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砜基磺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质子导电率和耐水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康成 郭晓霞 +3 位作者 徐宏杰 房建华 陈焕 胡炳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7-301,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砜基的磺化二胺单体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3,3’-二磺酸(BAPPSDS)以及相应的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酰亚胺.所制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及很高的热稳定性,在高相对湿度下及水中这...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砜基的磺化二胺单体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3,3’-二磺酸(BAPPSDS)以及相应的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酰亚胺.所制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及很高的热稳定性,在高相对湿度下及水中这些磺化聚酰亚胺膜显示出较高的质子导电率(与Nafion 117相当).膜的耐水性与其IEC值及磺化二胺单体的构型有关,降低膜的IEC值和使用线型磺化二胺单体可以极大地提高膜的耐水性.得到了既具有较高的质子导电率又有良好耐水性的磺化聚酰亚胺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3 3’-二磺酸 磺化聚酰亚胺 质子导电率 耐水性
下载PDF
磷钨酸/磺化聚醚醚酮质子导电复合膜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磊 许莉 王宇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8-390,共3页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composite membrane based on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SPEEK) with embedded phosphotungstic acid(PWA)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 was prepared. IR spectra results indicate tha...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composite membrane based on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SPEEK) with embedded phosphotungstic acid(PWA)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 was prepared. IR spectra results indicate that PWA was kept in SPEEK matrix as the Keggin structure. From SEM micrograph,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solid PWA were well mixed with SPEEK matrix and showed no agglomeration in the membran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the PWA/SPEEK composite membra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SPEEK membrane, and is similar or superior to that of Nafion ○R 115 membran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80—110 ℃. Methanol permeability of the PWA/SPEEK membrane was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that of Nafion ○R 115 membrane. Because of its high conductivity and low methanol permeability, the PWA/SPEEK membrane seems to be an excellent candidate for DMF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阻醇质子交换膜 磷钨酸掺杂磺化聚醚醚酮复合膜 甲醇透过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十钨钼钒锗杂多酸复合二氧化硅凝胶的制备与质子导电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家庆 吴庆银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十钨钼钒锗杂多酸的二氧化硅凝胶,红外光谱证明了凝胶中有Keggin[GeW10MoVO40]5-结构的阴离子存在.在室温(18℃)下,掺十钨钼钒锗酸71%的凝胶的质子电导率为1.97×10-3S·cm-1,它们是好的质子导体.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十钨钼钒锗酸 溶胶-凝胶 杂多酸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质子导电陶瓷电解质与氧化镍的兼容性
4
作者 邵宗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共2页
以掺钇锆酸钡、铈酸钡,及二者的固溶体为代表的质子导电陶瓷材料,因其具有在450℃左右即可达到0.01 S∙cm^(−1)的高质子导电率的优良特性^(1),有望作为更高效的电解质材料应用到下一代燃料电池中,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然而文献上不... 以掺钇锆酸钡、铈酸钡,及二者的固溶体为代表的质子导电陶瓷材料,因其具有在450℃左右即可达到0.01 S∙cm^(−1)的高质子导电率的优良特性^(1),有望作为更高效的电解质材料应用到下一代燃料电池中,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然而文献上不同课题组报道的具有同样组成的质子导体电解质的导电率差别巨大,其很难仅仅由不同电解质的烧结致密度差异进行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材料 质子导电率 燃料电池 铈酸钡 氧化镍 陶瓷材料 锆酸钡 兼容性
下载PDF
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上)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鹏 郭晓霞 +1 位作者 徐宏杰 房建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3,共13页
