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以中国香港和阿根廷为分析个案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邦彦 徐枫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45-52,共8页
阿根廷爆发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人们对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关注。本文从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演变及其主要特征入手 ,分析了这种制度对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机制 ,并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阿根廷为个案分析了这种制度的宏观... 阿根廷爆发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人们对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关注。本文从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演变及其主要特征入手 ,分析了这种制度对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机制 ,并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阿根廷为个案分析了这种制度的宏观经济效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 ,货币发行局制度确实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但亦存在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并指出 ,货币局发行制度运作的成功运作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些条件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发行局制度 机制 宏观经济效应
下载PDF
失衡的汇率安排——货币发行局制度与阿根廷政经动荡
2
作者 管涛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2002年1月6日,阿根廷议会两院通过经济改革法案,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放弃把阿比索(peso)与美元1比1挂钩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又称联系汇率制度).在议会通过这项法案不久,阿经济部长即宣布比索同美元的固定汇率定为1.40比1,比索... 2002年1月6日,阿根廷议会两院通过经济改革法案,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放弃把阿比索(peso)与美元1比1挂钩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又称联系汇率制度).在议会通过这项法案不久,阿经济部长即宣布比索同美元的固定汇率定为1.40比1,比索贬值近30%,并披露阿将于4-5个月以后开始实行浮动汇率.这意味着阿实行11年之久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宣告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发行局制度 阿根廷 汇率政策 出口竞争力 宏观经济政策 比索贬值
下载PDF
货币发行局制度对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启示
3
作者 李相栋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在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外汇占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迫使央行采取冲销性干预措施,于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为被动发行央行票据、被动正回购。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发行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外... 在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外汇占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迫使央行采取冲销性干预措施,于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为被动发行央行票据、被动正回购。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发行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比已由1994年的0.25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发行局制度 治理 外汇占款 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操作 基础货币 高速增长 外汇储备
下载PDF
澳门的货币发行制度
4
作者 冯邦彦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澳门 货币发行 汇率 货币发行局制度 外汇储备
下载PDF
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发行业务
5
作者 卢毓祥 《南方金融》 1995年第11期30-32,共3页
一、澳大利亚的货币发行业务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是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隶属于澳大利亚政府,储备银行实行董事会制,董事会成员由政府官员兼任,执行董事为储备银行的主要领导,储备银行下属18个局,在州级行政区设立分行.其货币发行主要由货... 一、澳大利亚的货币发行业务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是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隶属于澳大利亚政府,储备银行实行董事会制,董事会成员由政府官员兼任,执行董事为储备银行的主要领导,储备银行下属18个局,在州级行政区设立分行.其货币发行主要由货币发行局负责,其发行程序是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制定出三年的计划,经董事会批准后,交印钞厂印制,后由货币发行局具体组织发行.澳大利亚货币发行有以下特点:1.货币发行的现代化水平高.澳储备银行规定凡回笼的钞票应经其清点,兼加钞票在央行周转过于频繁,每年达5次之多,因而给澳央行货币发行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从80年代开始,澳央行着手制定与推行货币发行的现代化.至1986年,澳央行从美国共进口了22台CVCS清分系统,它是美国CSI公司的第一个用户.90年代,澳央行对CVCS系统进行了改造,使之功能扩大并能处理塑料钞票,据澳方介绍,利用机器清分钞票后,央行投出去的钞票数字准确,质量好,工作效率大为提高,现金处理人员大幅度减少.到悉尼分行和珀斯分行现金处理现场观摩,看到的是干净明亮、高大宽敞的操作间和先进的处理设备,每台机器由两人操作,工作紧凑有序.2.发行塑料钞票.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发行塑料钞票的国家,196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 货币发行局 印度尼西亚银行 发行基金 发行 发行人员 运输公司 货币发行工作 央行 中央银行
