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逻辑与货币化的陷阱预防
1
作者 左勇华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3年第3期96-99,104,共5页
货币逻辑与现代性有着逻辑勾连,货币具有价值通约最核心的功能,货币逻辑的外化生成了现代性视界中的货币化动力机制;主体性的资本化和合理性的金融化构成了货币化的两大延展路径,三者同时互相联动,共同生成了现代性的市场经济;货币化现... 货币逻辑与现代性有着逻辑勾连,货币具有价值通约最核心的功能,货币逻辑的外化生成了现代性视界中的货币化动力机制;主体性的资本化和合理性的金融化构成了货币化的两大延展路径,三者同时互相联动,共同生成了现代性的市场经济;货币化现代性的后果有两条:即建构现代社会辉煌的同时,自身同时制造了陷阱,中国应当反思货币化的现代性,并防止落入其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逻辑 货币 资本逻辑 金融逻辑
下载PDF
货币的逻辑运演及其哲学探微——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考察
2
作者 陈琳 邓伯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延续了以哲学分析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阐释了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外化形式及其哲学意蕴。在探寻货币成为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二重性,阐述了商品、货币、劳动的矛盾运动关...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延续了以哲学分析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阐释了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外化形式及其哲学意蕴。在探寻货币成为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二重性,阐述了商品、货币、劳动的矛盾运动关系,并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西方哲学家通过对货币进行类本质异化、货币拜物教和文化社会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揭示了在商品经济中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生存与解放问题。对此,在探寻货币逻辑运演的基础上,厘清货币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互塑关系,扬弃货币化社会价值观念,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货币和货币权力体系变革,才能深化货币在现代社会图景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货币逻辑 货币哲学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下载PDF
数字资本时代货币的幽灵化与资本逻辑颠覆的可能性方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夏莹 黄竞欧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简单商品流通的过程,W-G-W;以及资本的货币流通过程,G-W-G,实际上也是货币运行的双重逻辑,即货币的所有权逻辑与货币的资本逻辑。货币的资本逻辑本质上包含着去实体化的幽灵状态,这种幽灵化的货币所附带的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简单商品流通的过程,W-G-W;以及资本的货币流通过程,G-W-G,实际上也是货币运行的双重逻辑,即货币的所有权逻辑与货币的资本逻辑。货币的资本逻辑本质上包含着去实体化的幽灵状态,这种幽灵化的货币所附带的形式化规定将重新塑造社会现实中的人及其存在状态。新技术进一步凸显了货币的幽灵化,同时,这一趋向也推动了货币所有权逻辑的复归。货币幽灵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信用机制的普遍化。信用机制无需货币支付职能的直接实现就可以依赖货币的可能性确权推动并最终实现商品流通。小数据时代的信用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人格的货币化,由于无法获得一个人较为完整的数据,或者无法实现对庞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因此财产抵押等基于货币体系的其他形式就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信用的唯一标准。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产生的非线性结果所带来的是对人格货币化的否弃,当对物的使用的意义再一次优先于人对物的占有的时代来临之后,网络系统中的信用机制将成为衡量人们有效使用资源的一种标准,它作为物的流通的一种新的中介方式将可能彻底失去其被抽象为货币化中介的可能。资本逻辑因此有了自我颠覆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的资本逻辑 货币的所有权逻辑 人格货币 信用 使用价值
下载PDF
用逻辑分析“货币运行的逻辑”——评李子联博士的《货币运行的逻辑》
4
作者 华桂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54-155,共2页
货币运行注定是一个"难以纠缠"的概念,所有涉及货币数量、货币价格、货币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无疑都可以划归货币运行的体系之内。用逻辑分析法分析"货币运行的逻辑",就是要通过自洽的分类形成合理且有... 货币运行注定是一个"难以纠缠"的概念,所有涉及货币数量、货币价格、货币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无疑都可以划归货币运行的体系之内。用逻辑分析法分析"货币运行的逻辑",就是要通过自洽的分类形成合理且有效的分析框架。也就是说:从所涵盖的内容来看,货币运行包括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从运行的顺序来看,货币运行体系包括货币决定、货币效应和货币政策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分析 货币运行 货币运行的逻辑
下载PDF
论货币理论逻辑中的不连续性
5
作者 申树斌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1期215-215,239,共2页
本文分析了货币理论逻辑中的不连续性。不连续性源自微观基础的缺失。当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重构微观基础后,许多理论纷争得到解决,货币理论本身更加清晰和完善。
关键词 货币理论逻辑 不连续 微观基础
下载PDF
基于货币视角的中国金融制度分析
6
作者 王子豪 张延良 《中国物价》 2021年第3期49-51,共3页
在金融货币理论史学中,货币存量理论与货币流量理论一向是学者们会商与计议并不断拓展的主流学说。本文意在对有关货币文献、理论学说进行整合梳理,并就中国金融制度中独特的存款现象与金融剩余支配权、金融红利选择权以及金融安逸求偿... 在金融货币理论史学中,货币存量理论与货币流量理论一向是学者们会商与计议并不断拓展的主流学说。本文意在对有关货币文献、理论学说进行整合梳理,并就中国金融制度中独特的存款现象与金融剩余支配权、金融红利选择权以及金融安逸求偿权,结合中国金融制度发展革新过程中的货币角色,从斟酌货币双重身份所面临的逻辑碰撞等两大货币理论的优长劣短出发,试图发掘暗藏于中国金融制度内层的核心货币逻辑,进而希望重新建立完美吻合于中国金融制度的正确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储蓄现象 存量流量理论 金融剩余支配权 经济演进的货币逻辑
