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1
作者 谢爱良 李浩楠 陆相林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3-79,86,共8页
立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时代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从经济增长、治理体系、社会文明、文化传承、环境保护5个维度构建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立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时代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从经济增长、治理体系、社会文明、文化传承、环境保护5个维度构建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析法和Tobit回归分析法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较为有效。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地域差异明显,主要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强、一般两种类型。影响因素中,教育发展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旅人力资源规模、社会文明程度是最稳健的影响因素,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提升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着力于推动政府职能整合、发展文旅产业要素、强化文旅市场建设、优化文旅产业环境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投影寻踪分析 TOBIT回归 影响因素 相对贫困地区
下载PDF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实现的路径研究
2
作者 王燕 王苓 李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0165-0169,共5页
乡村教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支撑。本文梳理了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符合重庆区情和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支撑。本文梳理了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符合重庆区情和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发展实际、并能推动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有效执行的实施路径,能够对重庆农村贫困地区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脱贫攻坚后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
下载PDF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3
作者 王燕 王苓 李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0202-0206,共5页
研究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熵值法测算重庆下辖14个区县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并分区域、分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 研究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熵值法测算重庆下辖14个区县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并分区域、分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尤其是乡村教育保障水平提升最为显著,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增强原深度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宇晗 文书洋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实现后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内生发展是世界贫困治理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中国脱贫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原深度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弱、返贫困风险高、政策依赖性强,有效实现其内生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巩... 实现后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内生发展是世界贫困治理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中国脱贫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原深度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弱、返贫困风险高、政策依赖性强,有效实现其内生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更是涉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议题。将习近平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和原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看,内生发展的实现在“硬件”方面重在优化基础设施和提升产业帮扶的效率;在“软件”方面,需要长期坚持教育帮扶,依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而在监督管理层面,应当优化区域发展评价体系,加强乡村经济社会统计核算,落实区域性内生发展的动态评估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原深度贫困地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内生发展
下载PDF
我国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户返贫阻止路径
5
作者 王媛 郭玉辉 《山西农经》 2024年第7期9-12,20,共5页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贫困问题仍旧突出,由于原深度贫困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其脱贫成果存在不稳定性,脱贫户返贫风险较高...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贫困问题仍旧突出,由于原深度贫困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其脱贫成果存在不稳定性,脱贫户返贫风险较高。通过分析我国原深度贫困地区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特征、脱贫户内生动力、地方政府乡村振兴的工作进展情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我国原深度贫困地区返贫阻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户 返贫阻止
下载PDF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平台家庭签约医生主导的贫困地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芹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平台家庭签约医生主导的贫困地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效果。方法2023年1-6月,随机抽取南充市周边贫困区县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贫困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平台家庭签约医生主导的贫困地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效果。方法2023年1-6月,随机抽取南充市周边贫困区县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贫困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老年综合评估平台家庭签约医生主导的贫困地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健康素养、生活质量及年再入院次数。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健康素养、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年再入院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老年综合评估平台家庭签约医生主导的贫困地区老年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减少年再入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家庭签约医生 贫困地区 慢性病 患者
下载PDF
社会工作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研究
7
作者 韩宇 凌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139-0142,共4页
社会工作在农村贫困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遵循着明确的定义和原则;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会工作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包括社区发展模式、资源与网络模式以及教育与培训模式;这些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扶... 社会工作在农村贫困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遵循着明确的定义和原则;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会工作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包括社区发展模式、资源与网络模式以及教育与培训模式;这些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扶贫工作的开展。社会工作在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的关键角色体现在资源评估与利用、网络建设与拓展以及能力提升与赋权等方面;这为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贫困地区 扶贫 社区发展 资源整合
下载PDF
共享经济对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的推动
8
作者 李贵成 王勇 +1 位作者 孔钰鑫 司佳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共享经济是人们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新配置社会资源,进而获得收入的一种经济现象。贫困地区是维持全国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具有保护环境、减少消耗、强调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是人们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新配置社会资源,进而获得收入的一种经济现象。贫困地区是维持全国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具有保护环境、减少消耗、强调可持续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等特征,但也面临着生态意识淡薄、绿色发展尚未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及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等现实困境。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共享经济能够成为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的新动力,有利于贫困地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解决贫困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提高贫困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而通过共享经济模式促进绿色发展,就要转变思想认识,培育绿色发展的内生意识;构建和创新约束激励机制,形成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和创新绿色产业培育机制,加筑绿色发展的内生力量;合理引导生态资源整合,拓展绿色发展的内生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贫困地区 内生式绿色发展
下载PDF