下载PDF
对我国发行库重新设置的构想
6
作者 杨远军 《山东金融》 1998年第4期44-45,共2页
对我国发行库重新设置的构想杨远军根据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将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就机构改革来说,目前已经明确了逐步撤消省分行,有步骤地组建跨省区的一级分行;地市分行基本保留、适当合并;县... 对我国发行库重新设置的构想杨远军根据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将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就机构改革来说,目前已经明确了逐步撤消省分行,有步骤地组建跨省区的一级分行;地市分行基本保留、适当合并;县支行不动,工作重点转向对当地农村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行 发行基金调拨 货币发行局 人民银行 现金清分 机构设置 业务管理程序 直属库 区分行 设置方法
下载PDF
迈向稳健经济成长之路——持续有效的货币和汇率政策
7
作者 任志刚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5,共5页
我今天所讲的,关于在全球不稳定的金融环境下如何制定持续和切合现实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的问题,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我演讲的第一部分将特别就亚洲金融危机来探讨这个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第二部分,将集中谈香港1983年开始实施联... 我今天所讲的,关于在全球不稳定的金融环境下如何制定持续和切合现实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的问题,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我演讲的第一部分将特别就亚洲金融危机来探讨这个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第二部分,将集中谈香港1983年开始实施联系汇率制度的经验;最后,将从亚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汇率制度 经济体系 持续有效 成长之路 汇率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亚洲金融危机 香港 资本管制 货币发行局制度
下载PDF
内地与香港货币制度改革初议
8
作者 何泺生 《产经评论》 1998年第8期38-39,共2页
本文拟探讨香港行政区和内地的外汇体制长治久安之道.有鉴于1997年7月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这个问题具有巨大的意义.我们拟解答的问题包括:(一)就长远而言,港元与人民币应否整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就货币而言,我看“... 本文拟探讨香港行政区和内地的外汇体制长治久安之道.有鉴于1997年7月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这个问题具有巨大的意义.我们拟解答的问题包括:(一)就长远而言,港元与人民币应否整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就货币而言,我看“一国两制”较“一国一制”更为理想——除非香港特别行政区放弃财政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制度 内地与香港 联系汇率制 一篮子货币 货币的不稳定性 “一国两制” 内部均衡 亚洲金融风暴 单一货币 货币发行局
下载PDF
港元捍卫战实录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耿建新 罗永红 《金融论坛》 1999年第2期7-13,共7页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投机家(又被香港人称为国际大鳄)曾于1997年7月中旬登陆香港,阻击港元,而后又先后四次大规模入港,导致港股爆发股灾,金融市场大震荡。特区政府凭借其强大的外汇储备,运用较有力的措施捍卫了...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投机家(又被香港人称为国际大鳄)曾于1997年7月中旬登陆香港,阻击港元,而后又先后四次大规模入港,导致港股爆发股灾,金融市场大震荡。特区政府凭借其强大的外汇储备,运用较有力的措施捍卫了维系14年之久的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鳄 港元 期货市场 联系汇率 货币发行局制度 衍生金融工具 香港 外汇储备 外汇基金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下载PDF
新加坡的金融发展战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矩华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新加坡 发展战 金融管理局 金融机构 货币发行局 汇率政策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结构 金融服务业 金融公司
下载PDF
维持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收益与成本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子江 《南方金融》 1999年第5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钉住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货币发行局制度 外汇储备 浮动汇率制度 香港特区政府 货币政策 货币投机 国际金融
下载PDF
香港联系汇率制改革不可避免
12
作者 王鹏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S期149-149,共1页
