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霞 袁松华 +3 位作者 冯艳玲 贾小芳 杨华 张丽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7-410,438,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分的变化,以寻找与肝纤维化逆转相关的质膜蛋白质。方法以猪血清腹腔注射大鼠8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再以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治疗8周。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肝组织匀浆和质...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分的变化,以寻找与肝纤维化逆转相关的质膜蛋白质。方法以猪血清腹腔注射大鼠8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再以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治疗8周。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肝组织匀浆和质膜组分,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质膜的纯度,分析差异蛋白质组学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8周后,大鼠肝脏发生中度肝纤维化;经鳖甲软肝片治疗8周后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质膜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富集,其中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蛋白减少;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治疗组中有22个3倍以上差异蛋白质点,准确鉴定了9个蛋白质,通过免疫印迹验证发现了II型细胞支架蛋白8和膜联蛋白A2的差异表达。结论鳖甲软肝片治疗后,大鼠肝纤维化发生了逆转,并伴随一些质膜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复方鳖甲软肝片 质膜蛋白质 大鼠
下载PDF
研究质膜蛋白质的一种银染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风霞 薛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3-114,共2页
研究质膜蛋白质的一种银染方法刘风霞,薛刚(塔里木农垦大学,阿拉尔,843300)有生命的细胞膜具有保持生长发育、运动与信息传递所需离子与代谢物质梯度的能力,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能够控制所需离子与代谢物质的移动。研究质膜... 研究质膜蛋白质的一种银染方法刘风霞,薛刚(塔里木农垦大学,阿拉尔,843300)有生命的细胞膜具有保持生长发育、运动与信息传递所需离子与代谢物质梯度的能力,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能够控制所需离子与代谢物质的移动。研究质膜蛋白质的组成,对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质膜蛋白质 银染方法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细胞质膜差异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梅 陈丽 +3 位作者 夏高晓 赵明哲 胡水旺 姜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3988-3992,共5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肝脏细胞质膜蛋白质研究的方法系统,并对正常组小鼠和内毒素休克小鼠组肝脏细胞质膜蛋白质进行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内毒素休克小鼠组(10只,LPS刺激3h,LPS剂... 目的:建立和优化肝脏细胞质膜蛋白质研究的方法系统,并对正常组小鼠和内毒素休克小鼠组肝脏细胞质膜蛋白质进行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内毒素休克小鼠组(10只,LPS刺激3h,LPS剂量为35mg/kg),n=10.采用差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富集两组肝脏细胞质膜蛋白,分别将两组样品按蛋白质PI进行一维的色谱聚焦分离,然后每个PI组分再按蛋白质的疏水性经二维HPLC分离,利用ProteoVue软件将UV光吸收图谱转换成PI对疏水性的胶样图谱,再利用DeltaVue软件分析两组肝脏质膜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图像分析显示两组比值在≥2.0及≤0.5的差异蛋白点共有24个,与正常组比较,在内毒素休克小鼠的肝脏质膜蛋白中有16个蛋白点表达上调,8个蛋白点表达下调.结论:正常组和内毒素休克小鼠组的肝脏质膜蛋白质组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质膜蛋白质 二维液相色谱分离
下载PDF
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对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区DAT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温晓鸣 谢俊霞 宋宁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对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1 d离乳Wistar大鼠分别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10 mg/d)和生理盐水,1周注射3次。1周后取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对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1 d离乳Wistar大鼠分别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10 mg/d)和生理盐水,1周注射3次。1周后取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脑区DA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注射右旋糖酐铁大鼠嗅球中DAT蛋白表达出现显著降低(t=5.418,P<0.01),而黑质和纹状体中DAT蛋白表达未发生明显改变(t=1.719、0.489,P>0.05)。结论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1周后引起大鼠嗅球中DAT蛋白表达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右旋糖酐复合物 嗅球 黑质 纹状体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枸橼酸铁铵和铁蛋白对原代培养腹侧中脑神经元VMAT-2和DAT表达影响
5
作者 肖志新 宋立梅 +1 位作者 谢俊霞 徐华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究枸橼酸铁铵(FAC)、含铁铁蛋白(Ferritin)和去铁铁蛋白(Apoferritin)对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中单胺囊泡转运蛋白-2(VMAT-2)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的影响。方法以FAC、Ferritin和Apoferritin处理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 目的探究枸橼酸铁铵(FAC)、含铁铁蛋白(Ferritin)和去铁铁蛋白(Apoferritin)对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中单胺囊泡转运蛋白-2(VMAT-2)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的影响。方法以FAC、Ferritin和Apoferritin处理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24 h后,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神经元中VMAT-2和DAT的表达情况。结果FAC、Ferritin和Apoferritin处理的原代腹侧中脑神经元VMAT-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95,P<0.05),而DAT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FAC、Ferritin和Apoferritin能够降低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的VMAT-2表达,而对DAT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中脑 神经元 囊泡单胺转运蛋白质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下载PDF
