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元青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质测即藏通几"是方以智提出的重要哲学命题。"质测"之学是对"物类"之性情以及"物则"的考测和认识,它主要解决知识的问题;"通几"之学则主要是解决修身与内圣的问题。"质测"... "质测即藏通几"是方以智提出的重要哲学命题。"质测"之学是对"物类"之性情以及"物则"的考测和认识,它主要解决知识的问题;"通几"之学则主要是解决修身与内圣的问题。"质测"只能以认知之心("独心"或"小心")测出物理、化学之理,并不能测出"于穆不已"之"几",因为动态、超越的寂感之"几"不能用量化的、经验的"质测"方法获得,必须依赖道德本心或"公心"。方以智通过"公心寓于独心"之"寓"完美地解决了"质测即藏通几"之"藏"的理论困境。这种方法与当代新儒家解决内圣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质测 通几 公心 独心
下载PDF
论“寓通几于质测”——方以智的科学思想
2
作者 郭金彬 黄长平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31-37,共7页
"寓通几(哲学)与质测(科学)"意即哲学离不开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应以哲学为指导。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提出的"寓通几于质测"是超越中国那个时代的、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思想,对之进行深刻剖析和正确拓展,具... "寓通几(哲学)与质测(科学)"意即哲学离不开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应以哲学为指导。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提出的"寓通几于质测"是超越中国那个时代的、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思想,对之进行深刻剖析和正确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质测 通几 格致 科学革命
下载PDF
中医理论与方法的新思维--中医“虚拟”“气化”较之西医“质测”“实体”(上)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伯英 严暄暄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8期1-4,13,共5页
从中医理论形成的原点出发探讨中西医理论的本质区别。中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生命活体及其功能作用;其方法论主体是朴素系统论的宏观观察对全生态的天地人关系和机体内部各种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做出总结。事物本质具有物质根据和运... 从中医理论形成的原点出发探讨中西医理论的本质区别。中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生命活体及其功能作用;其方法论主体是朴素系统论的宏观观察对全生态的天地人关系和机体内部各种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做出总结。事物本质具有物质根据和运动联系的规律两个方面。现代西医注重于寻找物质依据,即"质测";而中医理论以功能活动的"气化"形态来说明联系的规律。前者是有形物质与功能"一对一"的因果链;后者是无形的物质载体在运动过程中显现的效应联系。后者的思考路线与当代"虚拟"的概念比较接近。无形的物质在运动联系中产生的巨大效能,并各有其规律,值得我们深思。一种看不见的、不能质测的实体,是此种效能背后无形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质测 虚拟的联系 无形的实体 中西医理论 比较研究 系统论方法
下载PDF
中医理论与方法的新思维——中医“虚拟”“气化”较之西医“质测”“实体”(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伯英 严暄暄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9期6-9,共4页
探讨"联系—关系""虚拟"如何演绎构成中医基础理论,从理论构成方法上深入揭示中西医差异。"气"是中医理论虚拟出来的无形的实体,但它不是一对一因果链含义上的实体,而是在各种时段、部位发生的"联系... 探讨"联系—关系""虚拟"如何演绎构成中医基础理论,从理论构成方法上深入揭示中西医差异。"气"是中医理论虚拟出来的无形的实体,但它不是一对一因果链含义上的实体,而是在各种时段、部位发生的"联系"或"关系"的"中介","气"实质上是一个虚拟结构的沟通工具。"气化"代表一切变化、运动、联系的过程,变"无形"为"有形"。"气化"是中医学的根本原理,但因它是虚拟的,故又是无法"质测"的。"虚拟"是一种认识客体、总结规律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在于对天地人和人体内部器官之间的联系规律的揭示。中医的思维特点是"综合思维""系统思维",将所有相关的联系(关系)加在一起考虑,依托"气"和"气化"的虚拟方法操作并实施。"气"和"气化"代表的"联系""关系"的"集合体",或者可称为"模式",是综合、系统的关系——联系的规律模式。这些规律和模式,是反映了事物那些无法"质测"的本质方面的。所以,"气化"与"质测"是中西医理论差别的渊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质测 虚拟的联系 无形的实体 中西医理论 比较研究 系统论方法
下载PDF
方以智“通几”与“质测”管窥 被引量:2
5
作者 关增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1-14,共4页
方以智“通几”与“质测”管窥关增建“通几”与“质测”是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提出的一对命题。对于这对命题,学界多有研究。但这些研究常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对这两个概念的由来、它们的具体含义、二者之关... 方以智“通几”与“质测”管窥关增建“通几”与“质测”是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提出的一对命题。对于这对命题,学界多有研究。但这些研究常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对这两个概念的由来、它们的具体含义、二者之关系等因素的讨论,都还可以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质测 “几” 运动 研究对象 学术活动 哲学活动 研究方法 传统学术 西方科学
下载PDF
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研究述评——一种方法论的视角
6
作者 张世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4-37,共4页
