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析论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科举制虽经历过6次存废利弊之争甚至短暂的中断,但还是在中国整整存在了1300年之久。其原因在于科举制与贤能治国、精英统治的儒家理论相符合,标榜公平竞争且具有客观标准,有利于牢笼天下英才以巩固统治秩序。除此之外,找不出更好... 科举制虽经历过6次存废利弊之争甚至短暂的中断,但还是在中国整整存在了1300年之久。其原因在于科举制与贤能治国、精英统治的儒家理论相符合,标榜公平竞争且具有客观标准,有利于牢笼天下英才以巩固统治秩序。除此之外,找不出更好的替代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选才方式 贤能治国
下载PDF
科举制度的生成和演化机制
2
作者 梅养宝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4,96,共6页
科举制度的观念直接扎根于儒家关于“贤能治国”的理想诉求之中,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一种政治选择。其目标则是在选拔“贤能”的过程中,贯彻君权主导下的“机会均等”原则,以此将一切能够有效影响社会的政治力量纳入到专制君主的控... 科举制度的观念直接扎根于儒家关于“贤能治国”的理想诉求之中,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一种政治选择。其目标则是在选拔“贤能”的过程中,贯彻君权主导下的“机会均等”原则,以此将一切能够有效影响社会的政治力量纳入到专制君主的控制之中。这既满足了专制君权无限扩张的需要,同时也成为官僚和七绅两大集团分享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君主、官僚、士绅为划定各自的利益界限共同推动了科举制度的生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贤能治国 君权扩张 利益分配
下载PDF
解析科举考试兴盛的文化动因
3
作者 冯建民 《中国考试》 2009年第8期59-63,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贤能治国的政治理念、追求公平公正的平均思想、崇尚功名的心理倾向以及自强不患的民族精神,在科举考试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助推力,推动了科举考试的产生、完善,走向顶峰,使其在长达1... 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贤能治国的政治理念、追求公平公正的平均思想、崇尚功名的心理倾向以及自强不患的民族精神,在科举考试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助推力,推动了科举考试的产生、完善,走向顶峰,使其在长达1300年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贤能治国 公平公正 功名崇尚 自强不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