概述了近十年来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详细地讨论了材料的化学结构、形态与其性能(质子导电率、耐水性、尺寸稳定性、吸水率、抗自由基氧化性、甲醇透过率等)之间的关系,其中结合作者... 概述了近十年来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详细地讨论了材料的化学结构、形态与其性能(质子导电率、耐水性、尺寸稳定性、吸水率、抗自由基氧化性、甲醇透过率等)之间的关系,其中结合作者在磺化聚酰亚胺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对这类材料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和讨论。最后,本文还对今后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展望。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主要综述了各种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磺化聚合物 合成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DMFC用磺化聚醚醚酮/聚苯胺共混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蔡雨泉 黄绵延 +1 位作者 王宇新 许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6-249,共4页
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 FC)用质子交换膜的候选材料之一,但是当温度和磺化度(D S)较高时,该膜在甲醇水溶液中溶胀非常严重,甚至溶解,其使用温度受到限制。将磺化度为50.11%的SPEEK和聚苯胺(PAN I)共混制膜,希望利... 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 FC)用质子交换膜的候选材料之一,但是当温度和磺化度(D S)较高时,该膜在甲醇水溶液中溶胀非常严重,甚至溶解,其使用温度受到限制。将磺化度为50.11%的SPEEK和聚苯胺(PAN I)共混制膜,希望利用酸碱之间的相互作用对SPEEK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PAN I的加入使SPEEK/PAN I共混膜的使用温度有较大提高,并且该膜还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好的阻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醚酮 聚苯胺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质子导电率 甲醇透过系数
下载PDF
含咪唑基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宏 徐帆 +3 位作者 张桂梅 马锐 郭晓霞 房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8-503,共6页
将1,4,5,8-萘四酸二酐(NTDA)与不同的磺化二胺单体、5-氨基-(2-对氨基苯)苯并咪唑(APABI)及9,9’-对(4-氨基苯基)芴(BAPF)在间甲酚介质中进行缩聚,通过控制磺化二胺与其他二胺单体的摩尔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含... 将1,4,5,8-萘四酸二酐(NTDA)与不同的磺化二胺单体、5-氨基-(2-对氨基苯)苯并咪唑(APABI)及9,9’-对(4-氨基苯基)芴(BAPF)在间甲酚介质中进行缩聚,通过控制磺化二胺与其他二胺单体的摩尔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含咪唑基磺化聚酰亚胺(Im-SPI).同时,用溶液浇注法制得了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磺化聚酰亚胺薄膜,这些磺化聚酰亚胺薄膜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显示出与Nafion112相当甚至更高的质子导电率,咪唑基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膜的抗自由基氧化性,但膜的耐水性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磺化聚酰亚胺 咪唑基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磺化聚芳醚酮砜/PVA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哲 吕鑫 +3 位作者 隋秀鹏 倪宏哲 张明耀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质子交换膜在中高温时的质子导电率,文中以高磺化度的磺化聚芳醚酮砜(SPAEKS)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VA不同含量的磺化聚芳醚酮砜/PVA复合膜。通过对复合膜的性能测试发现,PVA的引入提高了膜的热稳... 为了进一步提高质子交换膜在中高温时的质子导电率,文中以高磺化度的磺化聚芳醚酮砜(SPAEKS)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VA不同含量的磺化聚芳醚酮砜/PVA复合膜。通过对复合膜的性能测试发现,PVA的引入提高了膜的热稳定性、吸水率和保水能力。而且SPAEKS/PVA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高于SPAEKS膜,在80℃时,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都在0.07 S/cm以上,能够满足中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芳醚酮砜 质子导电率 聚乙烯醇 复合膜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耿佃国 董美丽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38-43,共6页
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全氟磺酸型Nafion膜的结构、特性,讨论了为解决Nafion膜的透醇问题所作的改进。综述了非氟化的质子交换膜、掺杂及共混的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膜的制备及... 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全氟磺酸型Nafion膜的结构、特性,讨论了为解决Nafion膜的透醇问题所作的改进。综述了非氟化的质子交换膜、掺杂及共混的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膜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甲醇渗透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下)
10
作者 高鹏 郭晓霞 +1 位作者 徐宏杰 房建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2-22,共11页
