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3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单红兰 徐晓琳 +1 位作者 刘丽 朱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7-0110,共4页
探究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子宫肌瘤者作为实验资料,将其信息录入电脑并根据大数据平均分为两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给予... 探究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子宫肌瘤者作为实验资料,将其信息录入电脑并根据大数据平均分为两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并持续改进护理管理质量,对比护理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在子宫肌瘤恢复期间,对照组患者不同身体指标恢复比较慢,观察组恢复用时更短,比较快,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各环节评分都低于观察组,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0%、68.97%,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患有子宫肌瘤者进行优质护理,并且不断升级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环节,能够使基础护理更加完善,将护理质量优化升级,从而使恢复效果更好,获得患者和家属满意,可以在临床护理中重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管理质量 持续改进 应用价值 满意度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曾丽玲 庄幼青 +1 位作者 饶金 李雪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产一区3062例产妇作为试验组、产二区311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产一区3062例产妇作为试验组、产二区311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产妇年龄(29.52±4.25)岁;会阴伤口情况:无伤口266例,Ⅰ度裂伤2152例,Ⅱ度裂伤、侧切64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9.68±4.09)岁;会阴伤口情况:无伤口244例,Ⅰ度裂伤2179例,Ⅱ度裂伤、侧切6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潴留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改进前后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0%(98/3062)比4.45%(139/3112),1.40%(43/3062)比2.80%(87/3112),88.78%(87/98)比56.12%(78/139)](χ^(2)=6.702、14.354、29.988,均P<0.05)。改进前后对比发现,产妇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尿潴留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 护理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价值
3
作者 周荣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5-0188,共4页
本文重点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质量加强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在本院需要利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设为研究样本,入院就诊时间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利用数字表达法分成两个护理小组,为对照组患... 本文重点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质量加强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在本院需要利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设为研究样本,入院就诊时间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利用数字表达法分成两个护理小组,为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参与者共有50例,为观察组患儿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参与者同样包括50例,评析对比两组穿刺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落实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获取满意度较高,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及反应产生,确保患儿安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患者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留置针 穿刺护理管理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陈柏春 艾妍 罗暖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1000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500件为对照组,实施消毒供应室常规管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的5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1000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500件为对照组,实施消毒供应室常规管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的500件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较两组清洗达标率、管理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关节器械、脊柱器械、创伤器械、基础器械的清洗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拆装质量、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及环境管理和包装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可提高外来器械的清洗达标率和管理质量,以及科室对外来器械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外来器械管理 消毒供应室 管理质量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孟霞辉 王晶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3-0076,共4页
研究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高,P<0.05。结论 急诊护理质... 研究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高,P<0.05。结论 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急诊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肾内科管理实践中的影响及实施效果分析
6
作者 杨素兰 李培仑 努尔古力·艾尼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9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肾内科管理实践中的影响,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设计,2022年1—12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设定为传统组并实施传统管理模式。2023年1月—2024年1月...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肾内科管理实践中的影响,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设计,2022年1—12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设定为传统组并实施传统管理模式。2023年1月—2024年1月,同一批护理人员被纳入探究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沟通交流能力、护理文书书写、护理管理态度、消毒隔离执行)、工作效率(工作准确性、工作响应速度、多任务处理能力、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团队协作效率)、管理满意度。结果探究组管理质量评分、工作效率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管理满意度为100.00%(20/20),高于传统组的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结论在肾内科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管理质量、工作效率和护理人员的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肾内科 管理实践 工作效率 管理满意度
下载PDF
药房药品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评价
7
作者 李杰 赵翠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药房药品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房的12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其中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药房管理,为参照组;2023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 目的分析药房药品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房的12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其中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药房管理,为参照组;2023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管理,为研究组。两组均为同一批药房工作人员。比较两组的药品管理情况、药房工作人员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药品调配准确度、自备药品充分、储存正确、药品在有效期内等药品管理情况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药房工作人员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房药品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房管理 药品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徐静侠 刘晓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167-16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30件硬式内镜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的230件硬式内镜器械作为研究组。对照...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30件硬式内镜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的230件硬式内镜器械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应用CQI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消毒灭菌质量及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回收质量、分类质量、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干燥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存储质量、发放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工作满意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QI管理模式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减轻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式内镜器械 清洗消毒 质量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下载PDF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顾小英 薛培钰 杨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值及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质... 目的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值及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对比两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自我管理量表(CSMS)、生活质量、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CSMS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更能降低血压值,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患者依从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高血压 冠心病 血压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机制研究
10
作者 王竹君 《兰台内外》 2024年第17期31-33,共3页
本研究聚焦于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机制,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提出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策略。研究回顾了质量控制理论、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档案管理质量控制机制以及持续改进的重... 本研究聚焦于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机制,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提出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策略。研究回顾了质量控制理论、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档案管理质量控制机制以及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基于这些分析,文章提出了一套多角度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实施策略,并分析国内外案例,展望未来发展。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强化人员培训、制定适应性政策以及建立跨部门协作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医院档案的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研究结果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有助于优化档案管理流程,增强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 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 信息技术 多层次框架
下载PDF
PDCA持续质量改进对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与安全用药的影响