Quizlet技术在民族贫困地区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雍振博 《教育方法研究》 2024年第3期87-89,共3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英语教学受到重视,英语教师需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分析解读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加以弥补和改善。受到地区、师资储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贫困地区英语教学收效甚...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英语教学受到重视,英语教师需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分析解读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加以弥补和改善。受到地区、师资储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贫困地区英语教学收效甚微,严重匮乏教学资源、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使得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情绪,而Quizlet技术的出现为高中英语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提供了思路指引,民族贫困地区高中引入Quizlet技术辅助教学推动英语课程改革的进程,妥善解决英语教学中遗留的问题,呈现多种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大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Quizlet技术在民族贫困地区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优势入手展开分析,探究有效的应用路径,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zlet技术 民族贫困地区 高中英语 实践策略
下载PDF
山区贫困地区小杂粮资源的开发利用
10
作者 马正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060-063,共4页
山区贫困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往往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主粮作物,但这些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杂粮资源。小杂粮,如荞麦、燕麦、小米、高粱等,不仅适应性强,而且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力。本文就以云南省为例,探讨山... 山区贫困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往往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主粮作物,但这些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杂粮资源。小杂粮,如荞麦、燕麦、小米、高粱等,不仅适应性强,而且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力。本文就以云南省为例,探讨山区贫困地区小杂粮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小杂粮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多路径探索——以云南宁蒗县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亚娟 曹能秀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第12期77-80,共4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纲要》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纲要》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贫困地区 宁蒗县 云南 路径 教育公平 发展规划纲要 边远贫困地区
下载PDF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慕彦瑾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西部贫困地区 高中教育 教育发展 国家级贫困 人口总数 政策 贫困地区发展 西部地区
下载PDF
甘肃贫困地区人口、环境、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13
作者 温友祥 何世清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2,共5页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青藏、蒙新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省内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1992年底全省总人口231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1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全省86个县(市、区),其...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青藏、蒙新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省内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1992年底全省总人口231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1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全省86个县(市、区),其中中部20个干旱贫困县,南部21个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贫困县,陇东庆阳7个老区县(内有2个县同时又属干旱贫困县),共46个县,形成陇中、陇南、陇东三大贫困地带。本文着重对中部和南部贫困地区的人口、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贫困地区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经济协调发展 问题探讨 高寒阴湿 平方 地带 人口密度 陇东 少数民族贫困
下载PDF
贫困地区银企关系浅论
14
作者 范香梅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银企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 贫困地区 银企关系 逾期贷款 地方政府 银行债务 国有企业 经济效益 贫困地区银行 信贷资金 工商银行
下载PDF
关于贫困地区乡镇企业现状与出路的思考
15
作者 赵伯飞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16,共3页
10年改革大潮把乡镇企业推向工业文明的舞台,这支力量异军突起,意义深远.它对于长期埋头从事于单一农业生产的我国贫困地区来说,无疑是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富于转折性的一步.为了深入了解改革十年来,贫困地区... 10年改革大潮把乡镇企业推向工业文明的舞台,这支力量异军突起,意义深远.它对于长期埋头从事于单一农业生产的我国贫困地区来说,无疑是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富于转折性的一步.为了深入了解改革十年来,贫困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曾对延安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起步晚,起点低,但是十年来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是十分喜人的.1987年延安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贫困地区 现状与出路 延安地区 治理整顿 农村社会总产值 乡镇企业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 乡镇工业 支力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是贫困地区发展第一要务
16
作者 青理东 《中国发展观察》 2007年第11期11-11,共1页
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十七大报告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论述,饱含关注民生的情怀、彰显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我们中西部贫困地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贫困地区发展 第一要务 中西部贫困地区 统筹城乡发展 执政为民 农民
下载PDF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合作医疗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0个县干预试验结果 被引量:34
17
作者 刘远立 任苒 +2 位作者 陈迎春 胡善联 萧庆伦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6,共6页
一、概述 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筹资和组织的合作医疗体系(CMS)曾经为中国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多数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基本解体.决策者们... 一、概述 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筹资和组织的合作医疗体系(CMS)曾经为中国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多数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基本解体.决策者们已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农村居民缺乏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贫困地区 合作医疗 影响因素 农民收入 社会信任度 资金筹集
下载PDF
心系贫困地区教育——访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贡山县省定民族完小教师罗玉兰
18
作者 鲁子花 《党的生活(云南)》 2011年第12期33-33,共1页
“教育寄托着民族贫困地区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只有让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使深山峡谷中的更多孩子‘走出去’,才会带来脱贫致富的曙光。”民族贫闲地区的教育问题让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事小学教学8年多的... “教育寄托着民族贫困地区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只有让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使深山峡谷中的更多孩子‘走出去’,才会带来脱贫致富的曙光。”民族贫闲地区的教育问题让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事小学教学8年多的基层教师,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罗玉兰非常牵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教育 第九次党代会 基层教师 贡山县 美好生活 脱贫致富 教育问题
下载PDF
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丽云 翟凤英 +3 位作者 郝宏菲 杜树发 何宇纳 李滢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9-305,共7页
目的: 了解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总结分析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儿童营养改善”基线调查结果。该基线调查于1996 年10 月在全国19 个省29 个较贫... 目的: 了解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总结分析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儿童营养改善”基线调查结果。该基线调查于1996 年10 月在全国19 个省29 个较贫困县开展,共调查0 ~5 岁儿童12 344 名、儿童家长2939 名,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健康调查及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贫困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也明显好转。学龄前儿童发育迟缓率和体重不足率明显下降,1996 年为16 .2 % 和14 .1 % 。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中,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生长发育 贫困地区
下载PDF
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及其成因——以桂林市的5个贫困村落为例 被引量:26
20
作者 汪侠 吴小根 +2 位作者 章锦河 刘泽华 张洪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45-56,共12页
当前,研究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择取10个引起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的因素——旅游地生命周期、居民的旅游经济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主客接触程度、使用旅游设施频率... 当前,研究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择取10个引起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的因素——旅游地生命周期、居民的旅游经济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主客接触程度、使用旅游设施频率、在旅游地居住时间、居住地距核心景区的远近、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通过对桂林市5个贫困村落的实地调查,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考察这些因素对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旅游开发 居民满意度 桂林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