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杭州湾潮致余流数值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身铎
孙卫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运用1959年10月-1992年5月在杭州湾250余测次海流周日连续观测资料,运用σ坐标系下的三维潮波控制方程,模拟该湾的欧拉余流,进行欧拉余流产生机制的数值试验;并根据欧拉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采用拉格朗日速度在欧拉流场的近似展开...
运用1959年10月-1992年5月在杭州湾250余测次海流周日连续观测资料,运用σ坐标系下的三维潮波控制方程,模拟该湾的欧拉余流,进行欧拉余流产生机制的数值试验;并根据欧拉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采用拉格朗日速度在欧拉流场的近似展开,求得水质点运动的轨迹和速度。结果表明,杭州湾潮致余流的最大余流速度为46.0cm/s,惯性效应是杭州湾潮致余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杭州湾拉格朗日余流场主要被逆时针的大涡旋控制,表层和底层的拉格朗日流有较大差别。一个潮周期中,水质点大致运行了一个极扁的椭圆轨迹,其长轴约10-20km,而标识水质点净位移约1-3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波
数值模拟
欧拉余流
余流
质点输移
杭州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湾潮致余流数值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身铎
孙卫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50102D061
文摘
运用1959年10月-1992年5月在杭州湾250余测次海流周日连续观测资料,运用σ坐标系下的三维潮波控制方程,模拟该湾的欧拉余流,进行欧拉余流产生机制的数值试验;并根据欧拉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采用拉格朗日速度在欧拉流场的近似展开,求得水质点运动的轨迹和速度。结果表明,杭州湾潮致余流的最大余流速度为46.0cm/s,惯性效应是杭州湾潮致余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杭州湾拉格朗日余流场主要被逆时针的大涡旋控制,表层和底层的拉格朗日流有较大差别。一个潮周期中,水质点大致运行了一个极扁的椭圆轨迹,其长轴约10-20km,而标识水质点净位移约1-3km。
关键词
潮波
数值模拟
欧拉余流
余流
质点输移
杭州湾
Keywords
Tidal wave
Numerical modeling
Eulerian residual currents
Lagrangian residual currents
Water Partical transport
Hangzhou
Bay
分类号
P731.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杭州湾潮致余流数值研究
李身铎
孙卫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