11
作者 杨磊 许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6-0169,共4页
探究PDCA开展在药剂科对安全用药、管理高危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2月我院药剂科管理高危药品的情况,2020年3月~2021年2月,我院行管理常规模式,设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2年2月我院行PDCA管理,设为研究组,对... 探究PDCA开展在药剂科对安全用药、管理高危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2月我院药剂科管理高危药品的情况,2020年3月~2021年2月,我院行管理常规模式,设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2年2月我院行PDCA管理,设为研究组,对比PDCA实施前(2020年3月~2021年2月)后(2021年3月~2022年2月)药师知晓药品知识程度,分析两组管理高危药品情况,探究两组管理缺陷、管理质量情况。结果 PDCA模式实施后,药剂师知晓高危药品评分较实施前高,程度较为显著(P<0.05)。演技组管理高危药品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发生管理缺陷的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药剂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药剂师对高危药品知识的知晓度,促进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提高药品的管理质量,有利于减少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科 高危药品 持续质量改进 安全用药 管理质量
下载PDF
Technology and Health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2
作者 郑岩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月为时间节点,此前实施常规院内卫生管理(对照组),参与患者50例;2021年1月后医院卫生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月为时间节点,此前实施常规院内卫生管理(对照组),参与患者50例;2021年1月后医院卫生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观察组),参与患者50例,均由50名专科医护人员进行卫生管理,随即针对不同卫生管理模式下医务人员的综合能力、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患者对院内管理满意度、卫生管理质量进行对比评估。经数据对比,观察组医护人员综合能力中,其卫生知识考评积分、卫生质量评分、监督评估积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同时观察组院内感染、手卫生不合格、废料处理不及时、自我防护不到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其所处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卫生管理质量评估积分中,其安全管控、作业实操、手卫生/消杀、多重耐药菌处理、废料处置等专项积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发现,通过在医院卫生管理中为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显著提高院内医护人员个人能力,强化对院内卫生管理重视程度,增加患者对卫生常识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降低医护人员错误操作、不当行为的发生率,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医院卫生管理 卫生质量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精细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孔德象 胡静伟 +2 位作者 曾胜男 季月琦 罗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精细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管...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精细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纳入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的50例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精细化管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器械相关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菌物品合格率、消毒行为合格率、空气质量合格率、污染物处置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准备差错率低于对照组,清洗消毒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清洁、无菌操作前、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室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改进医院感染防控,改进器械设备准备情况,提升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及合格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精细化管理 感染防控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一医一患一诊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齐乐宜 桑鹏 +2 位作者 韩璐 陈海燕 郭硕 《天津科技》 2024年第6期5-7,共3页
基于2022年1—6月期间的某医院门诊管理情况,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评估并改进门诊问题,观察2022年7—12月期间门诊管理情况,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一医一患一诊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改进后门诊“一医一患一诊室”执行率由54%提升... 基于2022年1—6月期间的某医院门诊管理情况,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评估并改进门诊问题,观察2022年7—12月期间门诊管理情况,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一医一患一诊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改进后门诊“一医一患一诊室”执行率由54%提升至88%,明显高于改进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一医一患一诊室 门诊管理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管理中的循证实践
15
作者 汤琪 郭琼 +3 位作者 岳晓娥 朱宁宁 刘春芳 陈永侠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5期1584-1590,共7页
目的依据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管理的临床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依据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2022年3—12月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各审查指标执行... 目的依据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管理的临床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依据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2022年3—12月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各审查指标执行情况、临床护士前列腺切除膀胱痉挛护理技能及知识掌握情况、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结果第1轮现状审查中,审查指标13、15、21执行率达到100%,第2轮审查结果显示上述指标维持良好。其余23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均得到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得分由(79.13±6.10)分提高至(88.63±5.68)分,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够提升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管理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痉挛 最佳证据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血样采集中的应用
16
作者 范桂林 董凤梅 +1 位作者 崔岢丰 李夏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血样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12例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B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质量...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血样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12例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B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溶血率、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士护理能力的评分。结果:干预后,B组首针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P<0.05),溶血率低于A组(P<0.05);B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家长对护士护理能力的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下的全面护理管理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降低溶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全面护理管理 静脉采血 溶血率
下载PDF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在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高静 王燕铭 杨文荟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88-90,97,共4页
目的探究在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中采用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10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9月—2022年9月实施常规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前),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后),对比... 目的探究在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中采用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10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9月—2022年9月实施常规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前),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后),对比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管理满意度为98.00%(98/100),高于实施前的90.00%(9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3,P<0.05)。实施后,工作中发生不良事件情况较实施前减少。实施后,医务人员工作质量水平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和管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质量管理 考核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李正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医院卫生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昌乐齐城中医院的40名医务人员,分为观察组(2022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和对照组(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对管理满意度、医务人员... 目的观察医院卫生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昌乐齐城中医院的40名医务人员,分为观察组(2022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和对照组(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对管理满意度、医务人员管理手卫生执行情况、管理质量评分等观察指标实施分析。结果观察组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医务人员对卫生管理更加满意,且医务人员手卫生明显改善,管理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 卫生管理 效果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效果分析——评《系统性红斑狼疮慢病管理手册》
19
作者 杨莉娜 张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慢病管理手册》由宋文亚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8958436。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可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受损的免疫性疾病,有着隐匿性强、发病缓慢、症状表现多样化、极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关键词 慢病管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性疾病 多脏器功能受损 文献出版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效果分析 隐匿性
下载PDF
分析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的实施价值
20
作者 王娜 蔡炜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13-15,19,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21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检验科质量管理,设为对照组;于2023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检验质...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21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检验科质量管理,设为对照组;于2023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检验质量评分、考核成绩评分。结果研究组各项检验质量评分、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检验质量以及医务人员考核成绩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方案实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