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公共财政理念促基本民生事业发展
1
作者 李春根 李建华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09年第7期19-24,共6页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本民生事业是民生事业中最基本、最突出的,与群众生活联...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本民生事业是民生事业中最基本、最突出的,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就业、义务教育、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以及住房等方面。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在力促民生事业发展上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问题 事业 财政理念 公共财政建设 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建设 利益问题 群众生活
下载PDF
财政理念“三筹谋” 财政改革“五策略”——海南财政推进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赵锦鹏 《财政监督》 2007年第9期73-74,共2页
近两年,海南地方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措施,优化发展环... 近两年,海南地方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开创了海南发展的新局面。海南省财政厅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为民政府”、“务实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以“三个善谋”促进“三个转化”,把财政真正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型”、“创新改革型”、“务实高效型”、“爱民服务型”、“勤政廉洁型”财政,促进了海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经济 财政改革 实践探索 经济发展 财政理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地方政府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财政理念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福建省财政厅课题组 邓力平 余军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9,共12页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论述,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财政理念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七个坚持”框架下...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论述,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财政理念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七个坚持”框架下,梳理归纳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和重大实践,深刻把握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及其财政理念的核心要义,以及推动财政理论创新带动财政实践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亦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财政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财政理念 福建财政工作
下载PDF
大国财政理念的再认识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力平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24,共2页
总体上看,大国财政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的推进,是财政部党组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要部署决策的贯彻,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之财政观的体现,是财政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
关键词 财政理念 再认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财政服务 党中央 总书记 习近平
下载PDF
从财政理念的沿革看理性财政的回归
5
作者 辛波 沙淑春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7-32,37,共7页
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未来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必须向理性财政回归。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理念 经过过剩
下载PDF
浅议构建和谐财政理念下的政府管理会计
6
作者 梁雪荣 《中国集体经济》 2010年第5期59-61,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将“和谐”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和谐财政理念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会计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其改进应该以和谐财政为基本方向,加强对公共财政监督管理的反映。目前,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将“和谐”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和谐财政理念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会计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其改进应该以和谐财政为基本方向,加强对公共财政监督管理的反映。目前,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还无法体现和谐财政对会计制度安排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合理政府管理会计体系,健全相应的财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府管理会计 财政理念 政府会计制度 财政监督管理 预算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体系 制度安排
下载PDF
浅谈传统文化精华在现代财政理念中的运用
7
作者 谢丽萍 《消费导刊》 2013年第11期69-69,共1页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其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华传统文化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其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华传统文化一代代继承好、捍卫好、发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精华 财政理念 现代 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 文化形态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树立公共财政理念 推动磁县经济发展
8
作者 郝志海 《公共支出与采购》 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
“抢抓新机遇、对接大城区、建设新磁县”.是磁县九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未来几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手段.在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承... “抢抓新机遇、对接大城区、建设新磁县”.是磁县九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未来几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手段.在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新的重要使命。要把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平正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四个健全和完善”,力争“四个突破”。促进磁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理念 磁县 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职能作用 区域经济中心 市场经济原则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树立公共财政理念 搞好财政改革
9
作者 孙太平 张俊萍 《山西财税》 2004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财政理念 财政资金 会计集中核算 财政监督 国库集中收付 财政管理 外部监督体系 财政收入 构建公共财政 资金分配
下载PDF
发展财政理念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力平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54,共4页
笔者近年来提出了从“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发展财政与国际财政”这“四位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的思路(邓力平,2007,2008),其中,关于财政在现阶段我国发展中国家国情中发挥独特作用的“发展财政”提法引起了一... 笔者近年来提出了从“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发展财政与国际财政”这“四位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的思路(邓力平,2007,2008),其中,关于财政在现阶段我国发展中国家国情中发挥独特作用的“发展财政”提法引起了一定关注(叶青,2008,2010),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理念 政策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位一体” 发展财政 发展中国家 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