由梁启超肇其端,中经侯外庐先生大力抉发,方以智的思想在近60余年的时间内被学界进行了深入而多元的挖掘。而这之中,其"质测"与"通几"之学则是被研究的主要方面。综合分析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诸多研究,并征诸方以智的... 由梁启超肇其端,中经侯外庐先生大力抉发,方以智的思想在近60余年的时间内被学界进行了深入而多元的挖掘。而这之中,其"质测"与"通几"之学则是被研究的主要方面。综合分析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诸多研究,并征诸方以智的具体原典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方法论层面的立意与考察才是理解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内核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质测 通几 方法论
下载PDF
论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思想导源
7
作者 张世亮 《黑河学刊》 2018年第3期33-35,共3页
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几"之学,旨在调和朱、王,贯通古、今,融汇中、西,体现出了一种"集大成"的学术理念,可以视为明清之际学风特点的突出诠释和代表。作为桐城方氏学派的集大成者,方以智"质测之学&qu... 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几"之学,旨在调和朱、王,贯通古、今,融汇中、西,体现出了一种"集大成"的学术理念,可以视为明清之际学风特点的突出诠释和代表。作为桐城方氏学派的集大成者,方以智"质测之学"与"通几之论"的生成直接导源于家教与师传的不断熏染。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方以智逐步形成了会通"虚"、"实"的致思取径,从而为其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质测 通几 家教 师传
下载PDF
“质测”与“通几”——略论方以智的科学研究方法
8
作者 沈金玲 《皖西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7-32,共6页
“质测”与“通几”是明未清初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方以智在其著作《物理小识》中提出的一对重要概念。迄今为止,许多著作一直认为“质测”与“通几”相当于今天的“科学”与“哲学”,本文对此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依据原著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方以智 质测 科学研究方法 物理 《通雅》 近代科学 实证科学 中国哲学史 光肥影瘦 方中通
下载PDF
国内外水质测监新技术概况
9
作者 曹捍 《环境科学动态》 1987年第5期1-3,7,共4页
这篇文章是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水质监测新技术的概况.对生物监测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做了肯定,并提出了几种对某种污染物敏感的动、植物或利用某种生物的某种特性来监测水质,并指出此种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动监测水质我国起步较晚,但... 这篇文章是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水质监测新技术的概况.对生物监测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做了肯定,并提出了几种对某种污染物敏感的动、植物或利用某种生物的某种特性来监测水质,并指出此种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动监测水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在辽宁、四川、杭州等地都开展了此项工作,发达国家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展了自动监测,并且已用计算机控制、储存监测结果,自动化程度高,信息量大,但造价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地摇感技术开始对水质进行监测.摇感技术对污染物在水体中扩散的监视有独到之处.这是一门新技术,尚在发展之中.光声技术的发展对地下水的监测提供了方便,尽管刚刚兴起,还有很多地方须要补充,但它代表了一种新技术的发展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概况 自动监 生物监 质测 地下水污染 用计算机控制 发展前景 河流水 项目
下载PDF
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本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万耕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5-40,共6页
关键词 质测 “通几” 自然科学 哲学 客观规律 质测之学 通几之学 理论思维 自然现象
原文传递
方氏学派的质测通几观念批判
11
作者 尚智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共6页
清初方以智为代表的方氏学派借鉴明末徐光启倡导的格物穷理之学,形成质测通几之学,对后世影响巨大。方氏学派在本体论上以气为本体,遵循公因、正因与反因三者的对立统一规律,演化万物;在认识论上坚持质测通几观念。质测是对事物现象的实... 清初方以智为代表的方氏学派借鉴明末徐光启倡导的格物穷理之学,形成质测通几之学,对后世影响巨大。方氏学派在本体论上以气为本体,遵循公因、正因与反因三者的对立统一规律,演化万物;在认识论上坚持质测通几观念。质测是对事物现象的实测,通几则是在质测基础上,由"数"而知"度",从而达到对事物神几的认识。其认识论上的本质主义追求及神秘度数观使其经验主义认识观念未能贯彻到底,从而走向了神秘主义。这也导致清初朴学经验主义追求的半途而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质测 通几 度数 方以智
原文传递
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方法论特点
12
作者 张世亮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方以智将"质测"与"通几"的方法论特点归约为"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所谓"以费知隐",在方以智看来,即是由有形之"象"而推知无形之"理"的过程。同时,经由"心物交格"... 方以智将"质测"与"通几"的方法论特点归约为"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所谓"以费知隐",在方以智看来,即是由有形之"象"而推知无形之"理"的过程。同时,经由"心物交格"方法论原则的推阐,方以智进而认为,"费"与"隐"二者之间交融为一,"费隐无间"。对于"费"、"隐"之间的这样一种体用圆融关系,方以智从"一三之辨"的视域出发,提出了"重玄一实"的基本命题。他认为"一即三,三即一","质测"与"通几"所涵摄的两大领域呈现出了"二虚一实"的基本特点和"体用关系"问题上的"二重"面貌,由此其最终建立起了"体用三分"而为"一"的逻辑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测 通几 费隐 虚实 体用
原文传递
古今会通,考古所以决今——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世亮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100,共8页