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组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甘成军 谭江琳 +6 位作者 胡婕 王晓娟 张翠华 张晓容 罗高兴 贺伟峰 吴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分析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质组成,并对这些质膜蛋白的生理学过程和功能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Jurkat T细胞膜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差异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Jurkat T细胞膜蛋白,然后将提取出的膜蛋白根据分子量大小通... 目的:分析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质组成,并对这些质膜蛋白的生理学过程和功能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Jurkat T细胞膜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差异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Jurkat T细胞膜蛋白,然后将提取出的膜蛋白根据分子量大小通过SDS-PAGE进行初步分离,再进一步将分离出的蛋白条带切下进行胶内酶解,酶解后的肽段通过液相-芯片-离子阱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全谱图,并进一步通过GO(Gene Ontology)对这些质膜蛋白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了Jurkat T细胞的膜总蛋白,并建立了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全谱图,共鉴定出618个质膜蛋白,经GO注释分析,其中与结合功能相关的质膜蛋白有493个,与信号转导活性相关的有186个,具有酶催化活性的有166个,具有转运活性的有137个,有些还具有酶调节活性、结构分子活性或者运动活性等,功能尚不清楚的有49个。结论:通过差异密度梯度离心,结合一维SDS-PAGE和HPLC-CHIP-MS/MS,成功建立了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全谱图,并通过GO注释,初步分析了这些蛋白的功能和生理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蛋白质 JURKAT T细胞 HPLC—CHIP—MS/MS
原文传递
电针水沟穴对全脑缺血昏迷大鼠脑组织谷氨酸转运体-1γ-氨基丁酸转运体-1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魁 胡风云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5期501-503,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全脑缺血昏迷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谷氨酸转运体1(EAAT-1)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制备全脑缺血性昏迷模型大鼠,针刺组和针药组于...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全脑缺血昏迷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谷氨酸转运体1(EAAT-1)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制备全脑缺血性昏迷模型大鼠,针刺组和针药组于造模成功后30min进行首次电针水沟穴治疗,直至处死时间段为止每6h针1次,每次留针时间5min;同时药物组和针药组,于造模成功后30min每只腹腔注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1g,每6h1次。24h后断头取脑,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处理的大鼠脑组织EAAT-1、GAT-1的平均吸光度(A)值,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①各组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标本内EAAT-1的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和假手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针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分别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针刺组及针药组与其他各组标本内GAT-1的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模型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水沟穴可以提高全脑缺血昏迷模型大鼠脑组织内EAAT-1和GAT-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水沟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子1 GABA质膜转运蛋白质 大鼠
下载PDF
关注分子影像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中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7-899,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PD患病形势日益严峻,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然而,PD的早期诊断却相对滞后且准确率偏低,大多数患者从出现运动症状到被确诊为PD的平均时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PD患病形势日益严峻,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然而,PD的早期诊断却相对滞后且准确率偏低,大多数患者从出现运动症状到被确诊为PD的平均时间为1~1.5年,而发病5年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仅为2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帕金森病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璐璐 董露露 王天俊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5期463-466,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患病率为0.1%~0.2%。方便、可靠的辅助检查项目对PD的诊断至关重要。^(99m)Tc-TRODAT-1可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患病率为0.1%~0.2%。方便、可靠的辅助检查项目对PD的诊断至关重要。^(99m)Tc-TRODAT-1可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进行多巴胺转运蛋白成像,该技术现已被应用于PD的临床诊断。本文主要通过对^(99m)Tc-TRODAT-1 SPECT显像的基本原理、在P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PD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99m)Tc-TRODAT-1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mRNA FOR MEMBRANE-TYPE 1, 2, AND 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HUMAN LARYNGEAL CANCER 被引量:5
10
作者 Ya-nanSun YuanL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To investigate correlation of expressions of membrane-type 1, 2, and 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T1, MT2, and MT3-MMP) to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es in laryngeal cancer. Methods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 To investigate correlation of expressions of membrane-type 1, 2, and 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T1, MT2, and MT3-MMP) to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es in laryngeal cancer. Methods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mRNA level of MT1, MT2, and MT3-MMP in 24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ncer.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three MT-MMP expressions to clinico-pathology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s. 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MT1, MT2, and MT3-MM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aryngeal cancer tissues than those in para-tumorous tissues (P < 0.01) and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nvasive depth (P < 0.05). But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hese three MT-MMPs were found in different primary location and different histological grade of laryngeal cancer (P > 0.05). The expression of MT1-MMP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ymph nodes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out metastatic lymph nodes (P < 0.05). Conclusion MT1, MT2, and MT3-MMP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laryngeal cancer, and MT1-MMP may serve as a reliable marker in estimating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potency of laryngeal cancer. Suppressing expressions of MT1, MT2, and MT3-MMP early may inhibit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es of larynge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yngeal cancer membrane typ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下载PDF
