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靳立巾 张玲 +1 位作者 马丽红 张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护理部下发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出各班次的交接质量互评内容,制成表格,并通过理论、实践培训后,每班护士交接班时进行质量互评并记录。定期总结归纳缺陷,吸取经验教训... 目的探讨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护理部下发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出各班次的交接质量互评内容,制成表格,并通过理论、实践培训后,每班护士交接班时进行质量互评并记录。定期总结归纳缺陷,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后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后,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增强,加强工作中的相互督导,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交接班 质量互评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邹黎丽 薛丽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7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质量互评标准,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比较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实施前(2017年1月—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12月)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实施... 目的探讨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质量互评标准,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比较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实施前(2017年1月—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12月)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实施后,分级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护理书写、急救物品药品仪器管理、输血护理、护理安全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8.33%(177/180),高于实施前87.22%(15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可有效提高病区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质量互评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交接班质量互评的认识调查
3
作者 邸红军 吴秋霞 施月仙 《天津护理》 2012年第6期394-395,共2页
通过对护理交接班质量互评制度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提示50%以上的护理人员对交接班质量互评制度持有肯定态度;绝大数护理人员认为实施该项制度在个人责任意识、慎独精神和质量意识等方面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该项制度在落实过程... 通过对护理交接班质量互评制度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提示50%以上的护理人员对交接班质量互评制度持有肯定态度;绝大数护理人员认为实施该项制度在个人责任意识、慎独精神和质量意识等方面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该项制度在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接班质量互评 护理质量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课程模式结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模式在规培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李雅 刘珮 +5 位作者 张倩 荆敏 彭瑞 渠彦红 刘泇希 贾新雅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699-703,共5页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课程模式结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62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31名...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课程模式结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62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31名住院医师设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课程模式结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模式的31名住院医师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住院医师培训成绩(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例分析等)、临床能力(包括无菌操作、与患者沟通获知情同意、操作前准备、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整体管理能力、操作后处于转诊能力、适当的麻醉或镇静或镇痛、需要帮助时寻求帮助、适应证及相应解剖位置及操作技巧等)、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养、总结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医患沟通、问诊能力、表达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和双向评价满意度(带教教师满意度的结构部分包括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社区工作能力、人文社科学能力等,过程部分包括人文关怀、日常纪律、课程气氛活跃程度等,结果部分包括沟通能力增加程度、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整体协作管理能力、临床技能提升程度等;住院医师满意度的结构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大纲等,过程部分包括教学态度严谨、课程气氛活跃度、趣味性与实用性、专业水平和经验等,结果部分包括沟通能力增加程度、临床技能提升程度、整体协作管理能力、兴趣提升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医师培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能力、综合素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师满意度中结构、过程、结果部分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满意度中结构、过程、结果部分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课程模式结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模式用于规培中能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与综合素质,获得良好的双向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课程 三维质量理论互评 继续医学教育 专业能力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责任护士质量互评在责任制护理中的作用
5
作者 秦明霞 袁平 陈启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年第03Z期46-46,共1页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责任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从2013年开始,实行责任护士之间质量互评的方法,责任组长和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督查.结果与实施前比较,低年资护士成长速度明显加快,病区各项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责任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从2013年开始,实行责任护士之间质量互评的方法,责任组长和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督查.结果与实施前比较,低年资护士成长速度明显加快,病区各项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责任护士之间进行护理质量互评检查,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有效确保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护士 质量互评 预见性思维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质量控制模式改进在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梅静 郭晓萍 杨莉 《全科护理》 2015年第35期3609-3611,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心内科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方法]根据科室护理现状人员分工制定质量互评与多主体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评价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按照各项目权重计算得分...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心内科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方法]根据科室护理现状人员分工制定质量互评与多主体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评价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按照各项目权重计算得分;科质量控制组每周对9项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检查1次,每月4次,实施前后连续检查12个月,共96次;实施期间对住院病人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后9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病人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结论]质量互评多主体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可增强临床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加强工作中的相互督导,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互评 多主体评价 质量控制模式 护理质量
下载PDF
Research on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7
作者 Miaomiao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interactivity connot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from the interactive definition, function, types and level etc., and established the intera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fo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interactivity connot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from the interactive definition, function, types and level etc., and established the intera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four angles between student and media, the course content, teacher and peer interaction. Similarly, network instruction interaction also needs to carry on th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and finally achieved good network interaction effect. Practice shows that, research on network interactive strategy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Interactive network teaching Multi-Media.
下载PDF
Mobile Interaction Capturing System in Real Environments
8
作者 Ivan Pretel Garcia Ana B. Lago Vilarino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8期533-543,共11页
Mobile applications are being used in a great range of fields and application areas. As a result, many research fields have focused on the study and improvement of such devices. The current Smartphones are the best ex... Mobile applications are being used in a great range of fields and application areas. As a result, many research fields have focused on the study and improvement of such devices. The current Smartphones are the best exampl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Moreover, the 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s progressively more focused on the user; finding and developing new mobile interaction models. In order to do so, knowing what kind of problems the users could have is vital to enhance a bad interaction design. Unfortunately, a good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takes more time than the companies can invest. The contribution revealed in this work is a new approach to quality testing methodology focused on mobile interactions and their context in use where external capturing tools, such as cameras, are suppressed and the evaluation environments are the same as the user will use the application. By this approach, the interactions can be captured without changing the context and consequently, the data will be more accurate, enabl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in-use in re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quality in use mobile services context-awarene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