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鸡禽杆菌毒力质粒缺失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洋 马洪梅 +4 位作者 胡思顺 牛加强 李自力 周祖涛 刘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为研究副鸡禽杆菌(APG)质粒与菌株致病力的关系,本研究采用42℃诱导的方法缺失APG分离株APG-Hu中的毒力质粒,经PCR鉴定质粒缺失菌株后将其命名为APG-HuΔ。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nm值法、微量生化鉴定管法、K-B纸片法和雏鸡感染... 为研究副鸡禽杆菌(APG)质粒与菌株致病力的关系,本研究采用42℃诱导的方法缺失APG分离株APG-Hu中的毒力质粒,经PCR鉴定质粒缺失菌株后将其命名为APG-HuΔ。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nm值法、微量生化鉴定管法、K-B纸片法和雏鸡感染试验测定APG-HuΔ的生长曲线、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和对雏鸡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在42℃诱导条件下,能够有效缺失APG-Hu中的毒力质粒p250和p A14,而质粒p YMH5未被缺失;APG-HuΔ生化特性、生长曲线及耐药性与APG-Hu相比均无明显差异。雏鸡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多数APG-HuΔ感染鸡无明显临床症状,总体发病情况明显弱于同等剂量APG-Hu感染的鸡,表明APG-HuΔ毒力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APG毒力与质粒p250和p A14相关,而质粒p YMH5可能增加APG耐受多种抗生素的风险。本研究为APG致病机理及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挖掘APG质粒的应用潜力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鸡禽杆 质粒p250 质粒p A14 质粒缺失菌株apg-huδ 致病性
下载PDF
奇异变形菌ppk1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彭亮 潘嘉韵 +1 位作者 罗苏 吴晓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1-964,共4页
目的构建奇异变形菌(PMI)聚磷酸盐激酶1(polyphosphate kinase 1,PPK1)基因缺失株,为研究ppk1基因在PMI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融合PCR将目的基因上游及下游同源臂连接成一个片段,并克隆入自杀质粒pCVD442,将重... 目的构建奇异变形菌(PMI)聚磷酸盐激酶1(polyphosphate kinase 1,PPK1)基因缺失株,为研究ppk1基因在PMI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融合PCR将目的基因上游及下游同源臂连接成一个片段,并克隆入自杀质粒pCVD442,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SM10λpir中,再与PMI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通过氨苄西林、蔗糖筛选得到ppk1基因缺失株(△pk1),进行PCR和DNA测序鉴定;体外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在低营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结果利用融合PCR将目的基因上、下游片段连接成一个重组片段,并连接至pCVD442自杀质粒;重组自杀质粒进入PMI后出现了同源重组事件,同源片段发生替换,ppk1基因被敲除,通过PCR及测序分析证实基因组目的基因已缺失;经体外测定MOPS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发现敲除株与野生株相比,在低营养环境中生存能力明显降低。结论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方法可用于PMI基因敲除株的构建,是研究PMI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ppk1基因与PMI在低营养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 自杀质粒 缺失 聚磷酸盐激酶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