"古今会通,考古所以决今"是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从这一立场出发,方以智在整合与会通古今传统文化资源时提出了"函雅故,通古今"的具体原则,而这一学术倾向也集中体现于... "古今会通,考古所以决今"是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从这一立场出发,方以智在整合与会通古今传统文化资源时提出了"函雅故,通古今"的具体原则,而这一学术倾向也集中体现于其对于宋明以来"格物穷理"说"折衷会决"的具体理论探讨之中。方以智对于古今学说的综贯会通清晰地折射出了其学术研究中的"集大成"理念。他认为,要想实现"集大成"的学术理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古今会通"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测 通几 古今会通 格物穷理 集大成
原文传递
北京卫星制造厂 质量特性集成测试系统
14
《航天工业管理》 2014年第12期2-2,1,共2页
北京卫星制造厂研发的质量特性集成测试系统由质量特性综合测试台和质测用三坐标转换机两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卫星一次安装后分步测出质量、三轴质心、三轴转动惯量和惯量积等参数。质量特性集成测试系统已完成由第一代产品向第二代产品... 北京卫星制造厂研发的质量特性集成测试系统由质量特性综合测试台和质测用三坐标转换机两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卫星一次安装后分步测出质量、三轴质心、三轴转动惯量和惯量积等参数。质量特性集成测试系统已完成由第一代产品向第二代产品的过度,在测试量程、精度、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传统质量特性测试过程需将卫星进行反复吊装,周期长、风险大;第一代集成系统测试过程仅需将卫星吊装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 量特性 北京卫星制造厂 试过程 惯量积 质测 坐标转换 第一代产品 周期长
下载PDF
高泥质地层PNN测井的变骨架校正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可朝 张函 +2 位作者 慕生福 苏珊 张丽 《科技促进发展》 2012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针对油田非均质储层由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变化往往会引起Σma值发生改变,致使资料处理时全井不可采用单一给定Σma值,从而影响饱和度的计算精度,以及地层泥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孔隙流体对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的响应贡献等问题,提出... 针对油田非均质储层由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变化往往会引起Σma值发生改变,致使资料处理时全井不可采用单一给定Σma值,从而影响饱和度的计算精度,以及地层泥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孔隙流体对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的响应贡献等问题,提出了在PNN测井解释平台下,利用交会图法确定关键参数,实现变骨架泥质校正求取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满足青海油田实际应用的需要,是高泥质地层PNN测井解释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N并非均 ∑ma 交会图法变骨架泥校正
下载PDF
石英晶体质微测传感器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幼馨 郭建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6-62,共7页
1 引言 压电石英晶体质微测传感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EM)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时间稳定性好、应用方便,所以,近20年来,它在国外应用已进入了普及阶段。鉴于国内在这方面的应用尚未普遍开展,笔者搜集了它在分析化学和临床医学... 1 引言 压电石英晶体质微测传感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EM)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时间稳定性好、应用方便,所以,近20年来,它在国外应用已进入了普及阶段。鉴于国内在这方面的应用尚未普遍开展,笔者搜集了它在分析化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以唤起人们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 传感器 振荡器 湿度传感器 分离检
全文增补中
有机化合物“Clumped”同位素平衡分馏信号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琪 刘耘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67-,共1页
"Clumped"同位素指同位素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稀有同位素的情况(Eiler,2007)。就目前而言,其主要的研究形式是针对碳酸盐矿物中13C与18O相成键的同位素个体,使用高分辨率气相质谱技术来测定其浓度进而反推古温度,从而在地... "Clumped"同位素指同位素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稀有同位素的情况(Eiler,2007)。就目前而言,其主要的研究形式是针对碳酸盐矿物中13C与18O相成键的同位素个体,使用高分辨率气相质谱技术来测定其浓度进而反推古温度,从而在地质温度领域打开了单一矿物相测温的新篇章。"Clumped"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区别于传统同位素地质测温的特性在于其只需测定单一物质便可重建地质温度,而不需要了解该碳酸盐形成过程中与其平衡的水的同位素信息。自碳酸盐"Clum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矿物 Clumped 同位素效应 质测 研究形式 高分辨率 气候重建 成键 矿物相 谱技术
下载PDF
方以智“异类中行”学术思想意蕴管窥
18
作者 林存阳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20,F0003,共9页