概述了近十年来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详细地讨论了材料的化学结构、形态与其性能(质子导电率、耐水性、尺寸稳定性、吸水率、抗自由基氧化性、甲醇透过率等)之间的关系,其中结合作者... 概述了近十年来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详细地讨论了材料的化学结构、形态与其性能(质子导电率、耐水性、尺寸稳定性、吸水率、抗自由基氧化性、甲醇透过率等)之间的关系,其中结合作者在磺化聚酰亚胺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对这类材料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和讨论。最后,本文还对今后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展望。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下篇主要综述了非含氟型磺化聚合物的性能与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磺化聚合物 合成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高性能磺化聚(苯-酰亚胺)质子传输膜的合成及表征
11
作者 张所波 吴叔青 +1 位作者 邱志明 李文木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35-136,共2页
本文首次利用Ni^(11)催化偶联合成了一系列的磺化聚苯和聚(苯-酰亚胺)质子传输膜材料,在聚合物中引入酰亚胺基团,提高了聚合物的成膜性和机械性能。由于SPI(Ⅰ)和SPI(Ⅱ)中存在不对称结构的酰亚胺基团,破坏了分子链的堆积,因此得到的膜... 本文首次利用Ni^(11)催化偶联合成了一系列的磺化聚苯和聚(苯-酰亚胺)质子传输膜材料,在聚合物中引入酰亚胺基团,提高了聚合物的成膜性和机械性能。由于SPI(Ⅰ)和SPI(Ⅱ)中存在不对称结构的酰亚胺基团,破坏了分子链的堆积,因此得到的膜具有较高的水吸收;尽管SPP具有高的IEC值,但水吸收很低。和Nafion 117(1.7?10^(-1)S/cm, at 80℃)膜相比,磺酸的强酸性和良好的相分离结构导致高的质子导电率(大于2.6?10^(-1)S/cm,at 80℃);尤其是在高温时,SPI(Ⅰ)和SPI(Ⅱ)膜都表现出了很高的质子导电率,可能是由于酰亚胺的不对成结构使得膜在高温时仍能保持大量的水分子以利于质子传输,例如SPI(Ⅰ)-70在80℃的质子导电率为0.687S/cm,相当于相同测试条件下Nafion 117的三倍。同时,-CF_3和全芳香结构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膜的氧化稳定性,SPI(Ⅰ)膜在Fenton's试剂中完全溶解的时间高达263h;疏水的-CF_3基团引入在氨基的邻位,阻止了水分子进攻酰亚胺环,因此膜的水解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柔性链的引入以及酐的低电子云密度,更大程度的提高了膜的水解稳定性,SPI(Ⅱ)-70在140℃的水中250h仍能保持原有的机械性能,这是目前报道的水解稳定时间最长的膜材料。因此,该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质子传输膜材料在燃料电池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酰亚胺) 质子交换膜 质子导电率 氧化稳定性 水解稳定性
下载PDF
聚苯并咪唑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帆 范晨亮 +2 位作者 徐宏杰 郭晓霞 房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18,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一类高性能聚合物—聚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的质子传导机理,探讨了磷酸掺杂率对聚苯并咪唑膜的力学强度和质子导电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今后磷酸... 简要介绍了一类高性能聚合物—聚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的质子传导机理,探讨了磷酸掺杂率对聚苯并咪唑膜的力学强度和质子导电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今后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咪唑 合成 磷酸掺杂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碳氢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青如 张昊 +3 位作者 曾园 郭晓霞 房建华 冈本健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106,共4页
以我们在磺化聚酰亚胺和磺化聚硫醚砜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基础,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燃料电池用碳氢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质子导电率、耐水性、尺寸稳定性、吸水率、甲醇透过率等)研究。此外,还介绍了我们最... 以我们在磺化聚酰亚胺和磺化聚硫醚砜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基础,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燃料电池用碳氢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质子导电率、耐水性、尺寸稳定性、吸水率、甲醇透过率等)研究。此外,还介绍了我们最近发明的一种独特的交联方法,用这种方法所制得的磺化聚酰亚胺和磺化聚硫醚砜交联膜装在单电池上显示出良好的发电性能(与Nafion相当或更好)和长期使用稳定性(单电池连续运转1600h性能未发生任何衰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另外,还就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材料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磺化碳氢聚合物 质子导电率 燃料电池性能
下载PDF
固体酸对介孔氧化铝导电性能影响
14
作者 周锐 杨乐斌 +3 位作者 王雪丹 刘嘉斌 宁文生 沈杭燕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61-364,共4页
在介孔氧化铝(Al2O3)中掺杂固体酸硫酸氢铯(CsHSO4)制备具有高质子导电性能的材料.通过SEM、XRD表征其孔道形貌和晶型特点,采用氮吸脱附测试孔径大小和比表面积等性能参数,运用TG-DSC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水含量,并应用交流阻抗法测试... 在介孔氧化铝(Al2O3)中掺杂固体酸硫酸氢铯(CsHSO4)制备具有高质子导电性能的材料.通过SEM、XRD表征其孔道形貌和晶型特点,采用氮吸脱附测试孔径大小和比表面积等性能参数,运用TG-DSC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水含量,并应用交流阻抗法测试材料导电率.结果表明,以仲丁醇铝为铝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孔径约为25nm的介孔γ-Al2O3材料,材料具有介孔大小均匀、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高等特点;掺杂固体酸后,介孔Al2O3的导电率在低温范围提高一个数量级,热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固体酸的添加使介孔Al2O3的吸水率提高,从而使质子传导的速率增加,最终提高固体酸掺杂介孔Al2O3的导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氧化铝 固体酸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化学稳定的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合成及其表征