原文传递
从财政理念的沿革看理性财政的回归 被引量:1
11
作者 辛波 隋岳峰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财政政策理论决定了财政政策实践,它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更关乎到国家的财政安全,本文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 财政政策理论决定了财政政策实践,它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更关乎到国家的财政安全,本文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应向理性财政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理念 理性财政 中国 财政政策
原文传递
坚持公共财政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容邦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4,共2页
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重要时段,在对财政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观照和前沿性把握中,就会发现“公共财政”对政府改革开放以及财政自身改革发展具有“标杆”性意义。公共财政作为财政改革发展的指向和目标,本身已超越了其概念上的学理纷争... 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重要时段,在对财政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观照和前沿性把握中,就会发现“公共财政”对政府改革开放以及财政自身改革发展具有“标杆”性意义。公共财政作为财政改革发展的指向和目标,本身已超越了其概念上的学理纷争,公共财政理念与实践框架的探索已经有10年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理念 实践 改革开放 财政改革 公共财政 自身改革 前沿性
原文传递
公共财政概念、理念与原则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石河 竹美敏 《北方经贸》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我国政府已经确立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改革目标,但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尚存在一些争议,为了形成基本的共识,探求公共财政理论的规范性,使得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改革不致发生重大的认识偏差,就有必要对公共财政的基... 我国政府已经确立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改革目标,但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尚存在一些争议,为了形成基本的共识,探求公共财政理论的规范性,使得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改革不致发生重大的认识偏差,就有必要对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理念、原则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理念 公共财政 财政支出
下载PDF
财政模式选择的根本:确立财政公共性的理念与价值追求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霞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2002年第3期22-29,共8页
政府理财的观念即政府财政理念 ,其理财的模式即财政模式 ,财政模式只不过是财政理念指导下的具体的财政运行机制与财政制度的选择 ,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最能够体现其财政公共性特征的那种财政运行模式。本文认为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重... 政府理财的观念即政府财政理念 ,其理财的模式即财政模式 ,财政模式只不过是财政理念指导下的具体的财政运行机制与财政制度的选择 ,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最能够体现其财政公共性特征的那种财政运行模式。本文认为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重要的 ,但比这更重要的 ,是确立财政公共性的价值理念 ,并使其成为政府理财过程中的根本追求。这是因为 ,财政公共性特征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一国政府现实中的财政运作就必然能体现出公共性的特征。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要真正能够在财政运行中得以充分体现 ,主要还取决于该政府是否将其作为一种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充分体现在政府预算等制度性安排上。本文从财政公共性缘起于公共需要开始 ,指出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性 ,进而指出要真正体现财政公共性 ,必须引入法制化的财政管理模式。以往混乱的财政分配体系 ,非法制化的政府预算方法 ,缺乏全方位以法制权监督之下的强有力的财政管理模式 ,所有这些问题改变的根本症结在于政府确立财政公共性的根本价值理念与公共精神的追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公共性 财政模式 政府财政理念 公共精神 价值理念 财政分配体系
下载PDF
做好财政工作应树立“六大”理念
15
作者 郭泽林 《四川财政》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财政理念 人民利益 财源建设 财政工作
下载PDF
树立四种理念 做好财政工作
16
作者 郭泽林 《政策》 2001年第12期26-27,共2页
提倡并实践正确的财政理念,对我们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搞好新世纪的财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财政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做好当前的财政工作,应切实树立四种理念。 一是发展生财的财政理念。离开了经济的发展,财政只能... 提倡并实践正确的财政理念,对我们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搞好新世纪的财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财政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做好当前的财政工作,应切实树立四种理念。 一是发展生财的财政理念。离开了经济的发展,财政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振兴财政的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财之道,要以发展为主线,在调整经济结构、壮大财政实力上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工作 根本 经济 财政 财政理念
下载PDF
深化财政改革:理念与思路
17
作者 邹传教 《审计与理财》 2004年第9期32-33,共2页
公共财政本质上包含了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理财和接受公众监督五大理念。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必须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理念。
关键词 公共财政体制 中国 财政监督 财政审计 财政理念 公共服务
下载PDF
财政模式转化中财政监督理念与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晓兰 王晓芳 曹江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1B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财政模式 财政监督理念 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 法制建设 中国
下载PDF
论法的和谐价值与财政法核心理念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孟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99-103,共5页
和谐是法的最高层次的长远价值,也是财政法的基本价值和理念。和谐只有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健全与完善才能实现,而财政法的和谐价值理念也必须要通过财政法治建设来实现。以纳税人为本的财政法理念是财政法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应当充... 和谐是法的最高层次的长远价值,也是财政法的基本价值和理念。和谐只有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健全与完善才能实现,而财政法的和谐价值理念也必须要通过财政法治建设来实现。以纳税人为本的财政法理念是财政法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应当充分发挥财政法的收入分配功能,在以纳税人为本的财政法治理念指导下,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促进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纳税人、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包括财政法在内的法的和谐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价值 财政法分配性价值 财政理念 纳税人为本
下载PDF
拓新财政理念 服务创业发展
20
作者 罗翊 《中国财政》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3-44,共2页
近年来,江西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创业发展,加快富民兴赣,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增长2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创业发展 财政理念 服务 财政收入增长 财政职能作用 全国平均水平 江西省 富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