明清更迭之际,思想界在反思明王朝灭亡原因时,将批判矛头指向理学,提出诸多挽救之道,从而呈现出以征实为特征的新学术转向。方以智就是这一时代学术新风气的型塑者和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的形成,虽然源自于家学、庭训及老师王宣等之教,... 明清更迭之际,思想界在反思明王朝灭亡原因时,将批判矛头指向理学,提出诸多挽救之道,从而呈现出以征实为特征的新学术转向。方以智就是这一时代学术新风气的型塑者和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的形成,虽然源自于家学、庭训及老师王宣等之教,但能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推进,并形成颇具学术个性的新特点。如著《性故》以儒家性说阐发“性善”;以《易》理为根柢,探索《易》中“公因反因”与“圆∴三点”等重要理念;建构了体察事物本质的质测通几之学。方以智尽管迫于现实压力不得已而由儒入释,但他并未逃避,而是走向了以儒为主贯通三教的独特为学之路,从而在哲学思辨、经世致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这一看似“异类”的人生、学术思想,实则彰显出方以智中道而行的通达、坚毅精神,和关注当世之务、学以致用的务实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异类中行 一多相贯 圆∴三点 质测通几
下载PDF
论“太湖冲击坑溅射物”——来自太湖现代沉积物中铁质结核的证据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志诚 刘冠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9-389,共11页
针对太湖发现由菱铁矿组成的"铁质溅射物"和"贫铁溅射物"是太湖形成于陨石冲击的观点,本文对这些实为铁质结核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测试。数据表明,这些样品是在太湖现代沉积淤泥层中形成的菱... 针对太湖发现由菱铁矿组成的"铁质溅射物"和"贫铁溅射物"是太湖形成于陨石冲击的观点,本文对这些实为铁质结核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测试。数据表明,这些样品是在太湖现代沉积淤泥层中形成的菱铁矿和褐铁矿结核。结核中含有大量水生植物碎片、植物蛋白石、细菌和少量动物壳体碎片。菱铁矿高温灼烧后全部变成赤铁矿,说明太湖地区不存在菱铁矿熔融状的高温相。菱铁矿14C测年结果表明各个样品形成于年代,不是瞬间形成的。δ13C数据指示为淡水无机碳来源,并非湖区碳酸盐岩直接来源。所谓的"贫铁溅射物"实际是黄土层的成岩钙结核。这些证据表明,太湖发现的这些结核是沉积成岩期的产物,并非冲击高温溅射熔融形成的溅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冲击坑溅射物 结核 结核14C
下载PDF
Highly Weak-light Sensitive and Dual-band Switchable Photodetector Based on CuI/Si Unilateral Heterojunction
20
作者 YANG Jialin WANG Liangjun +2 位作者 RUAN Siyuan JIANG Xiulin YANG Chang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3-1069,共7页
In recent years,copper iodide(CuI)is an emerging p-type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with high intrinsic Hall mobility,high optical absorption and large exciton binding energy.However,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the photo... In recent years,copper iodide(CuI)is an emerging p-type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with high intrinsic Hall mobility,high optical absorption and large exciton binding energy.However,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are limited for CuI-based heterostructure devices,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ifficulty in fabrication of high-quality CuI thin films on other semiconductors.In this study,a p-CuI/n-Si photodiode has been fabricated through a facile solid-phase iodination method.Although the CuI thin film is polycrystalline with obvious structural defects,the CuI/Si diode shows a high weak-light sensitivity and a high rectification ratio of 7.6×10^(4),indicating a good defect tolerance.This is because of the unilateral heterojunction behavior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p^(+)n diode.In this work,the mechanism of photocurrent of the p^(+)n diode has been studied comprehensively.Different monochromatic lasers with wavelengths of 400,505,635 and 780 nm have been selected for testing the photoresponse.Under zero-bias voltage,the device is a unilateral heterojunction,and only visible light can be absorbed at the Si side.On the other hand,when a bias voltage of-3 V is applied,the photodiode is switched to a broader“UV-visible”band response mode.Therefore,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range can be switched between the“Visible”and“UV-visible”bands by adjusting the bias voltage.Moreover,the obtained CuI/Si diode was very sensitive to weak light illumination.A very high detectivity of 10^(13)-1014 Jones can be achieved with a power density as low as 0.5μW/cm^(2),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u-based diodes.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high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CuI when integr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 iodide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