15
作者 李南文 张丰 张所波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33-134,共2页
质子交换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膜的水稳定性问题(包括水解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和溶解稳定性),对于磺化聚酰亚胺膜来说,由于存在酰亚胺环,因此他最大的问题是水解稳定性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化学稳定的(水、氧化和热稳定)... 质子交换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膜的水稳定性问题(包括水解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和溶解稳定性),对于磺化聚酰亚胺膜来说,由于存在酰亚胺环,因此他最大的问题是水解稳定性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化学稳定的(水、氧化和热稳定)磺化聚酰亚胺用做质子交换膜材料,所有的聚合物都表现出良好的成膜性、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首先,联萘二酐(BTDA)的引入,大大的提高膜的水解稳定性,例如Ⅰa-90在90℃的水中1000 h还能保持原有的机械性能,而以NTDA为基础的膜24h就失去了原有的机械性能。同时,在分子链中引入碱性的二胺基团,例如,苯并咪唑等;碱性的基团和磺酸基团形成聚合物盐,增强了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膜的吸水率,提高了尺寸稳定性。例如Ⅰa-90和Ⅰc-90具有相近的IEC值,但是由于聚合物中碱性基团和磺酸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Ⅰa-90的吸水率(65%)低于Ⅰc-90(79%);吸水率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膜的甲醇透过率。在保持这些优良性能的同时,为了提高膜的氧化稳定性和质子导电率,以新型的全芳香结构的磺化二胺(2,2'-BSBB)合成了一系列的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酰亚胺(Ⅱ),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在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高热稳定性等的前提下,由于全芳香磺化二胺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膜的氧化稳定性;尤其是Ⅱa-6^(11)0膜,开始溶解的时间大于40 h,远大于其它类型的SPI膜(<30 h);由于2,2'-BSBB的刚性结构和大的侧链基团,Ⅱ膜具有较高的质子导电率;Ⅱa-80的质子导电率在20℃条件下为0.112 S/cm,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大于Nafion 117的0.09 S/cm,也远远大于相似IEC值的Ⅰc-70的0.044 S/cm。因此,该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质子传输膜材料应用于燃料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酰亚胺 质子交换膜 水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NASICON-type NaTi_(2)(PO_(4))_(3) solid electrolyte by doping Cr^(3+)ions
16
作者 Cheng-jian WEN Zhi-wei LUO +3 位作者 Xin-yu LIU Ju-xia TONG Pan HE An-xian L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4020-4031,共12页
A series of Cr^(3+)-substituted Na_(1+x)Ti_(2−x)Cr_(x)P_(3)O_(12)(x=0.1,0.2,0.3,0.4,0.5,molar fraction)solid electroly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id-phase reaction method.The effects of Cr^(3+)ions on the phase compos... A series of Cr^(3+)-substituted Na_(1+x)Ti_(2−x)Cr_(x)P_(3)O_(12)(x=0.1,0.2,0.3,0.4,0.5,molar fraction)solid electroly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id-phase reaction method.The effects of Cr^(3+)ions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and electrochemical ion conductivity of Na-based conductors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powder diffraction,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nd AC impedance measure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rystal phase of NaTi_(2)(PO_(4))_(3) is formed in the solid electrolytes.The substitution of Ti4+sites by 15 at.%Cr^(3+)ions contributes to the enhancement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uppressing the formation of impurity phases,broadening ion channels,and improving the bonding degree of grains.Na_(1.3)Ti_(1.7)Cr_(0.3)P_(3)O_(12) electrolyte can obtain the best ionic conductivity of 6.13×10^(−6)S/cm at room temperature,which is 8 times that of the undoped NaTi_(2)(PO_(4))_(3) electroly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_(2)(PO_(4))_(3) solid electrolyte crystal structure ionic conductivity Cr-doping
下载PDF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Accelerates Search for Solid State Electrolytes
