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可分负载理论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
1
作者 代亮 沈中 +2 位作者 常义林 张颖 闫中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9-1129,共11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算法(WDTA).该算法根据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和节点间的通信能力,将总任务从SINK节点下发至网络中.通...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算法(WDTA).该算法根据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和节点间的通信能力,将总任务从SINK节点下发至网络中.通过去除节点间的通信干扰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总任务完成时间.算法在两种分群结构的异构网络环境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各个节点上最合理的任务分配方案,以及最短的任务完成所需时间.理论分析了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的极限情况.实验结果表明WDTA算法能够通过合理分配任务,而减少任务完成时间及节点能耗.该方案可以作为设计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群结构 任务调度 可分负载理论
下载PDF
对知觉选择性的阐释——从“观察渗透理论”到“知觉负载理论”
2
作者 龚光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通过梳理历史上对于"观察"的学说,发现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可以对知觉的选择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并进一步了解认识心理学中对"注意"的研究,试图用"知觉负载理论"来解释知觉的选择性的机制。
关键词 观察渗透理论 知觉负载理论 选择性知觉
下载PDF
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多核密码处理器调度研究
3
作者 郎俊豪 李伟 +1 位作者 陈韬 南龙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5-263,共9页
针对多核密码处理器高能效负载调度问题,基于可分负载理论提出多轮与单轮混合负载调度机制,在不增加功耗前提下缩短密码任务完成时间,提升处理器能效。利用可分负载理论分析方法重点划分计算、负载传输时间,建立单轮调度、多轮与单轮混... 针对多核密码处理器高能效负载调度问题,基于可分负载理论提出多轮与单轮混合负载调度机制,在不增加功耗前提下缩短密码任务完成时间,提升处理器能效。利用可分负载理论分析方法重点划分计算、负载传输时间,建立单轮调度、多轮与单轮混合调度方式,得到数学解析解以指导负载调度高能效设计,同时考虑计算通信占比、结果输出等因素以精确模型。分析模型并设计负载调度机制,在多核密码处理器芯片上实现并验证。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混合调度方式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密码任务传输与计算时间比越大,负载完成时间的下限值越大,当处理器核数、调度轮数取中间值时,达到最优的负载完成时间和能效值,当结果输出时间小于任务传输时间时,影响较小。芯片实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密码算法,提出的多轮与单轮混合调度方式能缩短10.1%~48.2%的负载任务完成时间,相应的多核密码处理器能效值提升9.8%~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处理器 多核处理器 可分负载理论 负载调度 高能效
下载PDF
“观察/实验负载理论”论题批判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彤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新实验主义和科学实践哲学对“观察/实验负载理论”命题的批判观点和策略是:反对强化理论的观点;说明存在无理论负载的实验和观察;观察的所有报告不必然负载一个科学理论;某些实验更不必诉诸高层次理论,反而可能激励理论产生。这并不构... 新实验主义和科学实践哲学对“观察/实验负载理论”命题的批判观点和策略是:反对强化理论的观点;说明存在无理论负载的实验和观察;观察的所有报告不必然负载一个科学理论;某些实验更不必诉诸高层次理论,反而可能激励理论产生。这并不构成向实证主义的回归,而正在构成新的实践优位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进路;给出对观察/实验与理论各种复杂关系的一个初步分析,观察/实验的确与理论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变化,不同品格的观察/实验与理论有不同的关系;不能以一个普遍的命题勾勒它们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实验 负载理论 新实验主义 科学实践
原文传递
基于负载分割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乔蕊 李靖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144,共5页
利用分簇思想和负载分割理论,提出基于一种集群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算法。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多个簇进行负载分割,采用簇间和簇内任务调度建立任务执行过程的时序图,通过最小化总任务时间,实现任务所需数据测量、融合... 利用分簇思想和负载分割理论,提出基于一种集群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算法。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多个簇进行负载分割,采用簇间和簇内任务调度建立任务执行过程的时序图,通过最小化总任务时间,实现任务所需数据测量、融合和传输时间的合理分配,达到任务的最优调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缩短任务执行时间,并减少节点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任务调度 网络分簇 负载分割理论 节点能耗
下载PDF
重思汉森之观察负载理论论题
6
作者 张志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0,共7页