下载PDF
FDI与通货膨胀:基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敏婕 周一帆 刘桂荣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09年第9期79-80,共2页
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我国现在的货币具有强烈的内生性,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制度有关。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替代了中央银行信贷计划,加大了商业银行放贷的效率。2002年,我国实行QFI... 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我国现在的货币具有强烈的内生性,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制度有关。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替代了中央银行信贷计划,加大了商业银行放贷的效率。2002年,我国实行QFII制度。我国的外汇储备日益增多,以外汇占款形式的人民币越来越多。货币具有内生性,意味着货币的供给由信贷需求决定。不少文献指出,这会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我们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理性投资的条件下,FDI可以拉动经济,并且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而在经济高涨的情况下,过度的FDI投资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内生性逻辑 FDI 信贷规模 通货膨胀
下载PDF
货币与礼物:社会交往的两种逻辑——兼论货币的真实起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秀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61,共10页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的不便,但是来自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证据否定了这一假说,礼物交换才是前货币时代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礼物逻辑强调整体性、模糊性和独特性,这与货币逻辑的个人主义、精确计算和量化通约势同水火,其背...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的不便,但是来自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证据否定了这一假说,礼物交换才是前货币时代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礼物逻辑强调整体性、模糊性和独特性,这与货币逻辑的个人主义、精确计算和量化通约势同水火,其背后隐含的却是货币历史起源于礼物流通,二者也有许多内在一致性,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货币的作用发生了异化,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离析。在货币化生活世界中,我们需要从与生命价值关系最密切的几个领域开始重拾礼赠精神,以重构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逻辑 礼物逻辑 物物交换 绝对价值 比较价值
原文传递
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劳动力社会化的动机—行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30
9
作者 邓大才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93,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三代打工者,根据打工者的面临的约束条件,三代打工者有不同的动机和行为逻辑:第一代打工者追求生存最大化,第二代打工者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第三代打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三代打工者分别遵循生存逻辑、货币逻辑和前途...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三代打工者,根据打工者的面临的约束条件,三代打工者有不同的动机和行为逻辑:第一代打工者追求生存最大化,第二代打工者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第三代打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三代打工者分别遵循生存逻辑、货币逻辑和前途逻辑,三种逻辑依次替代,逐渐跃迁。现在大部分的打工者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遵循货币伦理,以货币逻辑展开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逻辑 货币逻辑 前途逻辑 收入最大化 打工者
原文传递
物物交易何以无法导出货币制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杰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4,118,共15页
在货币理论史上,几乎所有的主流文献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货币制度源于物物交易。可未曾料想,这其实是一个足以动摇主流经济学根基的逻辑谬误。本文打算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澄清。本文发现,斯密起初确立物物交易逻辑是... 在货币理论史上,几乎所有的主流文献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货币制度源于物物交易。可未曾料想,这其实是一个足以动摇主流经济学根基的逻辑谬误。本文打算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澄清。本文发现,斯密起初确立物物交易逻辑是出于捍卫自由市场信念的考虑,但这种纯属虚构的理论逻辑从一开始就受到货币演进历史逻辑的挑战。在货币金融史上,信用体系的存在远早于商品货币,表明"信用解"是货币制度的正源;对于货币制度的演进,信用是启动机制,交易是推进装置。由此引申,货币金融理论需要重新估价权威组织特别是政府等外生因素之于货币制度生成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本文确立的全新逻辑能够成立,则中国货币演进的诸多谜团将会顺便得到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物交易逻辑 信用解 政府因素 货币演进的中国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