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责任动脉瘤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安会 任豪 +2 位作者 扶宇 许百男 王本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73-76,7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责任动脉瘤判断中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前瞻性收治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57例,术前将CT及CTA扫描DICOM格式原始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进行影像融合,判断出血责任动脉瘤,... 目的探讨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责任动脉瘤判断中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前瞻性收治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57例,术前将CT及CTA扫描DICOM格式原始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进行影像融合,判断出血责任动脉瘤,并与开颅手术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融合影像可以精确地显示蛛网膜下腔血肿与动脉瘤的关系。57例中,54例(94.7%)融合影像判断责任动脉瘤与手术记录一致,3例不一致(1例出血量小、2例出血量过多,无法根据血肿与动脉瘤的空间关系判定责任动脉瘤)。结论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应用3D Slicer软件将CT与CTA数据进行影像融合,可以精确显示血肿与动脉瘤的空间关系,有助于判断破裂出血的责任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责任动脉瘤 影像融合技术 3D Slicer软件
下载PDF
颅内多发动脉瘤责任动脉瘤误判1例
2
作者 黄生炫 陈智勇 李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735-735,共1页
颅内多发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时,准确判断责任动脉瘤至关重要。本文报道颅内多发动脉瘤责任动脉瘤误判1例。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责任动脉瘤 误判
下载PDF
判断颅内多发动脉瘤出血责任动脉瘤的新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曰圆 秦杰 +8 位作者 秦海林 黄河 马生辉 向伟楚 杨铭 宋健 潘力 孙荣辉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3D-DSA/CT三维影像融技术在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后判断出血责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10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将10例病人出血后6 h内首次头颅CT与3D-DSA的数据经Di⁃com接口输入Siemens Syst... 目的探讨3D-DSA/CT三维影像融技术在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后判断出血责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10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将10例病人出血后6 h内首次头颅CT与3D-DSA的数据经Di⁃com接口输入Siemens System Syngo X-WP工作站进行CT/3D-DSA影像融合,获得CT/3D-DSA融合影像。根据融合影像判断出血责任动脉瘤,并制定治疗方案。结果10例中,开颅夹闭术治疗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例,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一期成功处理责任动脉瘤后,二期行开颅夹闭术或弹簧圈栓塞治疗非责任动脉瘤。10例术后3~6个月DSA、CT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结论3D-DSA/CT三维影像融技术对判断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责任动脉瘤具有客观、精准价值,具有科学性、开创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责任动脉瘤 影像融合技术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破裂或先兆破裂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责任动脉瘤判定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嘉皓 严泽亚 +7 位作者 陈周青 王紫兰 陶欣雨 王伟 顾枫 尤万春 虞昊 王中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I)在破裂或先兆破裂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责任动脉瘤判定及治疗策略制定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使用AI进行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的20例破裂或先兆破裂颅内...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I)在破裂或先兆破裂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责任动脉瘤判定及治疗策略制定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使用AI进行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的20例破裂或先兆破裂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明确的出血来源及出血倾向性分为出血明确组、出血不明确组和疑似先兆破裂组。根据AI评估结果判断责任动脉瘤的位置,并制定治疗策略。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20例患者中,出血明确组5例,出血不明确组9例,疑似先兆破裂组6例,共52个动脉瘤。出血明确组和出血不明确组开颅手术中确认的责任动脉瘤均与AI判断结果一致。疑似先兆破裂组患者依据AI的评估结果优先处理较高风险的颅内动脉瘤,出院时mRS均为0~1分。结论对于破裂或先兆破裂颅内多发动脉瘤,AI能够有效、准确地判断责任动脉瘤的位置。AI评估结果能够辅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人工智能 责任动脉瘤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治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琳 张祥茂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3期331-334,共4页
随着脑血管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不断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多发动脉瘤检出率越来越高。研究表明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患者的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要高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者,对于发生动脉瘤破裂的多发动脉瘤患者除... 随着脑血管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不断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多发动脉瘤检出率越来越高。研究表明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患者的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要高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者,对于发生动脉瘤破裂的多发动脉瘤患者除明确责任动脉瘤并首先处理外,其未破裂动脉瘤也应尽量检出并积极治疗,因此多发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均要比单发动脉瘤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流行病学 责任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