在科学哲学中,汉森曾提出观察负载理论论题。然而,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的相关性则通常被忽视。因此文章将从知觉与知识的关系的角度对汉森的观点做一个再考察。汉森的观点蕴含知觉与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双向的概念关联性:一方面,如观... 在科学哲学中,汉森曾提出观察负载理论论题。然而,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的相关性则通常被忽视。因此文章将从知觉与知识的关系的角度对汉森的观点做一个再考察。汉森的观点蕴含知觉与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双向的概念关联性:一方面,如观察负载理论现象所显示,观察者的知识对其知觉内容具有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与此形成互补,知觉经验对于知识具有辩护和调整功能。这一考察显示了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中的知觉内容、概念论、知觉辩护等主题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负载理论 知识的规范性 知觉辩护
原文传递
基于负载变化健控理论的线圈耦合系数k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亚辉 张勇 +1 位作者 刘浩 孙友法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3年第4期5-9,共5页
负载变化键控 (Load- Shift- Keying)也被称为反射调制 [1 ]。LSK运用于耦合线圈中次级线圈阻抗的变化能经耦合反射至主线回路并对主线圈回路产生影响这一性质 ,从而通过调制负载阻抗来实现信号的传递。线圈的耦合系数 k是表征线圈间耦... 负载变化键控 (Load- Shift- Keying)也被称为反射调制 [1 ]。LSK运用于耦合线圈中次级线圈阻抗的变化能经耦合反射至主线回路并对主线圈回路产生影响这一性质 ,从而通过调制负载阻抗来实现信号的传递。线圈的耦合系数 k是表征线圈间耦合程度的参量。本文在介绍负载变化键控制原理的同时 ,提出了对实际回路中线圈耦合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变化健控理论 线圈耦合系数 次级线圈阻抗 植入式生理遥测系统
下载PDF
理论负载与实验分层
8
作者 廖苗 李思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0-23,38,共5页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是对科学实验进行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实验是“理论负载”的还是“不受理论约束”的,这是通过研究理论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来说明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的重要争论。海德伯格对“理论负载”概念的三种含义进行辨...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是对科学实验进行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实验是“理论负载”的还是“不受理论约束”的,这是通过研究理论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来说明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的重要争论。海德伯格对“理论负载”概念的三种含义进行辨析,也把实验分为较低的因果性层面和较高的理论层面来说明实验中的“理论负载”和“不受约束”的具体情形,通过实验分层的方式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存在限制我们对科学实验中丰富性认识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验的哲学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理论负载 不受理论约束 实验分层
下载PDF
异构总线网络中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建斌 肖慧 +1 位作者 胡卫东 郁文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9-731,737,共4页
针对异构总线网络提出了一种动态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方法。首先,根据可分性负载调度最优性原理,分析了网络中处理器负载分配的最优次序以及参与计算的处理器数目;然后,针对实时任务的截止期限约束提出一种动态负载分配算法,该算法可以... 针对异构总线网络提出了一种动态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方法。首先,根据可分性负载调度最优性原理,分析了网络中处理器负载分配的最优次序以及参与计算的处理器数目;然后,针对实时任务的截止期限约束提出一种动态负载分配算法,该算法可以利用网络中最少的处理器数目,保证实时任务在其截止期限之前计算完成。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都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分配 异构总线网络 实时任务 可分性负载理论
下载PDF
知觉负载下选择性注意的两种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桂芳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2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针对Lavie等人的知觉负载理论难以解释在低知觉负载下出现负启动效应这一不足,文章提出"两种作用机制"观点,认为在知觉负载下选择性注意同时存有知觉选择机制和认知控制机制,并运用干扰效应和负启动效应双指标通过2个实验来... 针对Lavie等人的知觉负载理论难以解释在低知觉负载下出现负启动效应这一不足,文章提出"两种作用机制"观点,认为在知觉负载下选择性注意同时存有知觉选择机制和认知控制机制,并运用干扰效应和负启动效应双指标通过2个实验来考证该观点。结果发现:(1)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采用双指标可为两种作用机制观点提供有力证据;(2)知觉选择机制的加工时程发生在早期,而认知控制机制的加工时程发生在早期至中期之间。结论:两种作用机制观点比Lavie的知觉负载理论能更全面揭示在知觉负载条件下选择性注意的加工机制和加工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负载理论 知觉选择机制 认知控制机制 选择性注意
下载PDF
含启动开销总线网络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算法
11
作者 卢建斌 肖慧 +1 位作者 席泽敏 张明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1年第1期6-9,17,共5页
