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郯庐断裂安徽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初探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刘德良
杨强
吴小奇
李振生
-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343,i0007,i0008,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2072)成果。
-
文摘
测算全新世之前地质事件过程时间(需要精度万年级),没有现行可以采用的定年方法(误差精度百万年级),因此有必要探索构造地质自组织的时限定年方法(万年级)。本文以滨西太平洋构造系郯庐断裂带为实例,通过石英位错密度法测得差异应力σ分别为:糜棱岩化岩石为141·17MPa,糜棱岩为191·88MPa,超糜棱岩为223·31MPa;相应的应变速率分别为3·760×10-13s-1、7·705×10-13s-1和1·087×10-12s-1;体积因子fv相应依次为0·7923、0·6340和0·5886;所得构造形成时限t依次为2·08×104a、1·83×104a和1·44×104a。为检查精度,对同一剪切带不同应变强度样品进行系统内的比较分析,剪切带边缘样品的t值明显大于剪切带中心部位,在目前尚无地球化学方法可供借用检验的条件下,本文首次提出的自检验方法是一种提高精度的有效尝试。文中有关时限定年的系统讨论,是对以往时限定年的校正和总结,这有助于构造地质学定量化的发展,也是对构造年代学的一项补充。
-
关键词
构造形成时限
应变速率
质量等比线
体积因子韧性剪切带
郯庐断裂
-
Keywords
Duration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train rate, Isoconcentration line method, Volumetric factor, Ductile shear zone, The Tan(cheng) -Lu(jiang) fault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