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小军 姜唯声 +4 位作者 葛军 谢曙英 李召军 杭春琴 李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江西省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细则,结合江西省的具体情况,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调查... 目的比较分析江西省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细则,结合江西省的具体情况,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以自然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调查25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60名参加粪检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按国家公布的江西省贫困县名单,分别对2014年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抽样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类并统计和分析,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全省共调查32个县92个调查点。贫困地区土源性线虫、蛔虫和鞭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97%(466/6 690)、 2.20%(147/6 690)和2.42%(162/6 690),均高于非贫困地区的6.04%(1 022/16 916)、 0.35%(59/16 916)和0.37%(63/16 916)(P <0.01)。非贫困地区钩虫平均感染率为5.44%(920/16 916),高于贫困地区的2.71%(181/16 916)(P <0.01)。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土源性线虫、钩虫感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升高的趋势,≥70岁组最高,分别为9.54%(44/461)、 13.13%(184/1 401);蛔虫感染率贫困地区<10岁组最高(3.07%, 29/946),非贫困地区20~29岁组最高(0.55%, 6/1 088);鞭虫感染率贫困地区≥70岁组最高(3.69%, 17/461),非贫困地区10~19岁组人群最高(0.60%, 9/1 491)。<10、 30~39岁组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贫困地区[4.97%(47/946)、 5.64%(44/780)]高于非贫困地区[1.10%(28/2 534)、2.73%(46/1 685)](P <0.01);40~49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钩虫感染率非贫困地区[4.67%(140/2 999)、 7.40%(237/3 203)、 10.66%(268/2 515)、 13.13%(184/1 401)]高于贫困地区[2.70%(30/1 111)、 3.34%(40/1 199)、4.72%(43/911)、 9.54%(44/461)](P <0.01);蛔虫除20~29岁组外、鞭虫除10~19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人群蛔虫、鞭虫的感染率贫困地区均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贫困和非贫困地区女性土源性线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8.66%(290/3 348)、 6.66%(581/8 720), 3.58%(120/3 348)、 6.06%(528/8 720)和2.63%(88/3 348)、 0.42%(37/8 720),均高于男性的5.27%(176/3 342)、 5.38%(441/8 196), 1.83%(61/3 342)、 4.78%(392/8 196)和2.21%(74/3 342)、 0.32%(26/8 196)(P <0.01);贫困地区女性蛔虫感染率(2.75%, 92/3 348)高于男性(1.65%, 55/3 342)(P <0.01)。土源性线虫女性感染率贫困地区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蛔虫、鞭虫感染率贫困地区女性和男性均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钩虫感染率非贫困地区女性和男性均高于贫困地区(P <0.01)。非贫困地区改厕率为52.06%,低于贫困地区的61.23%(P <0.01),非贫困地区用新鲜粪便施肥的比例(36.31%)与贫困地区(3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贫困和贫困地区分别有55.20%、63.62%的人有赤脚下地习惯。结论非贫困地区钩虫和贫困地区蛔虫、钩虫、鞭虫是不同地区重点防控的虫种。40~49岁及以上人群是钩虫防治的重点对象,40~49岁以下人群是蛔虫、鞭虫防治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贫困和非贫困地区 感染分析 江西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