针对异构总线网络,提出了一种含启动开销的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方法。建立了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的最优化模型,即在满足实时任务截止期限的约束条件下,使系统计算资源消耗最小化;根据可分性负载调度的最优性原理,分析了网络中处理器负载... 针对异构总线网络,提出了一种含启动开销的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方法。建立了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的最优化模型,即在满足实时任务截止期限的约束条件下,使系统计算资源消耗最小化;根据可分性负载调度的最优性原理,分析了网络中处理器负载分配的最优次序以及参与计算的处理器数目;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实时可分性负载调度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流程,该算法能够利用网络中最少的处理器数目,保证实时任务在其截止期限之前计算完成。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都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分配 实时任务 异构总线网络 启动开销 可分性负载理论
下载PDF
C1调制效应的理论评述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建 袁杰 +2 位作者 汪海玲 王妍 傅世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7,共11页
C1成分是对视觉刺激最早做出反应的视皮层诱发电位,C1调制效应是指注意等因素能够影响C1振幅的现象。以往多数研究未观察到注意等因素对C1振幅的影响,仅发现注意等因素对晚于C1的P1与N1等成分存在调制作用,并有研究者据此提出延迟反馈... C1成分是对视觉刺激最早做出反应的视皮层诱发电位,C1调制效应是指注意等因素能够影响C1振幅的现象。以往多数研究未观察到注意等因素对C1振幅的影响,仅发现注意等因素对晚于C1的P1与N1等成分存在调制作用,并有研究者据此提出延迟反馈假说。但近期研究提示,注意等因素可能会对C1成分产生影响,提示初级视皮层(V1)可能在视觉信息加工初期直接受注意调制。目前,对C1调制效应的影响因素尚未完全确定,知觉学习、负载等因素的作用尚待考察。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明确C1调制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调制效应 注意 延迟反馈假说 知觉学习 负载理论
下载PDF
可分负载的任务调度模型及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霞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23期174-175,共2页
可分负载的任务调度由于其广泛的应用背景,近几年得到了很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可分负载的任务调度的基本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并总结了它们相应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可分负载 任务调度 可分负载理论(DLT)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任务调度
14
作者 翟羽婷 王欣 白蕾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4-708,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处理感知信息的无线网络,在处理过程中因节点分配不均,导致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任务调度中节点能量消耗较高。为此,提出了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任务调度方法。通过增加权值系数改进蝙蝠算法,降低...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处理感知信息的无线网络,在处理过程中因节点分配不均,导致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任务调度中节点能量消耗较高。为此,提出了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任务调度方法。通过增加权值系数改进蝙蝠算法,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密度,定义二进制变量,确定任务分配节点。采用可分负载理论,计算两种分群结构网络环境下任务运行时间与传输时间,得到群内和群间阶段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动态任务调度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迭代次数为200次时即可获取目标函数值,当虚拟机数量为1200时,所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量为38个,网络资源利用率始终高于68%,说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调度过程中节点的能量消耗,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动态任务调度 改进蝙蝠算法 二进制变量 可分负载理论 权值系数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双层规划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代亮 沈中 +2 位作者 常义林 张颖 闫中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97-1701,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任务最优调度双层规划模型。同时考虑了群间和群内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得到了管理中心节点、群首节点分配任务给相应节点的最优解,使得...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任务最优调度双层规划模型。同时考虑了群间和群内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得到了管理中心节点、群首节点分配任务给相应节点的最优解,使得整个任务从下发到收集执行结果这段时间最短。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 任务调度 可分负载理论 双层规划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轮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代亮 沈中 +2 位作者 常义林 张颖 闫中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2,共6页