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role of antigenic regions from five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of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in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璋 刘志新 +3 位作者 付建平 张秋胜 黄贝 聂品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47-1257,共11页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causes columnaris disease in freshwater fi sh.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ntigenic regions of fi ve 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 including zinc metalloprotease, prolyl oligopeptidase, thermo...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causes columnaris disease in freshwater fi sh.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ntigenic regions of fi ve 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 including zinc metalloprotease, prolyl oligopeptidase, thermolysin, collagenase and chondroitin AC lyase, were bioinformatically analyzed, fused together, and then expressed as a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in Escherichia coli. The expressed protein of 95.6 k Da, as estimated by 10%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deduced from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The purifi ed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used to vaccinate the grass carp, C tenopharyngodon idella. Following vaccination of the fi sh their Ig M antibody levels were examined, as was the expression of I g M, Ig D and Ig Z immunoglobulin genes and other genes such as MHC Iα and MHC I I β, which are also involved in adaptive immunity. Interleukin genes( IL), including I L- 1β, IL- 8 and I L- 10, and type I and type II interferon(I FN) genes were also examined. At 3 and 4 weeks post-vaccination(wpv), signifi cant increases in Ig M antibody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the fi sh vaccinated with the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and an increase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 g M, Ig D and Ig Z genes was also detected following the vaccinations, thus indicating that an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was induced by the vaccinations. Early increases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 and IFN gene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vaccinated fi sh. At four wpv, the fi sh were challenged with F. column a re, and the vaccinated fi sh showed a good level of protection against this pathogen, with 39% 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t can be concluded, therefore, that the fi ve OMPs, in the form of a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vaccine, induced an immune response in fi sh and protection against F. column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outer membrane protein antigen immunogenicity vaccine immune response grass carp
下载PDF
Bacteriorhodopsin and SWCNT Scaffold for Optical Nanobiosensor
12
作者 Aiswarya Radhakrishna Pillai Balraj Arunachalam +1 位作者 Manish Shinde Rabinder Henry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oretical steps to develop an optical nanobiosensor using bacteriorhodopsin (BR) as the biomembrane 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 as the scaffold. Bacteriorhodopsin is a retinal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oretical steps to develop an optical nanobiosensor using bacteriorhodopsin (BR) as the biomembrane 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 as the scaffold. Bacteriorhodopsin is a retinal protein used by archaea that come under the family of halobacteria. This retinal protein acts as a proton pump and resulting proton gradient is used to change the voltage that pass across the drain and source. The biosensor contains nano ISFET where the channel is made of a carbon nanotube for the conduction of current. The gate is replaced by bacteriorhodopsin biomembrane. Bacteriorhodopsin can be used as a molecular-level ultra fast bi-stable red / green photo switch for making 3D optical molecular memories that reliably store data with 10,000 molecules/bit. The molecules switch in femtoseconds. Biomembrane will sense 510 nm and 650 nm wavelength of light and the sensing voltage can be used to convert the data into digital signals. This molecular level memory device can be used for ‘Read-Write' operations. The sensor performance will also be ultra fast since it uses photons for the data storage, which are much faster than electrons used in normal memory devices, and the 3D storage capacity is much higher maximum of 10^13/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nanobiosensor BR HALOBACTERIA nano ISFET (Ion-Sensitiv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chaea.
