载组相比于阴性组及未洗脱负载组引起TCR Vβ表达谱的改变更为明显,其中TCR亚家族Vβ7.2、Vβ12、Vβ14、Vβ16、Vβ20、Vβ22最为显著。结论:DCs经酸液洗脱表面多肽并固定的方法更能有效地诱导TCRVβ亚家族优势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DC负载抗原 TCR Vβ表达谱
下载PDF
HL-60细胞凋亡小体体外负载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解丽华 李薇 +1 位作者 王冠军 裴雪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证实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s)可通过吞噬凋亡小体获取抗原物质 ,探讨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吸附单克隆抗体 -磁珠分离系统 (MACS) ,从人脐血中分离出 CD34+ 细胞 ,体外以重组 h GM- CSF+ h SCF+ h TNF-α... 目的 :证实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s)可通过吞噬凋亡小体获取抗原物质 ,探讨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吸附单克隆抗体 -磁珠分离系统 (MACS) ,从人脐血中分离出 CD34+ 细胞 ,体外以重组 h GM- CSF+ h SCF+ h TNF-α+ h FL诱导培养 DCs,光镜观察诱生细胞的形态 ,流式细胞术 (FACS)检测其表型。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凋亡的 HL - 6 0细胞 ,将凋亡的 HL- 6 0细胞与培养早期的 DCs共育 4~ 8h,电镜观察 DCs吞噬凋亡小体的现象。结果 :CD34+细胞经诱生后生成了大量具有典型形态和表型的成熟 DCs;电镜下见凋亡的 HL- 6 0细胞内凋亡小体形成 ,流式细胞仪检测 DNA含量 ,见亚二倍体峰形成。凋亡细胞与 DCs共育后 ,电镜下见 DCs吞噬凋亡小体的现象。结论 :DCs可通过吞噬凋亡小体摄取抗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凋亡小体 树突状细胞 实验 负载抗原
下载PDF
脂多糖联合冻融肿瘤细胞抗原与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霞 付承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2-895,900,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联合冻融肿瘤细胞抗原对树突状细胞(DCs)的超微结构特征和表面共刺激分子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分离DCs,采用GM-CSF和IL-4诱导后,实验分实验组即DCs-(Ag+LPS)组用结肠癌细胞冻融物联合脂多糖,I)CsAg...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联合冻融肿瘤细胞抗原对树突状细胞(DCs)的超微结构特征和表面共刺激分子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分离DCs,采用GM-CSF和IL-4诱导后,实验分实验组即DCs-(Ag+LPS)组用结肠癌细胞冻融物联合脂多糖,I)CsAg组用结肠癌细胞冻融物,DCs—LPS组用脂多糖分别刺激未成熟DCs。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3。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较各对照组小鼠骨髓DCs表面突起明显增多,DCs-(Ag+LPS)组DCs表面突起最多,胞质内可见大量较其他各组电子密度更低的多泡体,有时可见多泡体贴近细胞膜。流式检测显示LPS联合冻融肿瘤细胞抗原组IX;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3的表达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LPS联合冻融的肿瘤抗原较单一的LPS或冻融肿瘤抗原更能促进DCs从未成熟向成熟DCs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超微结构 抗原负载 脂多糖
下载PDF
建立D抗原免疫刺激T细胞活化模型的研究
17
作者 李桢 徐华 +1 位作者 周华友 张印则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8-980,共3页
目的了解RhD抗原免疫刺激途径,建立D抗原免疫刺激活化的模型。方法选取RhD血型不同的供者,采用红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直接混合培养,以及DC细胞负载RhD抗原后与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2种实验方案,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量。结... 目的了解RhD抗原免疫刺激途径,建立D抗原免疫刺激活化的模型。方法选取RhD血型不同的供者,采用红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直接混合培养,以及DC细胞负载RhD抗原后与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2种实验方案,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量。结果 RhD(-)个体的DC细胞负载D抗原后,可以有效活化RhD-个体的CD4^+和CD8^+T细胞,而直接混合培养方式则不能。结论本研究采用DC细胞负载RhD抗原的方法,成功诱导了RhD(-)个体的T细胞活化和增殖,验证了RhD抗原的胸腺依赖性抗原特性,建立了D抗原免疫刺激T细胞活化的模型,可以用于输血免疫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抗原 混合培养 树突状细胞 抗原负载
下载PDF
抗原致敏DC联合CIK治疗对肾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邬宇飞 庄志祥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研究抗原致敏DC联合CIK治疗对肾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肾癌术后患者(Ⅰ~Ⅲ期),男25例,女17例。中位年龄57(28~73)岁。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接受联合生物治疗前1... 目的研究抗原致敏DC联合CIK治疗对肾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肾癌术后患者(Ⅰ~Ⅲ期),男25例,女17例。中位年龄57(28~73)岁。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接受联合生物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的细胞免疫功能,并比较其变化。治疗后1周进行迟发型过敏反应(DTH)试验,观察阳性率。结果应用联合生物治疗1周后,患者的CD3^+、CD3^+CD4^+、CD3^+CD56^+、CD4^+/CD8^+比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IL-2、IL-12、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机体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迟发型过敏反应(DTH)阳性率达73.80%(31/42),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癌术后应用抗原致敏DC^+CIK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免疫应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生物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成熟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建巍 秦力维 +6 位作者 蔡美英 于兰 吕同德 张俊 张银霞 董菊子 邓芝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的成熟调控。 方法 用SDS-PAGE制备电泳纯化牛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用其诱导DC的分化与成熟。 结果 DC负载肝癌可溶性抗原后,10%细胞失去了DC特征,同时其表面CD54(90.0%)、CD83(78.0%...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的成熟调控。 方法 用SDS-PAGE制备电泳纯化牛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用其诱导DC的分化与成熟。 结果 DC负载肝癌可溶性抗原后,10%细胞失去了DC特征,同时其表面CD54(90.0%)、CD83(78.0%)、CD86(85.0%)分子表达下降;牛分枝杆菌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 HSP70)的活化有利于负载肝癌可溶性抗原后的DC维持其特异性标志,同时DC表面CD54(92.0%)、CD83(90.0%)、CD86(91.0%)分子表达增加,DC诱导同种异体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增加,淋巴细胞增殖加快,从而促进DC成熟,增加其抗原呈递能力。 结论 预示BCG HSP70有可能成为促进DC活化和成熟的另一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负载抗原 牛分枝杆菌 热休克蛋白70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成熟诱导剂
原文传递
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月丹 谢炜 +2 位作者 邱玉华 顾宗江 张学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45-348,共4页
目的 研究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 (DC)表型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进行肿瘤抗原的负载 ,再用这种DC激发自体的T细胞 ,通过对DC分泌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的测定和对T细胞表型的分析和功能的鉴定 ,与... 目的 研究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 (DC)表型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进行肿瘤抗原的负载 ,再用这种DC激发自体的T细胞 ,通过对DC分泌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的测定和对T细胞表型的分析和功能的鉴定 ,与未负载抗原的DC进行比较。结果 DC经过抗原负载后 ,其表型没有明显改变 ,但其分泌的IL 12含量明显增加 ,而且其激发的细胞多为CD4+ T细胞 ,这种CD4+ T细胞本身对肿瘤细胞无杀伤作用 ,却可以增强CD8+ 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结论 CD4+ 细胞的大量增殖可以作为衡量抗原负载DC效果的标志和临床上应用DC疗法治疗肿瘤的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抗原负载 T细胞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