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实质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演变,即三家发钞银行以1美元兑7.80港元的固定汇率向香港金管局支付美元换取负债说明书,凭此收放港币。这一固定汇率仅限于发钞行和香港金管局以及发钞行和其它持牌银行之间。香港联系汇率自1... 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实质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演变,即三家发钞银行以1美元兑7.80港元的固定汇率向香港金管局支付美元换取负债说明书,凭此收放港币。这一固定汇率仅限于发钞行和香港金管局以及发钞行和其它持牌银行之间。香港联系汇率自1983年实施至今,为维持港元币值的稳定,促进香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体制的缺陷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汇率制 香港经济 货币发行局制度 改革 固定汇率 说明书 美元 港元 银行 负债
下载PDF
细说联汇20年
13
作者 任志刚 《中国MBA》 2004年第2期60-66,共7页
时至今日,联汇制度已马为香港生活的一部分,大家都习惯了它的存在,实在难以想像如果没有这个制度,过去20年香港会是怎样。就我所知,联汇制度是现存少数货币发行局制度中历史最悠久之一。
关键词 联汇制度 货币发行局制度 香港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复苏 人民币升值
下载PDF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14
作者 商季光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东南亚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 资本市场 启示 汇率制度 金融风险 房地产 货币发行局 商业银行 金融体系
下载PDF
香港金融监管学习报告(连载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伟平 陶君道 《甘肃金融》 2004年第9期15-22,共8页
关键词 货币发行局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 外汇储备 货币基础 国际储备 香港特别行政区 汇丰银行 外汇基金票据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金管 银行纸币
下载PDF
港元汇率与期指的联动
16
作者 李兆斌 《产经评论》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1983年,由于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港人对香港前途信心不足,致使大量资金撤离。
关键词 港元汇率 香港经济 国际炒家 货币发行局制度 期指 发钞银行 香港问题 金融危机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中央银行
下载PDF
谈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17
作者 王方 《福建金融》 1998年第11期32-34,共3页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扩大,香港股价、楼价和资产价格下挫,有的人将这一切归咎于沿用已久的香港联系汇率制,认为要废除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是否应该放弃呢?如放弃,会有怎样的结果;如不能放弃,又该如何进一步维护联系汇率...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扩大,香港股价、楼价和资产价格下挫,有的人将这一切归咎于沿用已久的香港联系汇率制,认为要废除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是否应该放弃呢?如放弃,会有怎样的结果;如不能放弃,又该如何进一步维护联系汇率体制呢?笔者试从几个方面对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汇率制 香港政府 期货市场 对冲基金 货币贬值 港元 货币发行局制度 国际大鳄 货币局制度 国际炒家
下载PDF
1998年9月海外证券市场大事记
18
《证券市场导报》 1998年第10期60-60,共1页
9.1 马来西亚宣布对外汇实行管制,以阻止国际炒家对该国货币的狙击。 9.2 香港联交所宣布两项针对股票抛空的措施。俄罗斯股市反弹,“俄罗斯交易系统——国际文传电讯”综合指数达到27.5点,涨幅为15.6%。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俄罗斯 综合指数 金融危机 股市 1998年 货币发行局制度 交易系统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金融市场形势
下载PDF
澳门经济透视
19
作者 杨小佛 《世界经济研究》 1983年第1期35-38,23,共5页
澳门为弹丸之地,面积仅15.5平方公里,人口40万,长期以来以娱乐事业为生,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赌博税,复因行政效率低,贪污盛行,工商业和外贸均不发达。1979年中国和葡萄牙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澳门渐渐从催眠状态下苏醒过来。最近香港企业家不... 澳门为弹丸之地,面积仅15.5平方公里,人口40万,长期以来以娱乐事业为生,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赌博税,复因行政效率低,贪污盛行,工商业和外贸均不发达。1979年中国和葡萄牙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澳门渐渐从催眠状态下苏醒过来。最近香港企业家不断前去设厂,外资陆续流入,经济趋于活跃。目前澳门正在提高行政效率,调整和健全金融机构,利用外资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与我国邻近地区的联系,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创造条件。本文将就金融、工业和外贸、基础设施、住房、旅游和娱乐、财政和税收等方面分析澳门的经济演变和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利用外资 工商业 香港企业 银行法 港元 创造条件 居民存款 货币发行局 住房
下载PDF
港元联系汇率制的发展前景探析
20
作者 冯邦彦 《产经评论》 1998年第9期18-22,共5页
1997年8月、10月以及1998年1月、6月港元联系汇率受到多次严重冲击,其中,又以1997年10月下旬所受到的冲击最为猛烈,可以说是联系汇率自成立以来所受到的一次最严重的冲击.1997年10月20日前的一周,台湾“中央银行”主动弃斥新台币汇率,... 1997年8月、10月以及1998年1月、6月港元联系汇率受到多次严重冲击,其中,又以1997年10月下旬所受到的冲击最为猛烈,可以说是联系汇率自成立以来所受到的一次最严重的冲击.1997年10月20日前的一周,台湾“中央银行”主动弃斥新台币汇率,致使新台币即时大幅贬值6.5%,市场即流传香港或会因维持竞争力,或其他理由减弱捍卫联系汇率制度的决心,恰以因此俊养个别政界或工业界人士亦发表言论,要求将港元贬值,结果触发大规模的港元投机性抛售浪潮.10月2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汇率制度 发展前景 港元联汇制 香港金融管理局 流动资金 银行体系 外汇基金 香港银行 货币发行局制度 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