下载PDF
药物动力学解空间及其在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8F—FECNT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曹国宪 陈正平 周杏琴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提出药物动力学解空间概念,以研究放射性药物在各种脏器组织中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在药物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特解基础上,利用其相互间线性无关的特性,构作解空间,用以表达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行为。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0.2ml(7.4... 目的提出药物动力学解空间概念,以研究放射性药物在各种脏器组织中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在药物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特解基础上,利用其相互间线性无关的特性,构作解空间,用以表达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行为。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0.2ml(7.4MBq)^18F-N-(2-氟乙基)-2B-甲酯基-3B-(4-氯苯基)去甲基托烷(FECNT),分别于给药后5,15,30,60,120,180min处死,取各脑组织,测质量及放射性计数。用解空间理论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基于微分方程组的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解存在于该解空间中,并可用解空间的基线性表示药物在各种脏器和组织中的动力学解,当解空间的维数小于三维时,能用坐标图直观表示。用该理论获得的^18F—FECNT小鼠脑内各种组织的药物动力学方程所描述的药物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实验事实相符,对应于纹状体、额叶、颞叶、枕叶、顶叶、海马,小脑等脑组织的解空间坐标分别为(10.13,1.49)、(4.27,0.84)、(4.48,0.81)、(2.89,0.98)、(3.65,0.83)、(3.55,0.98)和(2.03、1.25)。对应于各脑组织的分布相系数与比值、消除相系数与比值能定量描述各脑组织中的药物量差别及变化趋势。结论药物动力学解空间理论能研究药物在各种脏器和组织中的动力学行为,该理论推广应用至普药的动力学研究值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FECNT 氟放射性同位素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原文传递
帕金森综合征^(11)C-多巴胺转运蛋白PET/CT显像29例的护理
14
作者 高春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968-1969,共2页
2007-06-2010-04我科进行11C-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29例,现将检查全过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32-80(60.96±10.62)岁。临床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1.2检查方法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2007-06-2010-04我科进行11C-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29例,现将检查全过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32-80(60.96±10.62)岁。临床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1.2检查方法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正常进食饮水,安静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诊断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11)C-CFT microPET/CT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世明 岳建兰 +3 位作者 尹亮 孙永锋 林志春 张锦明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11)C-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CFT)microPET/CT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及帕金森病(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模型组(n=48)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11)C-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CFT)microPET/CT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及帕金森病(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模型组(n=48)和对照组(n=12),通过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右侧纹状体建立PD模型,分别在建立PD模型后1、2、3、4周进行旋转行为测试、^(11)C-CFT microPET/CT显像,计算损伤侧/健侧纹状体^(11)C-CFT摄取比值;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计数双侧黑质致密部中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并计算损伤侧/健侧的比值。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D模型建立后1、2、3、4周,PD模型向健侧旋转的旋转速度依次为(4.55±1.37)、(8.64±1.64)、(9.96±1.83)、(11.67±2.77)r/min,而对照组均未出现任何旋转行为;PD模型组^(11)C-CFT摄取比值与TH阳性神经元数量比值分别为0.658±0.038、0.580±0.094、0.513±0.042、0.394±0.065与0.698±0.066、0.604±0.062、0.546±0.064、0.315±0.0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997±0.048与0.996±0.054;F值:167.50、169.20,均P<0.05)。^(11)C-CFT摄取比值与旋转行为学结果(旋转速度)、TH阳性神经元比值结果均具有相关性(r值:-0.877、0.897,均P<0.001)。结论PD动物模型中,^(11)C-CFT摄取比值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TH阳性神经元比值)以及PD严重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纹状体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中脑 多巴胺能神经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取术 X线计算机 托烷类 大鼠
原文传递
^(11)C-CFT PET显像数据分析脑模板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16
作者 蒋承峰 吴平 +8 位作者 葛璟洁 黄喆慜 肖见飞 杨赟豪 李修明 徐蒨 张慧玮 管一晖 左传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建立^(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CFT)PET图像数据分析的标准空间脑模板及ROIs模板,用于多巴胺转运体(DAT)分布的自动化定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查的16名健康受... 目的:建立^(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CFT)PET图像数据分析的标准空间脑模板及ROIs模板,用于多巴胺转运体(DAT)分布的自动化定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查的16名健康受试者[男3名、女13名,年龄(63.3±6.9)岁]同期采集的脑部^(11)C-CFT PET及MRI T_(1)图像,在MATLAB平台上通过统计参数图(SPM)5进行配准及平滑处理,运用ScAnVp程序建立标准空间脑模板及ROIs模板。继而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37名健康受试者[男23名、女14名,年龄(61.7±7.1)岁]及32例帕金森病(PD)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61.1±5.4)岁]、10例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60.8±7.1)岁]、10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58.4±6.1)岁]的^(11)C-CFT PET图像,对上述模板进行验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基于健康受试者11C-CFT PET和MRI T 1图像,建立了用于^(11)C-CFT图像归一化的标准空间脑模板,并通过勾画建立了包含双侧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沿长轴方向)及枕叶皮质7个区域的ROIs模板。ROIs模板在各验证组中对位准确。