17
作者 Le Tang Guozhen Zhang Jun 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05-512,I0039-I0041,I0094,共12页
In the current a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solid-state battery technology is attracting much research and attention.Solid-state electrolytes,as the ke... In the current a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solid-state battery technology is attracting much research and attention.Solid-state electrolytes,as the key component of next-generation battery technology,are favored for their high safety,high energy density,and long life.However,finding high-performance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is the primary challenge for solid-state battery applications.Focusing on inorganic solid-state electrolytes,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ideal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to have low electronic conductivity,good thermal stability,and structural and phase stability.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methods suffer from inefficiency,thus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become a novel path to intelligently predict material properties by analyzing a large number of inorganic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Through the gradient descent-based XGBoost algorithm,we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s,and screened out only 194 ideal solid-state electrolyte structures from more than 6000 structures tha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 simultaneously,which greatly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state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state battery Solid-state electrolyte XGBoost algorithm Low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Thermal stability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SPEEK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揭雪飞 沈培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磺化聚醚醚酮(SPEEK)膜具有成本低、甲醇渗透率低和质子导电率高等优点,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潜在的质子交换膜材料。综述了用聚合物涂覆、复合、共混及交联等几种改性SPEEK膜的方法及进展,并提出了改性的方向。
关键词 磺化聚醚醚酮(SPEEK) 甲醇渗透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磺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膜性能研究
19
作者 金朝辉 高华晶 +1 位作者 王兆花 孙重洋 《化工时刊》 CAS 2010年第12期11-14,共4页
采用2,2'-双苯氧基对二氨基联苯(PHOB)制备了2,2'-双(4-磺酸基苯氧基)对二氨基联苯(2,2′-BSPOB),以2,2′-BSPOB、1,3-双(4-氨基苯氧基)苯(BAPBz)和1,4,5,8-萘四甲酸二酐(NTDA)为原料,经缩聚反应生成磺化聚酰亚胺(SPIs)。以间... 采用2,2'-双苯氧基对二氨基联苯(PHOB)制备了2,2'-双(4-磺酸基苯氧基)对二氨基联苯(2,2′-BSPOB),以2,2′-BSPOB、1,3-双(4-氨基苯氧基)苯(BAPBz)和1,4,5,8-萘四甲酸二酐(NTDA)为原料,经缩聚反应生成磺化聚酰亚胺(SPIs)。以间甲酚为溶剂,通过溶液浇铸法成膜,研究了合成聚合物膜的吸水率、尺寸变化、机械性能和质子导电率。NTDA-BSPOB-BAPBz(3/2/1)聚合物膜在水中的质子导电率达到了198.3 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酰亚胺 质子交换膜 吸水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主链刚性对磺化聚芳醚砜电解质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健美 胡朝霞 +4 位作者 陈珊珊 荣艺 王明东 魏松波 陈守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8,共4页
以六氟双酚A(HFBPA)、9,9′-双(4-羟苯基)芴(BHPF)、4,4′-二氟二苯砜及3,3′-二磺酸钠-4,4′-二氟二苯砜为原料,经高温缩聚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磺化聚芳醚砜(SPAES),并通过改变BHPF及HFBPA的比例来调节聚合物主链的刚性。结果表明,随刚性... 以六氟双酚A(HFBPA)、9,9′-双(4-羟苯基)芴(BHPF)、4,4′-二氟二苯砜及3,3′-二磺酸钠-4,4′-二氟二苯砜为原料,经高温缩聚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磺化聚芳醚砜(SPAES),并通过改变BHPF及HFBPA的比例来调节聚合物主链的刚性。结果表明,随刚性组分BHPF含量的增加,SPAES膜吸水率及质子导电率降低、但在水中的稳定性增加。在BHPF与HFBPA的比例为1∶1及磺化度为50%(SPAES50-50)条件下,膜在60℃水中平面和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化分别为0.12和0.13,电导率达到0.137 S/cm,而经130℃高温水处理200 h后的失重率仅为7%,表明其有望在高温燃料电池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刚性 膜稳定性 质子导电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