为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出了一种分群结构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轮任务调度算法(WMTSA).WMTSA以可分负载理论为基础,根据各个群的任务处理速率按多轮方案将总任务从SINK节点下发给各个群.为了去除由节点间通信干扰导致的性能下降,SIN... 为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出了一种分群结构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轮任务调度算法(WMTSA).WMTSA以可分负载理论为基础,根据各个群的任务处理速率按多轮方案将总任务从SINK节点下发给各个群.为了去除由节点间通信干扰导致的性能下降,SINK节点相继向各个群首发送每一轮的负载.每一轮各个群执行完数据采集任务并把数据融合后,也由群首将该轮数据相继向SINK节点报告,使得任务执行和通信更好地重叠,最终减少了整个应用的响应时间且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WMTSA可合理地将总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完成任务的耗时耗能.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总任务完成时间可以减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可分负载理论 多轮任务调度
下载PDF
言语工作记忆影响Stroop效应中的语义冲突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兰芳 陈雪飞 陈安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已有研究证明,Stroop效应中的语义冲突随着练习增加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是因为语义冲突与刺激—反应联结的记忆有关.为了考察对这种联结的记忆是否以言语信息的方式储存在工作记忆的语音环中,实验先通过大量的练习使语义冲突消失,然后... 已有研究证明,Stroop效应中的语义冲突随着练习增加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是因为语义冲突与刺激—反应联结的记忆有关.为了考察对这种联结的记忆是否以言语信息的方式储存在工作记忆的语音环中,实验先通过大量的练习使语义冲突消失,然后增加言语工作记忆.结果证明:增加言语工作记忆使已经消失的语义冲突重新出现了,但是反应冲突并没有增加.根据特殊负载理论,工作记忆负载对分心刺激加工的影响取决于是否与选择性注意任务竞争资源,说明在Stroop效应中刺激—反应联结是以言语信息的方式储存在工作记忆的语音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选择性注意 认知控制 负载理论
下载PDF
刺激材料类型对Stroop稀释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琳 许百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61-1063,1029,共4页
Stroop稀释效应是指增加与颜色无关的中性词作为干扰刺激,Stroop效应显著减弱的现象。本研究采用计数Stroop范式考察材料类型一致性与目标材料类型对Stroop稀释效应的影响。实验中,目标项分成汉字和键盘符号两类,干扰项分成中文数字和... Stroop稀释效应是指增加与颜色无关的中性词作为干扰刺激,Stroop效应显著减弱的现象。本研究采用计数Stroop范式考察材料类型一致性与目标材料类型对Stroop稀释效应的影响。实验中,目标项分成汉字和键盘符号两类,干扰项分成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类。研究发现,目标刺激与干扰刺激的材料类型一致性是影响Stroop稀释效应强弱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支持注意模块容量有限理论,并提示注意的认知控制中至少存在两种材料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文字加工系统和非文字加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op稀释效应 注意模块容量有限理论 知觉负载理论 类型表征
下载PDF
云环境下利用混合成本模型的作业调度方法
19
作者 张少辉 王大羽 韩秋英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1-856,共6页
启发于可分负载理论(Divisible Load Theory,DLT)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中处理大规模计算负载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成本模型和DLT的多QoS作业调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云计算中,该方法的核心策略是最小化云计算环境下的作业调度整体执行时... 启发于可分负载理论(Divisible Load Theory,DLT)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中处理大规模计算负载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成本模型和DLT的多QoS作业调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云计算中,该方法的核心策略是最小化云计算环境下的作业调度整体执行时间。首先,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均匀处理器;然后对负载分配闭合形式的解,将获得的封闭解作为负载分数分配给每个处理器,并讨论闭合形式解的推导过程;最后利用一种最大化的方式来进行作业调度,即云提供商可以获取其服务的最大利益并满足用户工作所需的QoS。为了评估提出方法的性能,仿真实验在不同数量不同属性的作业和不同数量机器上进行,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节点数量增加时,总成本在减少。在所有标准情况下,对于任意数量的处理节点均获得最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负载理论 混合成本模型 云环境 负载分配 作业调度
下载PDF
二语学习者接收性技能差异的认知心理机制研究
20
作者 林琼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二语学习者接收性技能一直倍受研究者关注。但对二语阅读或听力理解本身这一复杂二语接收性认知加工过程的探究却始终还在路上。本文拟借助于Gernsbacher结构建造框架理论对二语阅读理解过程的描述,揭示出抑制机制是造成二语接收性技能... 二语学习者接收性技能一直倍受研究者关注。但对二语阅读或听力理解本身这一复杂二语接收性认知加工过程的探究却始终还在路上。本文拟借助于Gernsbacher结构建造框架理论对二语阅读理解过程的描述,揭示出抑制机制是造成二语接收性技能差异的关键之所在,以此解析二语阅读"熔断假设"的心理机制;同时,借鉴认知负载理论下的知识反转效应,进一步研究二语学习者先备知识与有效教学方法之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断”假设 认知负载理论 知识反转效应 抑制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