在健康受试者验证组中获得的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11C-CFT摄取半定量值分别为1.84±0.13、2.18±0.16、1.77±0.11。在PD、MSA-P、PSP各组中^(11)C-CFT摄取半定量值较健康受试者显著减低(F值:49.79~283.83,均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11C-CFT图像分析脑模板具有精准的空间对位,可以为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烷类 同位素标记 碳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亮 程灶火 +6 位作者 刘晓伟 袁国桢 张会芳 范洁 奚娟 邹凯 陈新宇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25例)、长期服药(氯氮平)慢性精...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25例)、长期服药(氯氮平)慢性精神分裂症组(27例)和对照组(30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DRD2和DAT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采用Spearman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对照组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32±0.13、0.37±0.19、0.34±0.0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0,P〉0.05);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8±0.24、0.58±0.21、0.39±0.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0,P〈0.05);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D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S组内=0.194,P〈0.01);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DRD2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3,P〈0.05),DAT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总分(r=-0.418,P=0.075)、一般病理症状分(r=-0.434,P=0.063)的相关性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分显著正相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受氯氮平影响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受体 多巴胺D2 基因表达 阳性和 阴性症状量表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患者多模态正电子成像统计参数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瑞民 郭喆 +4 位作者 杨晖 陈彤 张晓军 陈英茂 徐白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目的利用统计参数图(SPM)脑功能处理软件分析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MSA)患者头部多模态正电子成像(PET/CT)特点,以利于临床上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39例帕金森病患者、15例MSA... 目的利用统计参数图(SPM)脑功能处理软件分析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MSA)患者头部多模态正电子成像(PET/CT)特点,以利于临床上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39例帕金森病患者、15例MSA患者与16名正常对照,分别以11C-β-CFT、11C-雷氯必利及18F-氟脱氧葡萄糖(FDG)为示踪剂,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多巴胺D2受体及葡萄糖代谢PET/CT显像。运用SPM分析软件进行3组3种不同成像结果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患者DAT成像显示两侧壳核放射性摄取降低(Z=5.21-5.77, P=0.002-0.016),D2受体无明显差异,FDG示扣带回代谢减低(Z=4.51-4.67, P=0.010-0.017);MSA患者DAT与D2受体成像均显示两侧壳核放射性摄取降低(Z=2.13-3.42, P=0.000-0.016),葡萄糖代谢显像显示MSA患者两侧小脑、壳核及部分额颞叶区域放射性摄取降低(Z=1.86-3.75, P=0.000-0.032)。结论MSA患者多模态(DAT、D2、FDG)PET/CT成像具有特殊模式,有助于临床进行诊断及与帕金森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受体 多巴胺D2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Tourette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凡 郑毅 +4 位作者 程宇航 梁月竹 杨建红 崔永华 贾军朴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疗效的Tourette综合征(TS)患者多巴胺转运体(DAT1)基因40 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分布频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普通TS组(52例)、难治性TS组(63例)... 目的 探讨不同疗效的Tourette综合征(TS)患者多巴胺转运体(DAT1)基因40 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分布频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普通TS组(52例)、难治性TS组(63例)和正常对照组(57例)DAT1基因40 bp VNTR多态性;根据自制的临床资料调查表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Tourette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正常对照组、普通TS组和难治性TS组DAT1基因40 bp VNTR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38,P=0.125);难治性TS组等位基因440 bp频率为8,高于普通TS组及正常对照组(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52,P=0.053).结论 难治性TS中DAT1基因40 bp VNTR 440 bp等位基因出现频率较高,普通TS与难治性TS遗传机制可能存在差异,但需扩大样本含量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基因型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GLT-1mRNA和GLAST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洁 冷玉芳 +5 位作者 吴小精 郝珍 金建萍 胡晓慧 赵文宇 周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 评价青藤碱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180~ 22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 目的 评价青藤碱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180~ 22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青藤碱组(SIN组).NP组和SIN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SIN组于术毕即刻开始至处死前1d,腹腔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40 mg/kg,1次/d,S组和NP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 d(T0)、术后1、3、7和14 d(T1-4)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T1-4时测定痛阈后处死6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背角GLT-1 mRNA和GLAST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和SIN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NP组T1,2时脊髓背角GLT-1 mRNA和GLASTmRNA表达上调(P<0.05),SIN组T1-3时GLT-1 mRNA及GLASTmRNA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SIN组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GLT-1 mRNA和GLAST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青藤碱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与上调脊髓GLT-1 mRNA和GLAST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属 神经痛 谷氨酸质膜转运蛋白质 脊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