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T博元财务事件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
徐向
|
《财务与会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
|
典型财务欺诈事件的启迪与警示 |
蒋树宽
|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3
|
中国概念股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再思考——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启示 |
李戬
|
《内蒙古金融研究》
|
2011 |
1
|
|
4
|
从美国大公司财务丑闻看股票期权的制度缺陷 |
张剑峰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5
|
美国会计舞弊事件的影响 |
傅宏宇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6
|
对财务报告保险制度的思考 |
刘豆山
|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7
|
从美国国际集团事件看会计监管制度 |
曾艳丽
|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新动向及审计对策——基于“万福生科”的案例分析 |
李丽青
刘珊珊
江珊珊
|
《财会学习》
|
2013 |
1
|
|
9
|
媒体对企业财务造假的监督效用分析——以勤上光电为例 |
张志宏
王品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 |
刘楚旋
刘莉
|
《中外企业家》
|
2017 |
8
|
|
11
|
企业财务欺诈现象的探究与思考——基于中山市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视角 |
林宁
|
《审计与理财》
|
2014 |
0 |
|
12
|
控制自我评估 |
孙蔓莉
杨明
|
《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3
|
关于不确定性与风险的思考 |
吴树畅
郭云
|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4
|
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及提高途径 |
雷虹
|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15
|
董事会特征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
安广实
彭皝
|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
2014 |
4
|
|
16
|
美国近期经济走势辨析 |
高洪深
王晓红
刘爱花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03 |
0 |
|
17
|
萨班斯法案引发的思考 |
何霞
|
《通信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8
|
审计分析程序风险识别信号研究——基于锦洲港造假案例的分析 |
刘慧芬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9
|
审计实务与合同效力控制的对接——以保护国有资产为视角 |
黎桦
|
《浙江经济》
|
2012 |
0 |
|
20
|
积跬步、汇细流——《中国内地公司管治》评析 |
李维安
|
《新理财(公司理财)》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