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马克思货币批判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雪婷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7,128,共7页
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的,这是贯穿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的一条隐性线索。《巴黎手稿》侧重把货币的神圣幻象归结为资... 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的,这是贯穿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的一条隐性线索。《巴黎手稿》侧重把货币的神圣幻象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大纲》则侧重揭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和暂时性,在此基础之上,《资本论》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的批判把货币批判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透视出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关涉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而且关乎消解这一异化的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圣形象 资本主义私有制 作为资本的货币 货币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的货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2
作者 赵文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中认为,货币在本质上不过是人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物化形式,体现的无非是在劳动交换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而货币拜物教将货币从手段变为了目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中认为,货币在本质上不过是人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物化形式,体现的无非是在劳动交换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而货币拜物教将货币从手段变为了目的,剥夺了一切事物的价值,扭曲了人的感觉与需要,甚至使之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对货币异化、货币拜物教的这种批判,对于生活在当今越来越成熟的市场经济下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本质 货币拜物教 货币批判
下载PDF
论马克思货币批判的理论逻辑及其现代意义
3
作者 欧阳彬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12,共4页
从青年马克思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到他思想成熟时期的《资本论》,货币一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将货币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到从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中分析货币的客观唯物主义逻辑,再到从资本主... 从青年马克思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到他思想成熟时期的《资本论》,货币一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将货币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到从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中分析货币的客观唯物主义逻辑,再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研究货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马克思的货币批判思想经历了一个螺旋型的上升过程。厘清马克思货币批判的理论逻辑,不仅对马克思思想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具有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货币批判 理论逻辑
下载PDF
赫斯、马克思、西美尔:货币化生活世界批判的三种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彬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27,共4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货币对于现代生活世界产生的巨大效应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赫斯、马克思与西美尔对货币化生活世界采取了不同的批判路径。赫斯提出了类哲学的货币批判;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对货币提出政治经济学批...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货币对于现代生活世界产生的巨大效应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赫斯、马克思与西美尔对货币化生活世界采取了不同的批判路径。赫斯提出了类哲学的货币批判;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对货币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西美尔将马克思对货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着重研究货币的社会文化效应。他们的货币批判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批判 赫斯 马克思 西美尔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
5
作者 雪婷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92,共6页
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始终与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息息相关。如果说马克思对"吸血鬼"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物化理解以揭示资本存在的历史前提的... 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始终与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息息相关。如果说马克思对"吸血鬼"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物化理解以揭示资本存在的历史前提的话,那么对"酵母"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的片面理解以阐明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性。但无论对"吸血鬼"的批判还是对"酵母"的批判都深深地植根于对作为"帽子"与"观念"的人自身的批判,这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现实的个人"的遮蔽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颠倒"的现实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旨在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血鬼” 资本 抽象劳动 人与物的颠倒 货币批判
原文传递
货币的本质——从《巴黎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6
作者 雪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8,共7页
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这构成从《巴黎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一条隐性线索。如果说《巴黎手稿》侧重于从异化... 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这构成从《巴黎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一条隐性线索。如果说《巴黎手稿》侧重于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出发把货币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自我异化的话,那么《大纲》更侧重于把货币看作一种物化的社会关系,这反映了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关涉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而且关乎消解这一异化的现实道路,它始终围绕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资本、劳动和人的存在方式展开,这三个维度构成马克思货币批判的"三位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圣形象 异化劳动 物化社会关系 作为资本的货币 货币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货币批判理论视域下的电子货币问题初探
7
作者 王晓霞 《前沿》 2021年第1期19-26,共8页
货币拜物教批判理论和货币危机理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货币理论展开论述,从货币的起源到信用货币的科学预见中包含着马克思的理论批判。电子货币是货币发展创新的成果,在电子货币广泛应用的... 货币拜物教批判理论和货币危机理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货币理论展开论述,从货币的起源到信用货币的科学预见中包含着马克思的理论批判。电子货币是货币发展创新的成果,在电子货币广泛应用的场景下,马克思的货币批判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货币批判理论 电子货币 货币拜物教 货币危机
原文传递
《资本论》与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货币权力批判
8
作者 温权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1,162,共13页
破解资本主义“何以可能”的历史机理,并发掘其“必然消亡”的现实依据,是《资本论》的学术任务。马克思以社会化的货币权力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中,分别以“交换价值”“平均利润”以及“生息资本”形态出... 破解资本主义“何以可能”的历史机理,并发掘其“必然消亡”的现实依据,是《资本论》的学术任务。马克思以社会化的货币权力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中,分别以“交换价值”“平均利润”以及“生息资本”形态出现的社会化货币权力,无异于资本主义从“萌芽”到“成熟”及至“转型”的阶段性“标记”。据此,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从“因何所是”到“确如其是”及至“是其所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演绎。与此同时,社会化的货币权力本身,又蕴含资本主义诞生的“偶然性”、发展的“矛盾性”以及灭亡的“必然性”。于是,马克思又从资本主义“自我建构”的既成事实中提炼出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历史唯物主义素材。这同时引申出《资本论》的实践诉求:与马克思用货币权力的社会化史诠释资本主义“从哪里来”的历史实然性相对应,应在社会性个体的实践史中不断确证资本主义“往何处去”逻辑应然性,从而实现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权力批判 资本主义发展史 交换价值 平均利润 生息资本
原文传递
论《资本论》中的货币形象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世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158,共12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里用诗性的话语描绘了货币的多面性格,形成集恶魔、上帝和妓女于一身的奇特形象。作为交换价值的代表,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成为一切价值的标准,由此造成社会价值的相对化,造成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里用诗性的话语描绘了货币的多面性格,形成集恶魔、上帝和妓女于一身的奇特形象。作为交换价值的代表,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成为一切价值的标准,由此造成社会价值的相对化,造成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瓦解,货币由商品交换的中介演变为摧毁社会秩序的恶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货币成为一般财富的象征和绝对的社会权力,成为主宰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并受万民膜拜的上帝。货币具有普遍交换的功能并将一切人类产品甚至非产品都转变为商品和交换价值,它刺激人类对抽象欲望的无限追求,导致普遍卖淫的出现。货币具有妓女的本性。马克思对货币的生动刻画与深刻批判,在货币和货币精神主导的社会形态里,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货币形象 魔鬼形象 上帝形象 妓女形象 货币批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